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從頭至足,一一谛觀,身心了不可得,魔從何來?欲惱何等?」這個觀察對方,觀察自己,對方跟自己一樣,從頭到腳細細觀察,身、心都不可得。怎麼觀法?彌勒菩薩教給我們最好的方法,一彈指叁十二億百千念,哪一念是真的?每一念裏面都現相,這個相是什麼?是宇宙,每一個念頭就是一個宇宙,就是一個法界。佛家講,不講宇宙講法界,一個念頭就現法界,現法界是全體的,不是局部的,念念現的都是全體。前念不是後念,念頭才起,立刻就滅掉了,所以它不是真的。第二個念頭那是第二樁事情,跟前面沒關系,每個念頭都是獨立的,每個念頭都不能存在。我們所看到的現象,是這麼許多的妄念糾纏在一起,産生一個錯誤的幻相,它不是真的。就像我們看電影、我們看電視,屏幕裏面的相,我們知道這是電波波動産生的幻相。把現場的幻相投射到銀幕、屏幕上,我們看到了。屏幕現相是假的,現場也不是真的,現場的頻率比這個更高,一秒鍾一千六百兆,我們屏幕還沒有到這麼高的頻率。
所以佛說一句話說得非常之好,叫它做無常,一切法都無常。既然一切法無常,此地講身心,身心就代表整個宇宙,十乘理觀第一句就告訴我們,我們得把這個話記住,「色從心造,全體是心」。色是什麼?物質環境,物質環境是心造的,從念頭生的。所以整個宇宙就是念頭,誰的念頭?是我自己的念頭。佛叁千年前說的,最近叁十年,量子力學家證明了,確實是這樣的。這樣子身心了不可得,魔從何來?所以,大乘教裏頭告訴我們,無佛亦無魔,魔從何來?佛從何來?都沒有。欲惱何等?他來破壞善法,擾亂修行,這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能作如是觀,他心是定的,定,不會受外幹擾了。「如惡人入舍,處處照撿,不令得住」。這個比喻,惡人是小偷,小偷進來了,你認識他,他是個小偷,他敢不敢偷東西?不敢。不但不敢,他還要防範看有沒有別人偷,別人偷的時候賴到他,所以他來當警察。不但他不敢下手,他還要幫你看東西看好,不讓有損失,不讓給別人偷去。這第二種方法。
第叁種方法,「觀之不去」,那是我們前面兩種觀法功夫不得力,最後用這個方法。這種方法,「強心抵捍,以死爲期」,這就屬于戒律,持戒。我堅持佛的戒律,堅持佛的教誨,死我也不犯,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行,魔也沒有辦法,他也得退走。釋迦牟尼佛示現八相成道裏面的降魔,戒定慧叁種方法都用上了。「一心用觀,令道行成就。爲是須觀魔事境也。」所以對魔障不能不知道,知道了,魔就像夏老的話,「魔多反使道心堅」。魔來考你、來給你爲難,你關關通過,你沒有受到他幹擾,你的道心馬上就提升。在考試的時候失敗了,你墮落,成功了你就提升。魔對我們有沒有好處?有好處,我們禁得起考驗,每通過一關,你就提升一級。沒有這些關,你怎麼提升?你提升很難。魔愈多愈好,你才自己真正看到自己的提升,確實智慧增長,煩惱輕,業障也輕,消業障,魔的考也消業障,全面都提升。所以對魔怎麼樣?感恩的心,我們修行念佛功德回向給他。天魔就是第六他化自在天王波旬,我們的佛堂供他的牌位,我也邀請他來聽經,一起共修。我們看他也是一尊佛,希望他發菩提心求生淨土,同成佛道,第六天也不究竟。
下面第六,「禅定境,禅,梵語具雲禅那,華言靜慮。謂魔事已過」,魔障礙這個事情通過了,「而且真明未顯」。魔是通過了,我們是全面提升,但是沒有明心見性,真明沒顯。「以修觀故,發過去習,諸禅紛現,當置魔事,用觀觀之,良以禅樂美妙,喜生耽味,雖免魔害,更爲定縛」。這個不能不知道。魔的那一關你通過了,說明什麼?說明你有定,你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也不會被這些境界動心,這是禅定。禅定發過去習,過去習有個批注,就是過去生中的習氣,阿賴耶裏面的種子會現行,在定中會現行。諸禅,諸禅是講四禅,四種禅裏頭都有,這是講境界,初禅、二禅、叁禅、四禅。禅定當中,過去生中你都能見到,不但能見到過去,也能見到未來,因爲禅定境界裏面時空維次破了。他有天眼、有天耳、有他心通、有宿命通、有神足通,過去生生世世的事情他都見到。在這個時候,需要把魔事放在一邊,也就是不放在心上,用觀觀之,觀禅定裏面過去、未來這些境界。禅的樂美妙,最怕在這個時候生了妨礙,貪著,那就錯了。錯在什麼地方?你不能提升了,你住在這個境界上。禅裏頭有樂,沒有樂人家修這個幹什麼?所以禅味是法味,這個裏面的樂世間人不知道。
我們在想象當中可以能體會到一點,過去生中,你住過天堂,欲界天、色界天你都住過,那個境界現前了,快樂。這不是回味,真的回到那個時候去,你再一貪染、一留戀的話就壞了。這個時候要有智慧,對它清清楚楚,這種境界也不是真的。《金剛經》上講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禅定當中的境界也不是真實。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你就不貪不染了。雖然回到過去,跟過去這些人可以又見面了,可不能貪著,貪著就錯了,小心在這裏。
「雖免魔害」,魔這關通過了,你不受他的害,現在怕的什麼?更爲定縛住了。這個境界裏頭必須是不動念,不動心識就行了,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什麼叫有爲法?生滅法。定中這個境界還一樣的,都是彌勒菩薩所講的,一彈指叁十二億百千念所成就的。所以它是無常的,它不是真的。我們必須要把它記住,要養成習慣,定境也不染著,一切境界現前都不染著,佛境界現前亦如是。確確實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諸佛實報莊嚴土也不能染著,我到那個地方是學習、是提升境界的。這個地方好,就在這裏安住,多住幾天,錯了。一切隨緣就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對了,完全對了。
下面第七,「諸見境」。這什麼意思?諸是很多,不是一樣,「非一曰諸」。「邪解曰見」,我們把它看錯了,把它想錯了,見字代表這個意思。「謂推理不當」,推理有偏差,「而偏見分明」,不是正見,見到一邊。見到一邊你就「作決定解」,你就認爲是真的,這叫見。譬如我們這個杯蓋,你看這邊凹下去的,這邊凸出來的,兩面不一樣。看到這邊的人,凹下去的,看到這邊,沒有,這平的。這邊的人執著這是凹,那邊的人執著它是平的,兩個人就打架了。見到一面,沒有見到全面,如果再翻過來,原來是如此。世間人看東西都看一面,沒有看到完全,凡夫著相,不知道性,這是錯誤。修定的人、修禅的人、學教的人,知道相是假的,性是真的,執著那個真的,假的不要,也錯了。爲什麼?不知道性相是一不是二。今天科學家批評最近叁、四百年,科學産生一個嚴重錯誤,就是偏在一邊。這個錯誤就是二分法,帶給我們許許多多災難。二分是什麼?把法分成二分,一分是物質、物理,一分是心理,你看心理學、物理學,分開了。不知道心理跟物理是一,一體的兩面,手心、手背一體兩面。把它分成兩個,麻煩出來了,最近叁十年才發現。
得力于量子力學家把物質搞清楚了,物質搞清楚之後是什麼回事情?物質的基礎原來是念頭的波動。這才真正知道,佛經上常說「相由心生」。今天的物理學家發現了,告訴我們,物質確確實實是意念波動産生的幻相,它不是真的。所以得出總結,就是世間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佛法一開頭告訴我們,十乘觀裏頭第一觀就是告訴我們,色由心造,跟科學家發現的完全相同。所以物質跟心,佛法講色心,色就是物質,決定不能分開。心在哪裏?心在物裏頭;物在哪裏?物在心裏頭。它是這個關系,原來心就是物,物就是心。在佛法,更深一層講是自性,自性叫真心,物質現象是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的境界相,是從心變現出來的,真正的根是一念不覺。這一念不覺,從自性裏頭就變現出一個阿賴耶,自性是真心,不覺叫妄心。妄心沒有體,妄心從哪來?不覺來的,真心變現出來的,不覺它就變,覺了又恢複原狀。我們今天恢複原狀就是圓滿成佛,回歸自性,把真心找到了。真心用事就是佛、就是法身菩薩,他們用真心不用妄心。
真心「本自具足」,這惠能大師講的,本來自己具足。具足什麼?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一切都是無量的。何以見得?它能生萬法。如果不具足無量,怎麼能生萬法?生萬法就是它本來具足的具體表現。表現要有緣,沒有緣不表現,這個緣就是感應,衆生有感,佛有應,佛是自性,自性就有應。像日本江本博士用水實驗,水是礦物,它是物質,它有沒有心理作用?有!實驗證明了,它會看、它會聽、它懂得人的意思。我們以善心對著它,在實驗的時候讓它結晶,我們看到結晶圖案非常之美;如果惡念對它,它的響應圖案很醜陋。實驗一點都不錯,實驗上萬次沒有差錯,證明什麼?它真的懂得人意思,真會看。寫一個「愛」,用各種不同的文字去寫,反應都是美;寫個「怨恨、討厭」,你讓它看,反應全都醜陋。它什麼樣的文字都懂,比我們人厲害,我們沒學過的不知道,它全知道。這說明什麼?說明人的本能,心跟物是一體,不能分。
現代科學家發現宇宙有個秘密,這個秘密叫全息,息是信息,全就是圓滿,他用照片把這個秘密揭露給我們看。用兩道激光射在這個物體,用照相機把它拍照下來,這叫全息照片。這個照片沖洗出來你看不到東西,你看到一條一條的,看不到東西。用一道激光去照它,看見了,這一個人像,看得很清楚。你把這張照片撕成兩半,再在激光裏頭看,它還是一張完整的。你把它切成碎片,每個碎片在激光底下它都是完整的。這個照片叫全息照片。佛經上有沒有道理?有。佛經上講的微塵,極微之微,現在科學家講的微中子,物質裏頭最小的,再不能分,再分沒有了。這個裏面有什麼東西?有整個宇宙都在裏頭,每一粒微塵裏頭都有整個宇宙的相,不增不減。這個意思裏頭,就含著有。我們一樣東西通了一切都通了,《華嚴經》上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一粒微塵,小到不能再小,裏頭有整個宇宙一切的色相、一切的信息、一切的能量,全在裏頭。佛經上還有個妙事,說菩薩,普賢菩薩,能進入微塵世界裏面去供佛聞法。這粒微塵沒放大,整個宇宙沒有縮小,微塵裏面宇宙跟外面一樣的。可以在那個裏面進去參拜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如來,供佛修福,聞法開智慧,不可思議。
遍法界虛空界在哪裏?一微塵裏。那我們身上有多少微塵?微塵聚集成爲粒子,粒子聚集成爲原子,原子聚集成爲細胞,細胞聚集造成我們的器官,這個五髒六腑聚集造成我們一個身體。我們每個細胞、每根汗毛,裏頭都有十方一切諸佛剎土,這就是全息的道理,一即一切,一根汗毛整個宇宙。十乘理觀,第一觀就教我們觀不思議境界,就這個。大宇宙包含小宇宙,我們不懷疑,小宇宙裏頭有大宇宙,有圓滿的宇宙,我們沒法子理解。它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這個現象今天的科學沒發現,已經逐漸的在拉了,你看現在高科技裏頭用的芯片,這一片大概只有小指甲這麼大!我是看到我們去年講完的《大經解演義》,現在做成一個隨身聽,那個芯片只有指甲這樣大,裏面容納了一千二百個小時的講演,就在這麼一點點裏頭。這不就是小裏頭有大嗎?畫面也在裏頭,放在電視機裏頭,能看到畫面、能聽到聲音,就這一點點小東西。比起宇宙之間的奧秘那差得遠,你看看人家微中子,一個微中子裏面有整個宇宙在裏頭。這麼大一個指甲裏頭才容納這一點東西,這算得了什麼?這是佛經裏頭有科學,科學跟佛經比差太遠太遠了,真正是不思議的境界。
所以這個諸見,我們實在講我們所見的,偏見,沒有見到全部。見到偏一部分,不能作決定解。誰能作決定解?今天我們知道,我們肯定了,只有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們可以作決定解。爲什麼?他們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見到圓滿,方方面面都見到,他的見解沒有缺陷,是真的。所以叁乘,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都還屬于偏見,只是什麼?他們見的比我們層面多。我們所見的太少太少了,完全是表面。我們初學佛的時候,老師教我們,看事、看問題至少你要能看八面,你才算有一點點小智慧。什麼叫八面?譬如我們看這支筆,大家都看到,八面怎麼看?看它的體,它的體是什麼;看它的相,相是一支筆;看它的用,用能書寫;看它的因,它怎麼來的;看它的緣、看它的果、看它的事、看它的理。八面都看到,你才看它的表面,你對它就有認識。那深入一層?每一面都有八面,體有八面,有體之體、體之相、體之用,有體之因、體之緣、體之果,有體之事、體之理,八面,八八六十四面。能看六十四面的人比我們就深入,我們只能看八面,他看六十四面。再深一層,六十四面又有六十四,每一面都有六十四,其深無底。
我們從這個地方,才略略體會到佛智慧之深之廣,我們怎麼能比?人家說徹法底源,我們看法只看個表層,表層都是八面,深入一層六十四面,再深入我們沒辦法想象了。老師把這個事情告訴我們,我們對佛菩薩恭敬心油然生起,真的是不如,差太遠了。你怎麼能不信、你怎麼能不服,真不能比。今天科學家、哲學家確實他比我們至少要深入叁、四層,那就不得了。聲聞肯定超過科學家,緣覺又超過聲聞,菩薩又超過緣覺,到法身菩薩,這個見才圓滿,見性了。所以佛法修學的目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方法、門道不一樣,目標相同,明心見性,統統相同。見性之後,全體都明了了。無論從哪個方法修行見性,見性都是一樣的,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不了解不知道,了解之後,愈了解得深你就愈佩服,你那種真誠恭敬心自然就生起來。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七五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