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六六集▪P4

  ..續本文上一頁來地,就是止觀。這他觀機說法,我們對佛教一竅不通,所以不說佛教的名相,說看得破、放得下。我們沈不住氣,好像是懂得這個意思,看破、放下。

  從哪裏下手?我向他老人家請教,從哪裏下手?他告訴我,布施。布施,布施就是舍,布施就是放下,這告訴我一個具體的方法,一定要舍。第二個星期我再去看他,他就跟我講布施,這就很淺顯了,跟我講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人在世間,心想追求的是物質生活不缺乏、聰明智慧、健康長壽,沒有一個人不需要。這叁樣東西從哪來的?這叁樣是果報,富貴是果報,聰明智慧是果報,健康長壽也是果報,從哪裏來的?從這叁種布施來的。所以他教我,修財布施得財富,修法布施得聰明智慧,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他把這個傳授給我,教我要認真學習。無論在家、出家學佛,這叁樣東西要以正法得到,不能用不正當的手段,用不正當的手段是造業,怎麼樣?得不到。

  不正當的手段得到財富,還是你命裏有的,你命裏沒有,決定得不到。命裏沒有這麼多的財富,你得到了,不是害病,醫藥費花掉了,就是有災難,有災禍。總而言之,這個錢你得不到,會花光,可能還要倒貼。爲什麼?不正當的手段。不正當手段得到的,還是命裏有的,你說你冤不冤枉。命裏有的打折扣了,折扣多少不一定,一般講至少是一半以上。你命裏頭有一千萬財富,不正當手段得來只有五百萬,覺得我很了不起,我發大財了,其實命裏頭有一千萬,打對折了,錯了。如果這個手段很惡劣,很不善的手段得來的,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二;換句話說,命裏一千萬的,你所得到只一、二百萬。你真冤枉!命裏頭沒有那麼高的地位,你用賄賂不正當手段得到的,還是命裏有的;如果命裏沒有的,那個位子你坐不住,災禍就來了。這真的,一點不假。

  人,一生都是命,半點不由人,讀《了凡四訓》就全都明白了。所以,我們要想超過我的命運,我的財富從命運裏頭天天上升,能不能做到?能,斷惡修善就行了。你廣行財布施,你的財天天加分,大的施舍就乘,倍倍相乘;造惡就減分,大惡就除。所以每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加減乘除,這一般人不知道。我承蒙章嘉大師的教誨,初學佛的時候就把這個道理講清楚、講明白,教我不要吝啬,不要吝財、不要吝法。吝財、吝法的人,他的前途有限;廣行布施,不吝財、不吝法,前途無量,這一點都不錯。

  無畏布施,利益太大了。無畏布施是什麼?健康長壽,愈是到年歲大,那就愈需要。我們常常走到馬路上,看到外面的廣告,人壽保險。那是什麼?你去買保險,生病的時候有醫藥費,那是騙人的,不是真的。真正保險是什麼?我繳了保險費,不生病才叫保險。是不是真的?佛法裏就是這樣的,你布施醫藥,別人有病痛的時候你去幫助他,你去救濟他,你就不生病。我明白這個道理,我感恩老師,一生感恩。這一生當中,物質生活過得去,行了,常行布施,有多少布施多少,布施完了之後,再來的比去的更多,好像長利息一樣,愈施愈多。多了就要施,不要存在那裏,存在那裏是罪業,不可以的,一定要施。法布施,聰明智慧,長智慧。你們聽我講經,遍遍不一樣。這個批注,這是第二次講,跟第一次不一樣。第一次留了有光盤,你們去看,完全不相同。

  無畏布施,我做了兩個固定的。過去在澳洲住的時間久,我們那個小城有一個醫院,公立的醫院,我在這個醫院布施醫藥費,一個月一萬澳幣,一年十二萬,每年我都送給它。不生病,爲什麼?我的醫藥費布施掉了,我沒有醫藥費,這叫真正人壽保險。你買人壽保險,准備生病,肯定生病。爲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存那個錢幹什麼?准備生病的,你肯定生病,那個錢花得多難過。佛菩薩高明,佛菩薩聰明,有智慧,教給我們這個。另外一個是基督教辦的臨終關懷,這個很難得,這個基督教的心量很大,人在臨終的時候,他完全照顧。病重的時候,他就開始照顧,有的時候二、叁個月他才走;短的,大概,我問過他,在這住的時間短的兩個星期,最多的時候叁個多月。專門照顧重病患,臨終,他照顧很周到。而且你臨終用什麼樣的儀式來處理他都接受。我們佛教的,我臨終的時候,我要在這助念,行,他全照顧,一點障礙都沒有,這個難得!所以他們缺乏經費,這是私人辦的,基督教辦的,我每個月送給它一萬塊錢,也是一年十二萬。這是無畏布施,每年二十四萬。不生病,健康,還有體力跟大家在此地分享。這些都是六十年前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我相信,我就接受了,依教奉行。所以我接受四衆同修的供養,只做叁樁事情,第一個是法布施,做弘法利生的事業,印送經典、光盤,做這些事情,第二個放生,第叁個照顧病人,我就做叁樁事情。這是跟印光大師學的,印光大師一生十方供養就做這叁樣事。我說好,真太好了,祖師留下的榜樣,我們依教奉行。

  所以「由上發心不悟」,這就第一個,觀不思議境界,不能開悟,我們才用第二、第叁。第二發菩提心,第叁個善巧安心,用這個方法把心能夠安住。那安不住?再用下面第四個方法。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六六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