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是愛我們自己,愛我們的家人,愛我們的父母,愛我們的兒女,愛我們的親朋好友。愛的範圍再大,也就是愛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國家。這些與整個法界,與所有的衆生相比較,範圍太小了,所以我們得到的快樂也太少了。在佛菩薩的境界裏,我們的愛不是愛,我們的樂不是樂。佛法裏講,我們對父母子女、親朋好友的愛都不是愛,對他們的慈悲都不是慈悲。現在都講愛,愛沒有錯,但是有分別的愛是錯誤的,是一種痛苦的因。它只能帶來一時的快樂,這樣的快樂離不開變苦,離不開行苦,它本身就是一種苦。所以,若是你要遠離痛苦,就不能依賴這種愛,就要放開心量。所謂的慈悲就是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是一種博愛,一種大愛!在真正的大愛面前,這些小愛不算愛!在真正的大樂面前,這些小樂不算樂!
衆生煩惱痛苦的真正原因是無明——不明真理真相,所想所行是顛倒的。除了佛菩薩,叁界衆生都是愚癡顛倒的。我們應該對他們生起慈悲心,而且範圍是叁界衆生!慈悲的範圍越大,愛的範圍越大,內心的快樂越多。樂是怎麼來的?是從愛中來的,有愛才有樂!愛的力量不可思議,所以多發慈悲心,多發愛心。
(叁)修喜無量心
當衆生遠離了痛苦、獲得了安樂的時候,自己滿懷喜悅,發自內心地隨喜,這是喜無量心。
二、四無量心是發菩提心的基礎
在發出舍無量心的基礎上,我們發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希望衆生都獲得安樂,希望衆生都遠離痛苦。然後發誓發願:我要讓衆生遠離痛苦、獲得安樂。然後祈禱上師叁寶加持所有的父母衆生,都能獲得安樂,都能遠離痛苦,這就是祈求。這樣,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就真正生出來了,就開始發願菩提心、行菩提心了。
當我們真心實意地想報恩的時候,就像斷臂的母親,眼睜睜地看著相依爲命的兒子被洪水沖走了,雖然心裏特別想救他,但卻無能爲力。這個時候,我們會這樣思維:雖然我現在沒有能力,但是佛有這個能力,他可以引導衆生,講善惡因果,讓衆生如理地取舍因果、斷惡行善,所以我就要修成佛果,那時就有能力輾轉*輪,就有自己的教法了,才能通過自力,通過自己的教法來度化衆生。這樣,你爲衆生而想成佛的心就生起來了。
成佛是爲了度化衆生,這叫願菩提心。成佛要具有因緣,那什麼是成佛的因緣呢?就是六度萬行——菩薩的學處。發誓發願想學、想修六度萬行,這就是行菩提心。一個是爲果——菩提果發的誓,一個是爲因——菩提因發的誓,這樣願、行菩提心就發出來了。通過一步一步,仔仔細細地觀察、思維,明理、修行,才能生起真實無僞的菩提心。
很多人都說得好聽:“我要爲衆生!”但真的要做到非常難。沒有學修四外加行的基礎,怎麼能生起菩提心呢?要生起願、行菩提心,就要靠悲無量心和慈無量心;要生起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就要靠舍無量心。倘若沒有修好四外加行,沒有明白因果和輪回這些道理,怎麼能生起舍無量心?
前幾天我們講的皈依也是一樣,若是沒有學修四外加行,沒有生起出離心,真正做到皈依也是很難的。即使表面上皈依、進入佛門了,也是下士道的皈依,只能得到一些人天的安樂,根本不可能解脫。所以,我強調的是四外加行,強調的是最基本的佛理,對此我是有甚深體會的。
雖然現在不能肯定地說我有出離心、菩提心了,但是我很清楚,如果沒有四外加行的學修,沒有這樣一個堅實的基礎,根本無法再往下修。所以,希望大家都有正知正見,不要好高骛遠,不要去追求那些高深的法,那樣做一點用處都沒有。把四外加行修好,真正的學佛修行都在四外加行裏。以前,那些舊噶當派的大德們是怎樣修行的?他們一生當中,修的都是無常、因果等。這些道理弄明白了以後,證悟空性一點都不難,到時候是瓜熟蒂落,自然就開悟了,之前非常難。所以,大家如果真心想解脫,想成佛,一定要按次第紮紮實實地修。
我說話的對境是真心想解脫,真心想成佛的人。我不喜歡熱鬧,也不稀罕人多,只求大家有一顆想解脫,想成佛的真心,不要虛情假意地到這裏來。若不是真心想解脫,真心想成佛,你不可能喜歡我說的話,更不可能願意照我說的去做,那麼來這裏就沒有意義了!
扪心自問,你到這裏來的目的是什麼?真的,不僅是參加百日共修,以後聽我講的加行的光盤,看我講的加行的書也是如此,我希望大家都要有一顆真正希求解脫的心。其他的搞世間福報、神通等等,和我沒什麼關系。以前我沒有針對這些人講過法,以後也不會講。因爲我是佛陀的追隨者,我不能說自己有多大的成就,但是我跟定佛了,能學到哪兒算到哪兒,不可能跟別的學。你若是真心想解脫,真心求解脫,我們之間有話講,有事做。否則,我們之間沒話講,也沒事做。人生短暫,我不可能用這麼寶貴的時間去做無意義的事情。所以,希望大家都有正知正見,希望大家希求解脫的心都是真的!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內加行 發心(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