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樂世界不是自己享受,是幫助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裏頭的六道衆生,到他這個地方來學習,他親自來教誨,讓每個人成佛。成佛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每個人將來的國土,成佛之後教化衆生的國土,也跟極樂世界相同,這個功德不可思議。
我們看黃念老這個批注,「以上蓋表菩薩以善根力,感得生生尊貴」。我們要知道,生生世世都有福報,有大福報,一定要修善,一定要斷惡才能做得到。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你得來的善福,也是你過去生中修的善根,很快享完,享完之後就沒有了。我們細心觀察,這個世間富貴人家他能享多長?能享幾代?就知道了。有很多富貴人家保不了自己一生,到晚年的時候經營失敗倒閉,宣告破産,你看一世都保不住。幾個富貴人家能保兩世的、能保叁世的?保叁世的好像現在都看不到了,兩世都不到頭,很多一世都不到頭。這是什麼原因?只知道享福不知道造福。了凡先生是我們的好榜樣,他懂得造福,享福又造福,造福比享福多,所以他的福報就愈來愈大。
我們看菩薩,這個菩薩就是阿彌陀佛,沒成佛之前,他積功累德,修六波羅蜜,利益廣大群衆,成就自己的善根。「感得生生尊貴,德高望重,財富充足,乃至或爲人王,或作天帝,上宏下化,能滿所願」。福報太大了,大了怎麼?人間沒這麼大的福報,他就到天上去了。人間福報最大的是人王,超過人王的大福德他就到天上去,大福報就感得天王,他作天帝去了。上宏下化,上弘揚正法,下教化衆生,能滿所願,他的願望都能夠實現。「更以善根力故,大願力故,常得值佛」,能遇到佛,大福報!我們在這個世間,真正能親近到一個善知識都很不容易,沒有福報你見不到他,要能親近,這個福報就太大了。這是我們自己,如果有這個緣分一定要懂得珍惜,珍惜,認真學習。機緣不容易,今天我們大家在一起聚會,明天能不能不知道,這個世間事變化太大了。時時刻刻我們抓住寶貴的光陰,提升自己,這個提升就是認真學習。經一定要多聽,不要聽雜、不要聽亂,就是一部經,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只有真實智慧,真正善根的人他懂得,一般人不懂,所以學佛的人很多,真正成就的人不多。
我講過很多次,我也不是真正老實人,我對老師的誠敬頂多是百分之叁十,在古時候是不及格的,但是在今天有百分之叁十恭敬心的人沒有了,所以我就被選中了。在過去那個舊社會裏,我不會被選中的,會淘汰掉的,爲什麼?人家對老師恭敬心至少有六、七十分,我這叁十分怎麼可以?現在人十分都沒有了,難得有個叁分、五分就不錯了。所以我雖然遵守老師的教誨,自己還打折扣,沒有完全做到。老師教我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我沒做,我只能做到什麼?我學習的時候一門功課,就是一部經論,學習的時候,確實學這個課程當中,我不看其它東西,這是一門深入,但是這部東西學完,我也會另外找一部東西來學。我這一生當中學了幾十部,所以沒有得叁昧、沒有開悟,現在老了後悔,後悔來不及了。如果我這六十年專門講一部經,專門學一部經,我現在還得了,曆代這些祖師,我就不比他們差了。爲什麼?真正搞一部會得叁昧、會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實報莊嚴土。可惜我沒做到,沒做到有客觀的因素,這因素是我沒有一個固定的住所,到處流浪,這是我沒有法子的。
流浪總得要隨衆生的意思,他們想聽什麼經我就得講什麼經,我就學習什麼經,隨著衆生,不是隨自己,沒有那麼大的福報。如果我一個地方安居,吃住不成問題,能夠住在一個地方,我決定學一樣,我不會學兩樣。我的命不好,到去年下半年我才有個地方住,這定下來了。這一生當中頭一次,香港這邊一個老同修供養我一個小房子,我就可以定居在此地。定居在這個地方,我就想到我要講一部經,講《無量壽經》。如果我還能活十年我就講十部,一年講一部,愈講愈詳細、愈講愈清楚。我什麼經都不講,什麼都不要,就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沒有護持的人那沒辦法,人家想學這個,你不給他講的時候他不高興,我們走投無路。這一部經要是通了(就是開悟),一切經全通了,沒有一樣不通。不但佛經通,所有一切世出世間法全通,這個世間所有宗教也通了,中國傳統文化儒家、道家也都通了,一通一切都通,這才叫真正成就。
我這一生困苦艱難當中,也是給諸位表法的,做出來給大家看的。很多人問我,想做功德,做一點真實功德、大功德。我告訴他,護持一個人,無論是在家、出家照顧他,讓他一生專攻一部經,這個功德比什麼人都大,爲什麼?你幫助一個聖賢出世。一門容易得定,他不胡思亂想,他所思所想不出這個經論的範圍,這就是把妄念排出去。有個叁年五載肯定得念佛叁昧,他就得定,得定之後有個叁年五載肯定開悟,縱然不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也能夠大悟。大悟就不得了,我們祖師大德當中大悟的多,徹悟的太少了,真的是人天師。所以能有機緣幫助這種人,成就這種人,這是第一大福報,第一等的好事,沒人幹,什麼原因?福報不夠。我想做,找不到人,誰肯幹?找不到人;有那個人,找不到緣,找不到護持的人。這兩個碰到可不是簡單事情,兩方面都真幹,一個是真幹,一個是真正護持。護持一個就不得了,那護持叁、五個功德還得了!護持一個,那個功德如果在人間,人王;要護持叁、五個,那個功德是天王,那不是人王。不是真正了解,他不會真心幹這樁事情,要真誠心去做。
所以常得值佛,他能遇到佛,『于諸佛所,尊重供養,未曾間斷』,特別是「未曾間斷」這一句,這誰做得到?法身菩薩,不是法身菩薩做不到。遇到佛供養一次、兩次這個做得到,不稀奇,不間斷這個太稀有,到哪裏去找?「所作功德,無量無邊」,『說不能盡』,不但我們說不盡,諸佛如來來給我們講也說不盡,這功德多大!今天自行成就的,阿彌陀佛給我們做了榜樣,他老人家成佛之後,就做大功德主,護法。他建造極樂世界,歡迎一切衆生,只要真信、真願、真肯念佛,統統歡迎你到極樂世界來。到極樂世界他當護法護持你,你在極樂世界一生必定成佛,保證你成佛。所以阿彌陀佛的功德,是一切諸佛都不能跟他相比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種大心大願,我們只有永遠的感戴,真正報恩就是決定依教奉行往生淨土,跟他見面,這真正報恩。爲什麼?他的目的就是想教導我們,我們真肯去,他來接引,這真報恩。前面這一段是供佛,福慧雙修。下面這一段是「下化」,說他怎樣去教化衆生,「妙香普熏」,這是修德化他。
【身口常出無量妙香。猶如栴檀。優缽羅華。其香普熏無量世界。】
我們看念老的批注,「大士廣修不可思議普賢大士之德,故其勝感,亦不可思議」。大士是阿彌陀佛在因地,這個時候是法藏菩薩,前面跟老師學習的時候法藏比丘,現在是法藏菩薩。你看他修什麼?廣修不可思議普賢大士之德。極樂世界修什麼?完全修的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每一個人圓滿的做到了。普賢十願就是《大方廣佛華嚴》,那個十條是總綱領,展開來就是「大方廣」、就是「佛華嚴」,無量法門、無量功德。大經告訴我們,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可見得普賢行的重要。淨土法門專修普賢大士之德,在本經第二品品題「德遵普賢」,經文第一句,「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你看這還得了!普賢大士之德我們要記住,前面都講過,後頭還會講到,這部經常常提到普賢大士之德。第一個「禮敬諸佛」,這個意思很深,諸佛是指誰?過去諸佛、現在諸佛,還有未來諸佛。過去、現在的好懂,未來諸佛在哪裏?一切衆生本來是佛。我們有沒有這個念頭?真誠恭敬心看每個衆生都是諸佛,如果你有這種心、有這種念頭,那你就修普賢菩薩之德。你要心裏只有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如來這幾尊佛,其余的都是衆生,都跟我差不多,你對普賢大士的邊都沒摸到。
所以我常常勸大家,我們睜開眼睛,看到一切衆生全是阿彌陀佛,這個不得了,誰能做到?上上根人他做到,這個人心是佛心,佛心看一切衆生都是佛。凡夫心,看佛菩薩都是凡夫,境隨心轉,理事都在我們眼前。另外一種人下愚,今天還有一個人告訴我,他們住在中國大陸,鄉下有些老太婆不認識字,人家勸她念佛,她真幹、真接受,一天到晚拿個念珠就是阿彌陀佛。她什麼也不懂,你跟她講話,她笑咪咪的對著你,口裏都是阿彌陀佛,也不知道她聽進去沒聽進去。但是她很歡喜、很慈悲,一句一句阿彌陀佛灌在你耳朵裏頭。這種人跟上上根人劃等號,是平等的,上上根人修普賢行,將來往生上品上生;這樣的人,這個老太婆將來她往生,她也是上品上生。我們不能輕慢她,我們比不上她,真的,不是假的,爲什麼?她那個真誠心到了極處,理事懂不懂沒關系。上上根人真誠達到頂點,她的真誠也達到頂點,所以他們往生是同個品位。我們要是輕慢這些人那是造罪業,你往生到極樂世界,你就跟她差遠了,她上品上生,你下品下生,差太遠了,這個道理要懂。那個愚愚不可及,爲什麼?她真的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她沒有打閑岔的,她沒有涉獵過任何經論,就一句佛號念到底。
你們不相信,大家都知道,在香港都曉得谛閑老和尚有個徒弟鍋漏匠,以前倓虛老法師常常講,常常用他的例子來勸念佛人。不認識字,一堂經沒有聽過,就是生活太苦了,苦把他逼出來的。谛閑老和尚跟他是小時候在一起的玩伴,長大之後沒念過書,生長在農村什麼都不會,學了個手藝補鍋、補碗,靠這個生活,這個生活太微薄了。現在沒有這種人,沒有這個行業了。抗戰之前有,抗戰之前我住在農村,這個鍋漏匠大概一年會到我們村莊,去個二、叁次,吆喝著,你們家裏有碗、鍋打破了,他給你補,補好了大概就一、二個銅板。所以他很苦,生活很苦,苦逼著他。跟谛老有這麼關系,看…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四0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