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彌陀經白話解釋(上)

  阿彌陀經白話解(上)

   諸大乘經,皆以實相爲體,所說谛理,了無軒轾。若論機宜,則于無軒轾中,大有軒轾。以一切諸經,所說法門,皆須自力修習,以至斷惑證真。方有了生死分。淨土叁經所說,則博地凡夫,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兼以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雖具惑業,亦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此則一切諸經之所未有,乃如來普令一切若聖若凡同于現生,得出六道輸迥之大法門也。而阿彌陀經,文略義豐,普透群機,其爲利益,窮劫難宣。以故自佛說此法門以來,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谕,處處指歸有緣過者,祈勿錯過,則幸甚。

   阿彌陀經白話解釋序

   淨土法門。實爲十方叁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衆生之通規。亦爲末法時代一切衆生。仗佛慈力。即生了脫之要道。良以如來所說一切法門。無非令衆生出生死。成佛道耳。但以上根者少。中下者多。故能於即生了脫者。雖在正像。尚不多見。況末法人根陋劣。壽命短促。知識希少。邪外縱橫之時乎。由是如來預鑒機宜。特開淨土一門。俾一切若聖若凡。上中下根。同事修持。同於現生往生淨土。上根則速成佛道。下根則亦預聖流。較彼一代所說仗自力法門。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以佛力法力。不可思議。加以衆生信願行力。則無論功夫淺深。罪業輕重。皆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以故如來於諸大乘經。鹹皆帶說。如華嚴法華楞嚴等。其專說者。則有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尊佛經。此叁經中。凡彌陀之誓願。淨土之莊嚴。叁輩九品之生因。十方諸佛之贊歎。悉皆顯示無遺。而阿彌陀經。言簡義周。最易受持。由是古人列爲日課。無論若宗若教若律。皆於暮時讀誦。是舉天下之若僧若俗。無不以淨土爲歸者。然雖如是行持。若不谛審佛祖立法之所以然者。猶然不以求生西方爲事。殆所謂日用不知習矣不察者乎。即通宗通教之高人。尚多崇尚自力法門。不肯仰仗佛力。其志固高。其事實難即生做到。倘惑業未能淨盡。再一受生。多半迷失。不但所期皆成畫餅。且有因福造業。後生墮落之虞。由是言之。誠堪畏懼。須知淨土法門。爲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不可以與通途法門並論。若不明此義。以仗自力通途法門之義。疑仗佛力特別法門之益。而不肯信受。則其失大矣。佛說難信。蓋即指此。若無此執。即誰不信受奉行焉。近來世道人心。陷溺已極。無可救藥。凡有具正知見之偉人傑士。莫不以提倡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爲挽回狂瀾之據。精修淨業求生西方。爲究竟安隱之法。一倡百和。無不率從。由是吃素念佛。改惡修善者。日見其多。所可惜者。普通善信。未嘗學問。雖日讀彌陀經。究不知所說者爲何義。縱有疏鈔要解等注。亦非彼所能閱。黃智海居士。利人心切。取疏鈔要解之義。以白話解釋之。俾稍識字者。亦得了知經義。由是更加精進。竭誠修持。並以轉化有緣。則現生身心清淨。優入聖賢之域。臨終感應道交。直登極樂之邦。其爲利益。莫能名焉。爰書大意。以貢閱者。

   民國十六年丁卯夏曆正月常慚愧僧釋印光謹撰

   序二

   佛以無上妙慧。觀一切衆生。知其根性大小不同。而以方便智、說方便法。爲闡提人、說十善。爲小乘人、說四谛。爲中乘人、說十二因緣。爲大乘人、說六波羅蜜。皆對病根。投以良藥。此蓋方便教中不易之典也。複以徹底大悲。鑒六道群機。識其道緣淺深匪一。以殊勝異方便智。說殊勝異方便法。爲上根人、說觀想念佛法。即觀無量壽佛經前十二觀皆是也。爲中根人、說觀像念佛法。第十叁觀是也。爲下根人、說稱名念佛法。爲最下根、業重障深人、說臨終十稱念佛、即得往生法。第十六觀是也。可見佛無棄人。唯人自棄耳。獨有佛說阿彌陀經之信願持名念佛。尤爲方便之方便。殊勝之殊勝。須知持名有二種待法。一者事持。但將阿彌陀佛四字。蓦直持去。持至一心不亂。臨終決定往生。即不可以中下根論。二者理持。正持名時。能知離心無佛。離佛無心也。心佛不二。即是實相念佛。若加信願。臨終上品上生。非最上利根者不能。故知持名念佛。普被叁根。無機不攝。至圓頓。最直捷。七日成功。片言即證。橫超叁界。豎徹五時。誠爲希有難信之法門。故感六方諸佛。異口同音。稱揚勸信。釋迦如來。四辯八音所親宣也。經中、初則詳陳依正莊嚴以啓信。中則特勸應求往生以發願。後則正示執持名號以立行。一經旨宗。唯信願行。義無馀蘊。文相昭然。嗚呼。時至末法。鈍根者多。五濁繁興。叁災頻仍。而此經者。持誦固多。研詳實寡。雖有雲棲疏鈔。靈峰要解。類皆文言法語。自非初機淺識人、能得實益。海上黃子涵之。有鑒於斯。先以淺近苦切之詞。編成白話。說明兩土苦樂形容。俾知此土有叁毒四倒六道輪迥之苦。而生厭離。彼國有七珍八德九品蓮華之樂。而生忻慕。詳音彼方。其國無有叁途八難。瓦礫泥砂。純以珍寶而爲莊嚴。其人無有九惱十纏。死生老病。純以聖賢而爲眷屬。庶幾初機人修淨業者。知所趣向。遂命名曰初機淨業指南。出數千部書。風行海內。可謂煞費婆心矣。茲仍以淺近白話文字。取諸祖意。解釋此經。語甚夷易。事出常談。覽其詞。能識其心。識得心。不待境靜、而心自靜。不提心念、而佛自念。可謂大悲芬陀利。法炬陀羅尼。隨俗而即俗明真。變淨而以淨覆穢。若空谷之答響。洪鍾不待扣矣。噫。道本無言。非言不顯。且此經者。我佛不得已而言之也。言有不達。道無以明。是則前祖之疏解。亦不容其已也。言既高深。鈍根難入。今用白話文字。解釋佛經。又甯得而已之哉。予故知以白話之淺言。暢經中之深義。既甚便於初機。深有裨於法化。俾彼讀者。由淺而知深。即近而悟遠。因是書之言。而知疏解之言。因疏解之言。而悟佛經之言。佛言悟矣。信以之而真。願以之而切。持名念佛之行。以之而相續不斷。求生極樂之心。可勇決矣。

   時維民國丁卯夏釋谛閑述於四明觀宗寺之密藏居

   阿彌陀經白話解釋說明原因同了看的方法

   修行的方法很多。但是有些方法。不是我們這些根機淺薄的人。能彀做得到的。有些方法。做起來很難。很長久。恐怕等不到修成功。修行的心。已經退了。或是修還沒有修成功。人倒已經要死了。還有些方法。做起來。若是不十分明白裏頭的道理。往往就要著魔的。只有這個念佛修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方法。最是穩當。最是容易。這個方法。凡是大乘經裏頭。(什麼叫做大乘、下邊皆是大阿羅漢一句的解釋裏頭、會講明白的)、都帶說著的。若是專門說這個方法的。有叁部經。一部是無量壽經。一部是觀無量壽佛經。一部就是這阿彌陀經。前二部經。很長的。讀也很不容易。並且經的句子。文理很深。所講的道理。同了修行的方法。又不是人人都能彀懂得。都能彀做得到的。只有這部阿彌陀經。說得最簡便。最明白。所以念佛的人。都要天天念的。但是佛經的文理。是很不容易懂的。雖然從前有許多高明的大法師。把這部阿彌陀經。詳細的解釋。可惜都是文理很深的。讀書人還可以懂得。若是不懂文理的善男信女們。就不會明白了我看見許多信佛的善男信女們。大半都會念阿彌陀經的。但是這些善男信女們口裏頭盡管念。究竟阿彌陀經。講些什麼。念了有什麽好處。那就不曉得的多了。有些婦人們。竟然把這部阿彌陀經。看得很輕的。說道念了阿彌陀經。死了去做起鬼來。可以抵得多少錢用。咳。這真是笑話了。阿彌陀經的好處。說也說不盡。那裏只可以抵做錢用呢。況且一個人死了。總要盼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才可以免得這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無窮無盡的苦惱。那裏可以打這種做鬼的主意呢。我因爲可憐這些善男信女們。白用功夫。所以我把這部阿彌陀經。一段一段分開了。再把他一句一句。用白話來詳詳細細的解釋明白。並且用兩種方法來解釋。一種解釋。叫做解。就是下面前邊一種小字。開頭有一個【解】字的。這是完全照了經的字句。簡簡單單解釋的。但是有好多地方。只不過照字句解釋。還恐怕不明白。一定再要把他的來根。大略說幾句。才會懂得的。這種的解釋。就是下面後邊一種小字。開頭有一個【釋】字的。若是讀這本經的人。只要曉得些大略的意思。那末只要看【解】。倘然要曉得明白些的。那末看了【解】。冉看【釋】。都可以隨便的。不過我雖然用白話來解釋。但是我仍舊照了從前許多很高明的大法師。用文理來解釋的話。把他改做白話罷了。並沒有一句。照我自已的意思解釋的。還恐怕有不妥當的地方。教人看了。倒反誤人。所以又請了普陀山的印光老法師改正過的。你們讀這本經的人。可以放心。不會還有錯誤的了。但願你們看了這本白話解釋的阿彌陀經。大家照這本經上所說的方法一心一意的。相信西方真有這種極樂世界。時時刻刻。發出願心來。要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只消天天念佛。一定可以去的。念佛越念得多越好。自己念了。還要勸勸你們的父母兄弟。親戚朋友。大家都發心。一同做善人。一同念佛。一同要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平常時候。各種善的事情。都要去做做。各種惡的事情。一些些也不要做。那末一定會成功的。若是我說了說謊。騙你們。我死了去到閻羅王那裏要受拔舌的罪的。你們相信了我的話。將來我同你們。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做阿彌陀佛的弟子同了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許多的大菩薩。還有往生的許多最上等的善人。(往生的往字、就是去字的意思、往生、就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常在一塊兒。親近阿彌陀佛。聽佛說法。就可以漸漸的修行。漸漸的進步上去。一直到成佛的地位了。你說這一個方法。好不好呢。若是曉得了這樣的好方法。那個還肯讓旁人去得。不願自己得呢。既然要得這樣的好那就請你們大家。發起認真切實的心。快快的念起來。快快的照這種…

《阿彌陀經白話解釋(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