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 發心(七)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一、行菩提心的學處
(叁)安忍
安忍就是心不煩亂,有一定的正知正見和定力的時候,就是如此。安忍分叁種:他人邪行之安忍、求法苦行之安忍和不畏甚深法義之安忍。
第一、他人邪行之安忍
遭受對方的侮辱時要忍辱。當遭受他人的謾罵、诋毀、毆打、欺騙等傷害時,不僅在語言和行爲上沒有以牙還牙,而且在內心裏也沒有任何埋怨與嗔恨。爲什麼叫忍辱?因爲侮辱是最難忍受的,若面對侮辱還能忍耐,別的邪行就更能忍耐了。
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說:“一嗔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意思是,一刹那的嗔恨心就會毀壞千劫中所積累的善根和福德。可見嗔恨心的過患非常大,對我們的危害也非常大,因此修忍辱極其重要!
做數百次布施不如修一刹那戒律,而修數百次戒律不如修一刹那忍辱,由此說明,忍辱的功德非常大。但是在所有的修法裏,忍辱又是最難的一種修法。如果在別人謾罵或毆打的時候,在別人欺騙或傷害的時候,我們能不生氣、不嗔恨、不動心,是非常困難的。在不明理、沒有修行的時候,我們會覺得難,甚至覺得“忍辱”太過分了。若明理了,有一定的修行了,忍辱一點兒都不難。
佛講無我、空性,如果你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真有了這樣的成就,忍辱就更沒有難處了。誰在罵?誰在打?罵誰?打誰?什麼是謾罵?什麼是毆打?打罵者、受打罵者、打罵行爲本身,叁輪都是無我的、空性的。若能站在這個角度思維,忍辱就容易了。困難的是證悟無我、證悟空性,一般的凡夫很難立即達到這樣的境界,領悟這種真理。
盡管還沒有證悟無我和空性,但若真正弄明白六道輪回和叁世因果的道理,真正深信了輪回和因果,修忍辱也不難。因爲輪回本來就是苦的,遭受這些痛苦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壞事。而在現實中我們都願意享受,都不願意遭受痛苦。若是沒有痛苦,感覺不到痛苦,怎麼能生起出離心?若是沒有生起出離心,怎麼能修持正法?若是沒有敵人、仇人,怎麼修忍辱?若是不修忍辱,怎麼能成就?不修忍辱,你的習性不能得到磨煉。想成就就要磨煉而不是享受。沒有魔不成佛,舒舒服服、輕輕松松地想成就不可能!
有人傷害你、欺騙你,也不是無緣無故的,都是自作自受。自己在過去世中,肯定傷害過、欺騙過他人。這都是討債還債,都是自己的因果。想逃避現實,逃避業果,你是逃避不掉的!若是在遭受痛苦,經曆違緣的時候,再去嫉恨、埋怨甚至報複,那又造業,又結惡緣了,將來還要感受更多的痛苦,還要遭受更多的違緣。這是一個了緣了債的機會,是一個解脫成就的機會,你應該利用這個機會更好地了緣還債,以後就不會再感受這些痛苦了。因此,明理了,有一定的修行了,忍辱一點都不難。
若不修忍辱,無法磨煉自己的習性。委屈、受苦都是修行的對境,都是成就的助緣,你通過這些才能成就,才能圓滿。其實,受苦是消業,享福是消福。遭受痛苦是幫你消業,經曆違緣是助你成就。若是沒有違緣、障礙,怎麼成就?一時的忍讓能換來永恒的快樂,一時的委屈能換來最後的成就。對一個學佛修行人來說,這都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是解脫成就的機會。所以都是好事,別人也許沒有這樣的機會!真正有善根、有福德、有修行的人,很少有苦難。若有人給你製造苦難,有人給你製造障礙、違緣是好事。若沒有違緣,沒有障礙,怎麼磨煉習性?
這些怨敵才是真正成就我們的善知識。發現錯誤叫開悟,改正錯誤叫成就;發現了所有的錯誤是徹悟,改正了所有的錯誤是圓滿。怨敵、仇人才能讓我們發現錯誤、改正錯誤。這麼好的機會,你不應該迷上加迷,錯上加錯。知錯改錯是消業,人不怕犯錯,就怕不知道錯。犯錯不是錯,不知道錯、不改錯才是錯。他直指你的毛病缺點時,你不應該做蠢事,應該接受。你應該利用這個機會去了解自己的錯誤、缺點和不足,然後去改正。若是你真想讓敵人、仇人不高興,這也是最好的方法。你改正錯誤了,功德會越來越圓滿,這正是你的敵人、仇人最不想看到,最不想聽到,最不願意接受的。
我們作爲凡夫,雖然現在開始修行了,但是在修行的過程中,有毛病、有錯誤很正常,犯毛病、犯錯誤也很正常。但你不認錯、不改錯才是錯誤,才不正常。那就不是學佛人,不是修行人了。人不可能沒有缺點,除了佛,登地菩薩都有缺點,八地菩薩也有缺點。人不可能不犯錯誤,除了佛,登地菩薩也會犯錯誤。能知錯改錯就是修行,能認錯改錯才叫忏悔。
我們總說今天要忏悔,明天要忏悔,但是有沒有認識錯誤、改正錯誤?若是沒有,忏悔就是假的,只是說得好聽。嘴上說幾句好聽的,在表面上磕幾個頭或者念幾部經,這不叫忏悔。這樣忏悔,罪業永遠忏不淨!這些錯誤、缺點和毛病就是業障,若是沒有這些,就沒有業障。知錯改錯就叫忏悔。業障沒有功德,通過忏悔能忏除,這是業障的功德。同樣,我們的缺點與毛病沒有功德,但是都可以改掉,這是它們的優點。沒有改不掉的錯誤與毛病。
你的敵人、仇人就是讓你知錯,你能接受,然後去改正,就是忏除業障。他們不是在傷害你,而是在幫助你、利益你!如果你認爲受傷害、有障礙了,那是你自己顛倒,是你自己傷害自己,是你自己給自己製造違緣,自己障礙自己,都是你自己的問題。若是你不愚癡顛倒,能將一切轉爲道用,把一切利用起來,這就是特別好的消業機會,你應該好好地利用這個機會。
我們經常講魔王波旬,什麼叫魔王波旬?就是無明和我執。貪嗔癡慢疑都是魔王波旬每天向我們發射的箭,是他派來操縱我們的,讓我們造業,讓我們深陷六道輪回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所以造作者是我們自己!從我執中産生煩惱,從煩惱中産生這些業,由業才産生輪回,輪回皆苦。所以,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自己是自己最大的魔!相反,如果自己不愚癡顛倒,自己也是自己最大的恩人,自己就是自己的佛。因爲快樂是自己創造的,成就也是自己造就的。所以說人身難得,得人身意義重大。若是能利用好這個人身,人身就是到達彼岸的航船,讓我們解脫成佛;不然,人身就是墮入地獄的墜石,它會讓你沈溺在輪回裏,沈溺在地獄裏不得解脫。我們現在有選擇的能力,若是不去選擇或者沒有好好選擇,那就失去了人身的意義,荒廢人身,與畜生沒有兩樣。
所以大家要有智慧,要有取舍的能力,應該修安忍,不應該生起嗔恨心。嗔恨心是墮地獄的因,忍辱是成佛的因。如果想成佛就去修安忍;如果想下地獄、感受地獄的痛苦,就去發火,去嗔恨。
總之,無論從世間還是從出世間的角度思維,都不應該嗔恨,不應該埋怨他人。六道輪回和叁世因果屬于世間正見,無我、空性的智慧屬于出世間智慧。安忍的修法,如果大家認爲難,說明還是不明理,修行不夠;如果認爲不難,說明有點明白了,有點修行了。行爲上、表現上不去嗔恨,有時候能做到,最難的是在對境面前心如如不動。
第二、求法苦行之安忍
求法、修法的時候,應該忍受一切違緣障礙、艱難困苦、嚴寒酷暑。這是以一時的痛苦換來永恒的安樂。再者,學佛修行是消業積福的過程,你爲了求法、修法而受苦受難,能消除很大的業障,能積累很多的福德!佛在經中講,爲了求法向寂靜處邁出一步,都能消除數劫的業障,能積累數劫的福德。
大家都希望道場或寺院離自己近一點,交通方便一點,路途安全一些。否則就擔心、不高興。不應該這樣,其實道場離得越遠,交通越不方便,路況越不安全,經曆的艱難困苦越多,消除的業障越多,積累的善根越多。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我們現在覺得難,還擔心、顧慮,都是因爲不明理,沒有信心。以前那些前輩大德、祖師們、聲聞、緣覺以及佛菩薩們是怎樣成就的?條件都非常艱苦,吃的是剩飯,穿的是垃圾堆裏撿的破衣服,住的是山洞。佛在六年當中苦行,沒有吃的,沒有穿的,表面上看非常艱難,但是他的內心充滿了快樂與喜悅。密勒日巴尊者住在山洞裏,沒有衣服穿,喝的是涼水,吃的是草,但他每天都有唱有跳,唱的是金剛歌,跳的是金剛舞。那不是散亂、放逸,而是抑製不住內心的快樂和喜悅。我們覺得太艱難了,太苦了,不敢這樣修行。這是不明理,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快樂,根本沒有嘗過這種甜頭!這些苦不叫苦!愚癡顛倒,把假當成真,把苦當成樂,這才是衆生的可憐之處、痛苦之處。
我們凡夫所感受的幸福快樂,都離不開變苦、苦苦和行苦這叁大根本苦。無論是人道的還是天道的福報、快樂,實際上都是一種痛苦。若是內心知足少欲,只有一分錢也是財富圓滿,也是一切圓滿。否則,即使有一百億美元也不會滿足,也沒有財富圓滿。都是自己的心,心不清淨怎麼會有清淨,心不圓滿怎麼會有圓滿?財富圓滿了,一切圓滿了,才有心安理得,才有真正的輕松自在、快樂幸福。學會知足,學會少欲。欲望越少痛苦越少,欲望越大痛苦越大。有欲望就有失望,有盼望就有絕望。絕望是由你的盼望帶來的,失望是由你的欲望帶來的。
大家要明白,我們不是要放棄,而是要放下。放下欲望,放下對世間的貪著,放下對自我的執著。…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內加行 發心(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