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在祖师那里,很多都是玩这个把戏的。有一次赵州老和尚把自己关在寮房里,大声叫喊:“失火了!失火了!”别人进不去,弄得整个庙里不安宁。“怎么了,失火了?”但又看不见火,常住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以为他失心疯了,于是只好去请老和尚来。南泉老和尚过去敲敲门,赵州依旧不理,也不开门。南泉就把钥匙从窗口扔了进去,这一下赵州和尚就出来了,出来礼拜说:“谢和尚相救。”这个事如果在现在,别人就会说是犯神经了,该迁单。但他是演禅啊!通过这样的动作,把寺庙里参禅的机趣一下提起来了。
赵州老和尚有一次在井口打水,抱着车水的柱子上叫“救命,救命!”别的师父去叫他:哎,你在这玩什么,几十岁的人,还像小孩子一样的,好玩吗?他不料理别人,还在喊救命救命,结果又把老和尚请来。南泉老和尚过来说:“一,二,三!”赵州老和尚马上就下来了,说:“感谢师父救命。”你看这个玩的是什么?我们能这样玩吗?所以说这个“掀倒禅床,喝散大众,怪他不得。虽然如此,也须实到这地始得。”没有到这个田地不行,不论怎么玩都是错,到这个田地,不论怎么玩都是对的。
“雪窦道“千古无对”,他只道“看翠岩眉毛在么”,有什么奇特处乃千古无对?”眉毛在不在,手指在不在,脚在不在,衣服在不在,吃饭的钵在不在,这些都是家常语,有什么奇特的,凭什么说“千古无对”。不像是那个崔颢在黄鹤楼上写的诗,李太白后来看了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太白都不敢落笔了。
“须知古人吐一言半句出来,不是造次,须是有定乾坤底眼始得。雪窦著一言半句,如金刚王宝剑,如踞地狮子,如击石火,似闪电光;若不是顶门具眼,争能见他古人落处?”雪窦颂这个“眉毛在么?”的公案是“千古无对”,圆悟祖师又加以评唱。这的确是需要“定乾坤底眼始得”啊。怎么去评唱呢?还是落在前面垂示里的,“金刚王宝剑,踞地狮子,坐断天下人舌头。”他落脚的是这个地带,你如果明白了这里的风光——“如击石火,似闪电光”。这就要“顶门具眼”,不然是看不到祖师们落脚之处的。
“这个示众,直得千古无对,过于德山棒、临济喝。”你看这评价多高。当然,不仅仅是德山棒、临济喝,诸如干屎橛,柏树子,赵州茶,云门饼都是千古无对,都是全机大用,都是向上全提。“且道雪窦为人,意在什么处?”大家要在这里边儿好好的琢磨,但又不能用情解在意识里边去寻章嚼句。
“这关字相酬,失钱遭罪。这个意如何?真饶是具透关底眼,到这里也仔细始得。且道是翠岩失钱遭罪?是雪窦失钱遭罪?是云门失钱遭罪?尔若透得,许尔具眼。”这几位祖师都是一个鼻孔出气的,他们相互的酬唱,唱来唱去,不外乎就是让大家感觉到有一个东西壁立千仞,让我们截断众流,这里就是这个公案的关键所在。祖师们若不是在这儿演截断众流的这个法,那这则公案还有什么意义呢?就毫无意义了。什么眉毛在不在,什么作贼人心虚,什么生也,什么关,总共加起来一共不到十个字,有什么意思呢?所以圆悟祖师在这说,“尔若透得,许尔具眼。”那么就成就了你,你就是个开眼的道人了。
““潦倒保福,抑扬难得。”抑自己、扬古人,且道保福在什么处是抑?什么处是扬?”我们经常看见祖师们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临济祖师圆寂的时候对弟子们说:“你们以后不准把我的正法眼藏给灭了。”当时三圣和尚就说:“和尚的正法眼藏,我等焉敢灭去。”临济祖师马上就说:“我的正法眼藏就被你这个瞎驴给灭了。”三圣和尚是临济最得意的弟子,临济宗就是从三圣和尚那里传下来的,怎么能说正法眼藏就是被这个瞎驴灭掉了呢?你说是赞他呢?还是贬他呢?我们如果是用赞叹或贬去理解,那就成幼儿园的游戏了。
禅师的语句不是常人所能领会的的,简单的一个是,一个非,在歌颂你,在批评你?不是那么回事。如果我们还把感觉落在一种是非的理解上,那我们参禅的功夫就一点都没有上路。所以说,“且道保福在什么处是抑?什么处是扬?”这就是圆悟祖师的巧设机关,勾人上当,我们千万不能去上当。
““唠唠翠岩,分明是贼。”且道人偷什么来,雪窦却道来是贼?切忌随他语脉转却,到这里须是自有操持始得。”这里圆悟祖师又透了天机,把习禅,练禅的基本要点,再次豁盘托出,如果我们会意,当下就会。这个功夫到手以后,你再去看千七百则公案,则则你都透得过去。如果你不想参禅,认为禅宗很多东西我不懂,我根器不够,我还是学经教,学义理。那念佛也好,学天台,学华严,学唯识的也好,学密宗的修菩提道次第也好,对不对?
如果你有了参究心,在参禅上用功,就要相信祖师说的话。这里是云门山,是云门祖师的道场,在云门寺不提倡禅宗还提倡什么?不提倡云门宗还提倡什么呢?那肯定就堂堂正正,旗帜鲜明,理直气壮的提倡禅宗,而且要理直气壮的提倡云门宗。既然圆悟祖师在这里把禅宗的命脉、关键处和盘托出了,那么我们就应该信,在我们的起心动念之中,在我们习禅、练禅的时候,用我们的这个心,来贴近这个语言,和这个语言打成一片。反复的去咀嚼,反复的去理会,但是别作意识情解,“切忌随他语脉转却,到这里须是自有操持始得。”这里边儿就把这个话说尽了。
““白圭无砧”,颂翠岩大似白圭相似,更无些瑕翳。“谁辨真假”,可谓罕有人辨得。雪窦有大才,所以从头至尾,一串穿却,末后却方道:“长庆相谙,眉毛生也。”且道生也在什么处!急著眼看。”这则公案到这里终于结案了,雪窦赞“翠岩眉毛”是白玉无瑕,尊贵无比而且美不胜收,可惜谁知其中的真假呢?而圆悟又赞雪窦有大才,才能把这重重公案如珍珠串一样的“一串穿却”。最后又故布疑阵,问这眉毛生在何处?这系列评唱把参禅用心之处,可以说秘密精要,都透出来了,透出来向大家介绍。如果我们用功,那么就要好好的把这则公案盘剥得熟,用心去领会,那么我们以后在参禅上,在禅七之中,肯定会非常的得利。
《《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十五 第八则 翠岩眉毛》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