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持松大師年譜▪P32

  ..續本文上一頁即還是必須經過五十二階位的修證!速疾顯即是叁和合力(自力、佛力、法界力)的作用啊。”

  超晔每次聽聞大師的精妙開示,總覺得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滿心歡喜,見大師雖年近耄耋,處于逆境,但仍無纖毫猶豫,依然精進觀修,故更加敬重並矢志追隨。

  動亂中,弟子超晔、超方、趙報真、張振葆、朱蟄瑛、範棲英、趙逸華等仍經常探谒大師,左右鄰居也不辟嫌疑,還常問道求法。其時,尚有諸多素不相識者多次前往尋找大師,找到方休。其中有兩位夢中遇到險情,被一長老所救,後見到大師德相,認出長老即持松大師,皆感激涕零,淚流滿面。這些人多系武術入門者,還有中醫師如顧鳴一等。他們對大師都非常仰慕,希望能在定功等方面得到指點。諸人在大師指導下,皆如其所願,各有進步。

  某日,有弟子請教如何修定。大師回答:“靜中修定容易,動中修定難。古來祖師自覺靜中練成了,還要到喧鬧煩雜之處去鍛煉、驗證,反複修證,繁華紅塵正是菩提道場。”

  10月6日,大師修法,一念至誠,穆韶祖師來開示說:

  “欲界觀時魔病重,色界憂境幸猶輕。

  無色已入不動地,曠漠還經十萬程!”

  大師請示說:“色觀方圓,魔病來襲,今後無色觀中預示如何?”

  穆韶祖師開示道:“平原盡處有釋尊降魔成道的菩提場”,遂現廣漠無際的平原遠端大菩提樹,大降魔成正覺的大菩提場。

  自“文革”開始,弟子許華瀚、梁惠慈遭抄家,無緣前去探望大師,且相互間音信幾無。弟子超晔則始終胸臆明朗,恪念大師多年的教導栽培,憑醫者之特殊身份,得以親近侍奉大師。當時工作隊還稱贊道:“這位醫生,待人接物,無半點差錯!”超晔看到大師骨瘦體衰,且所食甚少,便常送些營養食品等,有一次給大師一包松仁,事後大師說:“我是一天吃幾粒,一粒一粒數著吃的!”其時許多生活用品、食品都購買不到,匮乏程度非親身經曆者實難想象。超晔還經常給大師貼補生活費用,購置棉衣等生活用品。數年中,在大師的誨谕提攜下,超晔憑著自身的穎悟,對佛法精要之修證、透悟有了極大的飛躍,故大師對其寄予了更大的期望,並將修持中的諸多境界,悉數付囑于超晔。超晔一一將其錄成文字,並將大師晚年所作辭章、詩賦等仔細收錄保存,今寫入大師年譜中之諸多事迹皆是首次披露,希冀有所裨益于來哲。

  冬,弟子從化下鄉,大師撰《送從化光榮下鄉》以賀。

  1971年,辛亥,78歲

  元月,大師氣管炎發病,體力較差,弟子超晔、報真、根生等慰問伺候。雖身體虛弱,但觀修不忘,修持日進。

  1月4日,大師晚定中見一大蟒蛇,自思蟒蛇爲不動明王叁昧耶形。複見對面菩提樹上端坐釋迦如來,又覺自身坐于釋迦如來對面,頭上之明星甚亮甚近,似擡手即可摘取一般。

  撰《春分前五日公園探梅》,時花已零落殆盡,然幽香仍陣陣撲鼻,詩雲:

  百花未發梅先飏,幾樹殘妝傍回廊。

  斷續幽香風送鼻,參差疏影畫粘牆。

  經冬老幹骨偏傲,近地飛英舞倍狂。

  底事叁春留不住,羞同桃李爭低昂。

  大師之性情高潔剛直,智德圓成,雖年近八旬,然不計時序之遷移,不爭林木之秀謝,于此《探梅》詩中,可略窺見其自在平和之情操。他還畫有《紅梅》扇面一把,背面用隸書書有“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爭取勝利。”此外,又書有毛主席的《七絕·題廬山仙人洞》,其書法正如亂雲飛舞,但穩健從容。此叁件丹青書法,超晔均送至靜安寺持松法師紀念堂展出。

  春,大師精進修持,于不動地(八地)中,自感因緣非淺,撰《因感無色觀中魔事特重,請求上師加被開示大要》,深切感恩穆韶根本上師,偈雲:

  時處衆信聞承根,主誓長爲成就因;

  十種勝因盡難酬,最難長住無魔侵;

  不動地上魔不動,五智能蠲五濁塵;

  劫濁有賴空性轉,識性智圓見濁清;

  叁昧慧轉煩惱濁,衆生濁暗有光明;

  命濁轉因究竟慧,長壽圓成福智因。

  詩中提示,時處末法五濁惡世中,求出離、求得明師、求得成就要有十種勝因:一“時”節因緣,二“處”在有明師指點及自身清淨修持之所,叁“衆”中有勝緣之我,四善“根”宿植,五“聞”法歡喜生勝解心,六“信”受如法奉行,七“承”傳正法尊師法統,八“主”意堅定自心安忍,九“誓”願堅守,十能“長壽”則能保證修持。十個字的勝因缺一難成,在此基礎上以五智觀照轉化五濁度一切苦厄。由此可見,大師胸中承載的乃是國家興亡、民族苦難、衆生安樂與否的一顆大悲之心,以此爲根本,窮盡其畢生精力,通過著述大量佛學書籍及借助詩、書、畫等藝術手段,從事佛法的教育、文化傳播及社會公益事業,導引衆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實乃究竟之大方便也!這也是真切地表诠了“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大師在生活中解脫,在解脫中生活;雖曆經種種世間顛沛,然心無所住,若未徹透人生生死之真谛,焉能有如此智慧自在之成就?大師具無比高尚情操,清淨無爲而又無所不爲、非具佛陀化品位人格所不能也。

  初夏,大師咳嗽好轉,體力亦逐漸恢複,由弟子根生陪同,赴無錫惠山觀光,並陪弟子超晔至故裏省親。撰《朝罷聖地歸來,喜而賦此,幸根生有以正之》以記之。

  應邀撰《幾種呼吸法》,爲愛好者提供參考。衆人依法修習各種呼吸法,感到確能開通脈絡、增強體質,有利于入定開慧,均大喜過望。大師早年著述如《菩提心論纂注》、《攝大乘論義記》、《胎藏界行法記》等均曾提及呼吸方法,但非談氣功也,而是以風息或息風、或一呼一吸和出入息等詞散見于各書。

  9月18日,地藏菩薩聖誕,大師至外灘觀日出以祝地藏壽誕,見彩雲絢麗,如大寶蓮花承托旭日,地藏菩薩在日光中矣,四周一片紅彤之光,彩霞無數,如壽堂內壽慶之屏幛等賀品,乃繼作深呼吸,將日輪中之光與熱攝入體內,貫入胸臆。

  丹桂飄香時,由弟子陪同遊杭州西湖勝景,至靈隱寺參拜後小息。

  中秋,入善慧地(九地)後,穆韶上師現于空中曰:“汝遵師命,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廣渡衆生,著書立說,弘法利生,得四無礙辨,授汝數語證明:

  “筆底雄力勝千軍,字字達理又通情,

  密林已入善慧地,伏魔方便過二乘。”

  穆韶上師並囑大師仍需繼續精進。

  11月6日(陰曆九月十九),觀音菩薩出家日,大師晚尚未入定,聞空中有聲音言:“有千萬尊佛于須彌山頂涅槃,有涅槃塔,已造好。”同時見有許多“佛”來請,頭頂均有圓光。因自覺“無色界觀”事未做完,叁觀尚未圓滿,故不去。再請,大師仍不去。彼等再懇請,大師堅決不去!此時正光現前,原有之境象不見,乃魔境也。此若非得大定之智者,焉能把握得住?

  此種情景前後多次,各種境界大師均以定慧對治,于死魔、病魔、煩惱魔、天魔、五蘊(陰)魔覺之甚明,于難勝地天魔及遠行地死魔之多次引誘和阻礙時,始終入于如如不動,或合于本尊上師,立時會得到解脫,此長期叁密瑜伽之果也。

  又“魔”者,“磨”也,“障”也,乃衆生之無明。上偈“五智能蠲五濁塵”,“智”者,覺也。真言宗以自力及祖師、佛力加被,常于智覺之中,對治粗、細、極細煩惱,包括一切應斷之無明惑品,悟生佛不二、煩惱即菩提,達“魔佛不二”之境界,湛然而住。

  大師自離開靜安寺後,棲身于一間民宅小屋中,然其心性卻和法界大光明藏融爲一體。大師的一日叁餐依然非常簡單:早晨,住處附近有豆漿、大餅、油條等;中午是鄰居供養的,雖然每餐吃得很少,但幾年來鄰居也未覺得麻煩,相處得很融洽,如此前後度過了八年。大師喜歡喝粥,幾乎每日都會坐叁輪車前往福州路喝一碗白米粥,一撮鹹菜或幾片醬瓜作佐。喝完粥,大師就獨自慢慢踱步回去。因叁輪車費比粥錢還貴,熟人便經常笑其這樣不劃算,大師亦不辯言,依然含笑悠閑踱步。

  元旦前幾日,大師胃部已感不適。因素有胃疾,不以爲意。

  1972年,壬子,79歲

  元旦,弟子相陪左右,大師忽言曰:

  “我生已盡,所作已辦,

  梵行已立,守護本誓。”

  弟子見其含笑而語,神色自若,並無在意。一日,又見大師帶著病弱的身軀,對空發願雲:

  “願一切衆生之病苦由我一人來擔受,願一切衆生之病速愈,離苦得樂!”

  聽到大師的話,弟子超晔覺得他這麼瘦弱,卻還要代一切衆生受諸病之苦,那又怎麼受得了呢?于是,就勸大師,大師不語。過後開示曰:

  “一切應當自受之苦,是過去所造之業報所致。菩薩發心,代衆生受苦,性質則兩樣。只要我們發心,把衆生之業苦讓自己來受,我們一念觀察,一切衆生、一切惡業當體即空。如自己沒有力量,上師本尊、十方諸佛加持,這個業苦也當體即空。這樣之願心就發生這樣的作用。”

  春節前四天,大師每晚修法,均有瑞相出現,以主要者,略記如下:

  初一、初二兩晚:

  大師修法後,聞穆韶根本上師于空中言:

  “涅槃有五種,有漏、無漏、性淨無漏、方便淨無漏、究竟無漏。叁觀圓滿後方爲無漏,滿月世界莊嚴圓滿才屬究竟無漏。”

  “忍受病苦等乃爲報佛恩。”

  “從前是假人做真人,現在是真人做假人。”

  “若將涅槃,船(法)要交與堪能弟子;弟子認爲具善根、能爲法眷屬者,皆是密林加持之化人。”

  初叁晚:

  滿空法界均爲五色蓮花,蓮上十方諸佛雲集,各別具勝威儀;蓮花中各各流出甘露成大海,微妙莊嚴。五彩按各方位變化,如東方琉璃南瑪瑙,西方金色北碧青,大海中間又湧出千葉白蓮,蓮中日月雙輪在苞中越長越大,最後化光無形。此即穆韶上師加持之正報,至金剛不動智成就,蓮花開,松華如來正報定型。

  初四晚:

  見月光中初爲蓮臺,上有羯磨杵,爲塔基;杵…

《持松大師年譜》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心經闡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