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六八集▪P3

  ..續本文上一頁真心,這叫一心。善導大師教我們念佛的方法好,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遠,時間長短沒有關系,念念不舍,這樣就好。

  我們看底下一段,「以上第十九願是因,第廿願則是其果也」,十九願是發菩提心。「若人如第十九願發心念佛,則臨壽終時彌陀與極樂世界諸菩薩等衆,前來接引,現其人前,經須臾間」,須臾間是很短的時間,這個人就到極樂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薩,這是果,不可思議!現在我們要問,阿彌陀佛沒有話說當然有緣,我天天念他這就是緣,我天天想他就是緣,他當然要來,跟阿彌陀佛來的那些諸菩薩,我沒有想他,我也沒有念他,他也一起都來,這什麼原因?有緣,不是沒有緣,過去生中跟我有緣的這些人,他們已經往生,早就到極樂世界去了。我們在這一生緣才成熟,所以到那裏去,來接引你的人你統統都認識,這是哪一生的什麼人、哪一生的什麼人,有恩的、有怨的都來了,恩怨都沒有了,現在都是一家人,什麼樣的結全解開了。所以到極樂世界可熱鬧了,不會孤獨,過去生中親朋好友他們都已經成就了,全來了,都來幫助我、都來提升我。所以極樂世界修行容易、修行快速,有這麼多有關系的人幫忙,沒有關系過兩天也都熟了。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作阿惟越致菩薩,你就有能力像法身菩薩一樣,遍法界虛空界有緣的衆生天天給信息給你,你每天收到是大量信息。從十方世界來的,他們起心動念發信息,他們身體每個細胞也在發信息;起心動念是他的思想,你完全知道,身體細胞發信息,他身體狀況健康不健康你也完全知道,對他的身心兩方面清楚明了,他需要幫忙,你就去幫忙。這個幫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加持,世俗人講的保佑,真來了。

  于是我們就能知道,每個衆生生生世世遇緣不同,極樂世界這些菩薩跟佛關注我們,念念不舍,他的加持亦如是。爲什麼我們修學還這麼困難?我很想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爲什麼有這麼多雜念?這就是大乘教佛所說的,「心佛衆生,叁無差別」,這個力量是相等的。心就是今天科學家所說的意念,念頭,佛是已經覺悟的,衆生是在迷的,這叁個力量是相等的,看我們怎麼結合。如果我們把念頭、意念跟衆生結合,這個麻煩就很大,佛那一股力量敵不過兩股;如果我們把我們的意念跟佛力量結合,這個力量很大,衆生那個力量敵不過,這就看我們自己怎麼用。學佛的人多,不是真學佛,爲什麼?他把力量還跟衆生結合,他不跟佛結合,問題在這裏。他要跟佛結合,跟佛聯盟,衆生力量就衰弱了,問題就好解決。佛的力量就在我們周邊,我們不肯跟他結合,誰錯了?自己錯了,佛沒有錯,衆生也沒有錯,關鍵是我們自己。怎樣跟佛結合在一起?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跟佛結盟,結成一體,這個力量才能夠敵過業力,我們的煩惱、業力敵不過這個力量,我自己現在的念力跟佛力。

  所以前面講得好,五逆十惡,善導大師說得好,說得太好了,包括毀謗佛法,只要你一回頭,我知道錯了,我再也不毀謗,我贊歎佛法、我學習佛法、我擁護佛法,統統能往生。這個話可以相信,有理論做依據,不是隨便說的,做再重罪業的衆生,我們要問他,佛說的,「一切衆生本來是佛」,他是不是佛?佛沒有說造極重罪業的這個人在外,沒有說這個話,那他也在其中,他本來是佛,不過一時胡塗幹錯事情,他現在一念覺悟,一念回頭了,那他不就是佛?這哪有問題!所以阿彌陀佛大開方便之門,實在講,法爾如是,法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我們這才體會到佛法慈悲爲本,方便是門,真的一點都不錯,絲毫勉強都沒有。

  所以十九願發心,「發菩提心」,十八願「一向專念」,第二十願「臨終接引」,經須臾間,須臾間是很短暫的時間,念老在此地,他很用心,查得很清楚,「據《大集經》即今之四十八分鍾」,我們現在的四十八分鍾就是俄頃,彼人即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念佛的人他就到極樂世界去了。阿彌陀佛與諸菩薩等衆,這就是說宿世有緣的人往生到極樂世界,有在同居土、有在方便土、有在實報土,都來了,都來接引,現其人前。這個人生到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不退轉,圓滿證得叁種不退。第一種位不退,他是聖人,不會再退墮到凡夫,叫位不退。在我們這個世間證得位不退的是阿羅漢。第二行不退,大乘菩薩。阿羅漢行願還不深,遇到難度的衆生他就退心,衆生太難度,不度了,還是當小乘好,大乘菩薩不怕,愈是難度他愈要度。第叁種是念不退,這是法身菩薩,就是阿惟越致菩薩,念念不離薩婆若海。薩婆若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一切種智,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念念不退。阿惟越致菩薩這叁種不退,實報土的菩薩。

  這句話是告訴我們,生到極樂世界,你去往生確實是有叁輩九品,極樂世界有,但是到極樂世界,你的智慧、神通、道力、享受跟法身菩薩平等,這個太難得了!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福報?這個福報是阿彌陀佛給的,不是自己修成的。就好像一個小王子投胎投到國王家裏,生下來就做太子,他就得到了,他不費功夫,那些費功夫的是國王已經把它補好了,已經修好了,我們到極樂世界亦如是。要記住前面所說的,阿彌陀佛在因地發四十八願,五劫修行,四十八願五劫修行的成就加持給一切往生的這些人,所以他們得到這個加持就是得到了法身菩薩的待遇,不但得到物質上的待遇,智慧、神通、道力都跟法身菩薩沒有兩樣,這是極樂世界無比殊勝稀有,十方諸佛剎土裏頭沒有,只有它有。

  括號裏頭說,「以上是爲第廿臨終接引願。深顯果教他力不可思議之方便妙用」。這說極樂世界深深的顯示出彌陀如來的果教,他不是教你修因,沒有教你修六度萬行,修因,沒有,阿彌陀佛把他的成果給你,等于說種樹一樣,他那個果熟了,到那裏去就有得吃,不是叫你到那裏栽樹,到那裏就享受他的成果。十方諸佛如來接引你去的都是叫你先種樹,慢慢你才有收成。西方極樂世界跟別的不同的,他那些樹都種好了,果實都結好了,你一去就請你吃果實,就這個意思。我們從這個地方你就能想通,極樂世界跟他方世界不一樣,他方世界要種樹,還要等一段時期才有果實吃,極樂世界一到就有,這不可思議的方便妙用。

  「具縛凡夫能帶惑往生者」,這個縛是煩惱,煩惱像繩索把我們捆起來,動彈不得,舉這種比喻,凡夫,惑是迷惑,指貪瞋癡慢疑,造作的是指殺盜淫妄,造的這些業,這裏頭還要加上毀謗叁寶。實際上,社會大衆毀謗叁寶的罪很重,但是出家人所造的罪業比他們更重。他們爲什麼毀謗叁寶?出家人做得不好,讓人毀謗,出家人沒有真的學佛,真學佛那就是社會最好的榜樣。釋迦牟尼佛在世爲什麼那麼多人贊歎?有沒有毀謗的?有。哪些人?嫉妒毀謗的,因爲釋迦佛受到大衆的尊敬,受到大衆的禮拜供養,一些人看到嫉妒,所以造謠生事,造毀謗的業。佛有沒有責怪他?決定沒有。我們知道,法身大士以上,這些人應化在世間絕對沒有起心動念的道理;他不起心、不動念,那個心是清淨平等心,你贊歎他,他也不會歡喜,你毀謗他,他也不會怨恨,全沒有放在心上,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我們要學。七情五欲不放在心上,表現在外面應該要學彌勒菩薩,滿面笑容,歡歡喜喜,問什麼都好,行善,好,造業,也好,生天堂,很好,墮地獄,也好,沒有一樣不好。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爲什麼?六道裏頭天堂、地獄全是消業障的,你修的福報,到天堂去消福報,自性清淨心裏頭沒有福報、沒有善惡,要回歸自性,善惡全要消掉。所以到天堂去消福報,好!到地獄去消罪報、惡報,好!消掉才能夠作佛,不消掉怎麼能成佛!沒有一樣不好,天堂跟地獄平等的,全是消業的。

  所以佛教我們活在這個世間別造業。別造業怎麼個修法?就是別放在心上,做好事別放在心上,等于沒做,做壞事也別放在心上,也等于沒做,心永遠保持清淨平等,就不造業。這叫什麼?叫淨業,造的是淨業。你要放在心上,老是記在心上,常常念在口裏頭,這個麻煩大了!這個不但造業,天天在增長。我們的念頭念一遍它就增長一遍,我造的善業,念著這個善業,善業增長了;我造的惡業,念一遍,惡業又增長了。懂得這個道理,爲什麼不增長阿彌陀佛?善惡我都放下,不放在心上,只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就對了。

  在這個地方,我在這裏告訴大家一個消息,臺灣中坜這地方的同修,善果林淨土寺從二月中旬開始,除了每個月一次叁時系念佛事之外,每天二十四小時不中斷念佛。你什麼時候去都可以,念佛堂的門都是開的,二十四小時不中斷。這大概是我們地球上第一家,長年不間斷,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專修淨業,專求往生,好!諸位要想打精進佛七,二十四小時不中斷。我要建議他們,念佛念得快樂、念得自在、念得歡喜,一定要用谛閑老和尚教鍋漏匠的方法,念累了你就休息去,休息好了趕緊回念佛堂去念。休息的時候不要脫衣服,穿著海青,就穿著海青睡,休息一好了立刻回到念佛堂。不要不顧著一切,日夜不間斷,那個不行,人身體受不了。你要在那裏得病,還要許多人照護你,你不是找麻煩嗎?找麻煩就有過失,搞得別人也不能念佛。所以用谛閑老和尚這個方法非常之好,早年我在美國用這個方法教了很多人,大家喜歡。在美國當時是一個星期一天,發心念佛的有幾個人,可以做得到,每天做做不到。善果林提供這個信息,好事情。極樂世界往生的人都能得到這個殊勝的功德利益,完全是阿彌陀佛這一願,這一願的圓滿成就。

  「臨終聖衆現前,慈悲攝受之大力」。如宋朝靈芝法師所說的,「凡人臨終,識神無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或生系戀,或發猖狂,惡相非一,皆名顛倒。」這幾句話說得好。靈芝大師告訴我們,臨終的時候有一些現象,這些現象是最普通的現象、最平常的現象。神識,一般人講靈魂,它沒有主宰,它自己做不了主,境界現前都是業力自然變現出來的。善惡業種這個時候發現了,因爲你神識不能做主,阿賴耶識裏頭這些種子它就起現行,或起惡念,不善的念頭,或者有邪見,不正的見解,都會隨著業報走,那個虧就吃大了。惡念感召這些冤親債主,《地藏經》上講得很清楚,臨命終時,這個將要走的人告訴旁邊人他看到某個人在門口,這真的不是假的,在醫院裏面常常有這種事情,或者看到無常大鬼。看到這些家親眷屬都是他認識的人,都是已經走了的人。是不是這些人來的?不是的,這《地藏經》講得很清楚,是他的冤親債主變現他的親戚來接引他,帶他走,跟他算帳,來報複他的,不是真的。怎麼會知道?只有念佛的人才曉得。還有的邪見,看到佛菩薩來接引他,不是阿彌陀佛,也不是觀音菩薩,看到釋迦牟尼佛來了,藥師佛來了,這是假的,不是真的,也是冒充的。懂得佛法的人,在旁邊聽到他講這句話,立刻就要告訴他,不是阿彌陀佛決定不能跟他去,提醒他這句話。這都是冤親債主做這個示現騙他走。這些冤親債主變他的家親眷屬,不是變本尊,護法神一般不幹涉,如果示現本尊是決定不允許的。你每天念阿彌陀佛,妖魔鬼怪不能變阿彌陀佛、不能變觀世音菩薩,這本尊,護法神不答應的,變其它的可以,來騙你,你願意上當,沒話說。所以臨終一定要好好的看著,所有境界現前都不要理它,老實念佛,只要一念佛,這個境界就不見了,老實念佛,決定不許可不好的境界現前。

  或者系戀,這個麻煩,舍不得離開,有人系戀親情、眷屬,舍不得離開,有人舍不得離開財産,他居住的房屋,他還有田地,還有這些東西,舍不得離開這些,這都是找麻煩的。或者是顛狂,發狂,胡亂說話,這個多半是冤親債主附身,胡言亂語,惡相非一。臨走的相很複雜、很多,多半都是不善的,統統叫顛倒。《彌陀經》上講,往生的時候最重要的,「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決定往生。一心不亂是功夫,心不顛倒是福報,就是沒有這些現象,福報!人一生修福別享掉,留到臨命終時享,臨命終時走的時候好走,一點這些惡相都沒有,福要留在這個時候享。

  「可見凡夫業重,臨終之際,更多顛倒」。真的不是假的,真有,不是沒有。我有一個同班同學,胡一貫先生的兒子,抗戰期間我們在一個學校念書,同班,以後他在臺灣榮民總醫院住院組的組長,住院都找他。他告訴我,無常大鬼真的,一點不假,我們的醫生、護士常常看見,只要看見這個病房有無常大鬼經過的時候,他說這個病人不出叁天他就走了,所以護士、醫生都相信。我學佛,他也就跟我學佛,他說不是假的,是真的。那個時候我們同學當中相信鬼神的、相信佛的就他一個。這就是什麼?他見到過,他要沒有見到過他半信半疑,他真見到過。「複以四大苦逼,痛不可言,何能正念持名」。你看這個問題講得多嚴重。在這個時候,四大是靈魂離開身體,非常痛苦,佛經上比喻叫生龜脫殼,活的烏龜把牠的殼扒下來,人神識離開身體就那麼痛苦,離開身體非常痛苦,痛不可言。這個時候你怎麼能夠正念,還能提得起佛號?所以臨終有福,福報大,平常這些都能放得下,對自己身體也看得很淡,不要看得很重,走的時候容易,可以避免這些痛苦,佛號能提得起來,能提起佛號決定往生。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六八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