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了十年,就把太阳的法券给了投子义青,使投子义青成了中兴曹洞的祖师,而且投子义青的能耐比远录公自己的徒弟都强。所以说,真正的禅师,真正的道人,他是大公无私的。
兴阳剖侍者是太阳老和尚的侍者,也当过园头,后来在荆州兴阳寺当方丈。他与远录公在太阳时就有交情了,后来远录公去看他,于是有这么一个问答:“娑竭出海乾坤震,觌面相呈事若何?”什么叫娑竭呢?娑竭就是海龙王。印度有一个罗汉也叫娑竭,娑竭婆叫善喜,因为他生的时候,相貌特别好,他父母亲见了都欢喜,任何人见了都欢喜。但这里应该是海龙王。“娑竭出海乾坤震”——龙王出海的时候,那威风太大,乾坤都震动了。但是,“觌面相呈事若何?”我们和我们的真如、我们的佛性融为一体,丝丝入扣,不离分毫,天天都觌面相见,但是,我们见到了我们的真如自性吗?
临济祖师说:“有个无位真人,每天在你们面上出入,你们还看得见吗?有证据者出来说说。”当时有一个师父就从座下来,正准备说什么叫无位真人。临济祖师上去就抓住他,一拳头把他打翻在地,说:“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啊!” 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觌面相见事如何?也就是说我和我们的佛性这关系到底怎么样?你能把这些东西弄清楚吗?分别清楚吗?
面对远录公的勘问,剖侍者就回答:“金翅鸟王当宇宙,个中谁是出头人?”大家都知道大鹏金翅鸟,在西游记里面比孙悟空还牛的。在有的寺里,这大鹏可是立在老佛爷头顶上的,据说还是释迦牟尼佛的舅舅。那金翅鸟翅膀一展开,就有万里之阔,可遮天避日,把宇宙都遮了。但在他铺天盖地的时候,谁还能出头呢?也就是说,当我们的佛性,我们的自性,我们的真如涵盖乾坤的时候,还有我们说话的份吗?还有我们表演的份吗?你又怎样能够在这么一个涵盖乾坤的局面之中出头?
有人就问一位祖师:“如何是明明事,如何是明明里面的主人翁?”“当然有啊!怎么会少得了呢?”那个就问:“放出来见见面啊,把你的主人翁请出来,我们见见面。”祖师说:“这个行,但得找保安,找门卫,让他们来通报才行啊。”我们想一想,我们的主人翁藏在里面,我们的门卫又是什么?怎么样和这个主人翁通消息?这就是我们要会“金翅鸟王当宇宙,个中谁是出头人”的津桥。这里面机锋往来很严密的。
“远云:“忽遇出头,又什么生?””不管你金翅鸟王当宇宙,个中谁是出头人,忽然又出头了又怎么办?剖云:“似鹘捉鸠君不信,骷髅前验始知真。”什么是鹘呢?就是一种鹰,我们看见抓鸽子的隼很利害的,隼飞行速度很快,几千米高空,忽然一下,急速降落,鸽子虽然也飞得很快,但是它可以把鸽子抓住吃掉,抓斑鸠就更不在话下了。老鹰抓点斑鸠,抓点鸽子,这是很简单的事。你信不信?猫要抓老鼠,你信不信?如果你不信,“骷髅前验始知真”。你说猫不吃老鼠吗?你看剩下了一把老鼠骨头,你就知道这个是真的。老鹰不吃鸽子,你看到了老鹰窝里面的鸽子骨头,鸽子的骷髅,你就相信他是真的啦。
远录公又说:“恁么则屈节当胸,(拱手)退身三步。”——象你这样,就很了不得了,那么我就给你拱手,就给你道喜了。“退身三步”就是退避三舍,我对你就退避三舍了。剖云:“须弥座下乌龟子,莫待重遭点额回。” 须弥座下乌龟子,须弥座下有个老乌龟,在须弥山大海下面,在海里驼着须弥山。“莫待重遭点额回”,好话不说两遍,难道要象被贬到须弥座下的乌龟,才心甘心服吗?兴阳剖侍者很利害的,他不是远录公的侍者,是远录公师父太阳老和尚的侍者。所以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有“三皇五帝是何物”这样的气概,“金翅鸟王当宇宙,个中谁是出头人”,在这样的气象下,芥子尚可纳须弥,可以涵盖乾坤,了却古今的这么一种气象下,三皇五帝算什么呢?的确是:“何物”。
“人多不见雪窦意,只管道讽国。”很多人不知道雪窦说的是什么意思,认为他在讽刺国政,讽刺当朝国君。“——若恁么会,只是情见。”那个都是耳闻之实,没有一点学问的根基。然后雪窦祖师就点破机关说:“此乃禅月《题公子行》云。”我们知道老和尚修在益阳的白鹿寺,白鹿寺前面第二重殿的台阶上面有一系列的诗碑,是齐己的诗,深圳有一个著名的书法家用草书写齐己的诗,老和尚把它刻在白鹿寺的壁上。齐已贯休,贯休齐己,他俩是唐五代著名的诗僧,而且是禅诗。他们的诗流传的非常的广,而且非常精美,把佛教禅宗的很多的感受都写在诗上。贯休就是禅月大师,是他到四川后蜀帝所敕封的。禅月大师是晚年才到了四川,圆悟祖师他是四川人,成都人。所以,对禅月老和尚的诗就很熟。雪窦祖师也是四川人,比圆悟高两辈,对禅月老和尚的诗更熟。
这诗写了什么呢?“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面对着这些富家公子哥儿们,你看到,那锦衣鲜华,穿着绫罗绸缎,拿着个鸟笼,上面一只老鹰,在大街上行走,威风八面,很了不得。但是他们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贵族公子哥儿嘛,吃着家里面祖宗留下的一碗饭。根本不知道稼穑的艰苦。他还知道什么是三皇五帝啊?五帝三皇是何物啊?他们知道吗?不知道!这是贯休老和尚讥讽这些纨绔子弟,这些纨绔子弟除了风花雪月,酒色财气,根本就不知道世道艰难,不知道人文历史。四书五经他们也不懂,做生意不懂,种庄稼也不懂。
雪窦又说:“屈,堪述,明眼衲僧莫轻忽。”屈,堪述。屈什么呢?委屈吗?曲折吗?但因位要做够,知因识果。在因位上的功夫一定要做够,所以“堪述,明眼衲僧莫轻忽。”如果,我们在因位上的事情没有做够,我们那有果位上的事呢?“多少人向苍龙窟里作活计,直饶是顶门具眼,肘后有符,明眼衲僧,照破四天下,到这里,也莫轻忽,须是仔细始得。”我也知道,在云门寺,很多师父的确是“向苍龙窟里作活计”,非常辛苦,他们学,学得辛苦;参,参得辛苦。不是这么悠悠闲闲的。不像那些在外面广收供养,万众围绕,到处去讲经说法,在外面广作报告的;什么学术研究,什么国际禅宗顶级高峰会,不去玩这个。大家都在本份上,在庙里面老老实实,辛辛苦苦为常住服务。同时,在禅堂里面、在日常的作为里面做活计,这个也是在“苍龙窟里作活计”。
什么叫苍龙窟里作活计?也就是生死苦海里面作活计,在涅槃道上里面作活计。这样作活计,“直饶是顶门具眼,肘后有符”。我们说开眼,就是顶门具眼;明心见性了就叫顶门具眼。“肘后有符”,东晋时有“肘后方”,是道教著名祖师葛洪的遗方,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典籍,传说可以起死回生。“明眼衲僧照破四天下”,哪怕你是神通广大,智慧无量,能够明查秋毫,昭示天下,到这里啊,“也莫轻忽,须是仔细始得”啊!
为什么呢?马大师且不安!谁又逃得了呢?是不是啊?所以,当年,圆悟克勤在他老师五祖法演那儿,跟五祖师父争。五祖说:“你说的禅,不是不是。”圆悟祖师说:“我怎么不是啊,我还是你的徒弟,我参学了那么多高明,大家都说我会的,你还说我不是。”五祖就说:“说你不是,你就别在那里瞎折腾了,别自以为事。”他说:“你不印可我,我就走。”“你到哪里去呢?”“我到江南去。那里面丛林多,东边不亮西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嘛。”五祖就说:“你不信啊,待你被一顿热病打绝的时候,方知我在啊!”圆悟没信,他就渡江南下,到了南京住下。
有一次,他得了疟疾,一会冷一会热,差点把他折腾死。他想:“我是明心见性了的人,我有功夫,我要把它提起来,与与死神、与阎王爷斗一下。于是就把他以前的功夫,一样一样的拿来干,但一点不起作用。才知道自己功夫不够,不是阎王老子的对手。他就发誓:“我病好以后,还是回到我师父那里去。”好在他福报大,那次疟疾没有收他的命,几个月以后好了。好了以后,赶快回到五祖山,回到他师父那里去,在五祖老和尚的钳锤提持下,终以真正的明心见性了。所以说,“到这里也莫轻忽,须是仔细始得。”那个生死问题非得小心啊,并不是我有很大的学问,我有亿万家当,我的权倾朝野,我是大彻大悟,你就可以小看“生死”两个字,阎王老子是不认这个的。所以我们也别轻忽,功夫还得从头做,还是要到“苍龙窟里”老老实实,辛辛苦苦去做。所以,禅宗里面说:“修须真修;悟须实悟。”。这里面是一点都马虎不得的。
《《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七 第三则 马祖日面佛月面佛》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