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碧岩錄》十五則講記 第十五 第八則 翠岩眉毛▪P4

  ..續本文上一頁了。在祖師那裏,很多都是玩這個把戲的。有一次趙州老和尚把自己關在寮房裏,大聲叫喊:“失火了!失火了!”別人進不去,弄得整個廟裏不安甯。“怎麼了,失火了?”但又看不見火,常住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以爲他失心瘋了,于是只好去請老和尚來。南泉老和尚過去敲敲門,趙州依舊不理,也不開門。南泉就把鑰匙從窗口扔了進去,這一下趙州和尚就出來了,出來禮拜說:“謝和尚相救。”這個事如果在現在,別人就會說是犯神經了,該遷單。但他是演禅啊!通過這樣的動作,把寺廟裏參禅的機趣一下提起來了。

  趙州老和尚有一次在井口打水,抱著車水的柱子上叫“救命,救命!”別的師父去叫他:哎,你在這玩什麼,幾十歲的人,還像小孩子一樣的,好玩嗎?他不料理別人,還在喊救命救命,結果又把老和尚請來。南泉老和尚過來說:“一,二,叁!”趙州老和尚馬上就下來了,說:“感謝師父救命。”你看這個玩的是什麼?我們能這樣玩嗎?所以說這個“掀倒禅床,喝散大衆,怪他不得。雖然如此,也須實到這地始得。”沒有到這個田地不行,不論怎麼玩都是錯,到這個田地,不論怎麼玩都是對的。

  “雪窦道“千古無對”,他只道“看翠岩眉毛在麼”,有什麼奇特處乃千古無對?”眉毛在不在,手指在不在,腳在不在,衣服在不在,吃飯的缽在不在,這些都是家常語,有什麼奇特的,憑什麼說“千古無對”。不像是那個崔颢在黃鶴樓上寫的詩,李太白後來看了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題詩在上頭”,李太白都不敢落筆了。

  “須知古人吐一言半句出來,不是造次,須是有定乾坤底眼始得。雪窦著一言半句,如金剛王寶劍,如踞地獅子,如擊石火,似閃電光;若不是頂門具眼,爭能見他古人落處?”雪窦頌這個“眉毛在麼?”的公案是“千古無對”,圓悟祖師又加以評唱。這的確是需要“定乾坤底眼始得”啊。怎麼去評唱呢?還是落在前面垂示裏的,“金剛王寶劍,踞地獅子,坐斷天下人舌頭。”他落腳的是這個地帶,你如果明白了這裏的風光——“如擊石火,似閃電光”。這就要“頂門具眼”,不然是看不到祖師們落腳之處的。

  “這個示衆,直得千古無對,過于德山棒、臨濟喝。”你看這評價多高。當然,不僅僅是德山棒、臨濟喝,諸如幹屎橛,柏樹子,趙州茶,雲門餅都是千古無對,都是全機大用,都是向上全提。“且道雪窦爲人,意在什麼處?”大家要在這裏邊兒好好的琢磨,但又不能用情解在意識裏邊去尋章嚼句。

  “這關字相酬,失錢遭罪。這個意如何?真饒是具透關底眼,到這裏也仔細始得。且道是翠岩失錢遭罪?是雪窦失錢遭罪?是雲門失錢遭罪?爾若透得,許爾具眼。”這幾位祖師都是一個鼻孔出氣的,他們相互的酬唱,唱來唱去,不外乎就是讓大家感覺到有一個東西壁立千仞,讓我們截斷衆流,這裏就是這個公案的關鍵所在。祖師們若不是在這兒演截斷衆流的這個法,那這則公案還有什麼意義呢?就毫無意義了。什麼眉毛在不在,什麼作賊人心虛,什麼生也,什麼關,總共加起來一共不到十個字,有什麼意思呢?所以圓悟祖師在這說,“爾若透得,許爾具眼。”那麼就成就了你,你就是個開眼的道人了。

  ““潦倒保福,抑揚難得。”抑自己、揚古人,且道保福在什麼處是抑?什麼處是揚?”我們經常看見祖師們正話反說,反話正說。臨濟祖師圓寂的時候對弟子們說:“你們以後不准把我的正法眼藏給滅了。”當時叁聖和尚就說:“和尚的正法眼藏,我等焉敢滅去。”臨濟祖師馬上就說:“我的正法眼藏就被你這個瞎驢給滅了。”叁聖和尚是臨濟最得意的弟子,臨濟宗就是從叁聖和尚那裏傳下來的,怎麼能說正法眼藏就是被這個瞎驢滅掉了呢?你說是贊他呢?還是貶他呢?我們如果是用贊歎或貶去理解,那就成幼兒園的遊戲了。

  禅師的語句不是常人所能領會的的,簡單的一個是,一個非,在歌頌你,在批評你?不是那麼回事。如果我們還把感覺落在一種是非的理解上,那我們參禅的功夫就一點都沒有上路。所以說,“且道保福在什麼處是抑?什麼處是揚?”這就是圓悟祖師的巧設機關,勾人上當,我們千萬不能去上當。

  ““唠唠翠岩,分明是賊。”且道人偷什麼來,雪窦卻道來是賊?切忌隨他語脈轉卻,到這裏須是自有操持始得。”這裏圓悟祖師又透了天機,把習禅,練禅的基本要點,再次豁盤托出,如果我們會意,當下就會。這個功夫到手以後,你再去看千七百則公案,則則你都透得過去。如果你不想參禅,認爲禅宗很多東西我不懂,我根器不夠,我還是學經教,學義理。那念佛也好,學天臺,學華嚴,學唯識的也好,學密宗的修菩提道次第也好,對不對?

  如果你有了參究心,在參禅上用功,就要相信祖師說的話。這裏是雲門山,是雲門祖師的道場,在雲門寺不提倡禅宗還提倡什麼?不提倡雲門宗還提倡什麼呢?那肯定就堂堂正正,旗幟鮮明,理直氣壯的提倡禅宗,而且要理直氣壯的提倡雲門宗。既然圓悟祖師在這裏把禅宗的命脈、關鍵處和盤托出了,那麼我們就應該信,在我們的起心動念之中,在我們習禅、練禅的時候,用我們的這個心,來貼近這個語言,和這個語言打成一片。反複的去咀嚼,反複的去理會,但是別作意識情解,“切忌隨他語脈轉卻,到這裏須是自有操持始得。”這裏邊兒就把這個話說盡了。

  ““白圭無砧”,頌翠岩大似白圭相似,更無些瑕翳。“誰辨真假”,可謂罕有人辨得。雪窦有大才,所以從頭至尾,一串穿卻,末後卻方道:“長慶相谙,眉毛生也。”且道生也在什麼處!急著眼看。”這則公案到這裏終于結案了,雪窦贊“翠岩眉毛”是白玉無瑕,尊貴無比而且美不勝收,可惜誰知其中的真假呢?而圓悟又贊雪窦有大才,才能把這重重公案如珍珠串一樣的“一串穿卻”。最後又故布疑陣,問這眉毛生在何處?這系列評唱把參禅用心之處,可以說秘密精要,都透出來了,透出來向大家介紹。如果我們用功,那麼就要好好的把這則公案盤剝得熟,用心去領會,那麼我們以後在參禅上,在禅七之中,肯定會非常的得利。

  

《《碧岩錄》十五則講記 第十五 第八則 翠岩眉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