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事情沒有辦法不成的,神通廣大,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這就是轉八識成四智。識即無明,無明即識。如果覺悟了,那就不是識,是智。把無明的八個識,轉成四個智慧。佛就是四個智慧完全俱備的人。這四個智慧,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又都可以歸結成一個智:法界體性智,即法界本體所體現出來的智慧。所以我們常講五方五佛五智,佛就是這五種智慧的代表。
剛才我們由苦講到集,由集講到根本煩惱俱生我執,講到要破我執。我們修學地藏法門,地藏經講了這麼多地獄,這些地獄是怎麼造成的?我們講到是業造成的;但是這些業又是怎麼造成的?業是由于我們的無明,由于我們根本煩惱貪、瞋、癡,由于抓住我不放造成的。所以應該從根本上明了,所有的地獄,包括無間地獄,都是我們的業造成的,都是我們的根本無明造成的,也就是我們的俱生我執造成的,都是我們的根本無明造成的,也就是我們的俱生我執造成的。地獄從哪裏來?從我執而來。地藏菩薩要在地獄中度衆生,就是要在地獄中破我執。
那麼怎樣來針對這個煩惱修行呢?這就是道谛。道就是解脫的道路,解脫根本苦惱的道路。道谛的方法就是戒、定、慧。戒、定、慧正好針對貪、瞋、癡,戒對貪,定對瞋,慧對癡。學佛的人,第一步要持戒,第二步要修定,第叁步要證慧。在戒的基礎上修定,在定的基礎上證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證得我們剛才講的五智。這就是道谛,道谛修好了,才能證得涅槃,證得滅谛。
滅谛就是滅根本煩惱、苦惱的真理。滅谛就是涅槃的別名。滅的真理就是涅槃,就是把我們的根本煩惱,所有的苦、不淨,都變成“常、樂、我、淨”。所以佛教小乘從修行上來講,進十二因緣,講四谛,通過對苦、集、滅、道的修證,對十二因緣的修證,然後證入涅槃。這都是針對業力來修的,這裏就不再多講了。爲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地藏的經法,所以花這麼多時間講業力。
現在請大家看第叁品,“觀衆生業緣品”。地藏菩薩的因地願行在前面講過了,地藏菩薩看佛的相好而發願度脫一切衆生,有一個不度脫也不成佛。第叁品講業緣,第四品是講業感,第五品講業苦。這叁、四、五品是聯系著的,表明地藏菩薩所教化、度化的範圍和內容。第叁品是因佛母摩耶夫人問,而說一切衆生造無間的業緣,受無間的業苦,所以這一品的標題叫“觀衆生業緣品第叁”。衆生無邊,所以衆生造的業也無量。有無量無邊的業報中,最難解脫的莫過于南閻浮提的衆生。在這品中我們看到,世界、法界那麼多,但摩耶夫人特別關心南浮提。我們這個世界叫閻浮提世界,什麼是閻浮提?印度有一種樹叫閻浮樹,在印度很多,提是洲的意思。意譯主是閻浮樹的洲。經上說,摩耶夫人問“閻浮衆生,造業差別”,摩耶夫人不是不關心其它世界,但是閻浮提的衆生罪苦最重,業感最重,所以佛母興慈,特問地藏閻浮衆生。于是地藏概括地爲佛母講了一下閻浮衆生罪報的名號。
地藏首先講,衆生以五種惡業墮無間地獄的。哪五種呢?我把它歸納一下:第一種叫做不孝父母乃至殺害。第二種叫做“出佛身血,毀謗叁寶”。叁寶就是佛寶、法寶、僧寶,對佛經不尊敬也包括在內。第叁種叫做侵損常住,恣行淫欲。常住指寺廟,伽藍。因爲出家人爲佛法的常住,所以寺廟也叫常住,是爲世間人弘揚佛法,住持佛法的,所以叫常住。如果在寺廟裏損害東西,侵害廟裏的權力,特別是侮辱僧尼,在寺裏恣行淫欲,或殺或害,這都是大逆不道,要墮無間地獄 的。第四種是對僧人來說的。有一些僧人,“僞作沙門”,“心非沙門”,穿出家的衣服,但心裏沒做沙門行;“破用常住”,因爲出家人是接受供養的,衣、食、住、行都是常住開支;“欺诳白衣”,欺騙在家人。在家人信奉叁寶、供養叁寶,爲了使出家人真正修行得道,來教育在家人。假如身穿沙門衣,心非沙門行,那就違背戒律,這種種罪,這也是大逆不道,墮無間地獄。這是對僞沙門而言的,真正的出家人是應該值得尊敬和供養的。第五種是偷竊常住的財物,取不該取的,當墮無間地獄。五逆大罪,“千萬億劫,永無出期”,“求暫停苦,一念不得”。爲什麼五逆罪報這麼重呢?因爲父母是生你養你的,父母與與子女間有感情,動物都有感情。如果一個人對父母不孝,殺害,真是大逆不道,再者“出佛身血、毀謗叁寶”,這又包括:侵損常住,僞裝沙門,侵害叁寶的利益。爲什麼侵害寺廟、侵害出家人罪這麼大呢?因爲出世間法是佛法的常住,世間造的罪可以寺廟裏,到出世間法裏求得忏悔。如果把出世間,弘揚佛法的地方毀了,偷竊了,使之不能轉*輪、做法事,不能爲衆生消災避禍,那就是毀出世法,比在世間造的重得多。這是斷送了世間人求法 悟道的地方和機會,所以罪過大。修廟、供養叁寶,善業大。毀謗叁寶,惡業也大。所以這五條最主要歸結爲兩點,一是生身父母,一是法身父母。生身父母給你生命,法向父母(即叁寶)給你慧命。當然這兩者互相有關系。有生命才能供養,對法身父母要尊敬供養。所以我們對生身父母要尊敬供養。法身父母包括你從學的老師、阿阇黎、金剛上師等。我講的是真正能夠擔當得起的大阿阇黎,那就是由他給的慧命。
地藏菩薩答覆了佛母摩耶夫人叁問之後,佛母又問,什麼叫做無間地獄?地藏菩薩就回答:這個地獄是諸地獄之一,諸地獄都在大鐵圍山裏,其中有所謂大地獄,大地獄有十八種,比大地獄小一點的有五百種,名稱各各不同。比這五百再小一點的還有一千百地獄,名號也不同。這些地獄都是衆生無量惡業所感,苦果很多,說不能盡。無間地獄的所報最甚,惡報最曆害。我們讀經文時稍微區別一下。無間地獄的火毒、熱鐵、蛇狗、獄床,就是衆生所感之業。罪人受惡鬼、夜叉、鐵鷹、鐵蛇種種苦毒,是衆生所感之業。經上講動萬劫,求出無期,此方他方,輾轉相寄。地獄是否隨著這一劫的時間毀了就了結了?不是的,業力是不空的,業力是不滅的,哪怕這個世界是成、住、壞、空,壞了,你的罪報並未了,還得帶著這個業。轉寄另一地方,另外一個星球,另外一個國土。在這一界遭的報,將來這一界成、住、壞、空,又造成新的世界了,你從那一界再來。並不因爲這個世界毀了,你的業就斷了,報就了了,沒有了,還要寄生他界。他界壞了,又寄他界,新世界組成了,還得再來繼續受報。所以經上講“此界壞時,寄生他界”。說明業力不滅,業報不了。
那麼,經中又說了五無間,五無間是什麼呢?第一時無間,日夜受罪沒有間斷。第二身無間,是說並不因地獄人滿爲患,你就能間斷一下。你一個人也在滿地獄裏受苦,地獄坐滿了,也同樣要受罪。第叁,苦無間,就是經上說:“罪器叉棒、鷹蛇狼犬”……,不間斷,受了這樣受那樣,沒有一刻停。第四是衆類無間,什麼是衆類無間?就是不管男女老幼,是哪一國人,,是貴是賤,是龍是鬼,是天是鬼。這裏要注意,無間地獄不光是人墮去,還有其他道上的,畜生、修羅、天部都有。天部墮地獄的有時比人還多。因爲天部大享樂,太快活了,乃至于根本不曉得修行。地獄太苦了,苦得沒法想到修行。只有我們人道苦也苦,樂也樂,但曉得修行,所以佛是在人道中成的。所以講“人身難得”,就是這個道理。第五個就是長時間的連綿無間,長時間的不間斷。你看,我們人的思想念頭,一刻也沒間斷過,哪怕睡覺了,還在活動、做夢。地獄跟我們的念頭關系很大,念無間,地獄也無間。衆生的惡業,所感的苦報,說不能盡。在無量的業報中,地獄的業報最苦,說不能盡。地獄中最苦的又是無間地獄,說不能盡。所以地藏菩薩告佛母曰:“無間地獄,粗說如是。”假如展開來說地獄的各種情況,地獄的器具、地獄的名號,以及在地獄受苦的事情,也說不能盡。可見衆生業緣深重。正是因爲衆生的業緣深重,就更加看出地藏菩薩的悲願深重:分身無量地獄,化度衆生,一定要衆生解脫,然後自己才成佛。但願南閻浮提以及其他地獄的衆生,可因地藏菩薩的悲願而終究得度。但是,要解脫這個地獄之苦,遙遙無期。何況現在這個人世間還有殺盜淫妄,橫造惡業,自投惡趣,變本加厲,這不是可悲歎的事嗎?所以,因地獄說不能盡,摩耶夫人聽了之後,“悉憂合掌,頂禮而退”。摩耶夫人沒話說了,衆生太苦了,地獄還有沒有了期,地藏菩薩將來還能不能成佛啊?
前面講過,業力的體是四大四相,它的用是六因五果,六因中有能作因、俱有因,說明一個因能生多果。比如一粒麥子,可以長出許多麥子,一個因産生的果也是多方面的。舉個例子一個人被車軋死,影響到全家、親屬、社會方方面面。所以一因産多果,但是要注意,業力是有限因,不是無限因。有限因不可能造無限果。所以哪怕在地獄裏呆得再長,也沒有永恒的地獄。因爲我們衆生再造的什麼因也是有限因,不可能得無限果。不會老在地獄出不來,還是會出來的。不過時間不曉得多長。我們的業力不可能無限,真正的無限因只有在無漏法裏才有。我們的有漏法不可能有無限因。正因爲有限因不能得無限果,所以沒永恒的地獄,也沒有永恒的天堂。老在天堂享受是不可能的,還是會變的,這是因果的原理,絲毫不差。那麼有的人講,反正我將來會成佛,反正將來會得度,那麼我造了業也無妨。但你若是墮無間地獄,受一念暫停都不得的苦,我看還是警惕一點好。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觀衆生業緣品第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