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五八集▪P3

  ..續本文上一頁子全看到。不但看到色相,還有音聲,羅網系的有鈴,這個鈴铛像風鈴一樣,風吹到它發音聲,這音聲發出的是音樂,音樂裏面是在宣揚妙法。這些地方我們都要懂得學習,學習什麼?學習彌陀如來他的藝術教學。衆生都喜愛藝術,進入藝術的宮殿,所謂流連忘返,都忘記了時間,都不知道回去了。佛法的教學走向藝術這個境界很早很早!世間人講到藝術,這是二戰之後,我們才常常聽到藝術、藝術化。在二戰的時候沒聽說過,那個時候是災難之年,天天打仗,戰爭,每個人都自顧不暇,所以不再想藝術,只想今天平安度過就很幸福了。人在生活富裕的時候就講求這些,把自己享受的境界向上提升。

  第九,「莊嚴雨功德成就」,這個雨念去聲,當動詞說,雨是從上落到下面來,落下來。「偈言,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空中降下來是什麼?是衣跟香。此地說的衣不是裁縫像我們中國人穿的這種衣服,不是的。印度人穿的衣,諸位就看到了,是一塊布。他們的衣是一塊布裹在身上,下面也是一塊布圍在身上,像裙子一樣的。在中國人講,這是布料、衣料,質量好、色彩好,織的工微細,提在手上很輕,不重,非常之美,也是七寶所成。我們這個世間金銀這些珍寶都是很堅硬的,在西方世界這個金銀是柔軟的,就像我們的絲綢一樣,它是柔軟的,所以它可以做衣服。色彩之多,你說不盡。這在空中,你要多少,它就落下多少。這些衣都有香,有光有色有香,無量香普熏。香養身,像我們人間用藥物一樣,能夠療養疾病。西方極樂人沒有生病,這個香起什麼作用?把我們無量劫來煩惱習氣都熏掉了。見光聞香,煩惱業障習氣全都沒有了,消掉了,有這樣好的功德。

  第十,「莊嚴光明功德成就:偈言,佛慧明淨日,除世癡冥故」。這個故字應該在上面,在括號的上面,它一句是五個字。佛的智慧,這是阿彌陀佛的智慧,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都得到受用。佛的智慧光明清淨像太陽一樣,極樂世界沒有日月,所有一切現象都放光,身放光,宮殿放光,樹木花草、大地都放光,天空都是光明的,光明世界。所以它除像我們這個世間的癡冥,癡冥就是無明煩惱。癡代表了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冥代表了無明煩惱,這兩個字,所有一切煩惱在佛慧日之下全都不見了。所以讓我們聯想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無量功德莊嚴的寶土,十方諸佛世界的六道衆生,說六道就是業障習氣很重的,往生到極樂世界,他帶的業障習氣,在極樂世界很快就消除了。特別是對于諸佛世尊宣講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這些經典熟悉的人,業障消得更快。爲什麼?他知道。對于極樂世界狀況不熟悉的人也能往生,臨命終時遇到善友勸告,一念十念都能往生。他們往生到那邊,進入這個境界,煩惱業障習氣也都能消除,比聽經多的人,在時間上要慢一點。對于這個環境了解的話,他快,消業障消得快。這就是說在極樂世界提升品位速度快。一切諸佛世尊示現在世間講經教學,這功德很大,幫助往生的人在極樂世界大幅度提升品位,大幅度的。這是光明功德。

  第十一,妙聲,音聲微妙。「偈言,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這是阿彌陀佛講經說法的妙聲。妙在哪裏?不僅僅是說法的聲音好聽,像聽音樂一樣,那是一種高等的享受,聽經像聽音樂會一樣,高等的享受。同時這個妙在哪裏?你想聽什麼,他就說什麼。佛在那裏講的,想聽什麼,想聽《無量壽經》,講的句句字字全是《無量壽經》,這個人想聽《華嚴經》,他聽的就是《華嚴經》,這妙,真妙!那我們要問,不是佛法,信仰其它宗教的到極樂世界,基督徒是不是聽到耶稣在說法?沒錯,他真的,他見到耶稣,聽到耶稣在講話。這個世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沒有一樣不包容。

  我們知道這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宗教全是自性變化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都真心變的。宗教裏頭不說真心,說神,現在宗教說法跟從前不一樣,開明很多了。真神是什麼?真神就是真性、神性。他們現在也認爲真神沒有形相,沒有物質的身相,真神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那就跟佛法講法性一樣的意思,所以它能變現。我在馬六甲,在一家緬甸的寺院,看到他們大殿上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好像有四十多尊釋迦牟尼佛的佛像,雕像,差不多都有一個人這麼高,排著一圈,全是釋迦牟尼佛。面孔,各個族群的面孔,有中國人的面孔,有西藏人的面孔,有日本人的面孔,全世界每一個國家族群的面孔都有,這就說明釋迦牟尼佛隨類化身,很有意思,在馬六甲看到的。諸佛菩薩在哪一個地區應化,一定是當地人的面孔,才親切,佛到我家來了,佛到我族來了。所以音聲妙,更妙的是微妙聞十方,佛說法的音聲,十方世界都能聽到。我們這個耳朵是收音機,我們沒有收到佛的聲音,它有故障,它現在不通。如果天耳通就收到。所以我們現在的耳有故障,能收聽宇宙的音聲,收聽一部分,少部分,大部分收聽不到。如果哪一天修好了,什麼障礙都沒有,宇宙之間極其微細的聲音,我們統統可以聽到。所以眼是望遠鏡,耳是收音機,全都有了故障,應該要把它修複。修複之後能量太大了,遍法界虛空界都能看見、都能聽見。

  第十二,「莊嚴主功德」,主是阿彌陀佛。「偈言,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住持是領導、是統治、是治理、是管家,阿彌陀他會,我們稱他爲法王,王是自在的意思。一個國家發號施令是國王,他有權,他有這個能,其它的人沒有這個權力,其它人要聽命于他,他發號施令。阿彌陀,正覺這兩個字重要,他已經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是究竟圓滿的佛果,所以他才能夠善住持。這個善,美好到極處,沒有一絲毫欠缺。如果說他是一個國王,極樂世界沒有國王,這是一個好國王,全國的人民享他的福,聽他的教誨,他把每一個衆生都照顧得很周到。極樂世界確確實實,你看十方世界每天往生的人有多少?數不盡!十方世界無邊,佛無邊際,十方世界裏面許許多多衆生,都是接受佛陀的教誨,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知道有阿彌陀佛,都願意求生淨土,所以每天往生的人太多太多了。極樂世界熱鬧,極樂世界繁榮,無比的興旺,確確實實是名符其實的太平盛世。佛他怎樣善住持?用什麼方法來善住持?就是用教學。彌陀在講堂裏面講經說法沒有中斷過的,這個我們要知道。他爲什麼沒有中斷?新來聽經的這些人太多了,用我們現在的說法,每一分鍾、每一秒鍾都有新進來的。

  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夜晚,它是光明世界。不要藉日月光明,本身,身放光,萬物放光,宮殿放光,樹木花草都放光,大地也放光,空中都是明亮的,它沒有夜晚。人,個個人都是紫磨真金色身,這是講體質。紫磨是說他的顔色,真金,金是表不變。在五金裏頭,金銀銅鐵錫,爲什麼黃金被人看得很重?就是黃金不會氧化。銀、銅、鐵、錫都會氧化,就是它會變質。唯有黃金不會氧化,所以金在佛法裏頭代表不變。不變是真的,會變就不是真的,取這個意思。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得的身體是不變的,永遠不會生病。它也不需要飲食,爲什麼?法性身。我們這個身體是法相身,法相身需要飲食,需要能量補充,法性身不需要,所以他有精神、他有體力。

  坐在彌陀講堂,大殿,這我們往生的身親近彌陀,看到彌陀好像就在我眼前,面對面的教導我們,又同時可以化無量無邊身,同時到十方世界去參學、去拜佛,每尊佛都拜到,同時拜到,聽經聞法。《彌陀經》上說,只需要一頓飯的時間就又回來了,你說在那裏修學多方便。我們這裏修學障礙太大了,沒這個緣分。到極樂世界緣分無量無邊,一絲毫障礙都沒有。這是說善住持,我們在此地把它看作教學。他的世界這麼美好,完全得力于教育,把每個人都教好,好到什麼程度?每個人都成菩薩、都成佛。成佛就畢業了,畢業就回到常寂光去了,常寂光裏頭沒有形相。所以諸菩薩往生到極樂世界是有形相的來,畢業之後是無形相的去,你看這個多妙!

  畢業你證得究竟圓滿,這老師好!除了老師之外,極樂世界還有眷屬,這第十叁,「莊嚴眷屬功德成就」。眷屬是誰?十方去往生的人。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成就極樂世界到今天十劫,換句話說,這是新興的世界,十劫以前沒有,新興的世界。新的世界有個最大的好處,沒有曆史的包袱,它的東西完全是嶄新的,沒有舊的,這一點我們要認識清楚。同時我們也能夠體會到,像前面所說的,阿彌陀佛確確實實是應身,就像我們地球上叁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成佛,應身。其實阿彌陀佛無量劫之前早就成佛了,這一次在西方建立極樂世界,專門是爲普度諸佛剎土裏面的六道衆生,慈悲到極處!極樂世界是爲六道裏面苦難衆生而設施的,不是爲別的。所以我們到極樂世界正是符合阿彌陀佛的本願,我們想到極樂世界去,他能不照顧嗎?我們起心動念,賢首國師《還源觀》上告訴我們,念頭才動已經周遍法界了。換句話說,阿彌陀佛就收到了,念頭才動信息就收到了。我們現在收的能力是有障礙,眼接收、觀看有限製,耳聽音聲也有限製,但是我們發出去的沒有限製,我們念頭才動就周遍法界。我們身體狀況佛知道,爲什麼?身體每一個細胞現前狀況他都曉得。爲什麼?它有波動。這個波才動,也是周遍法界。我們對佛知道的不多,佛對我們清清楚楚,沒有一樁事情他不知道。這說眷屬。

  偈子裏頭說,「如來淨華衆,正覺華化生」,這個好!如來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七寶池,七寶池裏頭清淨蓮花化生。每個往生到極樂世界,全都是七寶池蓮花化生的,所以淨華衆,清淨蓮花裏面的大衆。正覺華化生,正覺是彌陀,也是指我們每個去往生的人,不是正覺不會往生,正覺就是往生,往生就是正覺。成正覺,在我們這個世界,正覺是阿羅漢,正等正覺是菩薩,無上正等正覺是佛,所以這個正覺包括這叁個境界,包括阿羅漢、菩薩、諸佛,都叫正覺。菩薩去往生生實報土,實報土是無上正等正覺,方便有余土是正等正覺,凡聖同居土是正覺,這是說西方極樂世界彌陀的眷屬跟十方世界不一樣。

  十方世界我們投生,六道裏頭輪回投生,業力,這個身叫業報身。業是自己造的,過去生中造的,現在得到,得到這個身相。如果在這一生緣要殊勝遇到佛法,那可以改變我們的身相,可以延長壽命。壽命確實是命中注定的,這個注定就是過去生中業報注定的。我們這一生富貴、遭遇、壽命長短,都是命中注定的,家親眷屬都是過去生中緣分決定的,但是都可以改變。改變就是我們的念頭,念頭善,往正面改變,好的;念頭不善,自私自利,負面改變。改變的幅度,在現前社會非常巨大,不是小,是很大的改變。過去爲什麼沒有這麼大的幅度?過去有教育,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他有個標准。所以我們常講,他不離譜,譜就是標准。

  中國人的標准是古聖先賢教育的四科,四個科目,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我們的思想言行不離這個標准。現在這個標准沒有了,五倫沒有了,這關系沒有了,現在人不懂關系,社會就亂了,懂關系,社會有秩序。五常沒有了,五常是做人基本的德行,五常沒有了,在古人說不像人了。人與禽獸有什麼不同?人懂得五常,禽獸不懂。五常是什麼?仁義禮智信。仁者愛人,人懂得愛人,禽獸不懂。這個愛人要用今天的話來說,應該要說成愛惜生命。古人確實有這個意思,「聞其聲不忍食其肉」,這是愛。我聽到那個雞叫,叫的聲音,在殺牠的時候不敢吃牠的肉。爲什麼?聽到那個聲音感到牠很可憐,慈悲心生起來,不忍心。義是如理如法,就是合情合理合法,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情理法這個標准相不相應?合情合理合法可以做、可以想,不合情理法,不但不能做,想都不能想。禮是講節度,不能超過,也不能不到,超過不合禮,不到也不合禮。這個道理要懂,我們不能不知道。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孝悌忠信仁愛和平,這是中國過去的人,每個人一生都必須要遵守的。落實在哪裏?落實在《弟子規》、《感應篇》,佛教來了,《十善業》。這是善住持,古聖先王會教,而大衆都能夠遵守,這些眷屬功德莊嚴都能遵守,接受教育,這是一個佛國土。

  西方極樂世界是學校,只有佛是老師,學生是眷屬,除這兩種人之外沒有第叁種。第叁種,那就是臨時到極樂世界去參學、去考察,有,經上說得很清楚,他方世界諸佛如來來訪問,諸大菩薩來考察,這個常有。如果諸佛來,我們把他看成老師;如果諸大菩薩來,我們把他看作學長,關系搞清楚。所以這是修行證果最理想的一個道場,再找不到這樣的好道場。去,很容易去,只要信願就能去;品位高下,那只要你念佛,這蕅益大師講的。我真相信,我真願意去,這就去成了。每天有時間就念佛,別去糟蹋時間,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不做其它的想法。把我們的身體,這個思想裏面無論是惡念善念,統統就像修.藍博士所說的,把它清除掉。他用清除兩個字,全都把它清除掉,好的壞的全一律清除掉,都別要。心裏頭只有一尊莊嚴的阿彌陀佛,在心裏面放光,在心裏面住持!我們每天讀經,聽阿彌陀佛說法,世尊說法跟阿彌陀佛說法是一不是二,怎麼會不成就!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五八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