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从头至足,一一谛观,身心了不可得,魔从何来?欲恼何等?」这个观察对方,观察自己,对方跟自己一样,从头到脚细细观察,身、心都不可得。怎么观法?弥勒菩萨教给我们最好的方法,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哪一念是真的?每一念里面都现相,这个相是什么?是宇宙,每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宇宙,就是一个法界。佛家讲,不讲宇宙讲法界,一个念头就现法界,现法界是全体的,不是局部的,念念现的都是全体。前念不是后念,念头才起,立刻就灭掉了,所以它不是真的。第二个念头那是第二桩事情,跟前面没关系,每个念头都是独立的,每个念头都不能存在。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这么许多的妄念纠缠在一起,产生一个错误的幻相,它不是真的。就像我们看电影、我们看电视,屏幕里面的相,我们知道这是电波波动产生的幻相。把现场的幻相投射到银幕、屏幕上,我们看到了。屏幕现相是假的,现场也不是真的,现场的频率比这个更高,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我们屏幕还没有到这么高的频率。
所以佛说一句话说得非常之好,叫它做无常,一切法都无常。既然一切法无常,此地讲身心,身心就代表整个宇宙,十乘理观第一句就告诉我们,我们得把这个话记住,「色从心造,全体是心」。色是什么?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心造的,从念头生的。所以整个宇宙就是念头,谁的念头?是我自己的念头。佛三千年前说的,最近三十年,量子力学家证明了,确实是这样的。这样子身心了不可得,魔从何来?所以,大乘教里头告诉我们,无佛亦无魔,魔从何来?佛从何来?都没有。欲恼何等?他来破坏善法,扰乱修行,这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能作如是观,他心是定的,定,不会受外干扰了。「如恶人入舍,处处照捡,不令得住」。这个比喻,恶人是小偷,小偷进来了,你认识他,他是个小偷,他敢不敢偷东西?不敢。不但不敢,他还要防范看有没有别人偷,别人偷的时候赖到他,所以他来当警察。不但他不敢下手,他还要帮你看东西看好,不让有损失,不让给别人偷去。这第二种方法。
第三种方法,「观之不去」,那是我们前面两种观法功夫不得力,最后用这个方法。这种方法,「强心抵捍,以死为期」,这就属于戒律,持戒。我坚持佛的戒律,坚持佛的教诲,死我也不犯,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行,魔也没有办法,他也得退走。释迦牟尼佛示现八相成道里面的降魔,戒定慧三种方法都用上了。「一心用观,令道行成就。为是须观魔事境也。」所以对魔障不能不知道,知道了,魔就像夏老的话,「魔多反使道心坚」。魔来考你、来给你为难,你关关通过,你没有受到他干扰,你的道心马上就提升。在考试的时候失败了,你堕落,成功了你就提升。魔对我们有没有好处?有好处,我们禁得起考验,每通过一关,你就提升一级。没有这些关,你怎么提升?你提升很难。魔愈多愈好,你才自己真正看到自己的提升,确实智慧增长,烦恼轻,业障也轻,消业障,魔的考也消业障,全面都提升。所以对魔怎么样?感恩的心,我们修行念佛功德回向给他。天魔就是第六他化自在天王波旬,我们的佛堂供他的牌位,我也邀请他来听经,一起共修。我们看他也是一尊佛,希望他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同成佛道,第六天也不究竟。
下面第六,「禅定境,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魔事已过」,魔障碍这个事情通过了,「而且真明未显」。魔是通过了,我们是全面提升,但是没有明心见性,真明没显。「以修观故,发过去习,诸禅纷现,当置魔事,用观观之,良以禅乐美妙,喜生耽味,虽免魔害,更为定缚」。这个不能不知道。魔的那一关你通过了,说明什么?说明你有定,你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转,也不会被这些境界动心,这是禅定。禅定发过去习,过去习有个批注,就是过去生中的习气,阿赖耶里面的种子会现行,在定中会现行。诸禅,诸禅是讲四禅,四种禅里头都有,这是讲境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禅定当中,过去生中你都能见到,不但能见到过去,也能见到未来,因为禅定境界里面时空维次破了。他有天眼、有天耳、有他心通、有宿命通、有神足通,过去生生世世的事情他都见到。在这个时候,需要把魔事放在一边,也就是不放在心上,用观观之,观禅定里面过去、未来这些境界。禅的乐美妙,最怕在这个时候生了妨碍,贪着,那就错了。错在什么地方?你不能提升了,你住在这个境界上。禅里头有乐,没有乐人家修这个干什么?所以禅味是法味,这个里面的乐世间人不知道。
我们在想象当中可以能体会到一点,过去生中,你住过天堂,欲界天、色界天你都住过,那个境界现前了,快乐。这不是回味,真的回到那个时候去,你再一贪染、一留恋的话就坏了。这个时候要有智慧,对它清清楚楚,这种境界也不是真的。《金刚经》上讲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禅定当中的境界也不是真实。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不贪不染了。虽然回到过去,跟过去这些人可以又见面了,可不能贪着,贪着就错了,小心在这里。
「虽免魔害」,魔这关通过了,你不受他的害,现在怕的什么?更为定缚住了。这个境界里头必须是不动念,不动心识就行了,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什么叫有为法?生灭法。定中这个境界还一样的,都是弥勒菩萨所讲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所成就的。所以它是无常的,它不是真的。我们必须要把它记住,要养成习惯,定境也不染着,一切境界现前都不染着,佛境界现前亦如是。确确实实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佛实报庄严土也不能染着,我到那个地方是学习、是提升境界的。这个地方好,就在这里安住,多住几天,错了。一切随缘就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对了,完全对了。
下面第七,「诸见境」。这什么意思?诸是很多,不是一样,「非一曰诸」。「邪解曰见」,我们把它看错了,把它想错了,见字代表这个意思。「谓推理不当」,推理有偏差,「而偏见分明」,不是正见,见到一边。见到一边你就「作决定解」,你就认为是真的,这叫见。譬如我们这个杯盖,你看这边凹下去的,这边凸出来的,两面不一样。看到这边的人,凹下去的,看到这边,没有,这平的。这边的人执着这是凹,那边的人执着它是平的,两个人就打架了。见到一面,没有见到全面,如果再翻过来,原来是如此。世间人看东西都看一面,没有看到完全,凡夫着相,不知道性,这是错误。修定的人、修禅的人、学教的人,知道相是假的,性是真的,执着那个真的,假的不要,也错了。为什么?不知道性相是一不是二。今天科学家批评最近三、四百年,科学产生一个严重错误,就是偏在一边。这个错误就是二分法,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灾难。二分是什么?把法分成二分,一分是物质、物理,一分是心理,你看心理学、物理学,分开了。不知道心理跟物理是一,一体的两面,手心、手背一体两面。把它分成两个,麻烦出来了,最近三十年才发现。
得力于量子力学家把物质搞清楚了,物质搞清楚之后是什么回事情?物质的基础原来是念头的波动。这才真正知道,佛经上常说「相由心生」。今天的物理学家发现了,告诉我们,物质确确实实是意念波动产生的幻相,它不是真的。所以得出总结,就是世间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佛法一开头告诉我们,十乘观里头第一观就是告诉我们,色由心造,跟科学家发现的完全相同。所以物质跟心,佛法讲色心,色就是物质,决定不能分开。心在哪里?心在物里头;物在哪里?物在心里头。它是这个关系,原来心就是物,物就是心。在佛法,更深一层讲是自性,自性叫真心,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相分,阿赖耶的境界相,是从心变现出来的,真正的根是一念不觉。这一念不觉,从自性里头就变现出一个阿赖耶,自性是真心,不觉叫妄心。妄心没有体,妄心从哪来?不觉来的,真心变现出来的,不觉它就变,觉了又恢复原状。我们今天恢复原状就是圆满成佛,回归自性,把真心找到了。真心用事就是佛、就是法身菩萨,他们用真心不用妄心。
真心「本自具足」,这惠能大师讲的,本来自己具足。具足什么?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一切都是无量的。何以见得?它能生万法。如果不具足无量,怎么能生万法?生万法就是它本来具足的具体表现。表现要有缘,没有缘不表现,这个缘就是感应,众生有感,佛有应,佛是自性,自性就有应。像日本江本博士用水实验,水是矿物,它是物质,它有没有心理作用?有!实验证明了,它会看、它会听、它懂得人的意思。我们以善心对着它,在实验的时候让它结晶,我们看到结晶图案非常之美;如果恶念对它,它的响应图案很丑陋。实验一点都不错,实验上万次没有差错,证明什么?它真的懂得人意思,真会看。写一个「爱」,用各种不同的文字去写,反应都是美;写个「怨恨、讨厌」,你让它看,反应全都丑陋。它什么样的文字都懂,比我们人厉害,我们没学过的不知道,它全知道。这说明什么?说明人的本能,心跟物是一体,不能分。
现代科学家发现宇宙有个秘密,这个秘密叫全息,息是信息,全就是圆满,他用照片把这个秘密揭露给我们看。用两道激光射在这个物体,用照相机把它拍照下来,这叫全息照片。这个照片冲洗出来你看不到东西,你看到一条一条的,看不到东西。用一道激光去照它,看见了,这一个人像,看得很清楚。你把这张照片撕成两半,再在激光里头看,它还是一张完整的。你把它切成碎片,每个碎片在激光底下它都是完整的。这个照片叫全息照片。佛经上有没有道理?有。佛经上讲的微尘,极微之微,现在科学家讲的微中子,物质里头最小的,再不能分,再分没有了。这个里面有什么东西?有整个宇宙都在里头,每一粒微尘里头都有整个宇宙的相,不增不减。这个意思里头,就含着有。我们一样东西通了一切都通了,《华严经》上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一粒微尘,小到不能再小,里头有整个宇宙一切的色相、一切的信息、一切的能量,全在里头。佛经上还有个妙事,说菩萨,普贤菩萨,能进入微尘世界里面去供佛闻法。这粒微尘没放大,整个宇宙没有缩小,微尘里面宇宙跟外面一样的。可以在那个里面进去参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供佛修福,闻法开智慧,不可思议。
遍法界虚空界在哪里?一微尘里。那我们身上有多少微尘?微尘聚集成为粒子,粒子聚集成为原子,原子聚集成为细胞,细胞聚集造成我们的器官,这个五脏六腑聚集造成我们一个身体。我们每个细胞、每根汗毛,里头都有十方一切诸佛剎土,这就是全息的道理,一即一切,一根汗毛整个宇宙。十乘理观,第一观就教我们观不思议境界,就这个。大宇宙包含小宇宙,我们不怀疑,小宇宙里头有大宇宙,有圆满的宇宙,我们没法子理解。它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这个现象今天的科学没发现,已经逐渐的在拉了,你看现在高科技里头用的芯片,这一片大概只有小指甲这么大!我是看到我们去年讲完的《大经解演义》,现在做成一个随身听,那个芯片只有指甲这样大,里面容纳了一千二百个小时的讲演,就在这么一点点里头。这不就是小里头有大吗?画面也在里头,放在电视机里头,能看到画面、能听到声音,就这一点点小东西。比起宇宙之间的奥秘那差得远,你看看人家微中子,一个微中子里面有整个宇宙在里头。这么大一个指甲里头才容纳这一点东西,这算得了什么?这是佛经里头有科学,科学跟佛经比差太远太远了,真正是不思议的境界。
所以这个诸见,我们实在讲我们所见的,偏见,没有见到全部。见到偏一部分,不能作决定解。谁能作决定解?今天我们知道,我们肯定了,只有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可以作决定解。为什么?他们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见到圆满,方方面面都见到,他的见解没有缺陷,是真的。所以三乘,声闻、缘觉、权教菩萨,都还属于偏见,只是什么?他们见的比我们层面多。我们所见的太少太少了,完全是表面。我们初学佛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看事、看问题至少你要能看八面,你才算有一点点小智慧。什么叫八面?譬如我们看这支笔,大家都看到,八面怎么看?看它的体,它的体是什么;看它的相,相是一支笔;看它的用,用能书写;看它的因,它怎么来的;看它的缘、看它的果、看它的事、看它的理。八面都看到,你才看它的表面,你对它就有认识。那深入一层?每一面都有八面,体有八面,有体之体、体之相、体之用,有体之因、体之缘、体之果,有体之事、体之理,八面,八八六十四面。能看六十四面的人比我们就深入,我们只能看八面,他看六十四面。再深一层,六十四面又有六十四,每一面都有六十四,其深无底。
我们从这个地方,才略略体会到佛智慧之深之广,我们怎么能比?人家说彻法底源,我们看法只看个表层,表层都是八面,深入一层六十四面,再深入我们没办法想象了。老师把这个事情告诉我们,我们对佛菩萨恭敬心油然生起,真的是不如,差太远了。你怎么能不信、你怎么能不服,真不能比。今天科学家、哲学家确实他比我们至少要深入三、四层,那就不得了。声闻肯定超过科学家,缘觉又超过声闻,菩萨又超过缘觉,到法身菩萨,这个见才圆满,见性了。所以佛法修学的目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方法、门道不一样,目标相同,明心见性,统统相同。见性之后,全体都明了了。无论从哪个方法修行见性,见性都是一样的,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不了解不知道,了解之后,愈了解得深你就愈佩服,你那种真诚恭敬心自然就生起来。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七五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