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自序品第一之一▪P2

  ..續本文上一頁[淨慧和尚解說]

  

  六祖大師是初唐時期的人,他的老家是現在北京郊區的房山縣附近。他的父親是一位官員,可能在做官時犯了錯誤,就被流放到了廣東。廣東在明代以前是最荒涼的地方,犯了錯誤的人,就往往被“下放”到邊遠的地方去“勞動改造”。六祖的父親被“下放”到現在的廣東新興縣。在當時,那是非常苦的地方,那裏瘴氣很重。

  

  六祖本身是出生在廣東,祖籍是河北。出生不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剩下他與母親,孤兒寡婦相依爲命。因爲他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加上又是一個下放戶,誰也瞧不起,經濟條件非常艱難,所以六祖大師在童年時候就是以砍柴爲生。天天上山砍柴賣,賣了的錢就買點米回去,奉養母親。

  

  [經文]

  

  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

  

  [星雲大師譯文]

  

  有一天,有位顧客買柴,囑咐我把柴送到客店去。客人把柴收下後,我得了錢退出門外時,看見一位客人正在讀誦佛經。我一聽那位客人所誦的經文,心裏頓時豁然開悟。

  

  [淨慧和尚解說]

  

  六祖大師的這段經曆,使得他對于人生有很深刻的覺悟,體悟到人生的苦,體悟到解脫的珍貴,使得他追求解脫的心很迫切!所以當他到二十歲左右,一天,在挑著柴火走街串巷尋覓買主時,走到一個客店旁邊,聽到一個住店的人在那裏念《金剛經》,他一聽到這聲音就覺得親切,就站在那裏不走,聽那位客人誦《金剛經》。

  

  [經文]

  

  遂問:客誦何經?

  

  客曰:金剛經。

  

  複問:從何所來,持此經典?

  

  客雲:我從嶄州黃梅縣東禅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

  

  [星雲大師譯文]

  

  于是問那位客人說:“請問您誦念的是什麼經?”

  

  客人答說:“金剛經。”

  

  我再問問他:“您從哪裏來?如何得以持誦這部經典?”

  

  客人答說:“我從嶄州黃梅縣東禅寺來,那是弘忍大師住持教化的道場,跟隨他參學的門人有一千余人。我就是去東禅寺禮拜五祖,而聽受此經的。大師經常勸出家、在家二衆說,只要持誦《金剛經》,自然就能夠見到自心本性,當下就能了悟成佛。”

  

  [淨慧和尚解說]

  

  六祖大師馬上把柴火放下,走到客店裏去,找到那位誦《金剛經》的人,向他請教:“你這是什麼書?怎麼會有這麼好的書?”

  

  那人說:“這是一本《金剛經》。”

  

  六祖說:“你從那裏得到這麼好的經典?”

  

  他說,:“我從黃梅五祖大師那裏得到這本經,得到這個法門。”

  

  六祖就說:“那我也要去求這個法門,我也要去找五祖大師。”

  

  作爲一個砍柴的小夥子,又是一個廣東人,語言又不通,他能夠發起這個心來,真正是不簡單。何況他所處的是古代的封閉社會,不像我們現在的年輕人這麼開放,他就想要到黃梅去,也要去學這個法,真正是太稀有難得了。

  

  [經文]

  

  惠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惠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梅參禮五祖。

  

  [星雲大師譯文]

  

  我聽了客人的這一番話,也想去參拜五祖。由于過去結下的善緣,承蒙一位客人給我十兩銀子,教我備足母親的生活所需,然後就到黃梅縣參拜五祖。

  

  [淨慧和尚解說]

  

  有位客人是位非常好的人,見到六祖既然有那麼好的心,就發心成就他。六祖說,他家裏還有一位老母親,就靠他砍柴來供養她維持生活。

  

  有位客人說:“你不要著急,我給你一點錢,你把老母安頓了,你就去吧!”

  

  六祖因爲有這樣好的因緣,就回到家裏,告訴母親這一件事,告訴他自己的決心。母親也很支持他,覺得他有這麼好的心,願意去學佛,就不留他。

  

  

叁 禮拜五祖

  

  [經文]

  

  惠能安置母畢,即便辭違,不經叁十余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

  

  [星雲大師譯文]

  

  我將母親安頓好了以後,辭別母親,不到叁十多天,就到黃梅禮拜五祖。

  

  [淨慧和尚解說]

  

  六祖大師告別了老母以後,一路上,日夜兼程,餐風宿露,很快就到了黃梅五祖會下。

  

  黃梅就是現在的湖北黃梅縣,現在那裏還有那座五祖寺。

  

  惠能大師由于有這位客人的支持與贊助,安頓了老母,就來到湖北黃梅五祖的道場。當時那裏是叫東山寺,因此五祖所傳的法門,又被稱爲“東山法門”。

  

  [經文]

  

  祖問曰:汝何才人。欲求何物?

  

  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水禮師,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星雲大師譯文]

  

  五祖見了我就問:你是什麼地方的人?來這裏想要求些什麼?

  

  我回答說:弟子是嶺南新州的百姓,遠道而來禮拜大師,只求作佛,不求別的。

  

  [淨慧和尚解說]

  

  六祖見到五祖弘忍大師,因爲他是廣東人,語言和北方人有很大差異,六祖一去那裏就要去見五祖,也見到了。

  

  五祖就問:你是哪裏來的?

  

  那時候不說廣東,是叫嶺南。六祖就說:我是嶺南來的,是嶺南新州百姓。

  

  [經文]

  

  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爲堪作佛?

  

  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星雲大師譯文]

  

  五祖說:你是嶺南人,又是獦獠,如何能作佛呢?

  

  我說:人雖有南北的分別,佛性根本沒有南北的分別!獦獠身與和尚身雖然不同,但是本自具有的佛性又有甚麼差別呢?

  

  [淨慧和尚解說]

  

  五祖就說:你是嶺南邊地之人,又是獦獠身(沒有開化的人)。

  

  六祖惠能聽了五祖這個話,不以爲然,啊,你老人家這樣說啊!他就說:人雖有南北,難道佛性也有南北嗎?

  

  你是北方人,我是南方人,人是不同,佛性哪裏有南北之分?可見他出語不凡。

  

  他又說:我的身體固然是獦獠之身,與和尚不同,但是我們之間的佛性有何差別?

  

  五祖聽到他這麼一反問,覺得這個小夥子還真是不平凡得很!可見當時六祖大師的心情非常地殷切,而且根性非常地利,所以能夠頓悟自心。

  

  [經文]

  

  五祖更欲與語,且見徒衆總在左右,乃令隨衆作務。

  

  惠能曰:惠能啓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

  

  祖雲: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看槽廠去。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自序品第一之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