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0四集▪P4

  ..續本文上一頁一種是因上的,一種是果上的,因上的叫戒取見,果上的叫見取見,這兩種中國人叫它做成見。末後一種叫邪見,就是錯誤的見解,不屬于前面這四大類的,所有一切錯誤的見解歸納起來做爲一條,這個東西統統斷盡了證小乘須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薩,真正入門,真正皈依了,你是真的佛弟子,你不是假的,所以你就曉得這入門的條件。

  我們今天不知道,以爲出了家,我受了比丘戒,我受了菩薩戒,其實怎麼樣?沒有入門。爲什麼沒有入門?入門叁皈你沒做到。小乘須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薩叁皈做到了,他真受用,確確實實他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入門傳授你叁皈依,你真的接受到,你得到。我們今天受了叁皈還是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這叁皈是假的,有名無實。這叁皈是寶,佛給我們,我們沒有接到。這是修學的總目標、總方向,你嚴守這個,那就了不起,你遇到有事情,你拿這個標准來衡量,這是覺還是迷,是正還是邪,是染還是淨?如果這個事情符合覺正淨可以做,如果它是迷邪染就不能做,標准給我們,這個標准是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以前章嘉大師跟我講,那時候我們還沒有受皈依,告訴我,他說叁皈就像什麼?他舉的例子,像我們從臺北到高雄去坐火車,這叁皈依就是一張車票,你必須要保持著,到站還得交回去,你不能把它丟掉。所有一切經教都離不開叁皈依,你看哪部經、哪個法門不是覺正淨!如果是迷邪染,那就是邪法,那就不是正法。

  佛法雖然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歸納起來最後就叁門,就是覺正淨叁門,通常用佛法僧來做代表,佛是覺,法是正,僧是清淨。所以我們不可以看不起出家人,這個要知道,輕視出家人有過失。爲什麼?出家人他形相擺在那裏,樣子真的、假的你別去問他。真修行的人看到這個樣子,他提醒我要自性淨,淨而不染,他提醒我,這就是出家人的功德,你不是這個形相提不起來,一看到,淨而不染,念頭生起來了;看到書,不管是佛書,任何書籍都叫法寶,看到書正而不邪;看到佛像覺而不迷,叫住持叁寶,它的作用是提醒我們,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我們在家裏頭,學佛的人家裏面供有佛像,擺的經書,供的菩薩像,菩薩是僧。通常我們供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是僧寶,經書是法寶,叁寶具足,這個叁寶是真的寶。真寶在哪裏?真寶在提醒你,見到佛我今天覺而不迷,看到經本我今天正而不邪,看到菩薩、羅漢我要淨而不染,這意思多好。每天早晚你面對一次,你就看到,懂得它表法的意思。用現在的話,這些所有一切設施都是教學的工具,現在的名詞叫教具。

  佛教教學,你看從幾千年前就走向了藝術化。藝術化是在最近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上流行的藝術,戰爭也講藝術。佛在幾千年前,藝術化已經做出來了,寺院就是個學校,裏面這些設施是藝術,不是迷信。看到寺廟說是迷信,你進博物館爲什麼不說它迷信?佛教寺院實際上就是博物館,它把博物館跟教室連在一起,藝術化的教學,這最高等的教學法。不但講給你聽,所有這些道具,讓你觸目就提醒你,你聽到鍾鼓的聲音,聽到提醒你,讓你看到、聽到、接觸到,全部都在提醒你,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所以大雄寶殿裏面是供養釋迦牟尼佛的,供養釋迦牟尼佛稱爲大雄,大雄是大英雄。什麼叫英雄?別人辦不了的事情,他能辦,這種人稱英雄。大英雄這是贊歎釋迦牟尼佛,大英雄的寶殿。釋迦牟尼佛有什麼本事稱大英雄?他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都斷掉,這叫大英雄。我們一般人斷不掉,大乘經教裏面講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他有本事斷掉,我們沒這個本事。叁種煩惱斷掉之後,自性功德完全現前,智慧現前,德能現前,相好現前。一切法都不是從外頭得到的,全是自性顯現的,只要明心見性,你樣樣都圓滿,樣樣都具足。這個東西很深,一般人做不到。

  所以佛法是科學,因爲佛法不是說了就算的,你要證得才算。清涼分《華嚴》四科信解行證,必須證得這才圓滿,爲什麼?你真得受用。你光是信解不得受用,止于信解,我們今天講的是什麼?知識,你沒有落實,你沒做到。所以行是做到,行,你是真正學佛,你得受用,你把你所學的變成生活,變成思想,變成處事待人接物的規則,真得受用,這個叫學佛,這叫智慧。證得是什麼?我在行的當中,把我所信、所解的完全證明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這叫做證。不通過行,你怎麼能證實佛所講的是真的?這就是科學精神要通過實驗,它跟一般世間教學不一樣。中國聖學它也是要通過檢驗的,必須落實到生活,所以中國人講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後頭笃行,一定要行;止于前面四條不行,那現在講是學術。今天學校學習聖賢的東西,止于信解沒有實行,不去研究如何落實,只是用古人講解把它說明就算是圓滿,這個不行,所學非所用,這個不是實學。中國人講實學,實實在在的學問,真正在生活上用得上的,這稱爲實學。

  末後這兩句話說,「聞此寶印,粉身難報」,佛把寶布施給我們,我們有沒有聞此寶印粉身難報?真正有所感受、真正發心學習,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個寶印是標准,必須要做到不離譜,跟這個教訓愈接近愈好,不可以距離太遠,那就是說要真幹。真幹真的就得福報,趨吉避凶,消災免難,真有這個效果。帶給我們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事如意,一點都不假,真實利益,真實智慧,所以我們才會感恩、才會不間斷的學習。如果沒有這些好處,我們早就把它丟掉,愈學愈知道好處無有窮盡,活到老都學不了。好在遇到這個法門,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圓滿得到了,不到極樂世界要想圓滿得到不容易,太難了,生到極樂世界功德圓滿,真正見到阿彌陀佛。

  好,今天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0四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