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升天,愿婆永沉苦海。”此语看似毒辣,却是极高的赞誉。舍一人而利天下,大愿菩萨如地藏王之行愿也。婆子常与赵州周旋,非此不得闻赵州妙语。
(437)
问:“朗月当空时如何?”师云:“犹是阶下汉。”云:“请师接上阶。”师云:“月落了,来相见。”
此乃三问“朗月当空”者也。赵州答话,又与前二次有别,亦是因问者与前者不同也,此处问答,尤见老辣。“犹是阶下汉”,“阶下汉”者,奴才也;“阶上”者,主人也。虽“朗月当空”,心光透露,犹未作主在,此赵州向上提持,不欲那僧著于“朗月当空”也。那僧原是作家,拶云:“请师接上阶。”赵州云:“月落了,来相见。”由此观之,赵州此语较曹山“恐落偏位中去”,又高明一筹。曹山之语犹硬,赵州此语,已是大化无痕。唐五代尊宿,唯赵州践履足有百年,此功力火候不可思议也。“月落了,来相见”,平田和尚云:“入此门来,莫存知解。”此时“朗月何在?”自得慧晖禅师有颂云:
午夜山房月色深,
十分明白堕功勋。
拨开向上通天窍,
烟嶂重重不见人。
正堂明辩禅师亦有颂云:
万丈寒潭彻底清,
霜天午夜欲生冰。
钓鱼要掷金鳞饵,
拨转芦蓬向月明。
(438)
师有时示众云:“老僧初到药山时,得一句子,直至如今齁齁地饱。”
赵州当年广参马祖、石头下尊宿,其情境今几不可得而知矣。唯其语录中多少透出一点半点消息来。想赵州入黄檗,折杀一场,至今犹威风凛凛。其到百丈、药山、沩山时,亦当不减气概。
“药山一句子”,此何谓也?灯录载云:大众夜参,不点灯。药山垂语云:“我有一句子,待特牛生儿,即向你道。”有僧云:“特牛生儿,也只是和尚不道。”药山云:“侍者点灯来。”其僧抽身入众。又,云岩参百丈二十年,因缘不契。后造药山,药山问:“什么处来?”曰:“百丈来。”药山曰:“百丈有何言句示徒?”云岩曰:“寻常道:“我有一句子,百味具足。””药山曰:“咸则咸味,淡则淡味,不咸不淡是常味。作么生是百味具足的句?”云岩无对。药山曰:“争奈目前生死何!”云岩曰:“目前无生死。”药山曰:“在百丈多少时?”云岩曰:“二十年。”药山曰:“二十年在百丈,俗气也不除。”
且道,此“一句子”是什么?为什么赵州老汉“直至如今齁齁地饱。”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投子义青禅师有颂云:
行尽千峰路转高,
肯归方忆旧云房。
贪寻古调单于曲,
暨蹉胡家一韵长。
(439)
师因在室坐禅次,主事报云:“大王来礼拜。”大王礼拜了,左右问:“列土王来,为什么不起?”师云:“你不会。老僧这里,下等人来,出三门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上等人来,禅床上接。不可唤大王作中等、下等人也,恐屈大王。”大王欢喜,再三请入内供养。
贱者贵之,贵者贱之,此道人之行事也。若贱者贱之,贵者贵之,则成势利之人,何足以言道也。赵州“三等人”之语,愚弄赵王也,亦六祖“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之谓也。虽然,非此不足以显道法之尊。古之布衣以敢抗王侯者,非他也,怀道术也。功名富贵,虽一时如春夏之荣,亦有秋冬之杀伐,岂可久乎?又何羡乎?此见识气节,虽儒生俗子亦有,何况道人哉!月坡明禅师有颂云:
人王争似法王尊,
不下禅床接上根。
休说君臣犹有间,
入山先要主宾分。
西岩了惠禅师亦有颂云:
折脚禅床接续薪,
犹堪偃首捐高宾。
明知裂土熏天富,(裂土者,分疆为诸侯也)
难斗他家彻骨贫。
(440)
师因问周员外:“你还梦见临济也无?”员外竖起拳。师云:“那边见?”(员)外云:“者边见。”师云:“什么处见临济?”员外无对。师问:“周员外什么处来?”云:“非来非去。”师云:“不是老鸦,飞来飞去。”
临济当年住镇州(即真定府),受赵王王镕之叔祖父王绍懿礼敬供养。王绍懿“为政宽简,军民便之”,是知其贤也。赵州老汉八十余方住观音院,其时亦当王绍懿卒年(866),次年临济亦寂。成德军镇由王镕之父王景崇住持(866——883),未见其与赵州老汉过往。王镕当时方十岁,896年见赵州时不过二十四岁,而赵州年已百十九矣。赵州老汉住观音院三十余年,赵王虽未见,不碍其下信佛之臣民来也。故赵州语录中有见“俗士”、“长官”、“员外”,是临济盛化之后,赵州继化之也。
这周员外曾见临济来,自会禅宗作略,当赵州询及,员外“竖起拳”,可知非义学也。然赵州用处不同临济,“梦见临济也无?”先即知他底细。见他“竖拳”,又问“哪边见?”周员外虽有二分见地,怎敌赵州,虽云:“者边见”,奈何已入赵州彀中。赵州置“者边”不顾,破阵而入,云:“什么处见临济?”“员外无对”,非无对也,欲效维摩之“默”也。因其似则似矣,是则不是,故语录中以“不对”书之。此宗门之笔法也。赵州将话头一转,问:“周员外什么处来?”员外此番胆实,云:“非来非去”,亦见其修为非浅。惜他面对的是赵州,故不肯许他,讥云:“不是老鸦,飞来飞去。”周员外逢赵州,必有进境矣。
《《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下(421-440)》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