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国学治要》是治学的,它的对象就是《四库》,经史子集,这是治学的。这个钥匙拿到了,《大藏经》、《四库全书》那就是你自己家的宝了,老祖宗传给你的宝,你都能得受用,你在这个世间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能达到最高峰,有智慧。
这是外面所传的,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所以很多人害怕。我告诉他们别怕,不是中国的武力,不是中国政治,不是中国科技,也不是中国经济,是什么?中国文化。《群书治要》发现了,我相信大家能相信我这句话,中国文化。我们尽全力把《群书治要》翻成英文、翻成外国文,对全世界流通。第一本已经翻译出来了,现在大家很慎重在校对,尽量希望没有翻错。把出版的时间推迟两个月,本来是在一月就出版了,现在大概三月可以出版。好!我相信这个书出来,许许多多国家领导人都像唐太宗一样手不释卷,这个社会慢慢会走向祥和,这个世界慢慢会走向长治久安。这是中国老祖宗、释迦牟尼佛的法布施,法里头有财。
当年老师教我修财布施、修法布施、修无畏布施,告诉我,修财布施得财富,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我真干、真学,这三种果报我都得到。给我算命的人很多,都知道我是短命,我的寿命只有四十五岁,现在到八十五了,延长了四十年,想不到延了这么长。我是很年轻接受章嘉大师的教诲,把自己的一生完全托付给佛菩萨。这章嘉大师说的,一生佛菩萨照顾你,你什么都不要想,一心去学教、去讲经教学。这个条件好,我就接受了,就真的兑现了。无论环境顺境、逆境,都是佛菩萨安排在提升我,所以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顺境里面修学没有贪恋,逆境里面学习没有瞋恚。无论什么境界,我们修学的目标就是清净平等觉。我讲菩提心,我用的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大概是二十六、七年前在美国说的。
我们一生有方向、有目标,老师教我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一生兑现了方东美先生教给我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在这样的环境,依然过人生最高的享受,这多难得!所以对老师无尽的感恩,如果没有这三个老师,怎么可能有这样幸福的生活!不受外面境界干扰,这一点很重要。一般人很难成就,麻烦在外面稍稍风吹草动,自己心就乱了,这不行,修行到哪一年才能成功!修行的功夫是什么?不受外头境界影响,顺境善缘不贪,逆境恶缘没瞋恚,都能把事实真相看清楚,人人都在帮助我提升,所以人人都是恩人,人人都是佛家讲的善友、善知识。别人对你好一点就起了有贪恋,错了,你就毁掉了,你烦恼现前;给你一点小小不如意,给你一点打击,你就有怨恨,完了,你的心随着外头境界转,这很可怜。外面无论什么样的,小风小浪、大风大浪,我如如不动。如如不动你就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你会生感恩的心,它来考验,我通过了、及格了。这样去学习,无论学传统文化,或者学大乘佛法你真得利益、真得受用。所学非所用那就全都失败了,你学的是一些知识。夫子所谓「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那个师是什么?别人的榜样,不可以做别人的样子。学习,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时时刻刻要记住,禁得起考验,你才能成功,小小风浪一起情绪就起来了,这不行,差得很远。
净宗这个法门无与伦比,用什么方法?一句佛号,无论什么境界现前,如果情绪一动,立刻阿弥陀佛把情绪压下去。所以这基本的理念非常重要。基本理念第一个,本性本善、本来是佛,你要常常想到这个理念,基本的理念。第二个,一切众生、一切万法跟我是一体,你的真诚、慈悲自然就生出来了。我跟一切众生不能有界限,本来没有界限,界限从哪来?从分别执着里头来的。本来没有分别执着,迷失了自性才产生这个现象,你一觉悟就没有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佛这样,这么大的心量,布施的范围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的苦难众生,就是六道众生,那心量这么大。我们今天看到一个人还得嫌弃他,没有怜悯心,没有感化他的心,这不是学佛,学佛的人不是这样的。
有人问我,这个人在过去还不错,言行都很善,以后遇到名闻利养他变心了,他堕落到那个里面去了,那他以前说的、教的这些东西,好的东西还可不可以流通?我说可以,为什么?以前是好人,现在变坏了,可以原谅的,这种社会他要能不变坏,他不就是活菩萨吗?他不是活菩萨他是凡人,凡人哪有不变的道理!我们要原谅他。过去没有遇到高名厚利,没变,这东西可以学,是好事情。变了以后我们只学他前面那一段,变了以后这一段别学他。我们还希望他能回头,为什么?他良心没泯。我们不能跟他对立,不能批评他,好的地方奖励他、赞叹他,他不好的地方一句不说,让他慢慢的也许还会回头。人要死了才可以盖棺定论,他还没死,所以他可能还有回头的时候,我们要以善心、善意去对待。普贤菩萨教我们,「礼敬诸佛,称赞如来」,里头就含有这个意思,有一点点好处赞叹、表扬他,有再恶的事情不提,一个字不提。连世尊在这个经上都告诉我们,就是这样的这些人,佛说「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他的前人,他的父母、祖父母不知道道德,没教他,他今天变坏了可以原谅,不要去执着。
所以,汤恩比博士说,对治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什么意思?我也问过很多人。二00五年、二00六年我两次访问伦敦,去看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跟伦敦大学,这是欧洲汉学中心,我跟他们汉学系的学生交流,跟他们教授交流。我问他们,汤恩比是英国人,他说的话你们赞同吗?因为他们是研究汉学的,我可以这样问他,他不是外行人。他们拿着汉学去写博士论文,很高明,我们不能不佩服,里面有个同学告诉我,他的博士论文是用《无量寿经》。我问他,《无量寿经》有九种不同的版本,你用哪个?他用夏莲居的会集本。还有个同学用《孟子》,另外有个同学用王维,唐朝的文学家。我问他,汤恩比这个话你们觉得对不对?他们对着我笑,不说话。我等了几分钟反问他们,难道汤恩比的话说错了?也没有人回答我。我说你们很高明,既不赞成也不反对,这表示你们的立场。最后我告诉他,我说汤恩比没有说错,而我们把它解读错了。这就提醒他们,解读错了。
我说提起儒,你们马上想到四书五经、十三经;提到佛,你一定想到《华严》、《法华》、《般若》,都是这些大乘经论,这个东西都是你们现在天天在研究的。今天社会这个乱象,你们有能力把它化解吗?所以你们不敢讲、不敢表态,你们有疑惑,你没有把握。这是应该的,这是我能够理解的。我说你们提到的那是儒释道的花果,你们看到的是花果,太高了,它应对现前的社会从哪里下手?你们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我告诉他,花果从哪来的?枝条上生的;枝从哪来的?枝从干来的;干从哪来的?干从本来的;本从哪来的?本从根生的,你有没有想到儒释道的根?没人想到过。儒的根是什么?《弟子规》,道的根《感应篇》,佛的根《十善业道经》,这些他们没想到过。
我说中国自古以来,学习儒释道都要扎三个根,儒要扎这三个根,道也是这三个根,佛还是这三个根。这是什么?像盖大楼一样这是地基,地基大家都一样,你能从这上扎根,你学儒可以成圣、成贤,你学佛可以成佛、成菩萨,你学道可以成神、成仙。你如果没有这个根,那你们搞的是,搞了一辈子是花瓶里头的插花,很好看,不中用,几天就死了。那是什么?那叫知识,你们搞的是知识,我说你们不可能像我学得这么自在、这么快乐,他们都笑起来了。为什么?我说我学跟你们是相反的。他听不懂,我们写两个字在黑板上,「儒学」,外国人是从这边念过去的,儒学,那是知识;我们中国人是从这边念过去的,这边念过去是「学儒」,味道不一样。你们是搞的儒学、道学、佛学,全是搞的知识,知识不能解决问题,解决后头有后遗症。我说中国古人的学法是学儒、学道、学佛,是开智慧,智慧解决问题没有后遗症,真能解决问题。我跟他们说话的时间不长,每个学校就一个小时,但是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启发。我们真正要做学问得受用,要学佛、学儒、学道。我说学儒要学得像孔子一样,你就知道了,如果在这个时代出现几个孔子、出现几个释迦、出现几个老庄,这世界问题真能解决,汤恩比说的话没错!那个根多重要,你们把根全忘掉了。
我们疏忽了这个根、扎根教育,大概有两百年。彻底疏忽是在民国年间,清朝末年还有人讲,没有人真学了,都迷在西方;西方科学传到中国来了,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都跟外国人学。孙中山先生过世太早,如果他能多活十年,他六十多岁过世的,能活到八十多岁,中国不是这样子。你看他讲三民主义,里头就曾经说到,他说西方人比中国好的就是机器,除这个之外,无论在哲学、无论在哪一方面,西方人要向中国来学习。他讲得很有道理,看得很清楚,走得太早了,没人带头了,没人讲了。日本比我们更惨,日本丢掉四百年。我在日本讲经,日本的法师告诉我,他们的寺院四百年前都有法师讲经教学。为什么会把它丢掉?都是受西方影响。日本接受西方文化比我们早,我们接受西方文化是从日本传过来的,所以它比我们早,它就比我们丢失得久。
虽然丢了两百年,要把它找回来不难,毕竟它有几千年的根在。我们在汤池做实验感到非常惊讶,原先想的丢了这么久,要做总得二、三年才能看到效果,没有想到三、四个月效果卓著,所有老师都惊讶。我们做总结的时候两句话,因为那个地方是桐城派的发源地,文化底蕴很深厚,有这个原因。我们这个做法证明了老祖宗所说的人性本善,我们承认这句话,你看他们一教就好了,他就明白了,那么快。第二个,证明了人民是很好教的,就怕你不教,你要教很好教。几个月的时间,人的良心唤醒了,这就是教育成功,把良心唤醒…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九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