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彌陀經白話解釋(上)▪P4

  ..續本文上一頁來了。既然造了業。就會有將來的結果報應了。第十一是生。就是照了現在所造的善業、惡業。將來就要受生生死死的苦。並且還不知道生到什麽地方去哩。第十二是老死。就是既然有了生的苦。就一定有老的苦。死的苦了。第一種的無明。最是迷惑人的束西。有了這種無明。一個人就糊糊塗塗的。隨便造業。造了業。就要受報應了。受報應。就是在這個生生死死裏頭。出了又進。進了又出。或是投人身。或是投畜生。總歸逃不出這關頭。所以這個無明。實在是一個人生生死死的根本。有了這個根。就自然會生出第二種的行。一直生出到第十二種的各種因緣來了。一個人死了去。死的是軀殼。他的靈性。(靈性、是最靈妙的知覺性、並不是大家所說的靈魂、靈魂、是常常要變的、靈性、是永遠不變的、○知覺性、是衆生本來有的性、有了這個性、才有知覺、沒有這個性、就同了木石一樣了、所以叫做知覺性、)仍舊還在的。不會死的。他的無明。也仍舊沒有破去。所以免不得還要投生做人。因緣的因字、是種子的意思。緣字、是幫助成功的意思。譬如種稻。一粒谷。是因。地土、雨水、同了種田人的做工。是緣。不論什麼事情。都要有因、有緣。才會成功。一個人所以生了又死。死了又生。逃不了這個生死的苦。就因爲有了這十二種因緣的緣故。緣覺曉得了生生死死的苦。所以就在這十二種因緣上邊用功。自己開悟了。得了道。就成功了一個不生不死的身體。因爲他們覺悟了這十二種的因緣。所以稱他們做緣覺的。四谛、第一是苦谛。谛字、是見到了真實的道理。一些也沒有錯的意思。苦谛、就是苦報應。第二是集谛。集字、是聚集的意思。就是貪、瞋、癡、等種種的煩惱。(貪、瞋、癡、叁個字、下邊就會講明白的、)同了種種的惡業。能夠聚集起各種苦報應來。第叁是滅谛。就是滅除生生死死的苦惱。第四是道谛。就是照真正的道理修行。因爲有了第二種的種種煩惱惡業。就有第一種的苦報應。所以要修真正的道理。才可以滅除生生死死的苦惱。聲聞明白了這種道理。所以就在這四種道理上用功夫。修到了不生不死的地位。但是聲聞還有四種分別。叫做四果。果字、就是結果的意思。修到什麽功夫。就結成功什麽果。(也有叫做果位的、加一個位字、就是得什麽位子的意思、)功夫最淺的第一種果。叫須陀洹。這個名字。是梵語。翻譯出中國文來。叫做入流。也叫做預流。意思就是剛剛明白得真正的道理。可以進到聖人一類的地位了。功夫稍稍深一些的。第二種果。叫斯陀含。也是梵語。翻譯出中國文來。叫做一來。意思就是這個人死了。就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上的人。再生到我們人的世界上來。做一世的人。就能夠斷盡生死的苦惱。不再受生死了。功夫更加深一些的。第叁種果。叫阿那含。也是梵語。翻譯出中國文來。叫做不來。意思就是這個人死了。生到色界的天上去。有的就在這一層天上。證到第四種果。就了生死的。(了生死、就是不再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有的要在色界的各層天裏頭。一層一層的升上去。受了幾次的生。才了生死的。還有的要從色界天上。一直生到了無色界天上去。才了生死的。(上邊所說的色界天、無色界天、下邊解釋無量諸天大衆俱裏頭、都會詳詳細細講明白的、)但是總歸在天上修。一直要修到煩惱都斷得清清淨淨。不再生到人的世界上來。功夫最深的。第四種果。就是阿羅漢。也是梵語。翻譯出中國文來。叫做無生。意思就是一切煩惱。都斷得清清淨淨。一些也沒有。不再受生死的苦惱了。這四種果。總名叫聲聞。羅漢、是聲聞裏頭最高的一位。緣覺同了聲聞。只知道自己要逃脫這生生死死的苦。不肯發心度人的。不像菩薩。一邊自已修。一邊就專門想度盡世界上人的苦。所以聲聞、緣覺。叫做小乘。菩薩才是大乘。但是聲聞、緣覺。既然修到了阿羅漢、辟支佛、的地位。他們不論遲早。決定會回轉小乘的心來。歸向到大乘的佛道上去。發大願心。學做菩薩。情願再到世界上來。度脫一切苦惱的衆生的。到了這樣的地步。就是菩薩了。不過有的就在這一世裏頭發大心的。(大心、就是大乘心、大願心、)有的要過了許多劫數。才發大心的。但是決定沒有永遠不發大心的。乘就是車。大乘、譬如大的車。可以多裝東西的。小乘、譬如小的車。不能夠多裝東西的。這是譬喻菩薩的心量大。(心、就是心思、量、就是限量、心量、實在就是俗話的度量、凡夫的心量、有限製的、所以小、菩薩的心量、沒有限製的、所以大、)能夠度一切衆生。聲聞、緣覺、的心量小。不能夠多度衆生。度脫的衆生多。就是修行的功德大。等到修行的功德圓滿了。就成了佛了。聲聞、緣覺。雖然不致於再到我們這個世界上來做人。受生生死死的苦。但是倘然不發度人的大願心。修菩薩的道。那就終究不過是聲聞、緣覺、罷了。不獨是不能夠成佛。並且也不會成菩薩的。所以一個人修行。總要發度人的大願心。不可以只管自己顧自己的。十善、是身叁業。口四業。意叁業。身叁業。就是身體上造出來的叁種業。口四業。就是口上造出來的四種業。意叁業、就是意思裏頭造出來的叁種業。身叁業。第一是殺業。不要說殺人了。就是最小的蚊蟲蒼蠅。也一樣的性命。都不可以殺的。不吃素的人。這殺業就犯得多極了。第二是盜業。不要說強搶了。就是拿旁人的東西。你沒有告訴他。他沒有應許你。先就拿了。就算是盜。第叁是淫業。不要說淫人家的妻女了。就是嫖了娼妓。也就犯了淫了。婦女同旁人家的男子。私底下往來。也一樣是犯淫業。口四業、第一是妄言。就是說假話。第二是兩舌。就是搬是非。第叁是惡口。就是咒罵人。第四是绮語。就是說輕薄話。意叁業、第一是貪。就是貪心不足。第二是瞋。就是動火發恨。第叁是癡。就是心裏頭轉的念頭。不合正當的道理。並且不相信因果。(因果兩個字、粗說起來、就是報應、下邊解釋彼佛何故號阿彌陀一句裏頭、會詳詳細細講明白的、)不相信一個人死了。他的靈性。仍舊不滅的道理。身叁業。口四業。意叁業。合並起來成十業。犯了就是十惡業。戒了就是十善業。五戒同了十善。差不多的。第一是戒殺。第二是戒盜。第叁是戒淫。第四是戒妄語。妄語一種。就包括兩舌、惡口、绮語、叁種在裏頭了。第五是戒飲酒。因爲酒最容易迷人的心。一個人喝醉了酒。就會做出種種不規矩的事情來的。所以也要戒的。這五戒若是不守住。就不敢保這個人身一定靠得住了。(凡有家的男子、受了五戒、叫做優婆塞、在家的女人、受了五戒、叫做優婆夷、)天道、人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叫做六道。若是一個人不修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總在這六道裏頭。出出進進。逃也逃不出。善的就生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裏頭。叫做叁善道。惡的就墮到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裏頭去。(墮字、是跌落下去的意思、)叫做叁惡道。這一段解釋丁許多。只有講羅漢的幾句。同了前邊的經文有關系還有許多話就同了經文。沒有關系了。那末爲什麽都要去講他呢。因爲佛法裏頭。這些大略的道理。也都應該要曉得一些的。所以一齊把他來大略說說。看了懂的。自然是最好看了不明白。可以不去管他。○這兩句。是說同佛在一處的許多人是怎麽樣的一等人。

  

   長老舍利弗。摩诃目犍連。摩诃迦葉。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枷。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诃劫賓那。薄拘羅。阿樓馱。

   【解】就是道行高。出家的年數多的、舍利弗等十六位。

   【釋】長字、是說道行高。老字、是說出家的年數多。長老兩個字、不獨是稱舍利弗一位。從舍利弗起。至阿樓馱。總共十六位。都是道行高的。有出家的年數多的。所以都稱他們做長老。但是道行高。同了出家的年數多。兩種裏頭。有了一種。也就可以稱長老的。舍利弗、就是舍利子。在佛的許多弟子裏頭。要算智慧最高。(智慧同了聰明、雖然差不多、但是究竟不同的、聰明可以用在正路上、也可以用在邪路上、智慧是能夠分明白邪正的道理的、)所以稱他智慧第一。目犍連、就是目連。神通最大。所以稱他神通第一。摩诃迦葉、專門苦修的。佛哀憐他年紀老了。勸他休息。他仍舊苦修。所以稱他頭陀第一。(頭陀、是梵語、有除去、同洗淨的意思、總共有十二種刻苦修打的規矩、都是出家人學的、大概都是除去種種煩惱、洗淨心思的方法、)摩诃迦旃延、同旁人講起道理來。能夠使得大家相信他、佩服他、的說法。所以稱他論議第一。摩诃拘絺羅、口才最好。隨便問他什麼。都能夠回答的。所以稱他答問第一。離婆多、他的心很正的。沒有一些顛倒的念頭。又是很定的。沒有一些散亂的念頭。所以稱他無倒亂第一。周利槃陀伽、他的根機。是很鈍的。(鈍、就是沒有智慧、)佛教了他兩句偈。偈字、是梵語、就是中國的一個頌字是稱頌、頌揚的意思、佛經裏頭、凡是句子有長短的、叫做長文、句子的字數多少一樣的、叫做偈、也叫做頌、有每一句叁個字的、有每一句四個字的、五個字、六個字、七個字的、各樣的偈、同我們中國的詩、差不多的、)就一心一意的讀這兩句。想這兩句的道理。後來竟然就明白一切的佛法了。所以稱他義持第一。(義字、就是道理、持字、是守牢的意思、)難陀、是佛的同胞弟。最講究禮節。並且相貌也好。所以稱他儀容第一。(義字、就是禮節、容字、就是相貌、)阿難陀、是佛的堂弟。就是編集這部阿彌陀經的。他做佛的侍者。(近身服侍的人、叫做侍者、)做了二十五年。佛每次說法。他總是聽到的。並且佛從前所說的法。他沒有聽著的。佛也重新同他說過一遍。他所聽的佛法。就比了大衆。格外多了。所以稱他多聞第一。羅睺羅、是佛的太子。他的功行。秘密得很。只有佛知道他。所以稱他密行第一。…

《阿彌陀經白話解釋(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