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莊禅的啓示▪P5

  ..續本文上一頁聽衆:很多人覺得有個目標還是好,(下面聽不清楚)

  馮老師:我現在六十歲了,我才開始上崗,才開始做這些事,還是挺累的。別人都退休養老了,我還自己找些麻煩來累。舒服嗎?你覺得我這樣舒服嗎?我還是覺得有點累,還是有點累。這幾天講了幾場,有點累。上午也出去應酬了,中午就這樣躺著就睡著了,剛才他們來敲門,當時我很不想起來,還想迷糊一下,但是因爲這個座談,還是要起來。

  聽衆:有很多高僧不倒單?

  馮老師:有很多高僧不倒單,但是也有很多高僧倒單呀。剛才我講過圓悟克勤祖師、真淨克文的《瞌睡歌》嘛。還有懶饞和尚,你知道這個人吧?那個睡覺也是很舒服的嘛。實際上,廟裏面會睡覺的人不少,北宋年間,曹洞宗的一位大師,“秀鐵面”,黃庭堅見了他都要害怕。曹洞宗的傳乘到梁山緣觀和大陽警玄的時候就斷了嘛。在北宋禅宗有叁大老,曹洞宗的大老是大陽警玄,雲門宗的大老是雪窦重顯,臨濟宗的老大是汾陽善昭。汾陽昭有天說到:“雲門禅我也知道,沩仰禅我也知道,法眼禅我也知道,就是沒有參過曹洞禅。”就派他的徒弟,包括有名的浮山法遠、琅邪慧覺等去參大陽警玄。大陽警玄很喜歡他們,當時就要把曹洞宗的法傳給他們。當時大陽警玄有個侍者叫平侍者,非常利害,他們就不敢接曹洞宗的法,因爲他們已經接了汾陽的法、汾陽善昭臨濟宗的法,他們不敢隨便去接法。就說:“有平侍者在,我們不敢接法,你老人家有個大徒弟,比我們利害的多了,在禅上我們都不是他的對手。”等平侍者下去後,大陽和尚手指著胸口說:“平侍者此處不好。”又捏拇指叉中說到:“他以後的落處在這。”拇指叉即虎口,平侍者以後將死于虎口,會被老虎吃掉。

  後來大陽和尚八十多歲圓寂的時候,說到:“我可以留肉身,保寺院兩百年的香火。”平侍者接班,當了方丈,當了一年,不知道哪個風水師說到,大陽和尚的塔對新方丈不利,平侍者就要把塔給推掉,撤掉以後把老和尚的遺身拿來火化,哪知老和尚的金剛身不著火,燒不了。平侍者就把腦袋砍破,腦髓放了,把肚子破了,把內髒掏出來,澆上油,這下終于把老和尚的肉身燒掉了。燒掉了,別人就要和他打官司呀。他的那些徒弟,老和尚事先做了安排,怕平侍者會做類似的事情,在塔銘上寫著,某某送了多少珠子,某某送了多少錢財,都放在塔裏,算是做了個埋伏。常住就去告方丈,一是說他叛經滅道、欺師滅祖,二說他盜竊常住物。官府追究下來,覺得令人發指,怎麼能把師父的肉身給毀了呢?這也是個精神,可以給地方造福了。你看看南華寺六祖的真身給當地造多大的福呀。勒令平侍者還俗,永遠不許穿袈裟。

  後來他先後去找浮山法遠和琅琊廣照等禅師,自稱是黃秀才,希望能到他們的廟裏去。這些人都婉拒了:“昔日平侍者,今日黃秀才。你在大陽山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廟小哪裏裝的下你這條龍呀。”沒有一個寺院敢接受他,畢竟在寺院呆了幾十年,他在社會上也不怎麼會過日子了,有一天,他走到叁叉路口,一只老虎跳出來,把他吃掉了。你說警玄老和尚有沒有神通?當然有神通,知道平侍者的下場在這兒。所以曹洞宗的傳承在大陽警玄這兒斷了,但是大陽祖師在圓寂之前,就把從洞山祖師傳下來的曹洞宗的信物交給了浮山法遠,說到:“你雖然不接我的法,但是你以後代我傳法。”

  過了十年,法遠發現了投子義靑,當時義青還只是十多歲,後來法遠辛辛苦苦盤撥了十年,非常優秀了。一天,法遠將大陽警玄的半身肖像、皮履、直裰交給義青,囑托道:“你不是我的徒弟,是大陽和尚的徒弟,你要繼承大陽警玄的禅法,我受他的重托傳他的法給你,你就是曹洞宗多少多少代的祖師。”浮山法遠禅師當時威望挺高的,連歐陽修都把他當老師一樣地尊敬。

  但是投子義青拿了法卷後,也不住廟,後來去了汴京,到了法雲寺法雲法秀那兒,挂單住禅堂。法雲寺是皇家寺院,長公主捐她的私人住宅所修建的,非常富麗堂皇,所以一般挂單的都要到禅堂裏去,不能隨便到外面遊走。義青在禅堂裏天天睡覺,這個小報告就打到法雲法秀那兒去了。所謂“秀鐵面”,跟包公一樣的,跟佛源老和尚一樣,棒子打得呼呼的,很多人都怕他,甚至很多士大夫也怕他。他咒人啦,變牛變馬呀,大家都怕他咒。

  義青天天睡覺的事情被常住報告到法雲秀那兒了,這個比丘又不打坐、又不參禅、又不勞動,吃了就睡。法雲秀一聽,火了:“什麼人這麼放肆,敢到這個道場來這樣睡大覺?”到禅堂裏去一看,義青正黑糊糊地睡覺,一棒子敲過去,“幹嗎的?”,義青不理他,繼續睡覺,又一棒子:“我這兒不養吃閑飯的。”義青反問:“老和尚,你要我幹嗎?”“參禅去!”義青回到:“美食不中飽人吃呀!”再怎麼好吃的東西,但是我的肚子已經飽了呀!你要我去參禅,我還參個什麼呀?這句話一說,法雲秀就知道是內行人,問道:“你見過什麼人來呀?”“我從浮山來。”浮山本來推薦義青到法雲這兒來參一參、住一住的,但是他就是不把介紹信拿出來。法雲說:“原來是你這位老兄,難怪這麼頑劣!” 于是接到方丈寮去細談。

  你看這些,過來人的氣象就是不一樣。所以上次和你們中的幾位到南粵最高峰,當時有人問到:“馮老師,你跳不跳呀

  弄不弄呀?”我回答,那是幼兒園的事呀。

  聽衆:馮老師,那您還打坐嗎?

  馮老師:那是中學生的事嘛。過了那個階段了,就沒有必要再玩那個了。那個在次第之中,年輕的時候也是天天打坐,自從賈老要我別打坐了,我就再也不打坐了,不打坐也覺得蠻舒服的,行亦禅,坐亦禅,行住坐臥體安然嘛。如果天天固守于蒲團,那也有一點執著。但是你沒有過這一關,你還非得需要蒲團不可。要畢業以後,才把這個放下。

  聽衆:那您的意思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定”嗎?不需要通過打坐來入定嗎?

  馮老師:可以不需要。但是最好先習一習“定”。

  聽衆:先打坐定出來以後,再隨時這種?

  馮老師:但是絕大多數人打坐並不能得定呀。所以打坐得定未必是個好主意。

  聽衆:那要用其他方法得定?

  馮老師:打坐,首先你要把身能夠坐下來,然後把心坐下來。心如果坐不住,打坐是痛苦事。

  禅宗也有類似的公案,臨濟大師的弟子叁聖慧然到南方福建去參雪峰老和尚,直接問道:“透網金鱗,以何爲食?”解脫了的人,除了煩惱網的人,到底怎麼過日子?雪峰老和尚也很利害呀:“待汝出網來,再向汝道。”如果你是透網的魚,是解脫了的人,我才能跟你來說。如果你沒有解脫、沒有開悟,我跟你說什麼呀?白說了。沒必要說。但是叁聖慧然畢竟是臨濟的首席弟子,反過來說到:“你呀,可惜了,還是一千五百人的善知識,話頭都不識。”你還沒有聽懂我說的話。雪峰給他作個揖:“對不住,老僧住持事繁。”我這個廟裏有一千五百人啦,大家要吃飯,我忙活去了。象這樣的,就叫問在答處,答在問處,盡管波瀾起伏,殺氣逼人,但是被雪峰老和尚化解于無形,“老僧住持事繁”就回答了“透網金鱗,以何爲食?”一千五百人的吃喝拉撒睡我要管,官方的、民間的事情我要接待要應酬,還有遊方的、禅堂的人需要對付,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處理。

  前幾天在柏林寺,明海大和尚的老同學在那兒呆了五天,想見明海大和尚,最後只見面了五分鍾,明海大和尚只能抽出五分鍾來會一會老同學,住持事繁啦。“住持事繁”恰恰是悟後的人該做的事情,有的人說你大徹大悟了,成菩薩了,成祖師了,就跑到極樂世界去了,每天在自受用淨土裏面逍遙自在,哪有那麼自在呀?老佛爺也是“乞食已,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趺坐而坐”呀。每天早上起來,滿城跑著去要飯,後來洗腳後,給大家講經說法,也沒有到極樂世界去享受呀。如果仔細看看阿含經,他老人家也挺辛苦的,是吧?這個也叫“住持事繁”。

  見了道的人,證了果位的人,一樣地非常辛苦,比衆生更辛苦,爲什麼呢?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百千萬劫化閻浮”,專門幫別人接待冤家債主,所以觀音菩薩很累,阿彌陀佛很累,一萬個人念阿彌陀佛,他要接一萬個人到極樂世界去。拿我們來說,一天只能幹一件事,幹兩件事就心煩,幹叁件事情心亂,幹四件事情,就趴下了,不敢動了。所以成了佛的累啊、忙啊!

  這個公案,講的是成佛的兩個條件,智慧圓滿和福德圓滿的問題。:“透網金鱗,以何爲食?”智慧圓滿可以超越輪回,那時怎樣保持呢?還要作什麼呢?雪峰老和尚說“對不住,老僧住持事繁。”是一語雙關,既解說了慧然的誤解,也回答了慧然的問題,就是“六度菩薩行”修“福德圓滿”。

  以上淺見,供大家參考。

  

《莊禅的啓示》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