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升天,願婆永沈苦海。”此語看似毒辣,卻是極高的贊譽。舍一人而利天下,大願菩薩如地藏王之行願也。婆子常與趙州周旋,非此不得聞趙州妙語。
(437)
問:“朗月當空時如何?”師雲:“猶是階下漢。”雲:“請師接上階。”師雲:“月落了,來相見。”
此乃叁問“朗月當空”者也。趙州答話,又與前二次有別,亦是因問者與前者不同也,此處問答,尤見老辣。“猶是階下漢”,“階下漢”者,奴才也;“階上”者,主人也。雖“朗月當空”,心光透露,猶未作主在,此趙州向上提持,不欲那僧著于“朗月當空”也。那僧原是作家,拶雲:“請師接上階。”趙州雲:“月落了,來相見。”由此觀之,趙州此語較曹山“恐落偏位中去”,又高明一籌。曹山之語猶硬,趙州此語,已是大化無痕。唐五代尊宿,唯趙州踐履足有百年,此功力火候不可思議也。“月落了,來相見”,平田和尚雲:“入此門來,莫存知解。”此時“朗月何在?”自得慧晖禅師有頌雲:
午夜山房月色深,
十分明白墮功勳。
撥開向上通天竅,
煙嶂重重不見人。
正堂明辯禅師亦有頌雲:
萬丈寒潭徹底清,
霜天午夜欲生冰。
釣魚要擲金鱗餌,
撥轉蘆蓬向月明。
(438)
師有時示衆雲:“老僧初到藥山時,得一句子,直至如今齁齁地飽。”
趙州當年廣參馬祖、石頭下尊宿,其情境今幾不可得而知矣。唯其語錄中多少透出一點半點消息來。想趙州入黃檗,折殺一場,至今猶威風凜凜。其到百丈、藥山、沩山時,亦當不減氣概。
“藥山一句子”,此何謂也?燈錄載雲:大衆夜參,不點燈。藥山垂語雲:“我有一句子,待特牛生兒,即向你道。”有僧雲:“特牛生兒,也只是和尚不道。”藥山雲:“侍者點燈來。”其僧抽身入衆。又,雲岩參百丈二十年,因緣不契。後造藥山,藥山問:“什麼處來?”曰:“百丈來。”藥山曰:“百丈有何言句示徒?”雲岩曰:“尋常道:“我有一句子,百味具足。””藥山曰:“鹹則鹹味,淡則淡味,不鹹不淡是常味。作麼生是百味具足的句?”雲岩無對。藥山曰:“爭奈目前生死何!”雲岩曰:“目前無生死。”藥山曰:“在百丈多少時?”雲岩曰:“二十年。”藥山曰:“二十年在百丈,俗氣也不除。”
且道,此“一句子”是什麼?爲什麼趙州老漢“直至如今齁齁地飽。”真是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投子義青禅師有頌雲:
行盡千峰路轉高,
肯歸方憶舊雲房。
貪尋古調單于曲,
暨蹉胡家一韻長。
(439)
師因在室坐禅次,主事報雲:“大王來禮拜。”大王禮拜了,左右問:“列土王來,爲什麼不起?”師雲:“你不會。老僧這裏,下等人來,出叁門接;中等人來,下禅床接;上等人來,禅床上接。不可喚大王作中等、下等人也,恐屈大王。”大王歡喜,再叁請入內供養。
賤者貴之,貴者賤之,此道人之行事也。若賤者賤之,貴者貴之,則成勢利之人,何足以言道也。趙州“叁等人”之語,愚弄趙王也,亦六祖“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之謂也。雖然,非此不足以顯道法之尊。古之布衣以敢抗王侯者,非他也,懷道術也。功名富貴,雖一時如春夏之榮,亦有秋冬之殺伐,豈可久乎?又何羨乎?此見識氣節,雖儒生俗子亦有,何況道人哉!月坡明禅師有頌雲:
人王爭似法王尊,
不下禅床接上根。
休說君臣猶有間,
入山先要主賓分。
西岩了惠禅師亦有頌雲:
折腳禅床接續薪,
猶堪偃首捐高賓。
明知裂土熏天富,(裂土者,分疆爲諸侯也)
難鬥他家徹骨貧。
(440)
師因問周員外:“你還夢見臨濟也無?”員外豎起拳。師雲:“那邊見?”(員)外雲:“者邊見。”師雲:“什麼處見臨濟?”員外無對。師問:“周員外什麼處來?”雲:“非來非去。”師雲:“不是老鴉,飛來飛去。”
臨濟當年住鎮州(即真定府),受趙王王镕之叔祖父王紹懿禮敬供養。王紹懿“爲政寬簡,軍民便之”,是知其賢也。趙州老漢八十余方住觀音院,其時亦當王紹懿卒年(866),次年臨濟亦寂。成德軍鎮由王镕之父王景崇住持(866——883),未見其與趙州老漢過往。王镕當時方十歲,896年見趙州時不過二十四歲,而趙州年已百十九矣。趙州老漢住觀音院叁十余年,趙王雖未見,不礙其下信佛之臣民來也。故趙州語錄中有見“俗士”、“長官”、“員外”,是臨濟盛化之後,趙州繼化之也。
這周員外曾見臨濟來,自會禅宗作略,當趙州詢及,員外“豎起拳”,可知非義學也。然趙州用處不同臨濟,“夢見臨濟也無?”先即知他底細。見他“豎拳”,又問“哪邊見?”周員外雖有二分見地,怎敵趙州,雖雲:“者邊見”,奈何已入趙州彀中。趙州置“者邊”不顧,破陣而入,雲:“什麼處見臨濟?”“員外無對”,非無對也,欲效維摩之“默”也。因其似則似矣,是則不是,故語錄中以“不對”書之。此宗門之筆法也。趙州將話頭一轉,問:“周員外什麼處來?”員外此番膽實,雲:“非來非去”,亦見其修爲非淺。惜他面對的是趙州,故不肯許他,譏雲:“不是老鴉,飛來飛去。”周員外逢趙州,必有進境矣。
《《趙州禅師語錄》壁觀卷下(421-440)》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