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碧岩錄》十五則講記 第七 第叁則 馬祖日面佛月面佛▪P4

  ..續本文上一頁了十年,就把太陽的法券給了投子義青,使投子義青成了中興曹洞的祖師,而且投子義青的能耐比遠錄公自己的徒弟都強。所以說,真正的禅師,真正的道人,他是大公無私的。

  興陽剖侍者是太陽老和尚的侍者,也當過園頭,後來在荊州興陽寺當方丈。他與遠錄公在太陽時就有交情了,後來遠錄公去看他,于是有這麼一個問答:“娑竭出海乾坤震,觌面相呈事若何?”什麼叫娑竭呢?娑竭就是海龍王。印度有一個羅漢也叫娑竭,娑竭婆叫善喜,因爲他生的時候,相貌特別好,他父母親見了都歡喜,任何人見了都歡喜。但這裏應該是海龍王。“娑竭出海乾坤震”——龍王出海的時候,那威風太大,乾坤都震動了。但是,“觌面相呈事若何?”我們和我們的真如、我們的佛性融爲一體,絲絲入扣,不離分毫,天天都觌面相見,但是,我們見到了我們的真如自性嗎?

  臨濟祖師說:“有個無位真人,每天在你們面上出入,你們還看得見嗎?有證據者出來說說。”當時有一個師父就從座下來,正准備說什麼叫無位真人。臨濟祖師上去就抓住他,一拳頭把他打翻在地,說:“無位真人是什麼幹屎橛啊!” 無位真人是什麼幹屎橛——觌面相見事如何?也就是說我和我們的佛性這關系到底怎麼樣?你能把這些東西弄清楚嗎?分別清楚嗎?

  面對遠錄公的勘問,剖侍者就回答:“金翅鳥王當宇宙,個中誰是出頭人?”大家都知道大鵬金翅鳥,在西遊記裏面比孫悟空還牛的。在有的寺裏,這大鵬可是立在老佛爺頭頂上的,據說還是釋迦牟尼佛的舅舅。那金翅鳥翅膀一展開,就有萬裏之闊,可遮天避日,把宇宙都遮了。但在他鋪天蓋地的時候,誰還能出頭呢?也就是說,當我們的佛性,我們的自性,我們的真如涵蓋乾坤的時候,還有我們說話的份嗎?還有我們表演的份嗎?你又怎樣能夠在這麼一個涵蓋乾坤的局面之中出頭?

  有人就問一位祖師:“如何是明明事,如何是明明裏面的主人翁?”“當然有啊!怎麼會少得了呢?”那個就問:“放出來見見面啊,把你的主人翁請出來,我們見見面。”祖師說:“這個行,但得找保安,找門衛,讓他們來通報才行啊。”我們想一想,我們的主人翁藏在裏面,我們的門衛又是什麼?怎麼樣和這個主人翁通消息?這就是我們要會“金翅鳥王當宇宙,個中誰是出頭人”的津橋。這裏面機鋒往來很嚴密的。

  “遠雲:“忽遇出頭,又什麼生?””不管你金翅鳥王當宇宙,個中誰是出頭人,忽然又出頭了又怎麼辦?剖雲:“似鹘捉鸠君不信,骷髅前驗始知真。”什麼是鹘呢?就是一種鷹,我們看見抓鴿子的隼很利害的,隼飛行速度很快,幾千米高空,忽然一下,急速降落,鴿子雖然也飛得很快,但是它可以把鴿子抓住吃掉,抓斑鸠就更不在話下了。老鷹抓點斑鸠,抓點鴿子,這是很簡單的事。你信不信?貓要抓老鼠,你信不信?如果你不信,“骷髅前驗始知真”。你說貓不吃老鼠嗎?你看剩下了一把老鼠骨頭,你就知道這個是真的。老鷹不吃鴿子,你看到了老鷹窩裏面的鴿子骨頭,鴿子的骷髅,你就相信他是真的啦。

  遠錄公又說:“恁麼則屈節當胸,(拱手)退身叁步。”——象你這樣,就很了不得了,那麼我就給你拱手,就給你道喜了。“退身叁步”就是退避叁舍,我對你就退避叁舍了。剖雲:“須彌座下烏龜子,莫待重遭點額回。” 須彌座下烏龜子,須彌座下有個老烏龜,在須彌山大海下面,在海裏駝著須彌山。“莫待重遭點額回”,好話不說兩遍,難道要象被貶到須彌座下的烏龜,才心甘心服嗎?興陽剖侍者很利害的,他不是遠錄公的侍者,是遠錄公師父太陽老和尚的侍者。所以明白了這樣的道理。有“叁皇五帝是何物”這樣的氣概,“金翅鳥王當宇宙,個中誰是出頭人”,在這樣的氣象下,芥子尚可納須彌,可以涵蓋乾坤,了卻古今的這麼一種氣象下,叁皇五帝算什麼呢?的確是:“何物”。

  “人多不見雪窦意,只管道諷國。”很多人不知道雪窦說的是什麼意思,認爲他在諷刺國政,諷刺當朝國君。“——若恁麼會,只是情見。”那個都是耳聞之實,沒有一點學問的根基。然後雪窦祖師就點破機關說:“此乃禅月《題公子行》雲。”我們知道老和尚修在益陽的白鹿寺,白鹿寺前面第二重殿的臺階上面有一系列的詩碑,是齊己的詩,深圳有一個著名的書法家用草書寫齊己的詩,老和尚把它刻在白鹿寺的壁上。齊已貫休,貫休齊己,他倆是唐五代著名的詩僧,而且是禅詩。他們的詩流傳的非常的廣,而且非常精美,把佛教禅宗的很多的感受都寫在詩上。貫休就是禅月大師,是他到四川後蜀帝所敕封的。禅月大師是晚年才到了四川,圓悟祖師他是四川人,成都人。所以,對禅月老和尚的詩就很熟。雪窦祖師也是四川人,比圓悟高兩輩,對禅月老和尚的詩更熟。

  這詩寫了什麼呢?“錦衣鮮華手擎鹘,閑行氣貌多輕忽。稼穑艱難總不知,五帝叁皇是何物?”面對著這些富家公子哥兒們,你看到,那錦衣鮮華,穿著绫羅綢緞,拿著個鳥籠,上面一只老鷹,在大街上行走,威風八面,很了不得。但是他們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貴族公子哥兒嘛,吃著家裏面祖宗留下的一碗飯。根本不知道稼穑的艱苦。他還知道什麼是叁皇五帝啊?五帝叁皇是何物啊?他們知道嗎?不知道!這是貫休老和尚譏諷這些纨绔子弟,這些纨绔子弟除了風花雪月,酒色財氣,根本就不知道世道艱難,不知道人文曆史。四書五經他們也不懂,做生意不懂,種莊稼也不懂。

  雪窦又說:“屈,堪述,明眼衲僧莫輕忽。”屈,堪述。屈什麼呢?委屈嗎?曲折嗎?但因位要做夠,知因識果。在因位上的功夫一定要做夠,所以“堪述,明眼衲僧莫輕忽。”如果,我們在因位上的事情沒有做夠,我們那有果位上的事呢?“多少人向蒼龍窟裏作活計,直饒是頂門具眼,肘後有符,明眼衲僧,照破四天下,到這裏,也莫輕忽,須是仔細始得。”我也知道,在雲門寺,很多師父的確是“向蒼龍窟裏作活計”,非常辛苦,他們學,學得辛苦;參,參得辛苦。不是這麼悠悠閑閑的。不像那些在外面廣收供養,萬衆圍繞,到處去講經說法,在外面廣作報告的;什麼學術研究,什麼國際禅宗頂級高峰會,不去玩這個。大家都在本份上,在廟裏面老老實實,辛辛苦苦爲常住服務。同時,在禅堂裏面、在日常的作爲裏面做活計,這個也是在“蒼龍窟裏作活計”。

  什麼叫蒼龍窟裏作活計?也就是生死苦海裏面作活計,在涅槃道上裏面作活計。這樣作活計,“直饒是頂門具眼,肘後有符”。我們說開眼,就是頂門具眼;明心見性了就叫頂門具眼。“肘後有符”,東晉時有“肘後方”,是道教著名祖師葛洪的遺方,是中醫藥學的重要典籍,傳說可以起死回生。“明眼衲僧照破四天下”,哪怕你是神通廣大,智慧無量,能夠明查秋毫,昭示天下,到這裏啊,“也莫輕忽,須是仔細始得”啊!

  爲什麼呢?馬大師且不安!誰又逃得了呢?是不是啊?所以,當年,圓悟克勤在他老師五祖法演那兒,跟五祖師父爭。五祖說:“你說的禅,不是不是。”圓悟祖師說:“我怎麼不是啊,我還是你的徒弟,我參學了那麼多高明,大家都說我會的,你還說我不是。”五祖就說:“說你不是,你就別在那裏瞎折騰了,別自以爲事。”他說:“你不印可我,我就走。”“你到哪裏去呢?”“我到江南去。那裏面叢林多,東邊不亮西邊亮,黑了北方有南方嘛。”五祖就說:“你不信啊,待你被一頓熱病打絕的時候,方知我在啊!”圓悟沒信,他就渡江南下,到了南京住下。

  有一次,他得了瘧疾,一會冷一會熱,差點把他折騰死。他想:“我是明心見性了的人,我有功夫,我要把它提起來,與與死神、與閻王爺鬥一下。于是就把他以前的功夫,一樣一樣的拿來幹,但一點不起作用。才知道自己功夫不夠,不是閻王老子的對手。他就發誓:“我病好以後,還是回到我師父那裏去。”好在他福報大,那次瘧疾沒有收他的命,幾個月以後好了。好了以後,趕快回到五祖山,回到他師父那裏去,在五祖老和尚的鉗錘提持下,終以真正的明心見性了。所以說,“到這裏也莫輕忽,須是仔細始得。”那個生死問題非得小心啊,並不是我有很大的學問,我有億萬家當,我的權傾朝野,我是大徹大悟,你就可以小看“生死”兩個字,閻王老子是不認這個的。所以我們也別輕忽,功夫還得從頭做,還是要到“蒼龍窟裏”老老實實,辛辛苦苦去做。所以,禅宗裏面說:“修須真修;悟須實悟。”。這裏面是一點都馬虎不得的。

  

《《碧岩錄》十五則講記 第七 第叁則 馬祖日面佛月面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