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而凡夫對財寶視如生命,卻輕視智慧與法寶。作爲聖者的高僧大德,從來不會爲求取錢財勞神費力,但因無邊的福德所致,財富還是如泉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流進他的倉庫。此時他又將所得赈濟貧苦、修塔建寺等,如此福報不失,財富自然也就可以長期保持下去。
劣者的業力、煩惱都很深重,無福無德,他們處心積慮地謀求財富,卻往往是越求越遠離;即使暫時以非法手段擁有一些財産,那也是極其肮髒罪惡的。比如以說妄語、盜竊或以其它邪道來積累財物,得到這種財富是一種偶然,而失去卻是一種必然。以前有一個山民偷得國王庫藏中的一些衣物,逃到很遠的地方。當時國王張榜捉拿盜賊,同時又派人舉國搜尋,最後終于將他捕獲。國王責問他衣物的來源,答言:“都是我祖輩傳下來的。”國王聞言即令其穿上衣物,但他根本不懂怎麼穿戴,該戴在手上的套到了腳上,應該纏在腰上的卻圍到了頭上。國王見狀厲聲怒喝:“大膽山民竟敢偷盜王宮之物,今又犯欺君之罪,實不可赦,給我拿下,送往牢獄嚴加管教!”所以劣者擁有的財富即如早晨的露水一樣很快就會消失。
太陽和月亮都能放射光芒,雖同是發光的星體,但太陽的光芒恒常穩定,每時每刻都散發著同樣的光和熱。而月亮本身不能發光,其夜晚所發的光卻是從太陽那裏“偷”來的(月亮的光爲太陽光的反射),因此它的光芒也總是在刹那不停地變化著。只要過了十五的望日(即滿月)它就開始薄蝕了,形狀逐漸變小,光芒日趨淡弱直至完全消失。
國王過越贊地位,則彼最後將毀滅,
如同雞蛋扔高空,最後必定摔粉碎。
作爲一國之君,若過分地炫耀、稱贊自己的地位權勢,那他最終肯定會遭到毀滅。如同把雞蛋扔向高空,最後必定是被摔得粉身碎骨。
任何人在身居高位、財廣勢浩之時更應謹慎行事,言談舉止入微入細。所謂“高處不勝寒”,王者乃是普天下百姓關注的焦點,賢明之君應戒驕戒躁、愛護臣民,輕徭役,薄賦稅。人民安居樂業,天下始能太平,否則國王的地位和權勢就不能長久。若過分地稱贊、誇張炫耀,常常陶醉于自己的地位,便極易遭至毀滅。就算是文韬武略權傾朝野的國王,一旦忘卻爲民造福,妄自尊大,終會再現“大意失荊州”的慘局。鴉片戰爭以後,國力衰微民不聊生,內憂外患侵襲著腐敗的清政府。一八四叁年,洪秀全起義,各地紛紛響應,其勢力很快席卷了大半個中國。不久洪秀全自封爲天王,建立太平天國。此後,他滿足于現狀,不籌略進一步鞏固政權,亦不緊密團結下屬增強力量,僅注重天王的面子問題,日常起居、出巡皆與大清皇帝比排場、講豪華,若有人竊視王後就要被施以酷刑。其下屬也爭相效仿,王臣上下不思進取,唯爭名利與外在之威嚴排場,于是天國內部紛爭四起。大將韋昌珲強烈要求加封自己爲“萬歲”,另一大將石達開極爲不滿,遂率軍殺其全家大小幾千,然後逃往他方。如是等等變故嚴重削弱了天國的內部力量,最終被中外勢力聯合鎮壓,洪秀全本人也喪命于其下屬將領之手。至此,曾叱咤風雲的太平天國宣告滅亡。洪秀全之所以遭此慘敗,便是因爲他自身的缺陷——狹隘、自私、目光短淺、居功自傲所致。
本來世事多變,今年貴爲國王轉年卻有可能身陷囹圄或淪落街頭,如此巨變也已屢見不鮮了。官者對自己的言行若未善加把守而恃勢縱驕,則再高的權勢、地位都會遭到衰損。比如雞蛋,其外殼脆弱,若人將一袋雞蛋不經意地拎在手中,任它們互相擠壓或自己失手落地等都會使之破碎。若人故意將雞蛋扔向虛空,抛得越高就摔得越慘,粉身碎骨不說,甚至連屍骨也難尋。“驕必敗”即是這個道理。修行人縱然才華橫溢,位高聲隆也不應引以爲傲,無才無能無德的人則更不能驕傲。
世上多半士夫衆,常受同類所損害,
如同陽光普照時,星宿皆成無蹤影。
世上大多數的衆生常常都會受到同類衆生的欺淩和損害。如同陽光普照寰宇之時,星星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論動物還是人類往往都容易遭受同類的損害。如獸中雄獅,它們爲了爭奪獸王之位也常常發起爭鬥互相殘殺。以獅子的能力,其它獸類都不敢對它作損害,即便敢向它挑戰也動不了它的一根汗毛。但獅子自己身上的一些小蟲卻能輕而易舉地啖食它,任意妄爲地損害它,最後斷送其性命。間接說來,小蟲出自獅子之身,故而也可稱爲同類。人類互相爭權奪利而造成的損害之事例更是多得不勝枚舉。常常可見不睦乃至爭端發生在大團體小團體之間、國家之間、同門道友之間、家庭之間……比如佛教團體往往受到的也是內部人員的損害。釋迦牟尼佛曾說過:“我的教法,天、非天乃至邪魔外道都無法作違害,但是穿出家衣卻不行持我教法的人將來會摧毀佛法。”在藏傳佛教曆史中,王族中出現了許多佛菩薩化生的法王,如松贊幹布、赤松德贊、赤熱巴巾等,他們弘揚佛法的豐功偉績是不可磨滅的。然而正是這一高貴的種族中出生的朗達瑪(即法王赤熱巴巾的弟弟),瘋狂地毀壞佛法,殺戮大德高僧……種種罪行,仁人志士思之莫不憤然淚下,深惡痛絕之至,人們咒稱其爲“魔王朗達瑪”,以留待千秋作罵名。
譬如,日月星辰皆屬星宿一類,且都能放射光芒。黑暗無法遮蔽星宿的光芒,但當太陽升起的時候,光耀太空,天空中無數星宿的光芒全被它遮蔽,不留余地。同理,在佛教內部,教外人士造的危害極小,往往毀損的根源來自內部。內部心續未得調伏的惡劣者互相嫉妒而向政府部門誣告,或是出家人經常只顧追求享受而不持淨戒、不聞思佛法教義等,那麼佛教團體就已名存實亡了。所以我們應攜手共進,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防範、抵製佛教敗類的損害,在日常生活中乃至行于漫長的解脫道中,一定謹慎細致、小心翼翼。
若利敵人亦接近,若害親人亦遠離,
海寶雖遠亦購買,腹疼雖近亦治療。
如果有利益,哪怕是敵人也要去接近;如若有害處,就算是親人也要設法遠離。海中的寶物雖然遙遠但也要去購買,腹中的疼痛雖然極近也要治療。
無論何人,只要對修行、智慧乃至生活等各方面有利益,即使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也應以大局爲重,高瞻遠矚,義不容辭地去親近依止他。比如吃人魔王暫桑初時殘殺百姓,惡貫滿盈,成爲威脅世人生命的魔敵。後來經菩薩調化,斬斷陋習,修持、奉行佛法,他的臣民便不記前仇再次親近他、簇擁他恢複了王位。又如佛于因地爲求四句佛法而依止惡毒的婆羅門、羅刹鬼王,不惜生命,供奉己身血肉、剜己身肉做燈,使身體感受針刺、火燒、睡刺床等種種難忍苦行。然對于修行、生活等各方面有危害的人,哪怕是父母、兄弟、姐妹等都應刻不容緩地舍之遠去。曾有一個婆羅門,膝下有二子。他自诩學識淵博,于各種星相占蔔的技藝無不精通,爲了顯露自己的本事就帶著兩個孩子來了另外一個國家。他手牽長子,懷抱幼子,于人聲鼎沸的大街上嚎啕大哭。衆人前來問及原因,其答言:“我懷中的幼子七天以後就要死了,他才叁歲呀,如此可憐!我怎麼能不悲傷呢?”當時有人對他說:“人的壽命是很難推測的,算卦也很容易出差錯,興許七天以後他也不會死。你又何必如此呢?”婆羅門說:“縱使日月不發光,我的占蔔也不會出錯。”爲了博取名利,第七天他親手將兒子毒死,以證明自己預言不虛。當人們聽說他的兒子真的在七天後死去了,都贊歎他是一位智者,並生信起敬,紛紛前來蔔卦,而婆羅門的長子卻因此舍棄父親偷偷地逃往他處。
目前漢地許多佛教徒失去了信仰的自由,而如此明目張膽地侵犯人權的往往是與信徒血脈相連、朝夕共處的親人。他們高舉反對的旗幟,拼死拼活地摧毀佛堂,燒毀經書,甚至用刀子相逼或是將信徒軟禁,非要爭個你死我活。悲哉!怪哉!對此等惡劣的親友講道理純屬白費口舌,只有爲他們忏悔,並以修持佛法的善根回向,所以應該用各種方法來遠離他們。學佛修行是生死攸關的大事。人生已屬難得,若再將此珍寶人生虛度,任憑親友擺布而中斷學佛是很可惜的。這種親人其實是安樂的死敵,遠離他們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海寶指珊瑚珍珠以及希世之珍--如意寶等寶物。雖然它們産于遙遠深海之中,但是卻有很多商主冒著生命危險前去求取或購買。當人們食用不悅意甚至有毒的食品後便會導致劇烈的腹痛。腹疼有肝癌、闌尾炎等多種,此等過患很近,就在自己的體內,但對患者本人來說,卻是迫不急待地以服藥、動手術等各種方法“忍痛割除”。
內有稍微財富時,便外露出傲慢相,
如同飽含雨水時,濃雲飄動雷聲響。
愚笨的人在稍微擁有一些財富的時候,便會盡顯于外露出傲慢之相。如同天空飽含雨水之時,濃厚的烏雲滾滾翻動,雷聲陣陣。
此處財富除了外物財産還包括內在的智慧和福德。溫和正直、具足深廣智慧且德高望衆的賢聖大德,外表上他們從不會顯露聲色,而是虛懷若谷謙虛得宛如一個平凡之人,正是古人所贊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而愚者卻生來喜歡賣弄,一點財富或學問也要盡數顯出,于家門口挂牌廣而告之:我家有銀叁百兩。少有功德之人也將獎章佩戴于胸前,好讓世人知曉“我是立過功的人”。一些學者內有一斤的智慧便毫無保留地向外顯露一斤,甚或露出兩斤半的樣子,真正要運用時,他卻裏裏外外遍尋不得,只好溜之大吉或說“被盜賊偷走了”而敷衍搪塞。同樣,那些真正富貴又不傲慢的人,無論財産多麼豐厚,在外面都顯得平平常常甚至比一般的人更懂得節約,不知內情的淺薄之人反而會嘲笑他寒酸,但是比較貧窮的人卻往往喜歡炫耀。九十年代初,金銀首飾于內地風靡起來,成爲富裕的象征。有一位剛分配到銀行工作的年輕女子,她將積攢了一年的薪水用來購買了一付特大的純金耳環,歡天…
《格言寶藏論釋(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