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简介(见如法师)▪P3

  ..续本文上一页师事之,学《悉昙章》,诵持《梵经》。寻渡南海,唐.玄宗八年(七二○)抵洛阳,时年十六。至二十岁开元十二年,于洛阳广福寺受具足戒。师聪明过人,尽得五部三密之法。

  五部三密之法:

  

  

  

  

  四曼诸法各有身、口、意之三业,无有缺者。

  

  斯之三业,其物之作用,周遍法界,其大无方所,其细也绝无间,非等觉以还之人,所能测知,唯佛与佛乃能知之。

  

  金刚智示寂,师遵遗命,往印度求法。船遇顺风,未逾一年而抵师子国龙智阿阇梨所。行礼如仪从而问津,即奉献大唐国信,金具等供养物。龙智曰:「吾宝者心也,非此金具等也。」即授以《十八会金刚瑜伽及大毗卢遮那大悲胎藏》各十万颂,《五部3灌顶真言》秘典,经论梵策五百余部,并蒙指授诸尊密印,文义性相等。又遍游五印度,于天宝五年(七四六)还京,为玄宗灌顶。住净影寺,适时干旱,修孔雀法祈雨灵验,赐号智藏,并赐紫袈裟等。

  

  安史之乱起,师住长安大兴善寺行禳灾之法。曾于太原五台山建密教道场。大历六年(七七一)表进开元以来所译经典七十七部一○一卷及目录一卷并请入藏。

  

  大历九年六月中,师预知时至,上表辞别,倚卧入寂,享年七十。追赠司空,代宗朝谥号大辩正广智三藏和上。于大兴善寺造塔安置舍利,与罗什、真谛、玄奘并称四大翻译家,对确立梵语与汉字间严密音韵对照组织之功甚钜。又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付法弟子惠果为嫡传真言宗第七祖。

  

  其所居寺有荷池,周回四十亩,旁无灌注而涌甘泉,浓甘镜清,冬夏常满。池水先期而涸,与夫双林变白,事虽异,感同矣。(宋《高俪传》卷一,《表制集》4卷一至卷六,《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卷上卷下,大唐贞元《释教录》卷上)

  

  欲详师之行谊,请阅《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七十二册,《密宗教史》七○页,《不空三藏的兴法》。

  

  附注

  1祜者,幸福也。

  2楞严咒疏谓师子国,今锡兰。

  3五部者,佛部、宝部、莲华部、金刚部、羯磨部。

  4《表制集》收于《大藏》五十二册,唐.圆照编集。本书搜集唐代密教最盛时期之文献,向为史学家所重。

  

  

  丙、追溯鉴定

  

  公元三一二年,西域僧帛尸梨密多罗PoSrimitra为西域国王子,舍位出家,于晋怀帝水嘉六年来中国,住于建康(南京)建初寺。东晋元帝永昌元年译《孔雀王神咒经》等。这是根据佛光山出版的《佛教史年表》里的记载。

  

  在《世界佛学名著译丛》78册,《大孔雀经药叉名录舆地考》二十一页七行云:帛尸盘密多罗于三○七-三一二年1间至中国,三一七至三二二年间译有三本,《释藏》尚存帛译二本。兹二本实为一本,特其一本译文较长耳。《高丽藏》皆名《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元藏》、《明藏》一名《佛说大孔雀王咒经》,一名《佛说大孔雀王杂神咒经》。鸠摩罗什Kumarajiva译经甚多,《释藏》中亦有一《孔雀经》,据云为其译本,其名为《大金色孔雀咒经》。其中杂有《般若波罗密多咒》Prajnaparamitadharani,及别咒。诸咒以外余文,似节录帛译二本之文,恐非鸠译。则此三本实一本之节译耳。

  

  《大孔雀经》全文之翻译,在五一六年,译人为扶南2三藏法师僧伽婆罗Sanghabhadra至中国后,于五○六至五二○年间翻译经文。其《孔雀经》汉名为《佛说孔雀王咒经》,其译文多从实录,译笔既劣,间有错误。

  

  至七○五年,工缀典词之义净,又译《佛说大孔雀王咒经》。净本虽自称译其全文,散文词颂,皆依原本,第药叉之名,有音缀甚长,而不能合中文之五言颂句者,其译本之本名,遂不免有省译意译之事。

  

  其后密宗大师不空亦有(相去净师四十余年)新译本,名《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此本与其谓译原文,无宁谓校正净本。当时不空必定有一种或数种梵本为根据,且其学问甚博,则其译本洵可重也。

  

  据《至元法宝勘同总录》(一二八五至一二八七年,元.庆吉祥等集),《元藏》中尚有不空撰之《唐梵相对孔雀经》,现已佚而不传。又日本僧人灵云Rio-un曾于一六八六年,对勘(不)空本及(义)净本,而撰《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异同》,此本已为日本《释藏》(应指明治本)所录……。

  

  西藏文译本,现存于北京刊《甘珠尔藏》Kandjour中之Rgyud部中,为Silendrabodhi, Jnakyaprabha, Sakyaprabha等及Ye-“sessde团合译本。其名为Rigsnagskyargyal mo rma bya chen mo gzuna,乃直译梵文原名。译文亦极正确。惟译本名则依西藏译例,不译其音,仅译其意,自不免有多少臆断耳。

  

  本经经题虽因译人不同而相异,但皆取孔雀能灭除蛇毒之义。以所喻之鸟德,显能喻之经德,纵追溯自七世纪或六世纪亦不例外。孔在王日暮晨朝以咒自护,所以《孔雀咒》即名曰Paritta,译为拥护是也。

  

  帛尸柴密多罗,于公元三一七年携《孔雀咒经》抵华,在此之前,亦即小角、空海之数百年前已有孔雀法。(经题人题追溯鉴定竟)

  

  附注

  1密宗纲要三页云西晋水嘉年来华。

  2扶南者今高棉也。

  

  

  二、经功威德四

  

  甲、持验略述

  

  据《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七十三册,《密宗思想集》,郭元兴大德之《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之胜利》一文云:「日本有役小角者,以持诵《孔雀明王真言》,念念不绝而得悉地。升天入地,役使百神,为彼邦修验派之开祖。因一腹行神(摩睺罗伽)违其敕令,即以《孔雀明王咒》,咒铁索缚之深涧。后有越泰澄者,持《观音真言》而得悉地,欲试咒力解彼神缚,小角现身空中厉声叱止,越泰澄扶桑密教史中,所称为观音化身者也,其对持《孔雀明王咒》而得悉地者,犹不敢违其敕教,则本尊威德从可知矣。」

  

  按:本经内容从无得悉地可升天入地,役使百神之经文。小角之技显系邪密外道。未悉元兴大德资料来源,取自何处?复按:小角因持咒术妖惑世人,已于公元六九九年,日本嗣圣十六年五月流放伊豆。(出自《佛教史年表》)

  

  复据:日本之密教,莫先于役之小角。小角待《孔雀经》但一尊之念诵行轨而已,不可云完全之密教也。《密宗纲要》第六页第五行细注;役之小角者,流役之小角也。其葛城那茆原人,生于舒明帝六年,三十二岁,入葛城山岩穴,废火食苦行修练三十余年,有大神验。韩国广足从其学,已而嫉其师。诬为妖妄惑众,因窜于伊豆。越时免其罪还,造摄津箕面寺居之,后不知所终。

  

  但《密宗真言秘密大全》述及役小角修验事迹,亦具参考。

  

  在日本方面,最初修此法者,为圣宝尊师。醍醐天皇延喜八年(九○八)夏,天旱。七月十九日,圣宝率三十二僧众,于神泉苑修《孔雀法》祈雨。

  

  又醍醐天皇延长五年(九二七)十月十九,日僧观宿于承香殿,修《孔雀法》以禳怪物。

  

  村上天皇天德四年(九六○)五月十三日,日僧宽空于仁寿殿修《孔雀法》以息灾。其后多次为祈雨而修此法。其中最著名者,为小野的仁海法师,数次修此法祈雨而皆验。

  

  在中华民国台湾省方面,最初于一九八四年,华僧见如为台湾北部年余干旱发心四十九天修《孔雀法》祈雨,阅六日旱象解除。

  

  后相继于台湾中部埔里玉佛寺、北部南方澳南光寺、宜兰孔雀山开成寺、台北县双溪大观寺、台北市佛教*轮讲堂、圣灵寺、华严讲堂,分别息灾祈雨。为大陆十八省旱涝为患,修《孔雀法》祈雨止雨。莫不皆验。

  

  在马来西亚方面,于一九九一年,马六甲佛教居士林,由见如法师领众修法三天祈雨,年余旱象不逾三天即行解除。美国尖端科学家人造雨宣布失败。(事见《孔雀明王经感应纪实》)

  

  按:中国唐时,不空三藏求法五印归京,适天干旱,帝敕于内道场修《孔雀法》祈雨三天果验,帝赐号「智藏」。真是洪钟虽古,小扣仍小鸣,大扣则大鸣也。《密宗真言秘密大全》76页云:修孔雀法从此成为日本后世祈雨的法则,在广泽流求雨,一定要修孔雀法。

  

  大马二次于吉隆坡天后宫修法,台湾尚有屏东的东山寺、中部员林大礼堂、彰化的中山堂、灵天寺、大园的净莲寺、桃园国校大礼堂、罗东的慈惠寺、左营的兴隆净寺、台南的法雨讲堂,都是七天的修法。今年将有台北县大观寺的二十一天的修法,明后天桃园大溪印心寺也有七天修法。

  

  以上的修法多半都要为地球臭氧层浓度迅即复原啦,地震、台风幸勿侵损啦,波斯湾战局迅即和平化解啦、还有为中华民国国运昌隆、民主团结经济繁荣,国会议事迅即建立问政风格啦……这些愿求差不多都很巧合,这些巧合也获得大众的肯定,大家都愿意听。至于消业、治病已是小焉者,不足为道的巧合了。(详见《孔雀明王经感应纪实》)

  

  

  乙、文献明德

  

  藏经密部有至尊无上大法曰《一字金轮佛顶》者,八佛顶之导者,一切真言之主宰也。若其真言持诵时,五百由旬之内,一切世间出世间真言悉不成就,一切诸尊悉不降赴。若有持诵其它出世间真言不成就者,依《一字金轮佛顶真言》和诵,即得成就。若不成就,真言主即头破如兰香蕱。而《一字金轮佛顶真言》,若以祈请所求作一切事不成就者,应和诵《孔雀明王陀罗尼》,无事不克。(出《如来剑印》)

  

  夫以轮王至尊最胜无极大法,祈请作事,尚须和诵《孔雀明王陀罗尼》犹资助成。本经功德力用,破除障难,消除病毒,无不速疾立验,如响斯应宜矣。

   复检密部诸经仪轨,诸尊坛场,…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简介(见如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