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漫談《信心銘》 第七講、在生死海中超越生死迷夢▪P3

  ..續本文上一頁臨濟叁次挨打,被打得糊裏糊塗,就跟首座說:“我要離開這裏了。這裏機緣不投,我還是另找一個地方去參學吧。”首座說:“你走可以,但是大丈夫光明磊落,不能偷偷地走,要跟師父辭行。”于是,臨濟去找師父辭行。在臨濟未辭黃檗前,首座已經跟黃檗大師溝通,說:“臨濟雖是後生,但他根器很好,將來會成爲參天大樹,庇佑天下人。請您老人家好好引導他。”臨濟去向黃檗大師辭行說:“師父,我太笨了,在您這裏因緣不契,只好到別處學法去了。”黃檗大師說:“別的地方不要去,到高安灘頭找大愚,他會解決你的問題。”

  臨濟老老實實去見到大愚,大愚問:“你從哪兒來?”他說:“從黃檗那兒來。”大愚說:“黃檗是大善知識,天下人都願意上那兒去學法,你怎麼倒離開了呢?”臨濟說:“我叁次問法,叁次被打,機緣不契,不知錯在哪裏?”大愚聽了哈哈大笑說:“黃檗和尚真是老婆心切,你師父爲了使你開悟都操爛了心,你還問有錯沒錯!”臨濟經大愚這麼一點撥,當即開悟,失聲說道:“原來黃檗佛法無多子。”哈哈,弄了半天,黃檗那裏沒有什麼佛法啊。注意!沒有佛法就是佛法,有佛法就不是佛法了!大愚說:“你剛才說在黃檗那裏叁次問法叁次被打,現在又說黃檗佛法無多子。你到底見到個什麼?”臨濟也不答話,而是在大愚的胸上捅了叁下。臨濟捅了大愚叁下,是想請他印證,但大愚不撿現成,說:“你師父是黃檗,與我無關。”意思是說我不跟人家搶徒弟。

  臨濟又回到黃檗處,往師父面前一站,說:“我又回來了!”黃檗喝斥道:“你這家夥,來來去去,什麼時候才有了期呀?”臨濟說:“我來來去去是因爲你老婆心切。”“嗯,這是誰多嘴呀?”師父知道這回他是悟了,一定是得了高安大愚的指點,于是說:“下次遇到大愚這老小子,非好好揍他一頓不可。”臨濟馬上說:“何必等下次,現在就揍!”說著上前拉著師父就揍了幾拳。黃檗說:“好哇,這家夥竟敢捋虎須了!”你看,人到了開悟的時候就是如此!見道的人感覺就是不一樣。

  當師父一棒子打下去,把你肚皮裏的佛法打沒了的時候,你就見到真正的佛法了。你那原汁原味的佛法,和釋迦牟尼佛睹明星悟道的心,就心心相應了。有了這個摩尼寶珠在手,那真是胡來胡現,漢來漢現,隨方就圓,隨病施藥,那時,無盡佛法都從這裏流出來了。

  雪峰桶底脫落公案

  以前曾有人問投子大同和尚:“大藏教裏有無稀奇事?”大同和尚答:“有什麼稀奇事,叁藏十二部從哪裏來的?産生叁藏十二部的那個東西,才是稀奇啊!”大家都陷在叁藏十二部裏,想沒想過叁藏十二部是從哪裏來的呢?大家要反觀內照,而這一切都必須經過“絕言絕慮”這一關。絕言絕慮,是邁向真如的唯一大道。

  雪峰祖師破參後,有人問他:“你在德山祖師那裏到底得到了什麼?”雪峰說:“我當時是空手去空手歸。”爲什麼說空手去空手歸呢?雪峰祖師叁上投子,九上洞山,多年參學卻一無所獲,在德山那裏還挨了無數棒。只要他一提問,老和尚提棒就打。雪峰被打得垂頭喪氣,最後很傷心地跟老和尚說:“不知開悟這個事,我還有沒有份啊?也許我與佛法真的無緣啊。”德山一聽,喝斥說:“沒出息!你在那裏打什麼妄想,老實告訴你,我宗無語言,實無一法與人!”此語斬釘截鐵,石破天驚!雪峰當時“如桶底脫落相似”,一下子開悟了。之後,雪峰祖師與趙州老和尚齊名,當時天下禅門流傳著“北有趙州,南有雪峰”的美譽。

  禅宗說白了,也就是“絕言絕慮”上使盡了手段。只有“絕言絕慮”才可以“無處不通”。你破參了,見到真如自性了,見到佛性無處不通,也就找到真正安身立命之處了,也就是徹法源底,歸根得旨了。而在這之前,一切都是光影,一切都是次第,一切都是過程,一切都是夢幻泡影。爲什麼呢?

  因爲你修的是相對的法,緣起的法。緣起法就是生滅法。老師傳給你一個東西,你用心去學,學會了,也不過是學會了一個東西而已。如同手藝人學了一種手藝技能,學的是謀生手段,搞懂了某種思維程序。叁藏十二部,各宗各派的理論,也不外乎是一套一套的理論程序而已。如果用現代的計算機和數學,很容易以數理邏輯的形式把這樣的理論表示出來,或者是通過哲學的形式將理論量化出來,規範出來。所以,一切理論都沒有什麼不得了的。今天有一萬條理論,明天可以有一萬零一條理論,甚至是十萬、百萬條的理論。人類社會的文明與思想都是無窮的理論堆積而成的。爲什麼會堆積而成?一萬年、十萬年前的文明在哪裏?再過一萬年、十萬年人類文明又會怎麼樣呢?說千道萬,佛法還是佛法,都是畫了一些影子而已。具體的是什麼?根本的是什麼?合法的是什麼?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絕言絕慮”才能“無處不通”,只有通過“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了之後,才能“歸根得旨”。不然,我們所學的、所修的都是枝葉,沒有歸根得旨,就會“隨照失宗”

  我們在學修過程中,正念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隨照而流失。好像我們今天在學法,好像我們今天在觀心,但往往我們會落入“止動歸止,止更彌動”的狀態。誰能把所學的法全部放下,放下,直到“無眼耳鼻舌身意”,達到了“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的狀態?師父傳我的這個法太好了,簡直妙不可言,讓你放下,肯定比殺掉你還難!

  所以,一些學佛的人學了10年、20年,到老都品嘗不到真如的味道,這就是犯了“隨照失宗”的錯誤。他總是在品嘗前人的東西、師父的東西,玩味這個法如何如何好,那個法怎麼怎麼高明,卻不知後面的東西是什麼。法還是要丟了才是好。必須走這個路,不然自己的鼻子永遠都被別人牽著跑。

  以智慧來抗衡自身的恐怖

  曆代祖師的高明之處,就是移換別人的眼睛。把別人的落腳處換了,瞞天過海,讓你在不知不覺之中就將自己的心性轉移了。而當你已轉過身來時,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就叫大化無迹。高明的師父才有這樣手段,如果沒有這樣的手段就不是高明的師父。

  以前雲門祖師在講開示時,有很多徒弟拿著本子做筆記。有一天,這位祖師發脾氣,說:“你們記什麼?是不是要把我所講的記下來,然後到處販賣!說這是某某師父講的,拿十兩白銀來換這個妙法。你們聽著就是了,聽到哪兒丟到哪兒。法不在我的語句上,也不在你們的筆記上。”祖師一席話,大家都不敢記了。後來,還是四川的一位師父聰明,悄悄地把祖師講的記在衣袍上。這樣記了10年,才有我們現在看到的《雲門祖師語錄》。作爲祖師,他是要你當下有現量的真實感受,他不希望大家在比量上折騰。也只有“絕言絕慮”,才能“歸根得旨”,才能“無處不通”,不然的話就“隨照失宗”了。

  我們一般人的思想總要附在一個什麼東西上,如果心裏真正空了,那反而是很可怕的。大家想一想“無眼耳鼻舌身意”是什麼感覺?想一想,當一個人在暗室裏不見天日,沒有任何聲音的時候,是不是一種極其恐怖的狀態?雖然暗室裏沒有光線沒有聲音,但還有自己的心聲,還可以自己跟自己對話,自己玩自己肚皮裏的東西。如果把肚子裏的東西抽掉又會怎樣呢?完全無夢無想、無思無慮,又是怎麼回事?平時我們腦子裏亂七八糟的事情很多:我的媽媽在哪兒?我的老婆孩子在哪兒?明天吃什麼?這個房子漏不漏雨?領導對我有沒有意見?我的上師又說什麼了?我很久沒有供養了……等等。這樣的念頭層出不窮,你真正能放下,達到“絕言絕慮”的狀態嗎?

  一般人進入這個狀態都要成精神病,都要瘋。那種恐懼、恐怖,如同人面對生死。爲什麼死會使人恐怖?今天睡著了,明天還會醒來,但一個死去的人會歸于何處呢?大家想一下這種境界。在生死離別的時候,我離開自己的親人,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走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像傳說中的一樣要過奈何橋?要喝迷魂湯?要到閻王那裏報到?這到底會是怎麼回事啊?這種感受肯定比把你放到火星上還恐怖。我的眼耳鼻舌身意還有沒有?我這張漂亮的臉蛋,下輩子到底是披豬皮還是披狗皮都說不清楚,這才是真正的恐怖。

  仔細想一想,對于一般人來講,真正的“絕言絕慮”,第一是做不到,第二是想都不敢想。《金剛經》上說,如果有人聽到這本經,遇到這種狀態,“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爲希有。”我就遇到過一些人,打坐時偶爾會進入這種狀態,但感到害怕馬上就嚇回來了。爲什麼呢?因爲自己沒有菩提、沒有力量、沒有智慧來抗衡自身的恐怖心。你正見的基礎不夠,資糧不夠,一些境界現前的時候,就會感到恐怖。

  

《漫談《信心銘》 第七講、在生死海中超越生死迷夢》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