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修行方法
印光法師鑒定
皈依弟子黃智海演述
凡是要念經念佛的時候,先要把手洗幹淨了,點了叁枝香,或是燒一些檀香,都可以的。先念《香贊》,再念《開經偈》,念過了,念《阿彌陀經》。不過念《阿彌陀經》的前,還要念“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叁聲。《阿彌陀經》念完了,念《往生咒》叁遍,再念《贊佛偈》。偈念完了,念阿彌陀佛,同了觀世音、大勢至、清淨大海衆菩薩的名號。末後再念《回向偈》,同了《叁皈依》。照這個樣子念,才算成功一堂功課。現在我把修念佛方法的人,所念慣的各種,都寫在下邊。並且也用白話,來大略解釋一遍。
香贊
“贊”字,是稱贊的意思,就是稱贊燒香的功德。贊同了偈,都有發願的意思在裏頭的。《香贊》有好幾種,下邊所寫的,是大家念《阿彌陀經》念慣的一種: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解]第一句說,香爐裏頭的香,剛剛燒起來。第二句說,所有的十方無窮無盡的世界,就都受到了這個香氣的熏了。第叁句說,許多的佛,同了像海這樣大的法會,都遠遠的聞到這個香氣。第四句說,香燒出來的煙,隨便什麼地方,都結成功了吉祥的雲。第五句說,燒香的人,剛剛動了至誠懇切的念頭。第六句說,就感動了許多的佛,現出全身來了。
[釋]燒香的意思,是把香來供養佛,同了菩薩的。所以念經念佛,必定要燒香的。並且供養佛菩薩的心,要放得大,放得遠,不但是供養眼面前所供的佛菩薩,連十方所有的佛菩薩,一齊要供養的。但是第一件要緊的事情,就是要有誠心,心誠了,才能夠感動各方佛菩薩。 “乍”字,是剛剛的意思。“法界”,就是十方無窮無盡的世界。“蒙”字,是受著的意思。“熏”字,是熏著香的意思。“海會”,是佛的法會,就是佛說法的地方。說到一個“海”字,是形容他又多又大,像海一樣的意思。“悉”字,是完全的意思。“遙”字,是遠的意思。“殷”字,是懇懇切切的意思。合並起來講,是香爐裏頭的香,剛剛燒起來,十方法界都已經受著這種香氣的熏了。許多的佛,同了各處講佛法的會場裏頭,也都一齊遠遠的聞到這個香氣。並且香氣在虛空裏頭,結成功了吉祥的雲。燒香人的誠心,方才懇懇切切的發出來,許多的佛就現出他們金色的全身來,給燒香的人看。這都是燒香人發了誠心,才能夠感動佛菩薩,有這樣種種的顯應出來。 念這種香贊,還有一種意思,就是在上香的時候,要發一種願心,情願我所燒的香,十方世界都能夠受到這種香氣。那十方法界裏頭,各法界的衆生,都可以把我所燒的香,去供養各方的佛菩薩。那末我一個人燒了香,供養佛菩薩,就譬如各法界的衆生,都幫助我燒了香了,都幫助我供養了佛了。並且還情願我所燒的香,不但是供養我面前的佛菩薩,所有十方法界的許多佛菩薩,情願一齊供養到。那末在一個地方燒了香,就譬如到十方法界各處佛菩薩那裏,都燒了香了。願心發得這樣的大,功德也就隨了這個願心,大起來了。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 念叁遍,拜叁拜。 這一句同了上邊的《香贊》,一定要連在一起念的。念了《香贊》,一定就要接上去念這一句的。這一句的意思,就是念經的人,燒了香,這種香氣,沖在虛空裏頭,結成功了雲,像寶蓋一樣,所以叫香雲蓋。這香雲蓋裏頭,就有許多佛菩薩,在那裏受燒香人的供養,所以要拜。這種拜法,不獨是拜了眼面前所供的佛菩薩,直是拜了虛空裏頭無窮無盡的佛菩薩,所以功德很大的。
開經偈
凡是念經的前頭,必須要念這種《開經偈》的。偈本來就是稱贊頌揚的意思。《開經偈》,就是開頭念經的時候,先稱贊頌揚了經的好處,再接下去念經,這是念經的規矩。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解]第一句說,很高很深,並且很微細、很奇妙的佛法。第二句說,就是經過幾百、幾千、幾萬劫的年代,也很難得碰到的。第叁句說,我現在能夠看見,能夠聽到,還能夠領受,並且依了方法去做。第四句說,情願明白佛的真正實在的道理。
[釋]“無上”兩個字,是沒有比這個更高的意思。“微”字,是微細的,不是粗淺的意思。“妙”字,是又好又奇的意思。“百千萬劫”,說年代的長久,幾幾乎不可以數目來計算。“遭”字,同了“遇”字,是一樣的,都是碰到的意思,說這樣好的佛法,哪怕經過百千萬劫的時代,也很難得碰到的。“解”字,是明白的意思。“如來”,是佛的名號。 佛總共有十種名號,就是如來(“如”字,是真實不動的意思。“來”字,是佛的智慧光,一切都照到的意思)、應供(佛的智慧滿足,福德滿足,所以說是兩足尊。有了這樣的大功德,自然應該受一切衆生的供養了)、正遍知(“正”字,是沒有偏見邪見的意思。“遍”字,是周遍的意思。凡夫外道的知見,是偏的、邪的,不能夠說是正知。聲聞、緣覺、菩薩的知見、雖然是正的,但是不能夠周遍,所以也不能夠說是遍知,獨有佛才能夠當這個名號。○知見,就是知識見解)、明行足(“明”,是叁明。得了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叫叁明。“行”,是指身、口、意叁業。身、口、意叁業,完全真正清淨,只有佛能夠做到。因爲明同了行,都滿足了,所以叫“明行足”)、善逝(“逝”字,是去的意思,就是實在到不生不滅的那邊岸上去了,不會再退到這個生死海裏來的意思)、世間解(世界裏頭,同了跳出叁界的一切因果法,沒有不了解的意思。○了解,就是明白)、無上士(“士”,是人中最有知識的,不是庸庸碌碌的平常人。“無上”,是最勝的,沒有能夠勝過他的)、調禦丈夫(“調”,是教化的意思。“禦”,是引導的意思。“丈夫”,就是男人,俗語說的男子漢、大丈夫。實在“大丈夫”叁個字,只有佛能夠說)、天人師(“師”,是先生,是師傅,是教師。“天人師”,是天同了人的教師)、佛(梵語叫“佛陀”,是中國的“覺”字,解釋就是覺悟的意思)。這個十種名號,都是稱佛的。佛有這十種的功德,在各世界裏頭,最是尊重,所以又叫做“世尊”。不過稱“佛”的時候最多。“如來”同了“世尊”兩種名號,也還常常稱的。那八種名號,就不很常稱了。
這第叁、第四兩句,是說我現在能夠見到聽到,並且還能夠領受著,依了方法去做,是何等樣的福氣呢。但是見聞受持,仍舊不過是文字上面的功夫,我現在不獨是曉得了文字就算了,還情願要曉得佛的真真實實的道理哩。 佛的真實道理,就是不生不滅,就是佛的寂照圓融的真心(寂,是寂靜。照,是用智慧光照了,一切都能夠明白的意思。寂,是定的功德。照,是慧的作用。前邊“如來”二個字的解釋,同這“寂照”兩個字的意思道理,都是一樣的。圓,是圓通。融,是融合。佛的真心,雖然是寂然不動的,但是智慧的光,一切都能夠照到。雖然智慧的光,能夠照到一切境界,但是這個心,卻仍舊是寂然不動的。寂不礙照,照不礙寂,所以叫“寂照圓融”。○“作用”兩個字,很難用俗話來解釋,勉強說起來,差不多有手段的意思,有用意的意思),也就是衆生的真心。佛同了衆生的真心,是一樣的,沒有兩樣的。這種道理,能夠明白透了,才算是懂得佛法。 上邊的“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念了叁聲,拜了叁拜,就應該接上去念這個《開經偈》一遍。念過了,再念下邊的。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 念叁遍,拜叁拜。 凡是要念經,開頭一定要念叁遍佛菩薩。不過念什麼佛菩薩,那就不一定了,就要看所念的什麼經了。現在念的《阿彌陀經》,是專門講西方極樂世界的,是要修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念的。因爲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都是在七寶池裏頭的蓮華中間生出來的,所以一定要念蓮池海會佛菩薩的。簡單說起來,就是歸依西方極樂世界佛菩薩。 這一句念過了,就念《阿彌陀經》了。但是念《阿彌陀經》,一定要連“佛說阿彌陀經”一句,一齊念的。念了就接念“如是我聞”,一直念下去。念完了經,再念《往生咒》叁遍,就念下邊的《贊佛偈》了。
贊佛偈
《贊佛偈》,是稱贊佛的偈頌。稱贊各佛的偈,各各不同的。這下邊的偈,是專門稱贊阿彌陀佛的。因爲現在所念的,是《阿彌陀經》,所以要念稱贊阿彌陀佛的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衆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衆生,九品鹹令登彼岸。
[解]第一句說,阿彌陀佛的身體,是同金子一樣顔色的。第二句說,阿彌陀佛的形相,是很好的。全身的光,是很明亮的。並且這種形相,這種光明,沒有可以比得上的。第叁句說,阿彌陀佛兩條眉毛中間的一根白的毫毛,向右邊宛轉卷的(是順了旋轉的意思),有五匝(是周圍的意思),好像五座須彌山一樣的大。第四句說,阿彌陀佛的眼,青色帶些紅色,清明的很。並且很大,像四道大海。第五句說,阿彌陀佛的光裏頭,化現出來的佛,不獨是一億、十億、百千萬億,竟是沒有數目的億。第六句說,光裏頭化現出來的菩薩,也是無量無邊的多。第七句說,四十八個大願心,都是度脫衆生的。第八句說,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雖然是分九品,但是都要他們到那邊的岸上去,就是到沒有生死的那邊去。
[釋]阿彌陀佛身體的顔色,是極好極好的金色。不但是我們世界上的金,不能夠比。就是天上的金,也不能夠比。講到阿彌陀佛的形相,那真好得了不得了。顯現給凡夫同了小乘看的丈六金身,已經有叁十二相、八十種好了。若是顯現給菩薩看的,竟然有八萬四千種相;每一個相裏頭,還有八萬四千種的好;每一種好裏頭,又有八萬四千種光明。這樣的好法,那自然沒有…
《日常修行方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