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著菩薩傳▪P8

  ..續本文上一頁本尊咒語等方式爲它廣作加持,但收效甚微,最後,那只母犏牛還是慢慢咽了氣。菩薩見狀,不由悲從心起,他一邊捧著母牛的頭,一邊哽咽說道:“我的老母親實在是太可憐了。”布敦仁波切在一旁勸阻說:“上師,我們還是繼續趕路吧!”尊者悲痛地搖搖頭:“你們先走吧,我暫時還不想離開這裏。”他邊說便悲哭不已。布敦仁波切不禁感慨萬分地說:“這頭母犏牛的福報真大啊,作爲旁生,能積累如此大的福報資糧,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來了。”

   色德·香秋堅贊後將尊者迎請到西竹殿堂,途經仁琫時,他突然在無人告知的情況下指著遠處說道:“紫紅色的度母天然身像應該是在那座山的前面吧!”平常,隨從人員從未向尊者指指點點那些看不見的地方。後在色德及其眷屬的陪同下,尊者開始雲遊四方,有次在離桑耶寺尚有兩天路程的一處地方,他指著遠處虛空中的一朵白雲問道:“白雲所在的地方都有什麼?”向導回答說:“白雲的下面就是桑耶寺。”菩薩感慨道:“是啊,那就是桑耶寺,真是太令人深感稀有了。”旁邊一名爲雲丹渥的阿阇黎不由問道:“到底有什麼呢?”尊者回答他:“有原因啊!”(此句句意不明。)色德在將尊者迎請到乃東(縣名,在西藏南部雅魯藏布江和雅拉香波曲也即雅隆河的彙流處,清代稱奈布東城。)以後,一直對其恭敬承侍,廣行供養,視其爲如意寶般,並不斷祈請尊者傳法。大菩薩便對乃東以及昌珠寺(七世紀初,法王松贊幹布爲鎮伏堪輿家所說羅刹女左肩所倡建的寺廟,在今山南乃東縣境,爲西藏最早寺廟之一。相傳文成公主曾居此寺,寺內有公主爐竈、六柱六門及公主珍珠卷軸像等文物。)、澤當寺(公元1351年,噶舉派大司徒绛曲堅贊所倡建的寺廟。)等地及寺廟的僧俗民衆廣施法雨。此時,罕見難睹的天人花雨再次降下,衆人見後自然皆生大信心,尊者也同時利益了無量無邊之有情,一些即將遭殺的人也趁此機會得到了解脫。五個月過後,他又來到拉薩,並爲覺沃佛像貼金,且大量供燈,爲佛法能長住世間及廣泛利益衆生而廣作祈禱。拉薩附近以及各地披著袈裟的大智者紛紛聚集到尊者身邊,就如夜空中繁星拱月一般;同時,許多在家人也彙攏在他周圍。大菩薩對他們同樣傳授了發菩提心等法門,現場也出現了花雨紛墜的景觀,所有在場人衆個個皆生起無比的信心,尊者又一次將無量衆生安置于解脫成熟道上。在貢唐、桑德、蘇果、聶塘(拉薩西郊曲水縣境內一地名,印度佛學家阿底峽尊者曾在此講學,並居住九年,後又于此地圓寂。該處有仲敦巴所建之度母寺。)等地講經說法時,天人花雨也接連落下。當時凡親眼目睹者都對大菩薩生起不退淨信,他亦將他們全部安置于利樂之道上,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慈敦仁耶有次在尊者面前曾問起過:“您在桑浦以及其他地方講經說法時,天空中所降下的花雨沒有在拉薩講經說法時降下的花雨精彩、絢麗,這是爲什麼?”尊者回答說:“看來此爲聖地之加持力所致。”當色德又將尊者迎請到雅隆地方時,一名爲當些望西之人將自己的房屋、財産悉數供養給尊者;桑丹寺的色德則繼續承侍無著菩薩,大菩薩又在澤塘等地的善知識及信衆中廣轉*輪。他曾對色德說過:“我不需要財物方面的任何供養,不要向僧人們索要錢財等物及征派烏拉(徭役、差徭、力役之征。),這樣做對佛法只有害處,故萬不可再如此行事了。”其後,當他在桑耶等地廣轉*輪時,每每在傳法之際,天上都會普降花雨,衆人亦因生起信心而獲得實際利益。色德在陪同上師從前藏地區回來時,曾將上師得到的廣大信財全部供養給以薩迦寺爲主的衆多寺廟裏的僧人,並經常幫助那些聞思修行之人,對貧窮可憐者更是尤爲關照,結果大衆都因了財、法兩方面的布施而心滿意足。

   後來,擦巴地方的人又來迎請尊者,由思杜·格朗桑波父子作施主,尊者又在善知識、出家衆及在家衆中廣轉*輪。當時正值大瘟疫流行時期,由于大菩薩的威德感召,瘟疫很快就平息下去了。不僅如此,就連關在監獄中的犯人也獲得了赦免。總之,凡遇到希求佛法之僧衆或在家人,尊者一律會用法施令其個個滿意。

   再次抵達拉薩時,菩薩在覺沃佛像前供燈並貼金,且爲利益有情及廣弘聖教而至誠祈禱。此時,思杜·格朗桑波等人再叁懇請尊者能長住拉薩,但他並未答應。返回後藏的旅途中,在達倉地方,他又爲以瓊波上師爲主的僧人及在家衆傳講佛法。一路上,只要碰到講經院、修行院或在家人,他都要作廣大的法布施。總而言之,他對前後藏的民衆以財、法及無畏大作布施,使其心願皆得以滿足。

  在某一兔年的十月一日,他才又回到悟啓地方。

   大菩薩自從受了別解脫戒後,即于二百五十叁條戒律秋毫無犯;發下願行菩提心之後,就斷除了一切自私自利之分別念,叁門唯一只行利他之舉;趨入金剛乘後,即將一切不清淨之分別念盡皆滅除,通達將所有器情世界觀爲清淨壇城之法。他的身體經常散發出清淨戒律之芳香;所居屋舍也常飄蕩出股股撲鼻香氣;他將自己吃剩下的飯以及帽子等物贈送給別人,結果這些東西上的香氣竟缭繞了近一個月也不消散。

   五十七歲之前,他從不享用肉食。後來,在爲望紮迦、衮秋堅贊上師傳授衆多教言時,他的身體稍顯欠佳。兩位上師再叁請求他務必食肉,他自己通過觀察也覺得這樣做會對衆生有利,在這種情況下,他才開始稍稍享用一點兒肉食。

   閉關期間,他的修行安排如下:

   早起洗漱過後,邊念七支供邊磕一百個頭;接下來受持一個簡略的發心儀軌並作食子念誦儀式;早飯後開始修不動佛等本尊;然後又受持一個簡略的發心儀軌;接著轉繞佛塔一百圈。每天,他都要念誦兩萬觀音心咒;修誦佛母、度母叁十遍;藥師咒二十一遍;尊勝佛母咒一遍。晚上,先按續部所言修勝樂金剛本尊;後接念一千勝樂金剛心咒;臨睡前先念七支供,後受持一個簡略的願行發心儀軌。閉關期間,他就這樣不間斷地修行,至于其他時間的修行內容則並不確定。

   大菩薩將顯密所有法門都修行圓滿,在給別人傳講佛法期間,于夢中他經常隨心所欲地雲遊各大清淨刹土,並在應化于這些刹土中的無量諸佛菩薩面前廣聞佛法聖教。法王索南堅贊在修建渥東艾悟經堂及建成開光時,曾迎請過無著菩薩,當時,大菩薩與布敦仁波切曾就各自的夢境內容作過一番交流,菩薩言:“在夢中,依此夢中身體我到過兜率天,並在彌勒菩薩面前圓滿聽受了《慈氏五論》。”布敦仁波切則說:“每當我講經說法時,如果白天沒來得及浏覽法本,則可于夜晚的夢境中將其完整看完。”無著菩薩在傳講佛法時,若碰到忘失一些教證的情況,他馬上就會雙目直視虛空,這樣做了以後,他立刻就能回憶起剛才想不起來的所有內容。他的心子在對旁人解釋此種現象時總會說:“這些遺忘的內容都是由本尊告訴上師的。”

   雖說尊者的修證已達超凡入勝之境,但他時刻都不忘觀察自己的迷亂心行。他曾自我教誡道:“你這個人不具備絲毫智慧、修證境界與賢善人格等功德,你自以爲了不起,實則自己的過失已如山王般大,只不過唯獨你本人視而不見罷了,但你卻對別人哪怕微塵般的所謂過失也明察秋毫。表面上整天把利益他人挂在嘴邊,內心卻充滿自私自利之意。外表裝作一個修行人,實際上每天只知修行生活瑣事而已。過去因不觀察自己的行爲,自欺已久,故現今不但倍受痛苦,而且連從輪回惡趣中解脫的把握也絲毫不具,這都是自己毀壞自己前程的結果。如今,若真想獲取永久安樂,那就必須安住在寂靜地,把身心全都交給上師叁寶,並遠離世間八法,且不與那些熱衷于世間八法者同流合汙。還應徹底斷除自私自利心,並披上無畏利他之铠甲,斷掉我慢與憎恨心,永遠將自己看得十分低下、卑微。尚應時常思維諸高僧大德之事迹,並要具備修苦行的毅力與勇氣……”他還說過:“以惑談他菩薩過,則將毀壞自功德,故于大乘諸士夫,不說過失佛子行。”不僅如是說,他亦如是身體力行。平日裏,除了言談與佛法有關及可以利他的話語外,無意義之閑談他一概不說,更不用說指摘別人的過失了。有時,一些人會在尊者面前說:我們的上師如何如何好,你們的上師如何如何糟糕;或某某法是多麼多麼得高深,某某法又是多麼多麼得淺顯;又或者此爲正見、彼爲邪見等等等等。聽到這些說法,尊者雖不會當面表態,但在講經說法時他往往會旁敲側擊道:“說一些無關之語其實毫無實義可言,更何況此種行爲還會使不善業增上。特別是诋毀他人,在損害自己利益的基礎上又沾染上很多別的過患,且使我們的貪嗔之心愈加熾燃,的確可謂損人不利己。如果對佛法以及他衆以偏袒心妄加毀謗,這更是非常可怕的一種行爲。”他還時常吟詠道:“言多徒增不善業,即便惡業不增長,亦爲無義虛度日。自他有利話語外,斷除妄言極爲要,此爲精進之助緣。”

   尊者于晚年時,每年都會閉關九個月、出關叁個月,出關期間即開始爲各地趕來的如繁星一般衆多的善知識、出家衆及看破今世的舍世者們,還有諸多地位顯赫的在家人等如海般的眷屬傳講佛法、廣行法布施。此時,衆人供養的母岩羊、獵狗以及放生羊等旁生亦恭恭敬敬地彙聚于尊者座下聽法。有一次,納唐寺(博朵瓦再傳弟子冬盾·洛追紮巴創建于1153年。)來的一位修行人未按上師教言行事,他在將散亂的心剛從外界收回來時就開始修風,以致最後神志不清、發了瘋。某次正當尊者講經說法時,他赤身裸體就向尊者沖來。很多人想抓住他,他竟用石塊擊打衆人,阻止他們上前。就在此時,那只母岩羊從聽法的行列中沖了出來,它徑直來到那人背後,緊接著就前腿直立直向他撞去。那人拽住岩羊的角想把它推開,岩羊依舊奮力猛撞那人,他們就這樣僵持不下,你推我搡、你進…

《無著菩薩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