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深信邪說,生起了前所未有的虔誠之心,願跟隨這人上刀山,下火海。凡愚受其迷惑,以爲遇到菩薩,拜其爲師,從其推究,破佛律儀,潛行貪欲。他喜歡說眼耳鼻舌都是淨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實處所。無知之人聽到這些汙言穢語,信以爲真,迷失本心。這是蠱毒惡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厭足之後,離去人體。著其魔邪的師徒,都陷于王難。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如果迷惑不知,便墮無間獄。
五 疬鬼年老成魔 附體害人
原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叁摩提中,心愛懸應,周流精研,貪求冥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元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應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能令聽衆,暫見其身如百千歲。心生愛染,不能舍離。身爲奴仆,四事供養,不覺疲勞。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師本善知識,別生法愛,黏如膠漆,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爲菩薩。親近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當時是我妻妾兄弟,今來相度。與汝相隨歸某世界,供養某佛。或言別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來所休居地。彼無知者,信是虛诳,遺失本心。此名疠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白話解
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自心圓明安定。于叁摩提中,若心愛玄妙感應,刻意追求冥感應驗,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靈感應驗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聽衆見其身面猶如年壽百千歲的異人,心生愛慕,難舍難離,願做奴僕,奉事其起居飲食,不嫌勞累。座下聽衆確信此人是先師,知識淵博,深愛其法。追隨左右,如膠似漆,湧起前所未有的親愛之心。這些人愚蠢癡迷,以爲遇到菩薩,拜其爲師。與其親近,破佛律儀,潛行貪欲。他喜歡說前生曾度某人,這某人是他的妻妾兄弟,今生再來相度,與你同歸某個世界,供養某佛。或說別有大光明天,諸佛菩薩住在其中,是一切如來所居住處。無知之人,聽到這些虛妄狂言,信以爲真,迷失本心。這是疬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厭足之後,離去人體。著其魔邪的師徒,都陷于王難。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若迷惑不知,便墮無間地獄。
六 大力鬼年老成魔 附體害人
原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叁摩提中,心愛深入。克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谧。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本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陰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令其聽人,各知本業。或于其處語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後蹋尾頓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衆傾心斂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儀外,重加精苦。誹谛比丘,罵詈徒衆。讦露人事,不避譏嫌。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發無失。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白話解
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自心圓明安定。于叁摩提中,若心愛深研,克己辛勤,樂處陰寂,追求靜谧之境,這時,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陰寂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他說可使聽衆各知自己本業,當衆指某人未死已成畜生。令一人到其後,踏其尾,被指是畜生之人起身不得。于是大衆傾心欽伏。如果有人起心動念,他能在其動念之初便知其心。他對人苛刻,除佛律儀之外,另加苦行。誹謗比丘,罵詈徒衆,揭人私隱,不避譏嫌。他喜歡說未來禍福,到時一一應驗。這是大力鬼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厭足之後,離去人體。著其魔邪的師徒,都陷于王難。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如果迷惑不知,便墮無間獄。
七 鬼神年老成魔 附體害人
原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叁摩提中,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殊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知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無端于說法處,得大寶珠,其魔或時化爲畜生,口銜其珠,及雜珍寶簡冊符牍諸奇異物,先授彼人,後著其體。或誘聽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處。是諸聽者,得未曾有。多食藥草,不餐嘉馔。或時日餐一麻一麥,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誹谛比丘,罵詈徒衆,不避譏嫌。口中好言他方寶藏,十方聖賢潛匿之處。隨其後者,往往見有奇異之人。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嶽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與承事者潛行五欲1。或有精進,純食草木。無定行事,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注】
1 五欲 有兩種說法:一、指對聲、色、香、味、觸的欲望和追求;二、指財、色(性欲)、飲食、名望、睡眠五種欲望。
白話解
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自心圓明安定。于叁摩地中,若心愛知見,刻意追尋宿命所歸,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知宿命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聽衆見這人在說法處無端得到大寶珠,有時他會變出畜生,聽衆見這畜生口含寶珠,並有奇珍異寶、簡冊符牍等異物,授與此人,再附其體。他或說地下藏有明月珠,這珠能照耀發光。聽衆所見所聞,都驚歎前所未有。他多服食藥草,不吃嘉肴美馔;偶爾一日食一麻一麥。因有魔力,形體肥壯。他無端誹謗比丘,惡口罵詈徒衆,不避譏嫌。口中好說別處有寶藏,是十方聖賢隱居之處。跟隨他去,往往能見到奇異之人。這是山林、土地、城隍、川嶽等鬼神年老成魔,附體害人。或宣揚淫欲,破佛律儀,與奉事他的人潛行五欲。有時貌似精進,只食草木。行事無定則,惑亂人心。此魔厭足之後,離去人體。著其魔邪的師徒,都陷于王難。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如果迷惑不知,便墮無間地獄。
八 精魅年老成魔 附體害人
原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叁摩提中,心愛神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貪取神力。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誠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通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或複手執火光,手撮其光,分于所聽四衆頭上,是諸聽人頂上火光,皆長數尺,亦無熱性,曾不焚燒。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于空中安坐不動。或入瓶內。或處囊中。越牖透垣,曾無障礙。唯于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誹谛禅律,罵詈徒衆。讦露人事,不避譏嫌。口中常說神通自在。或複令人傍見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實。贊歎行淫,不毀粗行。將諸猥媟,以爲傳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積劫精魅。或複龍魅。或壽終仙,再活爲魅,或仙期終,計年應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白話解
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自心圓明安定。于叁摩地中,若心愛神通種種變化,刻意追求,貪求神通力,這時,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這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神通變化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他或手執火光,將一團一團的光分置與來聽法的四衆頭上,可見各人頭頂上的火光,都有數尺長。光而不熱,並不焚燒。他或在水上行走,如履平地。或在半空中,安坐不動。或鑽入瓶內,或捆在囊中,或穿牆過壁,都無障礙。只有刀兵相臨,不得自在。他自稱是佛,身穿白衣,享受比丘的禮敬。他誹謗禅律,罵詈徒衆,揭人私隱,不避譏嫌。口中常說神通自在,或帶人去魂遊佛土。都是以鬼力迷惑人,並非真有其事。此人贊歎行淫,不守禁戒,以猥亵言行傳授其法。這是天地間的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精魅、或是龍魅,或是神仙壽終成魅等等精魅,或神仙死期已到,形體不化,爲別的怪物所附,年老成魔,附體害人。厭足之後,離去人體。著其魔邪的師徒,都陷于王難。你應事先覺悟,免入輪回。如果迷惑不知,便墮無間地獄。”
九 精靈年老成魔附體害人
原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叁摩提中,心愛入滅,研究化性,貪求深空。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終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空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于大衆內,其形忽空,衆無所見。還從虛空突然而出,存沒自在。或現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氣。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誹毀戒律,輕賤出家。口中常說無因無果。一死永滅,無複後身,及諸凡聖。雖得空寂,潛行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撥無因果。此名日月薄蝕精氣,金玉芝草,麟鳳龜鶴,經千萬年不死爲靈,出生國土。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白話解
受陰虛妙的善男子,不會再生邪念,自心圓明安定。于叁摩提中,若心愛入滅,刻意追求變化,化有入空,這時,則有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被天魔附身之人,他自己不覺得著魔,還自稱已得無上涅槃,來到追求化有入空的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在衆目睽睽之下,忽然隱形不見,突然又從空中…
《楞嚴經白話解卷第十八 第五十四章 想陰區宇十種天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