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簡介(見如法師)▪P3

  ..續本文上一頁師事之,學《悉昙章》,誦持《梵經》。尋渡南海,唐.玄宗八年(七二○)抵洛陽,時年十六。至二十歲開元十二年,于洛陽廣福寺受具足戒。師聰明過人,盡得五部叁密之法。

  五部叁密之法:

  

  

  

  

  四曼諸法各有身、口、意之叁業,無有缺者。

  

  斯之叁業,其物之作用,周遍法界,其大無方所,其細也絕無間,非等覺以還之人,所能測知,唯佛與佛乃能知之。

  

  金剛智示寂,師遵遺命,往印度求法。船遇順風,未逾一年而抵師子國龍智阿阇梨所。行禮如儀從而問津,即奉獻大唐國信,金具等供養物。龍智曰:「吾寶者心也,非此金具等也。」即授以《十八會金剛瑜伽及大毗盧遮那大悲胎藏》各十萬頌,《五部3灌頂真言》秘典,經論梵策五百余部,並蒙指授諸尊密印,文義性相等。又遍遊五印度,于天寶五年(七四六)還京,爲玄宗灌頂。住淨影寺,適時幹旱,修孔雀法祈雨靈驗,賜號智藏,並賜紫袈裟等。

  

  安史之亂起,師住長安大興善寺行禳災之法。曾于太原五臺山建密教道場。大曆六年(七七一)表進開元以來所譯經典七十七部一○一卷及目錄一卷並請入藏。

  

  大曆九年六月中,師預知時至,上表辭別,倚臥入寂,享年七十。追贈司空,代宗朝谥號大辯正廣智叁藏和上。于大興善寺造塔安置舍利,與羅什、真谛、玄奘並稱四大翻譯家,對確立梵語與漢字間嚴密音韻對照組織之功甚钜。又與善無畏、金剛智並稱開元叁大士,付法弟子惠果爲嫡傳真言宗第七祖。

  

  其所居寺有荷池,周回四十畝,旁無灌注而湧甘泉,濃甘鏡清,冬夏常滿。池水先期而涸,與夫雙林變白,事雖異,感同矣。(宋《高俪傳》卷一,《表製集》4卷一至卷六,《兩部大法相承師資付法記》卷上卷下,大唐貞元《釋教錄》卷上)

  

  欲詳師之行誼,請閱《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七十二冊,《密宗教史》七○頁,《不空叁藏的興法》。

  

  附注

  1祜者,幸福也。

  2楞嚴咒疏謂師子國,今錫蘭。

  3五部者,佛部、寶部、蓮華部、金剛部、羯磨部。

  4《表製集》收于《大藏》五十二冊,唐.圓照編集。本書搜集唐代密教最盛時期之文獻,向爲史學家所重。

  

  

  丙、追溯鑒定

  

  公元叁一二年,西域僧帛屍梨密多羅PoSrimitra爲西域國王子,舍位出家,于晉懷帝水嘉六年來中國,住于建康(南京)建初寺。東晉元帝永昌元年譯《孔雀王神咒經》等。這是根據佛光山出版的《佛教史年表》裏的記載。

  

  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78冊,《大孔雀經藥叉名錄輿地考》二十一頁七行雲:帛屍盤密多羅于叁○七-叁一二年1間至中國,叁一七至叁二二年間譯有叁本,《釋藏》尚存帛譯二本。茲二本實爲一本,特其一本譯文較長耳。《高麗藏》皆名《佛說大金色孔雀王咒經》。《元藏》、《明藏》一名《佛說大孔雀王咒經》,一名《佛說大孔雀王雜神咒經》。鸠摩羅什Kumarajiva譯經甚多,《釋藏》中亦有一《孔雀經》,據雲爲其譯本,其名爲《大金色孔雀咒經》。其中雜有《般若波羅密多咒》Prajnaparamitadharani,及別咒。諸咒以外余文,似節錄帛譯二本之文,恐非鸠譯。則此叁本實一本之節譯耳。

  

  《大孔雀經》全文之翻譯,在五一六年,譯人爲扶南2叁藏法師僧伽婆羅Sanghabhadra至中國後,于五○六至五二○年間翻譯經文。其《孔雀經》漢名爲《佛說孔雀王咒經》,其譯文多從實錄,譯筆既劣,間有錯誤。

  

  至七○五年,工綴典詞之義淨,又譯《佛說大孔雀王咒經》。淨本雖自稱譯其全文,散文詞頌,皆依原本,第藥叉之名,有音綴甚長,而不能合中文之五言頌句者,其譯本之本名,遂不免有省譯意譯之事。

  

  其後密宗大師不空亦有(相去淨師四十余年)新譯本,名《佛母大孔雀明王經》,此本與其謂譯原文,無甯謂校正淨本。當時不空必定有一種或數種梵本爲根據,且其學問甚博,則其譯本洵可重也。

  

  據《至元法寶勘同總錄》(一二八五至一二八七年,元.慶吉祥等集),《元藏》中尚有不空撰之《唐梵相對孔雀經》,現已佚而不傳。又日本僧人靈雲Rio-un曾于一六八六年,對勘(不)空本及(義)淨本,而撰《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異同》,此本已爲日本《釋藏》(應指明治本)所錄……。

  

  西藏文譯本,現存于北京刊《甘珠爾藏》Kandjour中之Rgyud部中,爲Silendrabodhi, Jnakyaprabha, Sakyaprabha等及Ye-“sessde團合譯本。其名爲Rigsnagskyargyal mo rma bya chen mo gzuna,乃直譯梵文原名。譯文亦極正確。惟譯本名則依西藏譯例,不譯其音,僅譯其意,自不免有多少臆斷耳。

  

  本經經題雖因譯人不同而相異,但皆取孔雀能滅除蛇毒之義。以所喻之鳥德,顯能喻之經德,縱追溯自七世紀或六世紀亦不例外。孔在王日暮晨朝以咒自護,所以《孔雀咒》即名曰Paritta,譯爲擁護是也。

  

  帛屍柴密多羅,于公元叁一七年攜《孔雀咒經》抵華,在此之前,亦即小角、空海之數百年前已有孔雀法。(經題人題追溯鑒定竟)

  

  附注

  1密宗綱要叁頁雲西晉水嘉年來華。

  2扶南者今高棉也。

  

  

  二、經功威德四

  

  甲、持驗略述

  

  據《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七十叁冊,《密宗思想集》,郭元興大德之《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之勝利》一文雲:「日本有役小角者,以持誦《孔雀明王真言》,念念不絕而得悉地。升天入地,役使百神,爲彼邦修驗派之開祖。因一腹行神(摩睺羅伽)違其敕令,即以《孔雀明王咒》,咒鐵索縛之深澗。後有越泰澄者,持《觀音真言》而得悉地,欲試咒力解彼神縛,小角現身空中厲聲叱止,越泰澄扶桑密教史中,所稱爲觀音化身者也,其對持《孔雀明王咒》而得悉地者,猶不敢違其敕教,則本尊威德從可知矣。」

  

  按:本經內容從無得悉地可升天入地,役使百神之經文。小角之技顯系邪密外道。未悉元興大德資料來源,取自何處?複按:小角因持咒術妖惑世人,已于公元六九九年,日本嗣聖十六年五月流放伊豆。(出自《佛教史年表》)

  

  複據:日本之密教,莫先于役之小角。小角待《孔雀經》但一尊之念誦行軌而已,不可雲完全之密教也。《密宗綱要》第六頁第五行細注;役之小角者,流役之小角也。其葛城那茆原人,生于舒明帝六年,叁十二歲,入葛城山岩穴,廢火食苦行修練叁十余年,有大神驗。韓國廣足從其學,已而嫉其師。誣爲妖妄惑衆,因竄于伊豆。越時免其罪還,造攝津箕面寺居之,後不知所終。

  

  但《密宗真言秘密大全》述及役小角修驗事迹,亦具參考。

  

  在日本方面,最初修此法者,爲聖寶尊師。醍醐天皇延喜八年(九○八)夏,天旱。七月十九日,聖寶率叁十二僧衆,于神泉苑修《孔雀法》祈雨。

  

  又醍醐天皇延長五年(九二七)十月十九,日僧觀宿于承香殿,修《孔雀法》以禳怪物。

  

  村上天皇天德四年(九六○)五月十叁日,日僧寬空于仁壽殿修《孔雀法》以息災。其後多次爲祈雨而修此法。其中最著名者,爲小野的仁海法師,數次修此法祈雨而皆驗。

  

  在中華民國臺灣省方面,最初于一九八四年,華僧見如爲臺灣北部年余幹旱發心四十九天修《孔雀法》祈雨,閱六日旱象解除。

  

  後相繼于臺灣中部埔裏玉佛寺、北部南方澳南光寺、宜蘭孔雀山開成寺、臺北縣雙溪大觀寺、臺北市佛教*輪講堂、聖靈寺、華嚴講堂,分別息災祈雨。爲大陸十八省旱澇爲患,修《孔雀法》祈雨止雨。莫不皆驗。

  

  在馬來西亞方面,于一九九一年,馬六甲佛教居士林,由見如法師領衆修法叁天祈雨,年余旱象不逾叁天即行解除。美國尖端科學家人造雨宣布失敗。(事見《孔雀明王經感應紀實》)

  

  按:中國唐時,不空叁藏求法五印歸京,適天幹旱,帝敕于內道場修《孔雀法》祈雨叁天果驗,帝賜號「智藏」。真是洪鍾雖古,小扣仍小鳴,大扣則大鳴也。《密宗真言秘密大全》76頁雲:修孔雀法從此成爲日本後世祈雨的法則,在廣澤流求雨,一定要修孔雀法。

  

  大馬二次于吉隆坡天後宮修法,臺灣尚有屏東的東山寺、中部員林大禮堂、彰化的中山堂、靈天寺、大園的淨蓮寺、桃園國校大禮堂、羅東的慈惠寺、左營的興隆淨寺、臺南的法雨講堂,都是七天的修法。今年將有臺北縣大觀寺的二十一天的修法,明後天桃園大溪印心寺也有七天修法。

  

  以上的修法多半都要爲地球臭氧層濃度迅即複原啦,地震、臺風幸勿侵損啦,波斯灣戰局迅即和平化解啦、還有爲中華民國國運昌隆、民主團結經濟繁榮,國會議事迅即建立問政風格啦……這些願求差不多都很巧合,這些巧合也獲得大衆的肯定,大家都願意聽。至于消業、治病已是小焉者,不足爲道的巧合了。(詳見《孔雀明王經感應紀實》)

  

  

  乙、文獻明德

  

  藏經密部有至尊無上大法曰《一字金輪佛頂》者,八佛頂之導者,一切真言之主宰也。若其真言持誦時,五百由旬之內,一切世間出世間真言悉不成就,一切諸尊悉不降赴。若有持誦其它出世間真言不成就者,依《一字金輪佛頂真言》和誦,即得成就。若不成就,真言主即頭破如蘭香蕱。而《一字金輪佛頂真言》,若以祈請所求作一切事不成就者,應和誦《孔雀明王陀羅尼》,無事不克。(出《如來劍印》)

  

  夫以輪王至尊最勝無極大法,祈請作事,尚須和誦《孔雀明王陀羅尼》猶資助成。本經功德力用,破除障難,消除病毒,無不速疾立驗,如響斯應宜矣。

   複檢密部諸經儀軌,諸尊壇場,…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簡介(見如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