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想陰區宇十種天魔
內容提要:
想陰區宇十種天魔:一、怪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二、魃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叁、魅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四、蠱毒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五、疬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六、 大力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七、鬼神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八、精魅年老成魔附體害人,九、精靈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十、自在天魔附體害人。這十種禅定所顯現的境界,都是自己心中想陰作用的表現。衆生愚癡迷亂,遇到這些景象,不識其真相,卻說大妄語,自稱已登聖境,因此墮無間地獄。
原文
阿難,彼善男子修叁摩地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曆菩薩六十聖位1。得意生身2,隨往無礙。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鹹悟其語。此則名爲想陰區宇。
(孤山曰:始叁漸次,終乎妙覺其間有賢有聖,皆是叁世諸佛所曆之位,故通稱聖位。今受陰既破,即入相似聖位,故雲意生身也。長水曰:未破想陰,故如熟寐寱言也。有成聖位分,故言音韻倫次也。令不寐者,鹹悟其語,如證聖人,則知彼有聖位之分。故般若雲:如來悉知悉見,是人皆的成就阿耨菩提。)
若動念盡,浮想銷除。于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
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爲其本。
(孤山曰:覺明如鏡,浮想如塵想盡心明,猶居相似首尾,猶始終也。若悟真常,無始終生死之異,故雲圓照。溫陵曰:想能融變,使心隨境,使境隨心,如想酢梅。能同質礙,故名融通妄想。)
【注】
1 上曆菩薩六十聖位 《大日經疏》把菩薩十地的每地又按十心分爲十位,曆六十位,則入第七地遠行地。
2 意生身 《楞伽經·卷二》載,佛告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疾無礙,故名意生。譬如意去,石壁無礙,于彼異方無量由延,因先所見,憶念不忘,自心流注不絕,于身無障礙生。大慧,如是意生身,得一時俱。菩薩摩诃薩意生身,如幻叁昧力,自在神通,妙相莊嚴,聖種類身,一時俱生。”同經卷叁載,佛告大慧:“有叁種意生身,雲何爲叁?所謂叁昧樂正受意生身、覺法自性性意生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這叁種意生身,分別對應菩薩七地、八地、九地以上的境界。
白話解
佛說:“阿難,修叁摩地的善男子,在禅定中,受陰已盡,雖未漏盡,已心神離形,如鳥出籠,有一定成就。從凡夫身上曆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
有點像睡著的人在夢中說呓語,這人雖然自己不知道,而所說的話,卻很清楚,醒著的人都聽得真切。這就是處于想陰區宇的狀態。
若不動心念,不再浮想,以本覺明心,不沾塵垢,圓照生滅不息的虛妄境界,便說想陰已盡。
這人便能超煩惱濁。引起想陰作用的因由,根源在于計著融通妄想。
一 怪鬼年老成魔 附體害人
原文
阿難,彼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叁摩提中,心愛圓明,銳其精思貪求善巧。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1,口說經法。其人不覺是其魔著,自言謂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巧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斯須,或作比丘,令彼人見。或爲帝釋。或爲婦女。或比丘尼。或寢暗室身有光明。是人愚迷,惑爲菩薩。信其教化。搖蕩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災祥變異。或言如來某處出世。或言劫火。或說刀兵。恐怖于人。令其家資,無故耗散。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注】
1 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 被天魔附身的人,即是修行著魔且有五種神通之人,當今世界各國,多有邪教害人,邪教大小頭目,可以說都是被天魔附身的人,如果沒有邪心邪念,天魔不得其便。究其根底,天魔亦是心魔。
白話解
阿難,那已得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自心圓明安定。于叁摩提中,若心愛圓明,刻意追求善巧變化,這時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善巧變化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這人的形貌隨時變化,或是比丘,或是帝釋,或是婦女,或是比丘尼。或在暗室中,可見其身發光。凡愚受其迷惑,以爲遇到菩薩,拜其爲師。他令隨他修習的人心神搖蕩,破佛律儀,潛行貪欲。他喜歡說災祥變異,或說某處有如來出世,或預言世界劫火刀兵災難,蠱惑人心,騙人散財避災。這是怪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厭足之後,離去人體。著其魔邪的師徒,都陷于王難。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若迷惑不知,便墮無間地獄。
二 魃鬼年老成魔 附體害人
原文
阿難,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叁摩提中,心愛,遊蕩,飛其精思,貪求經曆。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遊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自形無變。其聽法者,忽自見身坐寶蓮華,全體化成紫金光聚。一衆聽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爲菩薩。淫逸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諸佛應世。某處某人,當是某佛化身。來此某人即是某菩薩等來化人間。其人見故,心生傾渴,邪見密興,種智銷滅。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白話解
阿難,已得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自心圓明安定。于叁摩提中,若心愛遊蕩,刻意追求禅定中種種虛幻經曆。這時,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遊曆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這人身形不動,便能使來聽法的衆人忽然見到各自身坐蓮花寶座,全體化成紫金光聚,人人驚歎神奇。凡愚受其迷惑,以爲遇到菩薩,拜其爲師。他令隨他修習的人心生淫逸,破佛律儀,潛行貪欲。他還喜歡說諸佛應世,說某處某人是某佛化身,來此某人是某菩薩來化度人間。受其迷惑之人,傾心渴慕,邪見興盛,種智消滅。這是魃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厭足之後,離去人體。著其魔邪的師徒,都陷于王難。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如果迷惑不知,便墮無間地獄。
叁 魅鬼年老成魔 附體害人
原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叁摩提中,心愛綿合,澄其精思,貪求契合。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合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及彼聽法之人,外無遷變。令其聽者,未聞法前,心自開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見地獄。或知人間好惡諸事。或口說偈。或自誦經。各各歡娛,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爲菩薩。綿愛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後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薩亦然。其人見故,洗滌本心,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白話解
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自心圓明安定。于叁摩提中,若心愛綿密,刻意追求一一契合,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這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契合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他身形不改,使聽法之人,未聞說法,心已被感染。隨著他的誘導,意念跟著他轉。或得宿命通,或得他心通,或見地獄形狀,或能知種種人間好惡之事,或口中說偈,或自己誦經。人人心開喜悅,贊歎這是前所未見的事。凡愚受其迷惑,以爲遇到菩薩。聽衆與其密契,破佛律儀,潛行貪欲。他喜歡說佛有大小先後,妄言真佛假佛、男佛女佛、真假菩薩、男女菩薩。受其迷惑之人,自以爲洗滌本心,其實是悟得邪法。這是魅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厭足之後,離去人體。著其魔邪的師徒,都陷于王難。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如果迷惑不知,便墮無間獄。
四 蠱毒鬼年老成魔 附體害人
原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叁摩提中,心愛根本,窮覽物化性之終始,精爽其心,貪求辨析。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先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元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雖未聞法,自然心伏。是諸人等,將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現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遞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絕。都指現在即爲佛國。無別淨居及金色相。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歸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爲菩薩。推究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爲淨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處。彼無知者,信是穢言。此名蠱毒魇勝惡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白話解
已得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已得圓明安定。于叁摩提中,若心愛窮根究底,刻意追求明辨細析,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窮根究底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他身有威神,座下聽衆被其威神所懾,還未聞法,先已心伏。聽他說法的人,都認爲眼前自己的肉身即是涅槃佛的菩提法身,父子遞代相生,法身不絕;認爲眼前的國土即是佛國,別無金色淨土。聽法的人,迷失本心…
《楞嚴經白話解卷第十八 第五十四章 想陰區宇十種天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