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好處,學佛能把這五個字去掉,天下太平,你居住這個地方不會有災難。一個人有福,很多人沾光,科學家告訴我們,一百萬人的城市,人口一百萬的城市,有一百個人真正修行,這個城市沒有災難。然後你就真正了解,修學佛法的好處多大!
佛法跟你講道理,爲什麼?我們身體疾病從哪來的、外面災難怎麼來的,跟你講得清清楚楚。不單佛說,最近美國一個量子力學家布萊登,好像是去年還是前年年初,世界上有幾個著名的科學家在悉尼,澳洲悉尼(雪梨)開了一次會。邀了我,我沒去,我派了八個人去參加,我們的淨宗學院在澳洲,派了八個人去。他們回來的時候做了一份報告送給我看。兩天的會議,頭一天討論量子最新的發現,我們看到很歡喜,跟佛經上講的一樣。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再過二、叁十年,佛法就不會說是宗教,佛法變成高等科學了。科學家都要來學佛,爲什麼?提升他,佛經會給他很多靈感,幫助他快速向上提升。第二天他們專門討論災難,主題就是馬雅二0一二,就是今年,今年馬雅的災難預言,也做了一天的討論。對于這樁事情,他們的看法,一半人相信有,一半人相信不太可能,百分之五十對百分之五十。我們要警惕,這不是少數,如果只百分之五的人相信有,百分之九十五相信沒有,那應該就沒有,它現在是一半一半。但是布萊登告訴我們,要化解這個災難,他要求地球上的居民應該覺悟,立刻就要采取行動,「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這個災難可以化解。這個有量子力學可以做理論的依據,佛經上有這個理論,不但可以化解,而且可以把地球帶上更好的走向。但是誰肯幹?真學佛就行。淨宗就更簡單,淨宗是真念佛就行。
在最近,我也得到很多信息,都是講化解災難的,在這個災難,什麼人能夠平安度過?我們把信息歸納起來,大多數都是這樣說法,第一個,一定要吃素;第二個,要真正有愛心,不能自私自利,要能夠愛一切衆生;第叁個,要鎮靜,就是災難來臨的時候不驚不怖,沒有恐懼、沒有害怕。這種人會平安度過。我們修淨土的同學,只要真正相信,真正發願求生淨土,把一切萬緣放下,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善中之善,比什麼還善。這一句佛號能救自己,能救我們居住這個地區。如果真的,真正修行,不是搞玩笑的,不是搞假的,能有八千個人就能夠救全世界。科學家提出這個數字,是根據全世界人口百分之一的平方根來計算的。這個有道理,我們中國古人所謂的邪不勝正,七十億的人造惡,八千人能救他們,八千人正,七十億人邪,邪不勝正。可是理論上這樣說沒錯,這八千人到哪去找?找八個都不容易。標准不要太高,就像須陀洹那樣的,那樣的標准,沒有一點自私自利的心,真正做到《金剛經》上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這是起碼的標准。真正有慈悲心,真正發菩提心,像這經上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能有八千個人,真的可以救中國、救世界。所以我們自己要努力。
世出世間法,最難的事情就是求人,求人太難,回過頭來求自己,別人不做,我做,一個同修肯做,一個人做,兩個同修能做,兩個人做。決定認真去做,鼓勵大家認真去做,無論在什麼地方,在家裏一樣的,一心念佛。念佛念不好原因在哪裏?我們對于一切法的真相認識不夠,所以放不下。最好的方法聽經,聽經就是把事實真相講清楚、講明白,幫助你放下。真正能放下的,不要聽經了,沒有這個必要了;還有放不下的,還有疑惑的,那你一定要聽經。只有這麼一個方法,這是印光大師講,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都是以經教爲基礎。離開經教就不得其門而入,你怎麼修?怎麼學?離開經教能修能學,那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經不是白講了嗎?爲什麼要浪費這麼多時間?四十九年不停的講經教學,肯定有他的道理在,這是教我們決定不能夠舍棄經教。
底下說,「至于佛滅度後,住于世間者,稱爲住持叁寶」。這佛不在世了,我們怎樣?用木雕佛像、泥塑佛像、金屬鑄造佛像。現在這個藝術品愈來愈多了,我看到的有水晶的佛像、有瑪瑙的佛像、寶石雕的佛像。這些我們把它當作真佛一樣的恭敬,紀念他,看到佛像要想到自性覺,這就起作用。所以,住持叁寶是表法,是時時刻刻提醒我,我看不到這樣想不起來。看到佛像想到自性覺,看到經書想到自性正,看到出家人想到自性淨,住持叁寶的功德大了,不能沒有;沒有就是沒人提醒你,沒人提醒你,很容易忘掉。學佛的同修,家裏有個小佛堂,供西方叁聖,阿彌陀佛是佛寶;觀音、勢至是僧寶,菩薩僧;你每天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經》這是法寶,在你家裏頭叁寶具足。
這個叁樣東西,佛像、菩薩像、經書,時時刻刻提醒你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清淨,你供養叁寶完全正確。如果你把這個叁寶當作神明去看待,你完全是迷信,你錯了,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它怎麼會保佑你?哪有這種道理?只有自性叁寶真能保佑你。但是這個住持叁寶提醒你,這功德很大,你沒有這個,誰提醒你?有個人真是天天他提醒你,你嫌他啰嗦,你會把他趕走。所以,佛教這種設施是藝術的教學,這方法高明,用這些藝術讓你看,看了生歡喜心又提醒自己。現在人講藝術,二次大戰之後,都向藝術這個方向去發展。佛法幾千年前就已經把藝術落實在教學的場所了,不能不佩服,都是走在世人的前面。世間人想到藝術是最近,不到一個世紀,大概六、七十年。你說佛教用藝術多久了!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就有人造像紀念,開辟這個藝術文化。
叁藏文句,法寶,這是經典;剃發染衣這是僧寶,我們講出家人。出家人功德很大,至于他持不持戒、他是不是真修,不要去管他,他的事情,于我不相幹。我看到出家人,對叁寶生恭敬心,這就了不起,爲什麼?他提起你,沒有這個形相,你這個心發不出來。能幫助你發這個心,這功德很大,利益很大,所以不能有輕慢心。爲什麼出家人的戒律佛不讓人看?佛教裏沒有秘密,爲什麼不讓人看?看到出家人戒律,你就會想到這個出家人這不如法,那又破戒,你造罪業。這是佛的大慈大悲,保護你,叫你別看,不是不能看,不是有什麼秘密,不是,一點不稀奇。就是叫你不要生起那種批評,不要生起不善的念頭。他做得再不好,我們對他,把他看作佛菩薩看待,那就是自己功德,爲什麼?我的心好。佛的心看一切衆生都是佛,菩薩看一切衆生都是菩薩,你要看這個不對、那個不對,你的心就不是好心,你自己有問題。所以這個道理你說佛想得多周到,想得多圓滿,處處照顧我們初學。
初學的人,一定要保持你的清淨平等覺,要認真修學,你看《六祖壇經》說得好,「若真修行人,不見世間過」,這話講得太好了。世間有什麼過失我都沒看見,不是我沒有智慧,沒有辨別,我不是白癡,我清清楚楚,決定不把別人的過失放在自己心上。這個我常說,我們的心是良心,良心放別人的過失,就變成別人罪惡、過失的垃圾桶。我們的良心變成別人垃圾桶,叫大錯特錯,怎麼幹這種傻事?看得清清楚楚是智慧,心裏如如不動是禅定,定慧等學,這是佛法。決定不要去看人過失,不要說人過失,你才能夠積功累德。你常常說人過失,你的功德都在口裏漏掉了,漏掉的比你修的還多,你怎麼辦?你怎麼會有成就?所以一定要曉得,佛菩薩、祖師大德心都是非常善良的心,對我們講的話都會有很深道理在裏頭,避免我們自己造罪業。我們都有善心對出家人,出家人縱然不好,我們的善行、我們的贊歎、我們的恭敬,他會反省、會改過、會回頭。你要批評他,他凡夫,他不能接受,他發脾氣、怨恨,那就把他推下水去了。所以出家人,再不好的出家人別說,你說的真是有罪過,一點都不假,這個裏頭因果道理很深。
佛的教學裏頭有更深的義理在裏頭,你慢慢學,慢慢全都明白了。你才知道佛菩薩的慈悲,才知道佛菩薩真實智慧,才知道佛菩薩教學的善巧,你不能不佩服。佩服了要認真學習,我們把它學來,就能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用在日常處事待人接物之處,你會做得一帆風順,你會做到法喜充滿。每天跟佛菩薩在一起,你說多快樂、多自在。佛菩薩在哪裏?所有衆生都是佛菩薩。不是我把他當作佛菩薩,他真的是佛菩薩,你要這樣去看,你才能入大乘。你還有分別執著,那是道地道地的凡夫,那入不進去。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二五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