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大號叫地獄、燒熱地獄、極熱地獄、無間地獄這八種熱地獄,彼等之中的衆生恒受熾熱獄火煎燒等痛苦。八寒地獄即具疱地獄、疱熱地獄、緊牙地獄、阿啾啾地獄、呼呼地獄、裂如青蓮花地獄、裂如紅蓮花地獄、裂如大蓮花地獄,彼等之中的衆生恒受劇烈的寒冷冰凍等痛苦。近邊地獄處于無間地獄的四方四隅,有煻煨炕地獄、屍糞泥地獄、利刃原地獄、劍葉林地獄、鐵柱山地獄,彼等之中的衆生也恒受炭燒、蟲咬、刀劍刺割、鐵女吞噬等衆多劇苦。孤獨地獄處所不定,所受痛苦也是不定的,然隨入彼中不可能有絲毫安樂。于餓鬼趣,餓鬼們恒受饑渴等苦惱逼迫;于旁生中,要恒時受到大小相互啖食,人類的宰殺役使等苦;人道有情壽命短暫,生老病死等痛苦如瀑流沖擊,無有暫停之時;阿修羅道有情恒爲妒火所燒,而鬥爭拼殺不休;諸天道有情放逸度日,臨死時不得不忍受強烈的墮落之苦。如是觀察,叁界之內何處也無有安樂,六道到處都是火炕,如《法華經》中鹽:“叁界無安,猶如火宅。”有情若不出離則恒于六道中輪轉,生生世世的苦難連綿不斷,無有盡頭。面對如是純爲痛苦蘊聚的輪回叁界,自己當從心底認識其苦谛本質,斷除今生後世的一切貪執,而生起猛烈的厭離之心!
乙四、(因果不虛):
嗚呼苦難唯業所造,業如畫師無所不作,
業力成熟百劫不滅,自作永不變爲他受,
善引善趣上種解脫,惡引惡趣痛苦輪回,
少因亦能成就衆果,上種天界幸福富足,
惡趣地獄痛苦難忍,自業所感別無他因。
是故隨時隨地皆當,正知正念謹慎爲本,
因果取舍鄭重其行!
嗚呼,流轉六道皆由業造!有情所受的輪回諸般苦難,都是自己的惡業所造。業力如同畫師一般,沒有它不能造作的;有情造下的因業,其業力果報最終定然會成熟感果,哪怕經曆百劫之久也不會自動滅失;而且有情自身所作的業,永遠不會錯亂,不會變爲他人承受其果報,只會成熟在自相續中。五戒十善等善業會招引轉生于善趣的安樂果,並且能使有情不斷向上種下解脫之根因,而十不善等惡業定會招引墮落惡趣的痛苦,並更加沈淪于痛苦輪回不得出離。種下微少的因業,也能成熟衆多的業報果實;上界的天趣有情,感受著天神的諸般幸福富足,而下道的惡趣地獄有情,恒受著不可思議的難忍痛苦,這些苦樂除了有情的自業所感之外,其余並無別的原因,也絕非偶然所生。所以,了知輪回一切皆不離因果業報後,應當隨時隨地謹慎小心以護持正知正念爲根本,鄭重地取舍因果,而不作絲毫違越輕棄因果之惡行。
乙五、(依止善知識):
嗚呼接引解脫道燈,衆德根本聖德上師,
功業等同濁世直佛,慈悲無量恩比佛深。
真是稀有難得啊!解脫道上的接引指路明燈,修行者所有功德來源之根本——具足德相的上師。具德上師的功德事業如同五濁惡世中真正的佛陀,而其慈悲與無量恩德比佛陀更要深厚。
一切經續中從未宣說過不依止上師而成佛的曆史。有情久墮輪回盲無慧目,故必須依賴善知識的引導,才能步入菩提正道,生起解脫地道的功德。因此,真正具足功德法相能引導修行者的上師,如同解脫道上的指路明燈,在如今五濁惡世之中,也是佛陀的真實化身,彼等直接將正法傳授給修行者,親手將弟子引入解脫道,故恩德慈悲無法言說,比佛陀更爲深厚。
若不依隨正善知識,等同生盲無相登途,
是故首當擇事聖師,作如意珠作如意樹,
終學德行師我會心,有此善緣魔力難逞,
能得諸佛所喜聖道。
有情陷于輪回,于解脫正道全然迷茫無知,如果不依止具相善知識,也就如同天生的盲人迷途于無邊曠野,沒有向導就無法找到正確方向登上正途。所以,作爲追求解脫的凡夫,首先當選擇依止一位具德的上師(聖師即能引導出世解脫的上師),觀察選擇上師時,應以戒律清淨、具足菩提心與一定的修學功德等爲標准。在依止這樣具足法相的上師時,應將上師視爲如意寶珠、如意樹一樣,如法尊重恭敬事奉,然後精勤修學上師的密意功德,使上師的功德智慧融會于自心,得到上師的加持。具有如此殊勝善緣的修行者,則內外諸魔障的幹擾力量都不會得逞,以此即能迅速證得諸佛聖尊所歡喜的菩提正道。
乙六、(解脫之勝利)
嗚呼涅槃寂靜樂處,遠離輪回沈疴妙法,
永盡苦及苦因邊際,具無漏道解脫聖域,
佛及佛子圓滿畢集,聲聞獨覺聖衆棲息,
此解脫道亟宜尋覓。
嗚呼,真是希奇!涅槃解脫的寂靜大樂處,是遠離了一切叁有輪回的無明業惑熱惱疴疾之殊妙安樂法,永遠斷盡了輪回諸苦及苦因——無明實執的邊際。具有無漏善道的涅槃解脫聖境,是圓滿斷證功德的佛陀及佛子圓滿畢集的安樂境,其中也有聲聞、獨覺聖衆們所安住的各層暫時的解脫地。這樣的解脫道應及時尋覓依止!
所謂涅槃是寂滅一切輪回業惑,獲得寂靜清涼的解脫果位。此解脫果位也有暫時至究竟的多個層次,聲聞乘的解脫聖果從預向至阿羅漢果有四向四果八個階位,獨覺解脫果爲獨覺羅漢(或辟支佛),大乘的解脫果有一至十地菩薩,究竟涅槃果位爲佛果。此等解脫果位之因(道),即是以上述的四共同前行調柔自相續,然後依止善知識,從聖道之基石——皈依開始,一直到圓滿正行,以下將一一闡述。
乙七、(皈依叁寶):
嗚呼無欺聖皈依處,恩德無比最勝至寶,
我因于彼皈依受益,汝亦亟宜于彼皈依。
嗚呼,于有情唯一能作歸依之處的無欺叁寶,能賜予一切利樂安慰,恩德無可倫比,彼是最殊勝的如意珍寶。我因爲歸依于彼而受到了諸多利益,汝等欲求脫苦趨樂也應及早皈依于彼。
有情于叁有諸苦煎熬逼迫之際,雖百般尋求天神大仙乃至父母妻女種種欲樂等,作爲自己的依靠與慰藉,然而彼等于淒楚慘烈的輪回中,皆無法真實地幫助自己。尋遍叁界,能賜予暫時與究竟利樂的,唯有永無欺惑的佛陀、正法、僧伽叁寶。因爲佛陀自身已證得了究竟智慧,斷盡一切業惑,超離了叁界衆苦,而且以大悲心宣述了度脫輪回的無盡善巧方便法門,而僧伽者,也趨入了佛陀所宣示的正法,能作修學佛法者的引導。叁寶能賜予一切功德,先前現今都有無量有情依彼而獲得了無上利樂,故欲求斷除一切苦患獲得安樂者,應當下對叁寶生起無退的歸命依賴信心,甯舍生命亦勿舍棄此解脫功德之源!
衷心信仰恭敬皈依,永不我欺無如叁寶,
叁寶能救輪回衆苦,一經皈依富與天齊,
今生八難十六難等,來生一切惡趣惡途,
輪回痛苦定能永除,永世勿忘隨念叁寶,
再再皈依反複祈禱!
若能真誠信仰,以叁門恭敬皈命依靠叁寶,則能如意獲得一切利樂,叁寶永遠也不會欺惑我等皈命者,這是其余一切大力天神等無法相比或等同的。叁寶能救護有情于輪回衆苦之中,衆生一旦皈依叁寶其福德即高與天齊,甚至超過諸天,今生的水火等八難或十六難,一切輪回痛苦決定能夠永遠的斷除。故應永生永世不忘隨念叁寶,數數地從內心生起皈命投靠的決心,並反複不斷地以信心祈禱叁寶的加持。
一切解脫功德之基石,皆來源于皈依叁寶。因爲叁寶具有超勝叁界的殊勝功德,故一且皈依,藉彼之力,有情即能脫離今生後世的諸般苦難獲得無量福德。然而叁寶雖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加持,皈依者要如是獲得加持,也必須依賴自己的信心和恭敬,若能生起甯舍生命不舍叁寶的決心,再再以信心祈禱,依皈依學處恭敬奉行,皈依者定能獲得不可衡量的福德利樂。故修學者,首當數數意念叁寶的功德(具如《隨念叁寶經》所言),使自心生起歡喜、信心與恭敬,此是入佛門的最初基礎。
乙八、(發菩提心):
嗚呼無數如來蹊經,一切佛子唯一坦途,
無比聖財菩提心寶,若願若行皆當生起。
從此便得菩薩稱號,由安樂道趣安樂境,
得正等覺已不遙遠。
嗚呼,殊勝無比的菩提心啊!無數的如來修行成就之徑,一切菩薩唯一所行持的平坦順利大道,這任何法也無法比擬的珍寶聖財——菩提心寶,無論是願菩提心,還是行菩提心,皆應勵力使自己生起。發起菩提心後,從此便得到菩薩的尊貴稱號,並踏上了安樂之道而順利地趨向安樂解脫境,證得正等覺的究竟果位也不遙遠了。
菩提心是爲了究竟利益一切衆生而求證正等覺菩提的殊勝向道之心,彼是大乘菩提道的根本,也是一切諸佛菩薩所修持成就的唯一通途。若發起此心,就能步入大乘正道,一切所行皆能成爲殊勝的成佛資糧,因此應以種種方便使自相續生起殊勝的願菩提心,並進一步行持行菩提心。若發起殊勝的菩提心,如同《入行論》中所雲:“系生死獄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得名諸佛善逝子,世間人天應禮敬。猶如最勝冶金料,垢身得此將轉成,無價之寶佛陀身,故應堅持菩提心。”修行人生起不退的菩提心願後,便踏上了使自他無比安樂的大乘道,順利地趨向最勝安樂之境,如雲:“無量衆生依于此,順利能獲最勝樂”。發心者于發心之刹那即已離佛果不遠,如雲:“發心證果二無別”。如是反複思維菩提心利益,使自相續趨入。
叁界衆生恩深父母,無依無友如盲漂泊,
欲求安樂反造苦因,慈悲懷念此情此景,
衆生諸苦我應代除。
叁界中的每一個衆生,都曾是我的恩德深重如山的父母;彼等現在毫無依怙,也無有善友幫助,爲無明癡暗所蔽而如同盲人一樣漂泊于可怖的輪回曠野;他們雖然欲求離苦得樂,可是不知取舍反而不斷造作苦因惡業。心懷慈悲反複意念思維此等輪回慘景,從而生起我應代受父母衆生諸苦的自他平等相換菩提心。
修習發菩提心時,首先應知一切衆生于無始輪…
《解脫道總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