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句弥陀念到底,最后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就是一心念我。你看一心念我里头有五十三参,不是不接触,接触是一心,心里头只有一个佛号。那接触是什么意思?接触是长智慧,智慧是明了,统统明了,不着就是禅定。我样样都明了是慧,如如不动,我没有起心动念、我没有分别执着,这就是定,定慧等学,用一心念佛。我们用什么方法修定慧等学?阿弥陀佛,心里头二六时中不离这一句阿弥陀佛。修学其它东西帮助这个世间是附带的,学习的时候非常认真学习,我要帮助别人得用这些方法,可是自己心里面起心动念全是阿弥陀佛,这叫真念佛人!
前面这句解释一心,一心是什么?「指万有之实体真如」。实体永恒不变,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心里面放上这句阿弥陀佛,与这句就相应,阿弥陀佛是实体的名号,是真如的别称。「今约本经」,现在就本经教义来说,「唯一坚定之信心,不为他心所夺,谓之一心」。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无论什么法门、无论是什么东西你遇到了,决定不会改。如《教行信证文类》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信乐即是一心也」,真信,乐是爱好、是喜欢,喜欢极乐世界,爱乐阿弥陀佛,除这个之外我全放下了。「一心即是真实信心也,是故论主建言一心也」,这个论主都是净宗的祖师大德。「又《探玄记三》曰」,《探玄记》是贤首大师的著作,「一心者,心无异念」,没有杂念,这叫一心。
大家都知道这个世界有灾难,很多人在传,地球不会毁灭,说地球从三度空间转变成五度空间,说的人不止一个,在转换的时候会有三天完全是黑暗,一点光线都看不到,第四天看到一点模糊的亮光,像在大雾当中一样,大概要五、六天渐渐才看到光明,我们想象应该前后七天。而且他把时间都说得那么清楚,是真是假,到那一天我们就明白了。二0一二年冬至,冬至那一天开始,冬至那一天太阳下山以后,第二天看不到太阳,连续三天,这三天地球在零度。这个零度我们无法想象,我也想不通零度是什么个境界。如果从数学上来讲,零是什么都没有,那是很可怕的一个问题。零度是空的,只是一个概念,没有实际上的物体,任何物体都不存在,像佛法里面讲的常寂光、讲的自性,这三种现象都不存在,就是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跟自然现象。如果说是零度空间这个现象是佛讲的自性,那我们不全都成佛了吗?回归自性就是成佛了,那是妙觉果位,那我们都不必修了,到那个时候全成佛了。这个套佛经上一句话说,「是事不然」,不是这样的,科学跟佛法还是有距离的。
科学家给我们的信息,说人在这个时候会有很多人死亡。我想为什么原因死亡?被吓死的。他告诉我们,只有吃素的人、心地善良的人、有爱心的人在这个环境当中没有恐怖,没有忧虑、没有恐怖,不过要待三天三夜天才会亮,不是永远不会亮,三天三夜。这三天三夜,他说人多半在睡眠状态,就像冬眠一样,人很难站起来,站起来就头昏,地球摇晃很厉害,不容易站起来。所以有人要预备粮食,没用处,不需要,到那时候你也不会感觉得有饥饿。你明了这个事,就睡大觉就是了,一直睡到天亮就起来,不过这一觉睡的时间很长,要睡三天三夜。念佛的人心地最善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现在就要干起,不要胡思乱想,想什么都是假的,想就想阿弥陀佛,念就念阿弥陀佛,我们从今天起就干这桩事情,真放下。
《止观》第四卷说,「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心不余缘」。科学家教给我们应用念力,我们怎样去用念力,现在知道念力这个能量非常大,怎么样去利用它?他说最重要的要一心专注,跟这个地方一心专志是一个意思。一心专注,注就是注意,专注在阿弥陀佛,心里头专忆阿弥陀佛,忆念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我们要找一个标准的佛像,佛像是表法的,你喜欢的佛像,你常常供奉的佛像,不要改变,你心可以专注。各人喜爱不一样,没关系,你喜欢哪一尊,你就专注这一尊,常常想这一尊,将来往生的时候,你看到来迎接你的佛像就跟你平常专注的佛像是一样的,所以你认识他,你不会把他看错,接引时候你看到的。你坐上了莲花,这个莲花是你自己念的,我们发心念佛,发心求生净土,七宝池就有一朵花生出来。极乐世界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的,只有莲池里头的莲花是例外的,它有生有灭,念佛的时候花就生了,不念了,改学别的法门,这花就死了,枯死了。你一直念,花就愈念愈大,愈念愈好看,你往生的时候佛就拿这朵花去接引你。花是自己念成的,全是自作自受,花不是阿弥陀佛变的,花是自己变的。这是在极乐世界唯一能看到有生灭的,就是七宝池的莲花。看到一朵花长出来了,花苞长出来了,大家都欢喜,又有一个人要到极乐世界来了;过几天看到这个花苞枯死了,他又不想来了,改变主意的时候这个花苞就谢了,这个缘我们要知道。那我们今天唯一的一桩事情,应该做的,就是希望这个花愈长愈大,花光色愈来愈好,全靠念佛功夫,这是正因。还有助缘,助缘就是说你帮助一切众生认识净宗法门、认识阿弥陀佛,求愿往生净土。这个会把你的莲花放大,你的莲花愈来愈殊胜。这样的事情要多做。
我们再往下面看,「又一心有事理二种,无余念为事之一心,入实相为理之一心。今一心念我,实兼事理」。理事都有。没有杂念这是事一心,事一心很难做到,放不下,明了事实真相可以帮助我们放下,理帮助事,理帮事,断了杂念,这个一心念佛又帮助理,帮助就是证实相。什么叫证实相?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完全断掉,这证实相。这在《华严经》是什么样的果位?给诸位说,最低的果位,圆教初住。初住菩萨叫发心住,发心,发菩提心。由此可知,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声闻、缘觉都没有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不容易!菩提心一发是菩萨,是大乘,不是小乘。你看《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作的,那就是发菩提心。《大乘起信论》的境界是什么人的境界?圆教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他们对于宇宙的源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什么?诸法实相。所以说事一心容易,理一心难!
事一心是必须要修得,理一心里面的解门帮助我们得事一心,得事一心之后,回过头来帮助证得理一心,那这个解门就很重要了。我们这些年来对于解下了功夫,确实知道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大乘教里面受这些熏习很久了。现在的问题,我们没有实际上去做,如果实际上去做,真放下了,事放下,真放下了,好!真放下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不在同居土,同居土是没放下,真的是带业往生。如果证得理一心不乱,因为证得事一心之后,理是通达明了,所以契入理一心的境界不难,这也是善导大师所说的遇缘不同。遇缘可以顿悟,剎那之间可以超越,这不是假的。以往这些祖师大德修行,我们在典籍里面看到记载,所谓缘,最殊胜的缘就是读经,不读经的人没有缘,读经的时候,信解这个问题没有了。放下身心世界就是事一心,彻底明了事实真相就是理一心。我们只要在经教、在功夫上锲而不舍,功夫是念佛,念佛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要把杂念念掉,把疑惑念掉,目的在此地。真正断惑了,真相就现前,断惑证真,那就是理一心,跟禅宗的明心见性、教下的大开圆解完全相同,回归自性,自性里头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统统现前。
我们接着看下文,「但深信切愿称念名号,即是一心念我」,深信,真相信,决定不怀疑。蕅益大师晚年他自己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西有道人,西方的西,西方,说明西方真有,西有道人。两个有,从《弥陀经》上来的,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用这两个有做自己的别号,西方真有。用名号接引众生,用名号普度众生。「如善导大师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远,念念不舍。是即一心念佛。盖从事入理,且事中举体是理」。念到理一心就大彻大悟,惠能大师开悟的境界,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开悟的境界,完全相同。在这个境界里面自己很清楚、很明了,佛见到了,佛国土见到了,过去诸佛见到了,未来的诸佛也见到了,为什么?时间、空间没有了。好像我们看电影那个胶卷一样,我们看到电影的这卷片子,它前后全在里头,而不是在屏幕上看的一张一张的动画,我们看到实际的东西,全看到了,非常奇妙!然后你就证明现在科学家讲的,这些过去、现在、未来,此界、他方统统纠缠在一起,他们发现的这个现象你完全看到了,是纠缠在一起,但是它一点都不乱,妙绝了!而且怎么样?每个念头、每个实物都是一种幻相,佛经上用的四个字描绘,描绘得真好,叫「非有非无」,你不能说它没有,它确实有幻相,你又不能说是有,这幻相确实不存在,没有自体。这个是无法形容、无法想象,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这个概念。
一切法,任何一法,无不如是,常作如是观。这个法的特质是毕竟空、不可得,这种现象你可以欣赏,不能占有、不能控制。于一切万事万物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占有的念头,你就得大自在,跟烦恼、跟造业永远告别。烦恼、造业还不就是因为占有,要控制它、要占有它,都从这生出来的。这是假的,能占有得到吗?占有不到,能控制得到吗?控制不到。事情就在眼前,晚上躺在床上睡觉睡着了,什么是你的?连身体都不是的,睡熟了,人家把身体抬走了你都不晓得。没有一样是自己的,这个要清楚,你细细去观察,就在眼前,不远,全是假的,为什么造业?业也是假的。你有执着,业就变成真的,就变成死了魂魄还痛苦,为什么?业产生的,都是那个念头。知道全是假的,一切过眼烟云,不要放在心上,然后才知道没有一样不好,你用清净心、平等心去看。绝对不可以有控制、有占有,不能用这种心,这种心就造业,那是凡夫,没有控制、没有占有是佛菩萨。所以对一切万法平等,清净平等觉心现前,这是…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