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国人排列一定不是这个排列,一定是保持身意像莲花一样,它意思好!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常常念这句提醒自己。泥土,莲花生在池子里,池里面的泥土代表六道轮回,上面的水代表四圣法界,花开在水上面,一真法界,表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发现到,密咒句句都是格言,真的是最精彩的意思,很简短的文字,让我们受持不忘。所以密是三密相应,口持咒,手结印,心观想,要观想保持身心像莲花一样。所以它有解释的。但是一般人老师不解释,你就好好念就好了,尊重,不必要知道解释。你用尊重的心,把你真诚的心念出来,效果就出来了。
我们再继续看下面,「陀罗尼者,佛放光时,光中所说也。是故陀罗尼与明,其义不异」。明是放光,陀罗尼不是佛口说的,是佛放光,光中化佛,化佛所说。「持陀罗尼人,能发神通」,这就是持咒的人,为什么?持久了他得定,定就能发神通。「除灾患,与此方咒禁法相似」,中国、印度民间有很多咒语,这些咒语往往都能够起作用,陀罗尼也有这种作用,所以他说相似。「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语」。二乘声闻、缘觉,凡夫包括二十八层天,有很多密语他们也不知道。由此可知,佛说法有来自不同佛国土的众生,这是我们看不到的。「真言者,如来之言,真实无虚,故曰真言」,显密都是真言。
第四个,「忍陀罗尼。于法之实相安住,谓之忍」。这个忍有止住的意思,有肯定的意思,有承认的意思。当然你把事实真相搞清楚了,与法之实相安住,你能心安住在实相上,这叫忍,这也属于陀罗尼的一种。「十方闻名大士,皆得如上陀罗尼,安住于诸法实相,故云获陀罗尼愿。」诸法实相是什么?实相无相,这是说实相之体,体是自性,自性没有相。讲现象,佛分三类,科学家也分为三类,第一个物质现象,第二个精神现象,第三个自然现象,不出这三大类。科学家也是这样承认的,科学上的名词,自然现象是能量,物质现象则称为物质,意念称为精神现象,也说这三种。这三种现象都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不是常住的,都是属于生灭法。只要是生灭法,就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从体上去看,它根本没有,叫无相;从相上去看,它有。相有性无,事有理无,所以实相无相,实相又无不相,你都要懂。
所有一切现象从体上去看,体是什么?体是佛心,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是所有现象之体。佛是什么?佛是圆觉,圆满的觉悟。圆满的觉悟,三种现象都没有,但是起作用,这三种现象都从圆觉里头发生出来,它能生万法。万法是幻相,你知道它是幻相,那就是实相,你了解到实相了。幻相怎么样?可以受用它,不能执着它,可以欣赏它,不必分别它。这就是如来法身菩萨的生活,也就是说,他在形相当中,决定没有执着、没有分别、没有起心动念,这个受用,真正是方老师所说的最高的享受。凡夫差劲是什么?在这个幻相里头,他把它当真,他想拥有、想控制、想支配,这些全是妄想。他能做得到吗?决定做不到。
首先一个最重要的相是身体,谁能控制身体年年十八?谁能控制?他不能年年十八就没控制住。身体能占有吗?能占有是无量寿,寿命到了它就没有了,所以假的不是真的。你要是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你对这个身体,你就好好用它,它是很好的工具。这个工具可别造业,让这个工具帮助我积德,帮助我修行,帮助我证果,叫借假修真。你要不知道它,认为它真有,你用它去搞杀盗淫妄、搞贪瞋痴慢,最后变出,也是幻相,变出地狱。就像作恶梦,恶梦不好受,时时刻刻在惊吓,那全是无明、不觉造成的。所以外面的境界,实在讲,它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好丑,真的。是非、好丑都在我们自己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什么都没有了,万物都清净。所以,终极的目标是让我们安住在诸法实相,对于一切法的真相完全清楚、明了,这是真正最高的享受。
我们再看下面,第四十七「闻名得忍愿」。
【清净欢喜。得平等住。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应时不获一二三忍。】
这二十四个字是「第四十七闻名得忍愿」。我们看念老的批注。「清净者,无染无着之本然」。本来无染,本来无着,着是着相。自性本来清净,本来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而且本来没有起心、没有动念,这是自性之本然。「欢喜者,适悦在心,寂灭为乐也」。这个乐,人间没有,天上也没有,二十八层天里头也没有,四圣法界里头也没有,哪个地方有?实报庄严土里头有。我们要怎样才能得到?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真放下,寂灭就现前。如果放下这些不快乐,没有人学;放下这个真乐,可惜没人知道,只有放下的人知道,真乐。这个乐,在大乘法里头常说的法喜充满,完全是自性的流露,是真的不是假的。就是没有作意,没有作意就是里面没有通过我想怎么样,没有,没有这个念头,就是一点意思都没有,纯粹是自然的。孔子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是这个,喜悦,这个喜悦是从内心发出来的,而且这个喜悦是永恒不会中断的,欢喜心。
我们世间有一句谚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一个人一天到晚笑咪咪、快快乐乐的,这人肯定不会生病,肯定健康长寿,快乐!他快乐从哪来的?不是外头刺激来的,不是名闻利养,不是七情五欲,那个是什么?那是刺激。刺激性的这种快乐,就好像我们服毒、打吗啡,那种快乐。那是不健康的,对身心有损害的,那是造恶业。自性里面这个快乐流出来是真快乐,它一点副作用都没有。为什么佛与菩萨要回归自性?自性太快乐了。这就是古德所谓「世味哪有法味浓」,世间这些滋味跟法味比就差远了,不能比!问题是修学佛法的人都没尝到味道,尝到味道之后,尝到味道就成佛了。你看要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才尝到味道。所以,天人、二乘都没有尝到。天人,六道里头高阶层的,天道;二乘是四圣法界里面的,净土了,他们都还没尝到。真正尝到是法身菩萨。所以这两句好,适悦在心,不在外,寂灭为乐。
「平等者,浅言之,则为离诸高下、深浅、大小、亲疏、智愚、迷悟种种差别」,这叫平等。你心里头像这些对立的没有了,这都是对立的,高下是一对,深浅是一对,大小是一对,凡是对立的全没有,这就叫平等。还有对立,没有平等。对立的完全没有了,证得平等,是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这是自度。这个一转,肯定就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妙观察智能见性。但是平等性智是大定,心真定了才能开智慧。所以这两种一转,八识全转了,八识转成大圆镜,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成就你所做的事业,这个事业是弘法利生的事业,它能成就你。所以,「进言之」,进一步说,「则真如周遍,万法一如」,这是平等性智现前,「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经上讲平等的意思,我们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修行修什么?就修这五个字,这五个字是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我们见色、闻声,一切的接触,在境界里头修平等、修清净,修清净就是不染污,修平等的时候一如,没有高下、没有你我、没有差别,万法一如。
我跟佛平等,我跟蚊虫蚂蚁也平等,我跟花草树木也平等,我跟地狱众生也平等,决定没有分别,为什么?都是一个自性随缘变化的。虽有变化,自性没有改变,自性不变。自性像什么?像我们现在电视的屏幕。十法界庄严像什么?像电视屏幕显示的色相。电视无论选的显佛相、显畜生相,屏幕上一点没沾染,屏幕还是干干净净的,没染。我们用心也要不染,用心如镜,照得很清楚,一点不染,那你用真心。染污,这个我喜欢,那个讨厌,好了,你用的妄心,妄心染了,真心不染。不用妄心,只用真心。真心里头有寂灭为乐,妄心里头没有,妄心的乐是刺激的,就是我们比喻吸毒、打吗啡这种乐,那要付出沉痛的代价。寂灭为乐是真的,没有副作用,真乐。这个真乐就是四净德里的一个,常乐我净,你要用真心,这四个都得到。常是什么?永恒,没有生灭,这就是常;乐就是真乐,法喜充满;我是什么?我是主宰、自在,真正做得了主宰,真正得大自在;末后一个是清净,清净是没有污染。常乐我净四种,自性里面的净德。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学,学了怎么样?不会被外境所转。如果你真得到了,这个世界有没有灾难?没有,哪来的灾难!你用妄心有灾难,用真心灾难就没有了。这说明什么?佛法是真能解决问题,不是假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念头一改,灾难真的就化解了。为什么化解?灾难是不善念头造成的,现在我念头改成善的,那个不善的一换成善的,灾难就没有了。有理论依据!所以我们念佛,能不能断烦恼,能不能消业障?能!为什么?念头转变了。我现在心里头是阿弥陀佛,想是阿弥陀佛,念是阿弥陀佛,言是阿弥陀佛,无始劫以来的烦恼全没有了,无量劫累积的那些业、造的那些业也都统统消掉了,没有了。它本来没有。你现在为什么有?因为你念它:我烦恼很多!你看常常问人,他都说他烦恼很多。他烦恼当然多!人家问我,你有没有烦恼?我不知道什么叫烦恼,没想到这个事情,它自然就没有,业障亦如是。
这里头这几句经文,是念佛断烦恼、消业障的理论根据,我们要会。会,你就会修行,你真会修;不会,天天诵经、拜佛、念佛没用。为什么?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见色闻声你还是会动心,你还是有念头,还有比较,这怎么行!这什么时候你才能把业障消掉?要知道这全是假的,那就是什么?你懂得什么叫诸法实相,你了解十法界依正庄严,包括实报庄严土,相有性无。你常常看电视,看电视就是修行,你不会看,你被电视里头的画面所转,你很可怜。会看的什么?看破了,看穿了,原来人生就这么回事情。我有没有变?我没有变,我是屏幕,外面的是屏幕里头的境界相,境界相再多,与屏幕不相干。屏幕可以显相,不执着相、不分别相、不控制相、不占有相,不就没事吗?那多快乐!…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八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