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來養老,落葉歸根。他要回來,我要照顧他,至少我要送他一棟房子,讓他在這裏能安居。最理想的是回到老家,落葉歸根。他要回到老家,我老家的房子沒有了,地還在,我去看過,我很想把那個地方建一個四合院,我就有意讓他去住,他們一家人的生活我都可以照顧他。應該這樣做,做給現在人看,師徒如父子,他的兒女跟我們親兄弟沒有兩樣,一生都要照顧到。老師有叁個小孩,年歲大概我看最小的也將近七十了,都老了,都退休了。晚年能夠住在一起,讀書念佛,好事情!我們這個四合院,可以建兩進,就是兩套四合院連在一起,他們兄弟叁個人都可以住在一起,我是真想做。爲什麼做?做給現在社會看看,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確實就是這樣的。才知道古時候中國的人情,不但有這個關系,沒有這個關系,朋友都要照顧。朋友有艱難,晚年沒有人照顧,要不要照顧?不照顧算什麼朋友!何況佛法,對于苦難的人都要照顧。我們在國內建了不少希望小學,多少個我都忘掉了,過去常常拿錢去辦。那個時候建一個希望小學花錢不多,大概五萬美金就可以了,我記得我自己建立有十多個。這些不相識的人都要照顧,何況是有關系,是好朋友,統統都要照顧。
這是「修菩提之大行,必由于發起菩提之大心。且菩提行中,實以一向專念,最爲上首」。這個一向專念,我剛才跟諸位講的,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無論是宗教、無論是學術,都要懂得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才能成功。現在求學都求亂了,從幼兒園我就看到亂象。小朋友剛剛上學,學的科目就很多,學音樂、學舞蹈、學繪畫,好像是萬能。家長認爲這是他的驕傲,我的小孩樣樣都行、都會。長大了什麼都不會,你把你小孩糟蹋掉了。他真正喜歡哪一樣東西,就在這一樣東西一直學下去,他將來會成爲一個名家,能成名。學太多、太雜了,就是樣樣都會,是樣樣都不會,這就錯了!
現在《群書治要》我們發現了,我們已經推廣了,效果不錯。書找到了,沒有人不行。有人想辦個傳統文化學校,來問我,好事!教什麼?就教《群書治要》。不是這一本書,《群書治要》是從六十五種古籍裏頭選出來的,我們今天需要六十五個老師,能有這麼個學校,就培養這六十五個老師。每一科希望能有叁個人,那差不多就兩百個人。叁個人研究一樣,就研究《易經》,像小組一樣,《易經》一個小組,《尚書》一個小組,《詩經》一個小組,十年的時間專攻一樣,一門深入,專攻一樣,就是一向專念,十年之後,他們都是頂尖的學者,就是專家了。那有六十五個,六十五個學科的專家,那是一部活的《群書治要》,讓他們天天來講這六十五種書的精華,《治要》是精華。精華是什麼?是對于現在一般人來講的。深入,那辦學校培養,世世代代培養人才,一代一代傳下去。那中國將來永遠是太平盛世,永遠是主導全球的文化,這值得去做。
別人問我,我說我只會說,我不會做。做,要有福報,我不但沒有福報,年齡也過了,哪有八十六歲的人幹這種事情的!八十六歲,只有說說廢話而已。有心人聽到了,你們努力去做,這個功德就像這個經上所講的,無量無邊,這是大好事!辦一個學校不難,搞一個什麼?研究所的性質,不必招生,就是這兩百個像研究員一樣,每一年把自己研究的成果都可以做報告,先在自己這個學院設一個因特網就可以了,用網絡的電視向全世界傳播。每一天講學、每一天教學,用這種遠程教學的方法收到非常大的效果,面對全球,好辦法!很多人來找我,我都把這個方法告訴大家,看誰去做。能夠做的人大智慧、大福報,大菩薩的大行。唐太宗說的話,這部書可以幫助全世界化解沖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希望這個地球上人永遠沒有戰爭、永遠沒有沖突,希望每個族群、每個人都能過到幸福美滿的生活。這個我們要懂得,一向專念最爲上首,無論是佛法、是世法,都不例外。
「一切菩薩,萬善齊修」,大乘佛法如是,淨宗法門更是如是,我們剛才提到的《群書治要》亦如是。「但十地菩薩,地地不離念佛」,這是《華嚴經》。此地所講的念佛,確實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也是給我們很大的一個震撼,十地菩薩他們修證接近圓滿,最後這個階段他專修什麼?專修念佛。現在我們明白,爲什麼?只有專修念佛,能得阿彌陀佛威神的加持,阿彌陀佛他所證的、所修的確確實實是究竟圓滿。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阿彌陀佛,他將來成的那個佛就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這個是我們能夠理解、能夠相信的。
「又大行菩薩,普賢爲首。故教化一切有情,行普賢道」。普賢菩薩的名號,實際上就把這個意義顯示出來了,普是普遍、是普及,普及到什麼程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一個不漏。賢是聖賢。這個意思就是說,菩薩的大願、大力、大行來推動聖賢教育,希望所有一切衆生都能夠證得聖賢的階位。普賢菩薩名號顯示教學的目標、教學的標准、教學的真義。這個世界、這個宇宙是聖賢的宇宙、聖賢的世界,人是聖賢人,事是聖賢事,從政的是聖賢的領導,教學的是聖賢的老師,工商企業沒有不是聖賢,這是大乘佛法教學終極的目標,是大乘佛法最高的理想。《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衆生本來是佛」,大乘的教學是幫助一切衆生回歸到佛的階位。佛是什麼?這個得搞清楚,佛是印度話,佛陀,音譯過來的,翻成中國的意思,翻爲覺者,覺悟的人,是個圓滿覺悟的人。中國聖人就是覺悟的人、就是明白的人。所以它跟中國那個聖意思相同。爲什麼沒有翻作聖?他的覺悟、智慧、德行比中國這個聖要高。高在哪裏?他斷欲,中國聖人沒斷欲,七情五欲沒斷,他七情五欲斷了,所以沒有辦法用聖來應對,他比聖還要高一級。所以我們要認識,佛是聖中之聖,真正證得了大圓滿。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八二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