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都嚇跑掉了。這個時候要有人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確實他就這一念,別的念頭沒有了。他這一念是真心念,真心念那就是上上品往生,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到極樂世界什麼身分?十地菩薩、等覺菩薩,他會跳那麼高,因爲他本來是佛。
你要懂這個道理,你就覺得不奇怪、不稀奇。人人都能做得到,就是你放不下。你能夠放下你也如此,他能放下他也如此,一點都不稀奇,所以要問我們用什麼心。當然你要明白,就在現前處事待人接物我都用真心,我不用妄心。不用妄心是什麼?根本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眼目當中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李老師早年教導我們方法好極了,教我們把一切人都看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示現好人給我看,阿彌陀佛示現一個惡人給我看,都幫助我提升。教我看什麼?在裏頭不分別不執著,最後做到不起心不動念,那你就成佛了。善人善事,我在這個境界裏頭沒有貪戀,歡歡喜喜沒有貪戀,心住在清淨平等覺上。看到惡人惡事沒有瞋恨,心也住在清淨平等覺上,一點沒有受幹擾,這是佛菩薩。
本來是這樣子,爲什麼起心動念,那人真是壞人嗎?他要遇到善緣,善導大師講得真好,「四土叁輩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這個惡人臨終遇到一個善緣,勸導他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他只念一聲佛,這就往生了。那一聲佛,確實一個雜念沒有,真心,純真之心。他什麼品位?實報莊嚴土上輩往生,上叁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實報莊嚴土。也正因爲這個事實,佛教給我們對于一切衆生不可以輕慢,要用尊重的心、恭敬心。就是看到一個蚊蟲螞蟻,說不定蚊蟲螞蟻生到極樂世界比我們早,地位比我們高,我們輕視了牠,瞧不起牠。講六道衆生,六道現前的身相是業報身,他過去生中造的業,我們看到立刻就要想到,看到身相想到他造的惡業,給我們一個很大的警惕,我們要不能夠把惡業忏除,將來就這個身。這些都在我面前示現,都在這提醒我,所以這些全是善知識。我們用一個平等心看待,螞蟻菩薩、蚊蟲菩薩、蒼蠅菩薩、蟑螂菩薩,蜎飛蠕動全是菩薩,這我們的清淨平等覺現前,清淨平等覺是真心。換心,把貪心、瞋心、癡心、傲慢心、懷疑心全換成阿彌陀佛。把情緒放下,怨恨惱怒煩放下,無論什麼樣的境界,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能夠不起怨恨惱怒煩,起的是什麼?起的全是阿彌陀佛。
所以說到這個地方,我們自然會想到,鄉下農村裏面那些阿公阿婆,一天到晚拿著念珠就是阿彌陀佛,你問他什麼他都不知道,他回答你就是阿彌陀佛。跟他講這個話阿彌陀佛,講那個也阿彌陀佛,你給他講一點鍾,他回答阿彌陀佛,也不知道他有沒有聽進去,有沒有聽懂,他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不得了,這是菩薩在教我們,就這一句阿彌陀佛就對了。你能念一輩子,你將來往生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一般人比不上。所以聰明反被聰明誤,你不要看他那個胡塗、愚癡,愚不可及,比不上他,他將來的成就我們沒有法子跟他相比,見到怎麼能不尊重!怎麼能不尊敬!我們以前不知道,真的是沒有把他看在眼裏,現在知道,遇到的時候,那是了不起的大菩薩。齊素萍居士東天目山很多,都是這些非常窮苦的人,沒吃沒穿的,東天目山念佛堂收留。你看到這些人什麼妄念都沒有,他天天在那邊等,等阿彌陀佛來接引他。山上有這麼多真修行的人,有這麼多念佛往生的人,道場能不興旺嗎?這才叫名符其實的正法道場。
下面第八,「雲何名菩薩不逼惱忍」,這是遇到逆緣,逆緣很難忍。你看「若瞋因緣」,瞋恚,「煩惱未起,不名爲忍」,煩惱起來了,你要能忍耐。「若遇瞋因緣時,拳打刀杖,手腳蹴踏,惡口罵詈,于如是中,心不動者,則名爲忍」。這很難,如果我們得罪了這個人,這個人以這種態度來對我,這是忍辱。如果沒有得罪他,是誤會、是冤枉,還是要忍,不需要辯別。他罵,恭恭敬敬在那裏聽,罵上兩個鍾點,罵累了,他就不罵,他就停了。不要回他,回他什麼?愈來愈盛。他打讓他打,打到他不忍心,他下不了手,他就不打。你不能對抗,對抗是愈打愈起勁,說不定雙方都會傷亡。打不還手的很難打下去,這忍辱。這種事情很多,夫妻之間,我在聽到同修告訴我,她的先生天天打她,結婚多少年,已經打了多少年,她也非常委屈,到底什麼原因不知道。遇到一個高明人告訴她,妳跟妳先生的關系,妳先生前生是一條牛,妳是個牧童,天天拿鞭子打牠。所以今天你們做了夫妻,他一定要拿鞭子抽,給妳打回來。告訴她,別著急,他再打妳兩個月滿了。過了兩個月之後,先生真的不打她了。
這種因果,如果我們能夠把它看透,完全了解,化解怨結要忍辱,那要不忍的話,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你過去用這個態度對他,他今天這樣對待你,應該的,要接受,這問題才能化解,但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一樁事情。真正有德行、有智慧的人知道,對你很尊敬;一般人恥笑你,說你無能,受這種羞辱。有德行、有智慧的人,知道你做的是對的。在今天的社會,有德行的人愈來愈少,換句話說,知道你的人愈來愈少;不知道的,誤會、錯認的人愈來愈多,所以忍辱是愈來愈難修。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二二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