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種事情,默默當中給人把災難都化解了,福報現前了,沒人感激你。真正災難來了,你送一點東西給他吃,送幾件衣服給他穿,他全家感恩你一輩子。真正給你好處的人不知道感激,沒有感恩的心。但是,佛菩薩不需要你感恩,你不感激他,佛菩薩還在幹,樂此不疲。到什麼時候你知道感恩?到你成佛的時候知道了,你不成佛你不知道,到你成佛的時候,原來最大的恩人是佛菩薩。
所以「無生可度」,爲什麼?因爲你知道一切空無我。但是「終日度生」,天天在幫助這些人,天天在教化這些人。這是佛菩薩的工作,佛菩薩的事業,這叫佛事,佛事裏頭的核心就是教學。「莊嚴佛國,佛國離相」,佛國不著相,要不要莊嚴?天天莊嚴,香花供養。「建立水月道場」,水中之月不是真的,道場都叫水月道場,佛事都叫「夢中佛事」。這些告訴你,要真幹,要真去做,別著相。決定不能夠分別執著,決定不能有我,你才做得好。著了相就不行了,有了我,做好事變成福德,修福,做壞事,叁途惡報。所以,幹好事、幹壞事都是輪回業,出不了六道輪回。做再多的好事,不執著,心地幹淨。念佛的人好,心裏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這個法子妙極了,無上妙法。
「遠離二邊,妙契中道」。二邊是空有二邊,現在講對立。消除一切對立的觀念,我們心中沒有對立的,不跟人對立,不跟事對立,不跟一切萬法對立。佛教我們做,認真努力去做;經典裏面,多半都是講的原理原則,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妙用完全是自己,你能體會到哪個階層你就做到哪個階層,都在日常生活當中、都在處事待人接物上表現出來了。給諸位講一個核心的,原始一個點,那是什麼?親愛!就是五倫裏頭第一個「父子有親」,這個親愛是原始點。無論對人、對事、對物,真誠的愛心、恭敬的愛心,就完全對了。如果沒有這個愛心,全是假的,真誠就沒有了。假的,做好事也沒好報,爲什麼?那僞裝的,不是真的,那是自欺欺人,他怎麼會沒有罪過?所以,二邊一定要離。衆生跟佛是二邊,生佛不二,這是中道。人我是二邊,有我、有人;視人如己,看到別人如同自己一樣,我愛自己也愛別人,像愛自己一樣的去愛護別人,這叫中道。「圓修圓證」,這種修是圓修,圓修是因,圓證是果。修多久成就?就在當下,彈指圓滿成就了,圓滿成就就在這一念。這一念心是清淨平等覺;這一念的事,是真誠的愛心;這一念的相,是無比殊勝莊嚴的美好,都在一念。
「故曰:此即彌陀大願之本」,四十八願的根本,普賢大行,普賢十大願王的宗旨,就是這四句,「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就這四句。如果有人問,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講經講些什麼?就這四句。阿彌陀佛接見十方參訪的這些菩薩,跟他們說些什麼?也這四句。這個四句,是阿彌陀佛從自修,到成就極樂世界教化衆生,大總持法門就這四句話。我們如果真聽懂了,我們就契入境界了,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對自己說,我這一生專求往生淨土;對現前來說,我專求怎樣幫助這個世界恢複清淨、幫助自己身心清淨、幫助我們團體清淨和諧、幫助我們這個地區清淨美滿。這個佛法學了,有用,佛法學了,對社會、對國家、對世界、對人類確實做出了貢獻。
我們再看下文,「蓋明真實之體,方起真實之慧」,這句話很重要。如果對真實之體不明白,真實之慧就生不起來,真實之慧是真實之體裏頭起的作用。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明心見性,真實智慧就起不來;沒有明心見性,我們真實之體是被無明、被塵沙、見思障礙住了。自性裏頭,確實有真實智慧、有真實的德能、有真實的相好,都不起作用。由是可知,放下就重要了。放下,首先放下,首先放下自私自利,你從這下手。也就是,學了佛,起心動念不能爲自己想,爲自己想就是造業,做好事也是造業,造善業;就是說,你決定出不了六道輪回。不爲自己想,就超越六道輪回了,六道輪回裏頭第一個因素就是自私自利。所以修行,頭一個要破身見。五種見惑裏頭,第一個身見,第二個就是邊見,邊見就是對立,就是相對。所以,我們真的要學無我,不跟任何人對立;要學謙卑,尊重一切衆生,愛護一切衆生,全心全力幫助一切衆生。這就叫佛菩薩,這是佛菩薩對一切衆生的貢獻。你看到經上這麼好,如果我們不能把身見放下,這一切的好處都得不到。
身,一定要看清楚,它是假的,有生有滅,不是說到死了滅掉的,念念生滅。我們學了彌勒菩薩跟世尊的對話,我們學了近代的量子力學家所說的念力的秘密,你就知道,所有一切現象全是屬于波動,而頻率之高,一秒鍾生滅多少次?一千六百兆。一秒鍾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所以佛說無常。所有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都不離開這個真相。我們今天把科學跟佛法結合起來,全看清楚了,再執著那就愚癡,真錯了!這個錯了的結果是什麼?錯了的結果就是你生生世世繼續搞輪回。你要是明白了,回頭了,恭喜你,你這一生永遠擺脫了輪回,你必定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真實智慧就現前了,我們煩惱沒斷沒有關系,阿彌陀佛加持我們,讓我們的智慧不會遜色給法身菩薩。如果不往生,真實智慧不能現前。今天我們能夠放下身見、放下邊見,這就是真實智慧。對于事實真相不了解,是真放不下!我們感激科學家,沒有科學家給我們做證明,我們對彌勒菩薩所說的,半信半疑。爲什麼?沒有通過實驗,是真的嗎?總有疑問在。有疑問就放不下,疑問沒有了這才放下。
從這一句,我們要曉得教學的重要,沒有真正教學,你就沒有智慧,你就不能放下自私自利。人造許許多多的罪業,根就是自私自利,沒有自私自利的人他就不會造業!所以自私自利的根沒放下,他還是被外面境界所轉,見財起意,起什麼?貪心就起來了。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誰貪?我貪,我沒放下!我要放下了,這全就沒有了。知道什麼?知道我身不可得,我的身是剎那生滅,任何力量都不能把它擋住,都不能讓這個念頭不生,這剎那生滅。不是活了幾十年死了叫滅,那是你看錯了;一秒鍾裏頭,生滅一千六百兆次,這算是你明白了、你知道事實真相了。所以不可得。這些名聞利養、七情五欲不全都是假的,這些現象都是從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誤會所産生的,統統是假的。你看這種事情,只有佛說得這麼清楚,說得這麼明白,我們沒有那種善根,沒有福德,所以不相信。讀了科學報告,叁千年前佛說的,最近叁十年科學家發現的,居然跟佛講的是一模一樣,這不能不信了!在過去是唯證方知,他要修定、開慧他才能知道!我們現在沒有定、沒有慧,但是科學證明是真的,一點不假,我們相信了,死心塌地相信了。
現在問題,我們放不放?應當要放。爲什麼?萬法皆空,你盡管放。底下還有一句話,就是因果不空。你不放有不放的因果,不放的因果是隨業受報。放掉的因果是什麼?放掉是自性做主,這個因果不可思議。我放掉之後,我一心求生極樂世界,這就是我的因果。所以念佛堂,堂主有個口頭禅,那個口頭禅人人都知道,叫「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這正念就是念佛。爲什麼要放下身心世界?人都不清楚,都不明了,所以沒有人放下身心世界。念佛堂,佛在照念,身心世界沒有放下。沒放下怎麼樣?不能往生。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真正往生的人,是真正放下的人。不放下就像繩索一樣,一根一根繩子綁著你,你逃不掉!放下了,繩子斷掉了,你可以自在了。所以,不放下錯了,放下就對了,這佛說的。
只有真實智慧現前,真放下了,這「故能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如珠發光,還照珠體」,真正智慧現前了,你才能開示。這個開示就是教化衆生,開導一切衆生,讓衆生産生變化,化迷爲悟,他覺悟了。下一層,比這個低一層的,化惡爲善。他還戀著這個世界,還沒放下,那就教他轉惡爲善。你留戀這個世界幫助你在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得福報,不要造罪業,能保住人天的身分,不墮叁惡道。這是不想放下自私自利的,要這樣教他。真正覺悟了,知道我執是錯誤的,根本就沒有我,爲什麼要去執著它?這裏放下了,這是破迷開悟,這個人很容易向上提升。底下幫助他轉凡成聖,轉凡成聖最快速、最穩當、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個個都是聖人,我們在這裏是凡夫,生到極樂世界就成聖人,太快了!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也是聖人,阿惟越致菩薩。這個理要講清楚,事要搞明白。
這個念頭一轉,這不是小事,這大事,轉凡成聖。我不甘心再當凡夫,在六道裏頭,生生世世搞輪回搞夠了,不想再繼續搞下去了。六道與我們有緣,這有感情,有緣,我成就了,回來再度他們。現在度,我沒有這個能力,現在我去度,會被他們感染了,我不能度他,他把我度了,危險在這裏。自己沒有真正明心見性,最怕的這樁事情,我們會墮落、會退轉。到極樂世界就不退轉了。所以,你要是有慈悲心,到極樂世界你就可以回來幫助衆生,你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再回來,倒駕慈航。耽誤多久?一剎那而已。你有這個悲願,佛滿你的願;你沒有智慧,佛加持你;你沒有方法,佛教導你,你不會再墮落。所以,這才有能力教化衆生。「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是性德,圓滿的性德,都在你日常生活當中,在你教學、接物,完全顯示出來了。「如珠發光」,珠表性體,代表真實之際;光,真實智慧,真實智慧照別人也照自己。
「故極樂水鳥樹林一色一香,悉皆圓明具德」。極樂世界六塵說法,所以在極樂世界修行容易,不間斷,聞法不間斷、修行不間斷。不在講堂,你到七寶池邊,流水的聲音在說法。水、鳥在說法,樹林在說法,樹林有聲有色,風吹樹葉,因爲樹林都是七寶,樹葉相碰就像風鈴一樣,音聲非常美妙。不但音聲美妙,它在講經,你想聽什麼,它就給你說什麼。樹林裏面放光,光中顯現出十方諸佛剎土依正莊嚴,像我們看電視一樣,你能看到十方世界。所以一色一香,色是眼見的,香是鼻嗅的,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悉皆圓明具德,圓是圓滿,明是光明,具足萬德萬能。這樣的修學環境到哪裏去找?我早年講這部經就提出來,極樂世界是科學發展到究竟圓滿。整個世界是個藝術的宮殿,我們今天科技做不到的,它全做到了,是科學、哲學的大圓滿。
「一一皆是圓圓果海」,這前面我們讀過,圓滿當中的圓滿,無與倫比。「皆是真實之際也」,就是自性,真實之際就是本性,中國人講本性本善,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我們意識裏頭怎麼去想那個善,想得都不圓滿,都有欠缺;自性裏面流露出來的,圓滿到極處,你找不到它一樣缺點,叫圓圓果海,圓明具德。所以什麼是圓滿的?自性是圓滿的,自性變現出來就是圓滿的。實際上,性德在我們面前有,不是沒有,你細心觀察你就知道了。最普遍的一個胎兒,這個投胎的,這是個靈,投胎的時候,住在母親的子宮裏面,只一個細胞而已。從一個細胞能長成一個人身,五髒六腑樣樣俱全,他怎麼長出來的?科學家能從這個細胞裏面看出一個圓滿的身體嗎?當然能看到,但是今天科學的技術達不到。爲什麼十個月生下來,五髒六腑一樣都不缺?這不是哪個人設計的,這沒有人施工去製造的,這是什麼?這是圓明具德、圓圓果海,性德法爾如是。我們能夠明了這個事實真相,西方極樂世界是自性裏面本具功德之所變現出來的,沒有人去設計,沒有人去施工,自然流露出來的現象。這個相,圓明具德,圓圓果海,真叫大圓滿,這是什麼?這是體上說,從體相上說。從事理上講,那就是阿彌陀佛參學、訪問、考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這從理事上講,阿彌陀佛願心、修行功德之所成就。我們才相信這個事實,不再懷疑。
我們在這裏發心到極樂世界,等于說是到極樂世界去投胎,那個地方不是母親的子宮,那個地方是蓮花。投胎投在哪裏?投在七寶池,蓮花裏面。那個地方化生,胎卵濕化,這個化生不是我們講的胎卵濕化的化,胎卵濕化是娑婆世界六道裏面的生態,極樂世界沒有。極樂世界那個化生是自然化生,不是胎卵濕化的化,妙不可言!從自性裏面變化出來的。所以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跟阿彌陀佛的造型完全相同,不分品位,相貌完全相同。這一點也許是阿彌陀佛大願、五劫修行的成就。這就講到意念,阿彌陀佛強烈的意念,願所有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跟他身相相同,在極樂世界顯出平等的世界。相平等,我們就曉得心平等,心要不平等,相不會平等。
我小時候曾經遇到過,抗戰時期我在貴州念書,班上有個同學,我們處得很好,常在一起玩,姓張。抗戰勝利以後,我們學校解散了,因爲那是國家辦的,收留流亡學生,現在學生可以回家了。我回到南京,在南京第一中學繼續讀書,發現班上有個同學,跟我在貴州念書那個同學相貌完全一樣,走路行動也一樣。我就把他找來,我說你有哪些好處,有哪些毛病,一樣一樣說給他聽。他說你會看相,你會算命?我說我不會看相,也不會算命,兩年前我有個同學,跟你長得一模一樣,走路那個樣子也是一樣。所以我就問問,你們兩個人心理上是不是相同,果然相同。所以人說相從心生,相隨心轉,一個道理。
我們的相像阿彌陀佛,我們的智慧德能也會像阿彌陀佛。所以說到極樂世界就成佛了,成佛一定跟阿彌陀佛一樣。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世界,往生的人個個都像阿彌陀佛。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極樂世界能不去嗎?肯定想去。想去,首先要把這個世界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提起正念,這是念佛堂堂主的話。我們真聽懂了、真搞明白了,他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我們時時刻刻放下,你就決定得生,你的淨業決定圓滿。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一一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