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看什麼都一樣,電視裏頭現個佛相,再現個畜生相、現個鬼相,統統是一樣,沒有兩樣。一樣是什麼?虛妄,現什麼相都是虛妄。不現相的時候,真相露出來了,真相大白,原來那些全是幻相,假的,它根本就不存在。你要看到那些電波,你就知道這個相不存在,這相是什麼?相是許許多多電波糾纏在一起變成的幻相,你看一條線的電波沒有相。
我們知道電視畫面是電波一條一條組成的,你單獨看一條,沒有,這麼多混在一起,糾纏在一起出現這個幻相。你在這裏開悟了,看電視可以開悟,看電視可以成佛,問題你會看嗎?只要你眼睛會看,看什麼都會成佛,聽什麼都會成佛。不會聽、不會看的,看了、聽了造罪業,去製造假相。假相是什麼?六道輪回,去受冤枉苦。什麼是冤枉苦?假的,不是真的。真的受苦,那情有可原,假受苦!譬如說晚上做個惡夢,嚇得一身冷汗,不就是冤枉受苦嗎?不是真的!佛告訴我們,我們學了這麼多年,慢慢慢慢體會到了,肯定佛說的是真的,不是假的。慢慢慢慢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就很快樂。所以這些假的,千萬要記住,沒有高下,你偏偏有個高下;沒有深淺,你搞個深淺;沒有大小,你也搞個大小;沒有親疏,你也有親有疏;也沒有智,也沒有愚,也沒有迷,也沒有悟。這些相對的名詞統統是假相,你把這些東西統統離開,統統放下,平等心就現前。平等心現前,也沒有平等這兩個字,爲什麼?平等對面是不平等,連這個念頭都沒有,真平等。
所以進言之,進一步的說,真如周遍,真如就是自性,自性周遍法界。萬法一如,這四個字好!心佛衆生叁無差別,是一不是二。「《往生論注》曰」,昙鸾法師注的,「平等,是諸法體相」。是諸法的體相,這兩個字不好懂,這兩個字有很深的深度。體相是什麼?體相是自性所現的相。它跟自性的關系非有非無,不能說它有,爲什麼?自性裏沒有相;不能說它無,它是幻相。就像我們看電視屏幕,屏幕現的這個相是諸法體相,屏幕上不能說它有相,也不能說它無相。你要說它有相,你把頻道關起來,你看看屏幕上有沒有相?沒有。你說它沒有相,你頻道打開,它真有現相。所以,這個相非有非無。怎樣對它就正確?不起心不動念就正確了。起心動念錯了,說有也錯了,說無也錯了,說非有非無也錯了,所謂是「離四句,絕百非」。每天對著這個電視,可惜就是不懂、就是不悟,要是悟了,天天看電視會開悟。現在看電視他不會看,愈看愈迷惑,會看的人成佛了,不會看的人看胡塗了,都搞到叁惡道去了。
我在早年,很早,在臺灣的時候,我用了個圓的透明紙,印《金剛經》上四句話,「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圓圓小小的,專門送給同修回家貼在電視上,紅的字,很清楚,教你看電視要這樣看法,「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就會開悟。你看電視,我在修《金剛經》,在修金剛般若,提醒自己不要被電視迷了,不要受了電視的影響。
「又曰:衆生見阿彌陀如來相好光明身者,如上種種身業系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身業」。這是我們念佛人,求生淨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一樣得平等的叁業,平等身業、平等口業、平等意業。這是什麼境界?給諸位說八地以上。因此,我們現在還沒到極樂世界,要懂得、要向往、要學習。見色聞聲不要執著,從哪裏做起?從沒有控製這個念頭做起,沒有占有這個念頭做起,你從這兒做起,從自他平等上做起。也許你問,我真要這樣做,譬如我們現在拿了錢在面前,我擺在這兒,中國古人說財不露白,我擺在這兒,大家誰用誰拿去,行嗎?那我不變成白癡了嗎?這不吃大虧了嗎?所以人不敢學佛。敢學佛的人真是如此,錢財放在那裏大家用,誰拿都好,都人用的,我用你用不是一樣的用嗎?好人用、壞人用也是一樣用。各人造業各人承當,就沒有必要要防這個防那個。這能行嗎?行不通,真行不通。
那怎麼解釋?隨緣妙用。這個地方的人都覺悟的,那就是應該這個用法;這個地方的人迷惑顛倒的,不能這個用法。爲什麼?這樣用法不是我們自己有分別、有執著,我們要爲他想。他起了盜心,盜心果報在叁途,那我不是把他送到叁途去了嗎?我在行菩薩道,讓這麼多人墮叁途,這個菩薩道行錯了。那怎麼辦?還是古人講的財不露白,這不是爲我自己,是爲避免他起盜心墮叁途。所以佛法活活潑潑,不是死呆板的。如果這個地方的人都能夠懂得倫理道德,都懂得因果,這就不需要問了。所以,這就要看什麼環境,什麼樣的緣分,應該怎麼做法,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千變萬化,這一定要懂。古人有做,現在這個環境行不通。所以,不爲自己設防,要爲別人設防。別人有機會生天,有機會往生極樂世界,要幫助他。別人要是遇到不善的緣,造作惡業將來墮叁途,這個事情不能幫助他。這個事情,遇到這個事情要叫他聽到佛號,不管他願意不願意聽。我們自己念南無阿彌陀佛,他聽進去了,「一曆耳根,永爲道種」,這給他下佛的種子,這個事情要做。
我在早年,大概在四、五十年前,剛出家的時候,我叁十叁歲出家。李老師在臺中辦慈光大專講座,我就勸這些學生,你們學了佛,要幫助同學種善根。他說怎麼幫助?手上拿一串念珠,不要怕人笑,怕人笑你的好事做不成了,別怕人笑。手上拿一串念珠,人家一看念珠就想到佛,你看你在他阿賴耶識裏佛的種子種下去了,這個功德大!你們在學校念書有教科書,書上人都寫名字,你不要寫名字,寫阿彌陀佛。人家一看,這阿彌陀佛的,一看他都自動說一聲這是阿彌陀佛的,你看不就逼著他念一聲佛號嗎?方法多的是。這個功德比什麼都大,所以你得會用。你看我們常常旅行,我們旅行行李要貼個記號,我們貼什麼?我們都貼南無阿彌陀佛。你說這對佛不恭敬,不恭敬事小,多少人看到他念到,那個事大!佛不會計較這小事,佛是唯恐人阿賴耶識裏沒有佛號。什麼地方都可以!所以帶一串念珠好,有人說在家人不能帶念珠,哪部經上說的?查出來我看看。經上沒有,經上沒有那我就可以帶。習慣,習慣可以改變,習慣不是不變的。你看中國自古以來,習慣常常都在改變。
所以我們處處爲佛,爲佛宣傳,爲衆生跟佛有緣,這個事是大好事。我們真修行,修得真好,別人看到我們,我們修得還是不怎麼行,但是健康有這麼一點作用。我們在國際走動,這些特別是國外的朋友,他跟我們一認識、一介紹,頭一句話就會問你,你怎麼保養身體的?他對這個最關心。我就告訴他,吃素、念佛。你要真相信,吃素、念佛你身體就健康。方法是活的,要隨一切衆生的緣,以善巧方便幫助他認識佛教,幫助他修學淨土。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八九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