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利,他也自私自利,互相都是這樣,肯定不會有和睦相處,不會有幸福快樂。修利他心也是讓你換角度,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思維,他之所以那樣說那樣做,也有他的理由,其實他和你一樣,你認爲自己沒有錯,他也認爲自己對。世間人就是這樣,總是互相爭,互相犟,互相侵犯,喜歡硬碰硬。誰暫時弱就失敗、處下風,誰暫時強就勝利、占上風。處于下風的那個人就會覺得受委屈了,心裏非常不舒服,心不甘情不願,但又沒有辦法,只得隨順對方。不要這樣嘛!修利他心,站在他人的角度想,換位思考後就沒有煩惱痛苦,就沒有委屈了。
發菩提心就是學會換位思考。世俗菩提心是換位思考,勝義菩提心是任何時候,無論對人還是對事都換角度思維。從不同的角度看,都是好人,都是好事,這就是通達無礙。其實真是這樣,不換角度,只是站在一個位置上使勁想,肯定想不通。不會換角度這是沒智慧,會換角度這是有智慧。比如想從大殿裏出去,你只知道南邊有扇門,但門上鎖了,你使勁在那裏撞也沒有用。你著急、煩惱、痛苦,卻不知道另外還有門。南門關上了,就從東門、西門出去好了。同理,位置一換,思想、想法一轉變就想通了。所以我經常講,其實沒有什麼事,就是自己沒事找事,自己給自己製造煩惱,自己給自己製造痛苦。沒有人讓你煩惱,沒有人讓你痛苦。這邊出不去,你就從那邊出去,爲什麼非要從這邊走?同樣,爲什麼非要跟他鬧?爲什麼非要跟他發生矛盾、沖突,跟他硬碰硬、過意不去呢?
發菩提心,往生、成佛,一步一步地來。現在我們已經到了選擇的時候,這是關鍵的時候。我們選擇了成佛,成佛的路有很多,有遠道、近道和捷徑道。我們已經選擇了捷徑道,就是修大圓滿。
既然有了這個緣分,有了這個善根,一定要好好地利用。今生今世能夠遇到佛法,尤其能夠遇到大圓滿法,這是你宿世修來的福報。每個人的根基不同,福報不同,因緣不一樣,不是人人都能遇到大圓滿法,不是人人都能對大圓滿法生起信心。你遇到了大圓滿法,對大圓滿法哪怕生起了一點一滴的信心,都說明你很有善根,很有福報,你應該珍惜。希望大家對自己有信心,珍惜自己的善根,珍惜自己的福報。好好地修持大圓滿法,讓自己即身成就、當下成佛!
大圓滿就是當下大圓滿,你真正安住了,就成佛了。能活在當下的人就是成就大圓滿的人。但若是沒有萬緣放下,活在當下非常難。還在追隨過去,還在迎接未來,還在執著現在,這樣能活在當下嗎?
大家要做一個有智慧的人。不要找不必要的麻煩,不要煩惱,不要痛苦。這一切一切本來就是這樣的,一切都是正常的,一切都是應該的,這叫開悟。若是你覺得這個好那個不好,這個對那個不對,還是沒有放下。有什麼不正常的?有什麼放不下的?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和合而滅。不要再患得患失,一切隨緣。活在當下,來就來,走就走;聚就聚,散就散;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有也是暫時的,沒有也是暫時的;好也是暫時的,不好也是暫時的。一切都看淡了,一切都看破了,一切都放下了,你的內心就自在了。不要去操縱自己的思想,不要去操縱自己的情緒,一切都讓它自自然然,這樣就解脫了。
四、以叁個殊勝攝持一切
一切善根福德,包括行住坐臥,吃喝玩樂,若是能以叁個殊勝攝持,都是菩提果的因,成佛的因。我們甯瑪派的這些大德高僧、曆代祖師們,都特別強調這叁個殊勝,在任何時候都落實叁個殊勝,以叁個殊勝來攝持一切。
第一,前行發心殊勝。即有願、行菩提心的攝持,爲了衆生要成佛,爲了成佛而做善事、修福德、修善根。在此處,前行是指做功德、做善事的目的。
第二,正行無緣殊勝。做善事、做功德的過程中,無論是念佛、誦經、聞法或修法,都有無我和空性智慧的攝持,都能站在叁輪體空的角度,即無分別、無執著,這是正行無緣殊勝。在世俗谛,即在凡夫地的時候,應該有相似的叁輪體空;在勝義谛,一地以上的菩薩,應該有真正的叁輪體空智慧的攝持。由于我們都是凡夫,真正要做到正行無緣是很難的,但是可以做相似的叁輪體空,即盡量將叁輪都觀爲空性,盡量以理證證悟無我、證悟空性。
第叁,後行回向殊勝。在聞法、修法等結束的時候,要將這些功德回向給衆生,願這些功德成爲衆生成佛的因;或回向給自己,願這些功德成爲自己爲了衆生而成佛的因。還有相似叁輪體空的回向,即過去諸佛如是回向,我也如是回向;未來諸佛如是回向,我也如是回向;現在諸佛如是回向,我也如是回向。我們經常念的《普賢行願品》裏面有“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叁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回向諸善根,爲得普賢殊勝行。”意指:文殊菩薩怎樣回向,我也怎樣回向;普賢菩薩怎樣回向,我也怎樣回向。這就是相似叁輪體空的回向。
無論是念佛誦經,還是聞法修法,無論是寂止還是勝觀,都要有叁個殊勝的攝持,這樣才能成爲菩提果的因。
五、如理如法地學佛修行
大家若是真心想學佛修行,應該先明理,然後依教奉行。若是不明理,怎麼學佛修行呢?這就相當于人行走沒有雙目一樣。若是沒有眼睛,不僅不能到達目的地,還很危險。若只是明白一些道理,掌握一些知識和方法,卻不去落實,就相當于只有眼睛沒有雙腿,也不能實現目標。所以我經常強調理論和實修要結合,修行和生活要結合,這些非常重要。
理論和實修要結合,只有實修沒有理論不行,只有理論沒有實修也不行。有些人也明白一些道理,但是卻不做不修,還是散亂麻木,還是煩惱痛苦。這樣,即使掌握了再多的知識,掌握了再多的方法也沒有用。這就好比你雖然很渴,而且還在河邊,卻不喝水,最終也會渴死的。或者好比你生病了,雖然家裏有各種各樣的藥,卻不吃,最終也會病死的。
我們講過不滿精進,就是學佛修行沒有滿足的時候,永不停止,直至成佛。即使你明白了一些道理,掌握了幾種方法,也不能滿足,還差得遠呢!若是自己覺得都明白了、都行了,這時你根本沒明白,根本不行!越學越覺得自己不明白,越覺得自己差,越修越覺得自己更需要修,這個時候才會有進步。
對于修行,我們先不要想太多,不要找這個法門那個法門的。首先應該向內觀察,有沒有出離心。問問自己到底是不是真心想解脫,是不是真心想成佛?
你學佛修行的目的是什麼?佛講了學佛修行的叁種情況: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下士道是爲了獲得人天的福報,如健康、長壽、平安、發財、神通等世間的福報;中士道是爲了自己,求得聲聞和緣覺的果位;上士道是爲了衆生,求解脫、求成佛。
現在觀察一下,自己是下士道、中士道,還是上士道?如果都不是,就是沒有目標。若是沒有目標,就是盲目地學修,即使努力了也是徒勞無益。你到山上聞法修法,也沒有意義。
如果是下士道,是求健康,求平安,求發財,求世間福報的。即使你再努力、再精進,也只能得到人天一些暫時的福報與利益,無法能獲得解脫、獲得佛果。
如果是中士道,即爲了自己求解脫、求往生。即使再精進、再努力,學修再如法,也只能得到聲聞、緣覺的果位,不能成菩薩,不能成佛。
如果是上士道,是爲衆生求解脫,求成佛的,一切都爲衆生而不爲自己,這是最圓滿的。
觀察一下:自己跋山涉水來到山上,來到朗措瑪寺,來到大圓滿實修中心的目的是什麼?剛才講的叁種發心,哪一種符合自己的情況?若叁種都不是,就是沒有目標,你肯定是跟著別人來的。
大家首先應該把目標確定下來,接下來再采取方法,選擇法門,然後再修持,最後才能成就。
若求的是世間的福報,就不用修出離心,也不用修菩提心,只要斷惡行善,積功德、積善根就可以了。若是不管衆生,只求自己解脫,那就修出離心,必須斷除對世間的貪戀,否則就無法超出叁界。在有出離心的基礎上,再修無我的智慧,就可以獲得聲聞和緣覺的果位。若是想成佛,只有出離心還不行,還要發菩提心。現在必須要這樣發心,否則將來無法利益衆生,幫助衆生,度化衆生。
大家一定要有目標,不要盲修瞎煉,東跑西顛。這樣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罪過。你不是在行善積德,而是在造業。不要拿佛法造業嘛!
不要再糊塗,不要再散亂。應該往上看,向佛菩薩學;不應該往下看,向凡夫學。不能“狗眼往下看”,應該“雞眼往上看”。把狗放在房頂上,它總想下來,所以總往下看;雞總想飛,所以總往上看。
六道裏有這麼多衆生,我們得到了人身,多不容易啊!這是宿世修來的福報!那麼多人都沒有遇到佛法,而我們遇到了佛法,這是宿世修來的福報。那麼多人沒有遇到大圓滿法,沒有對大圓滿法生起信心,而我們遇到了大圓滿法,對大圓滿法生起了信心,這也是宿世修來的福報。大家應該珍惜機緣,珍惜福報,好好地學修。其實成就不難,解脫不難、成佛不難!但是對我們來說非常難!難在哪裏?難在不精進,難在不珍惜!現在,我們已經具足了解脫成佛所有的因緣,就差自己不上進、不爭氣、不老實。
菩提心發出來了,就什麼都有了,就心想事成了。希望大家都能在相續中生起無僞的菩提心,都能迅速成就圓滿佛果,迅速成就大圓滿即身成佛的境界。
按藏曆,今天是釋迦牟尼佛初次轉*輪的日子,我們《發菩提心》的課程剛好在今天學修圓滿。這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特意安排的。菩提心學修圓滿了是成佛,我們也可以輾轉*輪了,這個緣起非常不可思議!大家要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有這個福報,都有這個緣分,將來一定都能成佛,都能輾轉*輪。
我們的百日共修已經進行了六十天,還有四十天。剛開始大家都是凡夫俗子,通過這樣的學修,都有了非常大的變化。今年的百日共修特別有意義,我也沒有失望。若是對大家沒有幫助,大家沒有改變,就沒有意義了。大家都有了很大的進步,都取得了不同層次的成就,這是佛的加持,上師的加持,是佛法的力量。
現在我們對佛、對法的信心越來越足了,最起碼也知道了什麼叫佛,什麼叫解脫;怎樣才能解脫,怎樣才能成就。最起碼找到目標,找到方向,掌握方法了,人生有意義了,大家應該高興。如果沒有目標,沒有方法,確實寸步難行。你們上山也不容易,大部分人都有家,有工作,但是都不顧一切地上山參加百日共修。我誠懇地說:你們沒有白來,你們來得有意義!
在這裏,我們做一個總的回向,將我們在六十天所修的善根福德,以及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中所積累的福德善根,都毫無保留地回向給宿世的父母衆生。他們正在六道輪回裏,大部分都在地獄裏感受著無窮無盡的痛苦。願以我們的善根、福德消除他們的業障,使他們能從地獄的痛苦中,從六道的痛苦中,早日獲得解脫,早證菩提,早日成就大圓滿的境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內加行 發心(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