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漫谈《信心铭》 第七讲、在生死海中超越生死迷梦▪P3

  ..续本文上一页临济三次挨打,被打得糊里糊涂,就跟首座说:“我要离开这里了。这里机缘不投,我还是另找一个地方去参学吧。”首座说:“你走可以,但是大丈夫光明磊落,不能偷偷地走,要跟师父辞行。”于是,临济去找师父辞行。在临济未辞黄檗前,首座已经跟黄檗大师沟通,说:“临济虽是后生,但他根器很好,将来会成为参天大树,庇佑天下人。请您老人家好好引导他。”临济去向黄檗大师辞行说:“师父,我太笨了,在您这里因缘不契,只好到别处学法去了。”黄檗大师说:“别的地方不要去,到高安滩头找大愚,他会解决你的问题。”

  临济老老实实去见到大愚,大愚问:“你从哪儿来?”他说:“从黄檗那儿来。”大愚说:“黄檗是大善知识,天下人都愿意上那儿去学法,你怎么倒离开了呢?”临济说:“我三次问法,三次被打,机缘不契,不知错在哪里?”大愚听了哈哈大笑说:“黄檗和尚真是老婆心切,你师父为了使你开悟都操烂了心,你还问有错没错!”临济经大愚这么一点拨,当即开悟,失声说道:“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哈哈,弄了半天,黄檗那里没有什么佛法啊。注意!没有佛法就是佛法,有佛法就不是佛法了!大愚说:“你刚才说在黄檗那里三次问法三次被打,现在又说黄檗佛法无多子。你到底见到个什么?”临济也不答话,而是在大愚的胸上捅了三下。临济捅了大愚三下,是想请他印证,但大愚不捡现成,说:“你师父是黄檗,与我无关。”意思是说我不跟人家抢徒弟。

  临济又回到黄檗处,往师父面前一站,说:“我又回来了!”黄檗喝斥道:“你这家伙,来来去去,什么时候才有了期呀?”临济说:“我来来去去是因为你老婆心切。”“嗯,这是谁多嘴呀?”师父知道这回他是悟了,一定是得了高安大愚的指点,于是说:“下次遇到大愚这老小子,非好好揍他一顿不可。”临济马上说:“何必等下次,现在就揍!”说着上前拉着师父就揍了几拳。黄檗说:“好哇,这家伙竟敢捋虎须了!”你看,人到了开悟的时候就是如此!见道的人感觉就是不一样。

  当师父一棒子打下去,把你肚皮里的佛法打没了的时候,你就见到真正的佛法了。你那原汁原味的佛法,和释迦牟尼佛睹明星悟道的心,就心心相应了。有了这个摩尼宝珠在手,那真是胡来胡现,汉来汉现,随方就圆,随病施药,那时,无尽佛法都从这里流出来了。

  雪峰桶底脱落公案

  以前曾有人问投子大同和尚:“大藏教里有无稀奇事?”大同和尚答:“有什么稀奇事,三藏十二部从哪里来的?产生三藏十二部的那个东西,才是稀奇啊!”大家都陷在三藏十二部里,想没想过三藏十二部是从哪里来的呢?大家要反观内照,而这一切都必须经过“绝言绝虑”这一关。绝言绝虑,是迈向真如的唯一大道。

  雪峰祖师破参后,有人问他:“你在德山祖师那里到底得到了什么?”雪峰说:“我当时是空手去空手归。”为什么说空手去空手归呢?雪峰祖师三上投子,九上洞山,多年参学却一无所获,在德山那里还挨了无数棒。只要他一提问,老和尚提棒就打。雪峰被打得垂头丧气,最后很伤心地跟老和尚说:“不知开悟这个事,我还有没有份啊?也许我与佛法真的无缘啊。”德山一听,喝斥说:“没出息!你在那里打什么妄想,老实告诉你,我宗无语言,实无一法与人!”此语斩钉截铁,石破天惊!雪峰当时“如桶底脱落相似”,一下子开悟了。之后,雪峰祖师与赵州老和尚齐名,当时天下禅门流传着“北有赵州,南有雪峰”的美誉。

  禅宗说白了,也就是“绝言绝虑”上使尽了手段。只有“绝言绝虑”才可以“无处不通”。你破参了,见到真如自性了,见到佛性无处不通,也就找到真正安身立命之处了,也就是彻法源底,归根得旨了。而在这之前,一切都是光影,一切都是次第,一切都是过程,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为什么呢?

  因为你修的是相对的法,缘起的法。缘起法就是生灭法。老师传给你一个东西,你用心去学,学会了,也不过是学会了一个东西而已。如同手艺人学了一种手艺技能,学的是谋生手段,搞懂了某种思维程序。三藏十二部,各宗各派的理论,也不外乎是一套一套的理论程序而已。如果用现代的计算机和数学,很容易以数理逻辑的形式把这样的理论表示出来,或者是通过哲学的形式将理论量化出来,规范出来。所以,一切理论都没有什么不得了的。今天有一万条理论,明天可以有一万零一条理论,甚至是十万、百万条的理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思想都是无穷的理论堆积而成的。为什么会堆积而成?一万年、十万年前的文明在哪里?再过一万年、十万年人类文明又会怎么样呢?说千道万,佛法还是佛法,都是画了一些影子而已。具体的是什么?根本的是什么?合法的是什么?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绝言绝虑”才能“无处不通”,只有通过“绝言绝虑,无处不通”了之后,才能“归根得旨”。不然,我们所学的、所修的都是枝叶,没有归根得旨,就会“随照失宗”

  我们在学修过程中,正念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随照而流失。好像我们今天在学法,好像我们今天在观心,但往往我们会落入“止动归止,止更弥动”的状态。谁能把所学的法全部放下,放下,直到“无眼耳鼻舌身意”,达到了“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的状态?师父传我的这个法太好了,简直妙不可言,让你放下,肯定比杀掉你还难!

  所以,一些学佛的人学了10年、20年,到老都品尝不到真如的味道,这就是犯了“随照失宗”的错误。他总是在品尝前人的东西、师父的东西,玩味这个法如何如何好,那个法怎么怎么高明,却不知后面的东西是什么。法还是要丢了才是好。必须走这个路,不然自己的鼻子永远都被别人牵着跑。

  以智慧来抗衡自身的恐怖

  历代祖师的高明之处,就是移换别人的眼睛。把别人的落脚处换了,瞒天过海,让你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将自己的心性转移了。而当你已转过身来时,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就叫大化无迹。高明的师父才有这样手段,如果没有这样的手段就不是高明的师父。

  以前云门祖师在讲开示时,有很多徒弟拿着本子做笔记。有一天,这位祖师发脾气,说:“你们记什么?是不是要把我所讲的记下来,然后到处贩卖!说这是某某师父讲的,拿十两白银来换这个妙法。你们听着就是了,听到哪儿丢到哪儿。法不在我的语句上,也不在你们的笔记上。”祖师一席话,大家都不敢记了。后来,还是四川的一位师父聪明,悄悄地把祖师讲的记在衣袍上。这样记了10年,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云门祖师语录》。作为祖师,他是要你当下有现量的真实感受,他不希望大家在比量上折腾。也只有“绝言绝虑”,才能“归根得旨”,才能“无处不通”,不然的话就“随照失宗”了。

  我们一般人的思想总要附在一个什么东西上,如果心里真正空了,那反而是很可怕的。大家想一想“无眼耳鼻舌身意”是什么感觉?想一想,当一个人在暗室里不见天日,没有任何声音的时候,是不是一种极其恐怖的状态?虽然暗室里没有光线没有声音,但还有自己的心声,还可以自己跟自己对话,自己玩自己肚皮里的东西。如果把肚子里的东西抽掉又会怎样呢?完全无梦无想、无思无虑,又是怎么回事?平时我们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事情很多:我的妈妈在哪儿?我的老婆孩子在哪儿?明天吃什么?这个房子漏不漏雨?领导对我有没有意见?我的上师又说什么了?我很久没有供养了……等等。这样的念头层出不穷,你真正能放下,达到“绝言绝虑”的状态吗?

  一般人进入这个状态都要成精神病,都要疯。那种恐惧、恐怖,如同人面对生死。为什么死会使人恐怖?今天睡着了,明天还会醒来,但一个死去的人会归于何处呢?大家想一下这种境界。在生死离别的时候,我离开自己的亲人,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走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像传说中的一样要过奈何桥?要喝迷魂汤?要到阎王那里报到?这到底会是怎么回事啊?这种感受肯定比把你放到火星上还恐怖。我的眼耳鼻舌身意还有没有?我这张漂亮的脸蛋,下辈子到底是披猪皮还是披狗皮都说不清楚,这才是真正的恐怖。

  仔细想一想,对于一般人来讲,真正的“绝言绝虑”,第一是做不到,第二是想都不敢想。《金刚经》上说,如果有人听到这本经,遇到这种状态,“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我就遇到过一些人,打坐时偶尔会进入这种状态,但感到害怕马上就吓回来了。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没有菩提、没有力量、没有智慧来抗衡自身的恐怖心。你正见的基础不够,资粮不够,一些境界现前的时候,就会感到恐怖。

  

《漫谈《信心铭》 第七讲、在生死海中超越生死迷梦》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