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了,就是佛法講的破迷開悟,對中國文化就會産生信心,知道這個好,我們要學習。
那一次這個活動是被聯合國逼出來的,我們自己從來沒有想幹這樁事情,而是十幾次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我們看到西方人思惟的方法不能解決問題。解決今天世界問題,今天整個亂掉了,東方亂掉、西方也亂掉了,整個地球一團亂,真的要用孔孟學說。孔孟學說是什麼?我提出四個字,「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孔孟是仁義兩個字做代表;「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用什麼方法來落實仁義?忠恕。忠,我們自己心要正,不偏、不邪,這叫用心要用真心,大公無私的心。恕是什麼?所有一切過失一筆勾消,饒恕他,不要再追究,無論幹什麼壞事。爲什麼?沒人教,好多代都沒有教了,你現在再要追究于心何忍!我們承認他本性本善,大家一起來學叁個根的教育,大家一起來學《群書治要》、《國學治要》,我們慢慢從根就生起來了。受過這個教育再要做錯事情就不能原諒了,那要接受處分;沒有接受這個、學過這些教育,你做錯事情不追究了,要寬宏大量。大乘佛法,真誠慈悲,我們用這八個字就能把世界問題解決,孔孟的「仁義忠恕」,大乘的「真誠慈悲」。我在澳洲,陸克文的哥哥來問過我,如何解決現在這個社會紛亂的問題,我就給他提出這八個字,他相信。
今天社會不可以動亂,一定要穩定。如果這些做壞事情的人,貪贓枉法一追究,那個很麻煩,人數太多,他們那個集團是一個反抗的力量,會把社會搞動亂,那我們這個聖賢教育沒有辦法推動;在穩定當中把聖賢教育紮根、聖賢教育普及,現在做這個不難。我認爲我們有五、六十個好老師,像《群書治要》總共只有六十五部,有六十五個老師,每個人專攻一樣、專教一樣。用什麼方法教?用衛星電視來教、用網絡來教,每天二十四小時,這些人不斷在講解,全世界人都能夠收看。國家如果把這個看作是一門功課,讓所有公務人員都要去學習,來參加考試,個個人都學好了。不難!沒有這個工具真難,那怎麼辦?這個工具好,一年天下太平,社會安定,不會再有這個亂象。
不是做不到,我總是想找一個國家來做。現在這個世界上國家領導人,跟我關系最好的是馬哈迪,這是老朋友,什麼都可以談的。他退下來了,早十年遇到我的話,他會去接受我很多東西。現在我們都老了,他還大我兩歲,屬牛的,不過身體還不錯。現在的納吉首相也很好,所以我們在那裏成立一個漢學院,廬江有十幾個老師在那邊進修。漢學院那一天破土,納吉參加了,說了兩句中國話,「我贊成,我支持」,就這兩句話,非常難得。這個是伊斯蘭,伊斯蘭支持中國文化有根,是穆罕默德當年在世的時候回教就傳到中國唐朝,穆罕默德教他的這些信徒到中國去學智慧,所以有這個根,他們知道中國東西,中國有智慧,向中國人學習。
鄭和七次下西洋,馬六甲是他的中途站,每次去的時候都會在這裏住一段時期,所以馬六甲每一條街都有鄭和廟,這也是個證明。那一天納吉講過,中國人,他們的海軍(鄭和確實帶的是海軍),最多的時候一百多艘戰船,二、叁萬的軍隊,每到一個地方沒有占領人家一寸土地,去幹什麼?都是交流、都是送禮,把中國一些技術傳給他們,對他們都有好處,他們都感恩。不像西方,西方是最初統治他們的,聽說只有叁艘戰艦到他們那去,就把他們地方霸占了。想想從前那一段曆史,中國是個非常講求和諧的民族,所以在南洋提到鄭和,沒有一個不佩服。印度尼西亞爪哇,爪哇的回教是鄭和傳過去的,所以爪哇的回教非常溫和,裏頭有中國文化,跟蘇門答臘完全不一樣。這我們看到前人在國際上這種風範,都值得我們學習,與大家和睦相處。
這些都是講布施。以財濟世貧,他有貧乏、缺乏的,所以鄭和帶了很多東西,文物,帶了很多技術,教當地人農耕,有專家去教學。以法周無福,不知道聖賢之法,不知道佛菩薩的教誨,這沒有福報,所以我們把聖賢教學、佛菩薩的教學傳授給他們,讓他們都有福。六百年來,鄭和是明朝初年的人,現在南洋提到他沒有不感恩戴德、沒有不尊重的,這代表中國人做了好事,大施主。「蓋謂以財施救濟世間貧窮困苦之人,以法施普利無福聞法之士」,士是知識分子,「故名爲大施主」。中國古聖先賢、諸佛菩薩都有這麼大的心量,都有這麼大的願力,布施的對象是全人類,沒有種族分別,沒有文化的分別,沒有國家的界限,也沒有信仰的差別,一視同仁。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令彼諸群生,長夜無憂惱』,這是布施教學的目的。長夜是比喻,「衆生之沈淪生死,常雲生死長夜」,就是指的六道輪回。「夜表冥闇無光,衆生無明覆心,昏迷不覺,沈生死海,枉受諸苦,爲令永離一切憂悲苦惱,出生死長夜,故予財法二施」。真正覺悟人,財寶就出現了,財寶從哪裏出現?自性裏頭流出來。惠能大師開悟,只說了一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個話五祖聽得懂,我們聽不懂,本自具足,具足什麼?佛在《華嚴經》上說了一句話可以補充這一句,佛說「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衆生是每一個衆生,都有如來,如來就是性德,大乘經裏頭講如來都從自性上講,講佛是從形相上說。自性裏面本來具足,就是本來有無量智慧,所以智慧不從外來,智慧要從自己心性裏面去開發。無量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相好就包括財物,是自性變現的,那就是自性裏頭有無量無邊的財寶。所以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看到衆生有缺乏的時候他就能變現,變現不是假的,完全是真的。這個地方我們要記住佛的一句話,「萬法唯心」,十法界依正莊嚴心現識變,心是根本,一切法離不開心,心是一切法的本體。心裏面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珍寶,一切都是無量,無量壽裏頭含這個意思。所以,明心見性就是真正的大施主。
衆生無明覆心,無明是什麼?起心動念。要知道真心不動,不動,真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遍法界虛空界過去未來統統照見,清清楚楚,心像一面鏡子一樣。多大?無限大。真是中國古人講的兩句話講得真好,「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是真心!我們這些老祖宗如果不是明心見性,這兩句話說不出來的。其小無內,今天量子力學家也沒找到,奇妙無窮,他們作夢都想不到,一粒塵沙裏頭有大千世界,科學家沒發現,塵沙裏面,那個裏頭的大千世界又有塵沙,那個塵沙裏頭又有大千世界,重重無盡,你說妙不妙?這叫其小無內。佛經上講過,誰能去?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常常到微塵裏面的世界去供佛、去聞法。微塵裏面的世界跟外面的世界一樣大,也是無量無邊。這就說明自性裏頭沒有大小,自性裏頭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空間就是沒有距離,沒有時間就是沒有前後,所以整個法界是一體,一體能不愛護嗎?
我們現在覺察到,這個身體是我的一體,身體裏頭每一個細胞,細胞再分析,每一個原子、每一個粒子、每一個小光子,那個數字無法計算。細胞,科學家計算了一下,大概人的身體裏面算細胞是五十兆,五十兆左右的細胞,那要算原子、電子就不曉得有多少了。這些組成一個身體,哪一個細胞不愛護?都愛護,平等的愛護。如果我們一下發現整個法界跟我是一體,確實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真正是一體,你對于一切人能不愛護嗎?你對于一切萬物能不愛護嗎?沒這個道理!不愛護是我們不知道,不曉得是一體,自己糟蹋自己。破壞自然生態就是糟蹋自己,不知道天地所生的萬物跟我們統統都有密切關系,對我們都有好處,沒有壞處。好像人體器官,你父母生下來就是圓滿的,你說這個器官不好,沒有什麼作用把它割除掉;以前常常有,現在醫學界發現了,說盲腸不是好東西,現在知道盲腸有用處,你把它割掉錯了。沒有一樣不是好東西,沒有用的東西絕對不會生長,所以這個人體才圓滿,不可以破壞。現在破壞自己的,市面上叫美容院,我稱它作毀容院,不是美容是毀容。做手術的時候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之後,那個毛病、病根就從毀容那個地方來的,苦不堪言,這叫自作自受。父母給你是最美的、最圓滿的、最完整的,毀容是大不孝!中國古時候改名字都是大不孝,名字是父母給你的,你怎麼可以隨便改?改名字不孝,毀容是更不孝。反正現在人也不講孝道,也不曉得什麼叫孝不孝,這沒法子說了。學佛,佛法裏頭還講到這些,不能不知道。
長夜,我們要度過這個長夜,長夜是六道輪回,必須要覺悟。這個覺悟不是大的覺悟,小的覺悟,知道六道是怎麼回事情,六道從哪裏來的。六道其實是一場惡夢,不是真的,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得好,「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什麼人覺悟了?阿羅漢覺悟了。阿羅漢怎麼覺悟了?阿羅漢把執著放下了,執著就是見思煩惱。見思是什麼意思?見是見解,就是你對于現前一切人事物看錯了,思是想錯了。因爲你對于事實真相看錯了、想錯了,這個境界就産生變化,就變成六道輪回這個現象出現了。如果你一旦覺悟,覺悟的人對于一切人事物不再執著,你就醒悟過來,醒悟過來六道不見了。就像作夢醒過來,醒過來是什麼世界?醒過來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那是淨土,六道是穢土,這個夢醒過來。實際上四聖法界還是一個夢,六道是夢中之夢。四聖法界怎麼來的?是分別、妄想變現出來的。如果我們能夠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妄想就是起心動念,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就又醒過來了,醒過來十法界沒有了,原來十法界是一場大夢,醒過來了。醒過來那是什麼世界?是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要知道,也就是自己自性裏面的實報莊嚴土現前了,這個時候這叫一真法界。爲什麼?十法界裏有生死、無常,妄想念頭不斷,在一真法界裏頭是真常,這裏頭沒有生滅的現象,人活在那裏頭沒有生老病死的現象,個個無量壽。
在那裏頭還有沒有煩惱?煩惱都沒有了,斷盡了,還有一點點,這一點點就是無始無明的習氣還沒斷。這個東西不好斷,因爲你進入到這個世界,你已經不起心不動念了。那無始無明習氣怎麼辦?根本不理它。就像現在我們用念力來治病一樣,我們只念阿彌陀佛,再不想自己身體了,身體好壞不重要,不去想它,病自然就好了。在極樂世界也是如此,根本不要去想自己,不要去想煩惱習氣,不去想它,時間久了自然而然沒有了。那要很長一段的時間,《華嚴經》上告訴我們,叁個阿僧祇劫習氣就沒有了。習氣完全沒有了,給諸位說,實報莊嚴土也不見了。所以《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報莊嚴土也是虛妄的,真的,這一句話講盡了。只要是有現象,無論是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你要知道統統是虛妄的,它不是真的,它是緣生之法,緣要是沒有了它就不見了。什麼是真的?常寂光是真的,常寂光是自己的本性,就是中國古人講的本性本善,那是真的,永遠存在,它不是生滅法。佛說的就是佛性、自性,這是自己的本性,也叫法性,一切萬法的本性,稱爲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這個東西不生不滅,你才到究竟圓滿,自己真的曉得沒有生滅。
在常寂光裏頭沒有現象,所以科學、哲學都達不到。只有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你就見到了,你要是不放下,用什麼方法都找不到它。它在哪裏?就在眼前,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因爲它沒有這叁種現象,所以你沒有辦法探測到它。所以我說科學家很厲害,別人跟他講大乘,別人聽不太容易相信,科學家相信,因爲他已經達到這個邊緣了,就差這麼一著,只要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一放下他就成佛了。我們一般講他達到大徹大悟的邊緣,就差這麼一點,這一點有人提醒他,他一下放下就證得,他就成佛了。
所以這兩種施,法布施最重要,財布施是輔助。凡夫有用,阿羅漢以上就不需要了,六道衆生需要它。「而其中慈悲至極」,慈悲達到極處,則爲令其『出生衆善根,成就菩提果』。一切布施當中這個布施最上,沒有比這更高了,「令一切衆生,離究竟苦,得究竟樂」。比法身菩薩還要高,法身菩薩離苦得樂沒有達到究竟,一定要證得常寂光,這才真正達到究竟。所以阿彌陀佛是什麼人?大施主,財法都達到究竟圓滿。我們現在就要學,學財布施、學法布施、學無畏布施,爲什麼?跟阿彌陀佛同志,同心同德、同願同行,這個心行就能相應,就會感應道交。我們吝啬不肯布施,跟阿彌陀佛的這個心行不一樣,那就不是一家人。我們想到極樂世界去,一定要學得像,這是一定要認真去幹。而且好處太多,這個好處,施一定有報,那個報不能留戀,留戀就麻煩大了。小財不貪,那大財來怎麼辦?更不能貪。有些人見到小財不動心,但是擺在面前幾個億動心了,這個很多,小的職位不動心,高的地位動心了。中國古人講的高名厚利,高名是地位,厚利是財富,就很容易動心,一動心完了,全功盡棄,又到六道輪回去討生活去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九七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