..續本文上一頁願唯願衆生無苦」。這是佛法講的,幫助一切衆生離苦得樂,這是離苦達到究竟。叁惡道是苦中之極苦,極樂世界沒有。「密教中曰:大悲爲根,菩提爲因,方便爲究竟」。菩薩以此來幫助一切苦難衆生,這個苦難衆生就是指六道裏面的叁惡道。密教裏頭也說,這個批注裏頭,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這些教義統統都有。所以這個批注是非常之可貴,學習這部批注,等于是整個佛法裏頭的精華你全都學到了。確實就像我們今天學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找一部書能夠代表整個傳統文化,哪一部書?唐太宗編的《群書治要》。在佛法裏,我們找一部經典,能夠代表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全部佛法,那就是這部經的批注。這個批注是集注,實際上這個概念就像《群書治要》編輯的概念相同。是把整個佛法,無論宗門教下、大乘小乘、顯教密教,精華全部都在這部批注裏頭,統統收在裏頭。他引用了八十叁部經論,一百一十位祖師大德的注疏。
《群書治要》是在一萬多種書籍裏頭,八萬多卷,精挑細選,最後歸到六十五種,那六十五種是精華。從這個精華裏頭,撷取修身、齊家、治國這些道理、方法,把它編成一本書,叫《群書治要》,五十萬字。所以,這部書是精華裏面的精華,六十五種是精華,這是六十五種裏面的精華,這還得了嗎?我們現在需要的就是這個東西。在佛法裏頭有沒有這個精華?有沒有《群書治要》?有,這一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集注,就是佛法裏頭精華之精華。學中國傳統文化,一部《群書治要》夠了;學佛法,這一部批注夠了。不容易!我們花了六十年的時間才找到,才肯定它,真的全部佛法都在裏頭。
密教裏頭講「大悲爲根」,慈悲心,慈悲爲本。「菩提爲因」,菩提心是什麼?度衆生的心。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第一願「衆生無邊誓願度」,把心量拓開,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把慈悲心遍法界,把善意遍法界,這就是菩提爲因。「方便爲究竟」,方便是幫助衆生的方法,方法無量無邊,沒有一定的。方就是方法,便是便宜、便利,應該用什麼方法就用什麼方法,活的,不是死的,才能做到盡善盡美。
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裏面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爲體故。」什麼是佛?真正具足大悲心的人,那個人就是佛。佛之體是大悲心,大慈大悲。大悲什麼意思?孟子所說的,「恻隱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說得好。說得白一點,憐憫的心、同情心,看到別人有苦有難,自動就會幫助他、就會救度他,根本都不用經過考慮、思索。看到小孩掉到水裏去了,趕緊下去把他救出來,老人走路跌倒了,趕緊把他扶起來。這是大悲心。可是現在這個社會麻煩,讓有大悲心的人不敢做,不敢行方便。爲什麼?你把他扶起來,他賴你、他告你,你把他推倒的,要你多少錢,要賠償,這不是麻煩事嗎?這是社會,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倒行逆施,人不能做好事,做好事處處都是障礙,沒有人獎勵你,只有人罵你。你怎麼這麼傻,多管閑事?麻煩找上來了。所以現在人不敢做好事。
這個風氣是外國的,不是中國的。我們在外國住才知道,別人有什麼困難、有什麼災難的時候,千萬別碰他。怎麼辦?打電話給警察,報警讓警察來處理,你可別碰他,你要碰他的時候,後果不堪設想。現在在中國也有這種狀況,這是西風吹到中國來了。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怎麼辦?我們也得學外國人,看到的時候立刻報警,請警方來處理,我看到在什麼地方。咱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沒有別的路可走,我們只有這麼一條路。衆生有苦有難,你敢去救他嗎?這是真實智慧,善巧方便的權智,沒有這個本事不行。「故願國中永無惡趣」,極樂世界永遠沒有叁惡道。
第二願,「不墮惡趣願,或曰不更惡趣願」,就是你再不會墮惡道,這第二願。「此承第一願而言,我國」,這個我國是阿彌陀佛自稱,就是極樂世界,我國「不但無叁惡道,甚至從焰摩羅界」,焰摩羅界就是地獄道,「等惡道中,來生我國之一切衆生,受佛之教化,不但永不更入惡趣,並悉皆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個第二願就又更進一步。因爲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是普度一切衆生,包括無間地獄,上面包括等覺菩薩,下面包括無間地獄,統統得度,這真不得了!這個地方可以說是殊勝、美好到極處,再找不到這種地方了,十方諸佛剎土裏頭沒有。
我們這一生有緣,無比殊勝的緣,真的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講無量劫來稀有難逢,我們遇到了,要珍惜,不能錯過。這個緣是什麼?緣是叫我們在這一生圓成佛道的緣。能不抓緊嗎?能輕易放過嗎?今天有人說,我給你做高官,我請你做總統,我給你一千億的財富讓你去享受,你別念阿彌陀佛,你不要往生,你幹不幹?你要一聽這個,不錯,這眼前就可以得受用,你要一接受就完了,這次機會就完了。要知道,享福,享福到最後,來生墮叁惡道,你就錯了,這個可不能上當,頭腦要清楚。別說人間的總統,大梵天天王來請我去做天王,摩酰首羅天王來請我,都不能幹,決定不可以上當。千億萬的財富是假的,死了一分錢帶不去,要這個東西幹什麼?世間名聞利養一場空,不是真的。這個東西不看清楚,肯定上當。
焰摩羅界這些衆生,有沒有念佛往生的?有。地藏王菩薩就在那裏表法,「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空不了!在地獄度什麼衆生?還是度善根深厚的衆生。生生世世念佛,爲什麼會墮地獄去?最後一念差了,被名聞利養誘惑,這樣就墮地獄去了。雖墮地獄,阿賴耶裏頭善根深厚,所以菩薩到地獄去找他們,跟他們一說法他馬上醒悟過來。這一覺悟過來,他忏悔業障,後不再造,真正回頭,念佛往生,他真成就了。所以地獄衆生不能瞧不起他,不是沒有善根。墮地獄,老實話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墮不了地獄,爲什麼?你造不了那麼重的罪業,能夠殺人,又不償命。擁有億萬財富的時候,他不需要去搶劫,他有大福報,享福享迷惑了他才造惡業,惡業讓他墮地獄去。
所以一般人造罪業,墮哪裏?都墮餓鬼道。墮地獄那是造極重的罪業,那他有本事,他不是普通人。所以這些人往往都有深厚善根,一時把持不住,墮落了,貪瞋癡慢起來,這樣墮落的。所以他回頭也快,佛菩薩到地獄裏教化他們,佛菩薩知道他有善根。善根深厚的,一說,一回頭,可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上品往生,我們都比不上。這個道理講得通,不是講不通的。所以善導大師這句話是了不起的,「四土叁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每個人,包括我們自己,跟十方諸佛如來都有緣分,我們過去有無量劫,生生世世跟諸佛菩薩結緣。結緣爲什麼沒成佛,沒到極樂世界?不聽話,禁不起誘惑,不是沒有善根,不是沒有福德,有。沒有善根福德的人他造不了惡業,善業都不能造很大的,大善大惡都是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他們才有分。我們對這個道理要搞清楚、要搞明白。
惡道中,你看,來生我國一切衆生,受佛之教化,在地獄裏頭接受佛教化,在餓鬼裏頭接受佛教化,在畜生裏頭接受佛教化。諸佛菩薩普度衆生,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觀世音菩薩叁十二應,那個面孔裏頭叁十二個都是菩薩相,表法的意思錯了。這叁十二相裏頭,有佛相、有菩薩相、有聲聞緣覺,就是有十法界的相,有餓鬼相、有畜生相、有地獄相,表示觀世音菩薩普度。所有相全是菩薩相,觀世音菩薩只度菩薩,菩薩之外好像都沒有了。所以那個像不是這種做法。我在以前想了一個方法,觀音菩薩的像應該怎麼做?像四川戲劇裏頭表演的變臉,搖頭一變就變了個樣子,那是觀世音菩薩。在這個世間,各種不同族群的相、不同宗教的相,全是觀音菩薩,不同的畜生的相,不同餓鬼的相,這個變起來才有味道。大陸上有個表演的千手觀音,那個千手觀音當中第一個人,主演的那個要有變臉,那她的演出就精彩了。可惜就少了這一招,觀世音的精神沒有體現出來。能用這一招,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完全體現出來。所以主演的那個角色,站在當中的,要學會變臉。
「《淨土論注》曰:佛所得法,名爲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就是說明,你看看,地獄衆生到極樂世界都能夠成佛,到那裏去就成佛,就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誰證的?《華嚴經》上妙覺如來,只有他證得,等覺都沒有,等覺是叁藐叁菩提。這句話完全是梵文音譯的,可以翻,爲什麼不翻?尊重不翻。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無上正等正覺。正等正覺,在《華嚴經》上從初住,《華嚴》是圓教,初住到等覺四十一個階級都是正等正覺。加上無上是妙覺果位,妙覺只有一個位次,沒有第二個位次,妙覺。無上正等正覺,究竟圓滿的佛果,這個不得了!地獄衆生能不能得到?能。無間地獄衆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緣要殊勝,他一下就能證得這個果位。我們可以相信,我都沒有懷疑。這是什麼樣修行人?他有大善根大福德,臨命終時的緣不好。
淨宗《饬終津梁》裏面告訴我們,人在臨命終的時候,斷氣了,八個小時你決定不要去碰他。不但不能碰他,他那個床都不要碰它,要離開遠一點。爲什麼?動它的時候他痛苦,怕他生氣;一生氣,瞋恚心生起來,他就墮地獄。這個人念了一輩子佛,通宗通教,臨終這個緣不好,一發脾氣,就墮地獄了。所以這樣的人在地獄裏面佛菩薩知道,什麼時候他肯回頭,再去度他。他要一念佛往生,不就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嗎?明白這些道理,你就感到一點都不奇怪。煩惱習氣無始劫養成的,不好斷,表面上斷了,習氣還在,習氣沒斷。你能保得住他臨終斷氣的那個中陰身不發脾氣嗎?所以去碰他,給他換衣服、洗澡,最好是二十四小時之後;沒有二十四小時,至少也十二個小時。斷氣十二個小時,他的神識差不多離開了,能夠有十四個小時就更好。韓館長過去往生,我們是給她助念十四個小時,才去碰她。現在很多人不懂…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叁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