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裏頭如果不學,家就敗了,這家破人亡,所以家不能不學。家裏面最重要的倫理、道德、因果,這樣家庭才能夠團結,才能鞏固,才能夠世世代代傳下去。這是中國最重視教學,這樣子來的,我們都要懂得。所以每一個家都把人教好,中國這個社會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太平盛世是這麼來的。
中國的家對中國的社會貢獻太大了,所以齊家就能治國。就是說你能夠把家管好,你就能夠管理國家,因爲國是什麼?家的擴大,是一個道理。所以中國家有家道、有家規、有家學、有家業,外國沒有。古代的帝王開科取士,就是用考試的方法,你們來參加考試,從考試裏面選拔人才,做爲國家公務人員,管理這個國家。所以那個根,教育的根是家裏教出來的。國家需要的是什麼?就需要兩個字,一個孝、一個廉。孝對國家就能盡忠,對人民能負責,廉就不貪汙,國家就要這兩個字。從漢武帝建立這個製度一直到滿清,沒有改變,世世代代國家要的人才,從你們家庭裏面培訓出來的來參加考試。考試有等級,也有叁等,秀才、舉人、進士,好像現在的學士、碩士、博士。縣考秀才,這一縣裏頭優秀的,省考舉人,中央這進士,只要考取這個學位,國家就有俸祿給你,考取秀才國家供養你。那個時候,真的是糧食,大概一個秀才一年可以拿到將近一百石的米,那你的日子就很好過了,以前俸祿多半是以糧食食物,你也可以賣錢,你自己生活沒問題。我們讀經,讀《華嚴》、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比《華嚴》還要精彩,比《華嚴經》講得更詳細,特別對我們生活,極樂世界的生活、極樂世界學習的環境,真是超越一切諸佛剎土。
這個地方說的沈水香,蓮花藏、沈水香,衆生聞者,離一切罪,戒品清淨,這個功德太殊勝了。聞到這個香,煩惱、習氣都能夠斷掉,一切不善自然遠離。再看下面,「雪山有香」,這都是《華嚴經》上經文,雪山是喜瑪拉雅山,「名具足明相。若有衆生,嗅此香者,其心決定離諸染著」,跟前面的沈水香有同樣的功德。底下說,「羅剎界中有香,名海藏,其香但爲轉輪王用」,羅剎把這個香進貢給轉輪聖王。「若燒一丸,香氣所熏,王及四軍,皆騰虛空,遊止自在」。這香有這麼大的好處,這樣殊勝的功德,香氣所熏,轉輪聖王跟他的軍隊,這個四軍是古時候的,古時候有步兵、有騎兵(騎是馬)、有象,有大象,所以他有四軍,水軍,水軍像現在的海軍一樣,這四種軍都能夠騰空,都能夠升到虛空。遊是遊行,止是停住,他可以在空中遊行,也能在空中停住,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善法堂中有香,名香性莊嚴。若燒一丸,熏彼天衆,普令發起念佛之心」,善法堂是忉利天宮,忉利天王講經說法的場所叫善法堂。爲什麼叫善法堂?忉利天主修十善業道,上品十善生天,就是生到他這個地方。我們中國人稱爲玉皇大帝,佛經上稱爲忉利天主,所以人家那裏的標准上品十善。香性莊嚴,天衆聞到這個香都會發起念佛之心,念佛之心有什麼好處?我們前面學過,不學過不知道,世出世間一切的善念,無過于念佛這一念,這一念叫純善,這一念的功德,超過一切法門,超過一切修行。這個法確實叫難信之法,難信易行。所以《無量壽經》不能不學,不學不知道名號功德的意義,學了之後才知道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名號功德無比殊勝。
再往上去,「須夜摩天有香,名淨藏性。若燒一丸,熏彼天衆,莫不雲集彼天王所,恭敬聽聞王所說法」。這個地方給我們一個啓示,天王,國家領導人,領導人經常跟大家說法,教學,與中國古諺語所說的,「建國君民,教學爲先」。我們在前朝,在前清看到當時開國的這些帝王,康熙、雍正、乾隆他們自己講經說法,也同時禮請高僧大德,儒釋道叁家大德到宮廷裏面去講學,經常舉辦。皇帝帶著嫔妃、文武大臣都來接受教育,所以它能有那麼長的盛世。滿清的盛世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年,鼎盛的時期這麼長很難得,怎麼造成的?教學造成的。帝王好學,帝王獎勵這些學術的人才,你看儒釋道的高人都封爲國師,所以那股講學教學的風氣從上到下。在佛教每個小的寺院庵堂都講經,沒有不講經的,經忏佛事沒有,在曆史上沒有看到記載。經忏佛事是佛教衰了,不講經了,這才慢慢興起來。
日本鸠山前首相,邀請我到日本去講了一次經,雖然只有兩個星期。有幾位日本法師來聽經,他們對我講經非常重視,他說這是日本佛教史上的一樁大事。告訴我日本人在四百年前,大大小小廟裏頭都講經。日本把講經這樁事情疏忽了四百年,中國兩百年,爲什麼疏忽?西洋文化進來了。日本人比我們接受西方文化早,應該要早兩百年,西方文化傳到中國是從日本傳過來的,間接傳過來的。但是他們的傳統文化,民間保存的比中國好,你到日本民間能看到風俗習慣是什麼時候?是春秋戰國那個時候的。日本人穿的衣服,那個衣服店叫吳服店,我們到那去買日本服裝,吳服店。吳服是什麼?春秋時候吳越的吳國,吳國就是現在的江蘇,吳國的首都就現在的蘇州,那吳服是中國的服裝,不是日本的服裝。所以到日本去一看,日本沒有文化,日本的文化全都是從中國全盤搬過去的,但是他們保存得很好。官方疏忽,都市裏變得大,農村裏面還是保守的樣子。那我們這次講經是在農村,彷佛是回到春秋時代一樣,人民非常純樸。所以中國傳統文化要在日本複興很容易,我覺得不困難。關鍵在政府,政府如果真正有意思來複興的話,比中國容易,根好,那根在。
所以我們看到,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兜率天中有香,名信度嚩啰。于一生所系菩薩座前」,這個一生所系,就是一生補處菩薩彌勒佛,彌勒佛在兜率天。兜率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知足,這個意思多好,知足才能成佛,不知足不能成佛,所以補處菩薩、後補佛他住哪裏?住知足天,叫兜率天。他那個地方有香叫信度嚩啰,在彌勒菩薩面前,「若燒一丸,興大香雲,遍覆法界。普雨一切諸供養具,供養一切如來道場菩薩衆會」。彌勒菩薩威神加持,有這樣殊勝的妙用,這個香雲蓋裏頭會變化一切諸供養具,你想用什麼去供佛它就變現什麼。像《楞嚴經》上所說的隨心應量,現在人所說的心想事成。供養一切如來道場,供佛、供法、供僧,菩薩衆是僧。「妙變化天有香」,這是欲界第五天化樂天,「名奪意性。若燒一丸,于七日中,普雨一切不可思議諸莊嚴具」。這些莊嚴具他們拿去供養第六天,第六天叫他化自在天,第五天是化樂天,他們自己所要的東西,統統自己變化受用。第六天的福報更大,他不需要自己變化,第五天變化來供養他,所以叫他化自在天。那個他就是第五天,就第五天常常去供養第六天,他化自在天這是欲界最高的天。
這樣看起來欲界天的天主沒有不講經教學的。這是提醒我們,要讓我們重視,世出世間法教學第一,不教怎麼行?都是凡夫焉能不教!極樂世界不是凡夫,每個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都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還是天天在學習,阿彌陀佛講經說法沒有中斷。換句話說,到等覺菩薩還要學習,爲什麼?他還沒成佛。真正是知無窮,學無厭,中國人講的「活到老,學到老」,不能一天不讀書,不能一天不學習,一天不學習這一天空過了。念佛也是學習,念佛要清清楚楚我爲什麼念佛,我念佛的目的何在,真正知道我念佛是求生淨土,我到淨土是親近阿彌陀佛,是聽他講經教學,在極樂世界圓成佛道;換句話說,到極樂世界去上學去的,這個要很清楚。在極樂世界證得究竟圓滿,拿到博士學位,博士學位是佛陀,碩士學位是菩薩,到那去拿學位的這就對了。所以你看看十方世界世出世間統統都在學習,我們今天麻煩出在哪裏?疏忽了教學,這出了問題。解決問題把教學找回來,所以現在宗教一定要回歸教育,不回歸教育宗教可能不能存在。往後的宗教要教育,這個祈禱那些儀式固然是有用,它不是正宗的,它是附帶,附帶搞這個活動可以,正宗丟掉就錯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八六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