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報何時了。
據科學實驗證明,動物的屍體還是病菌和寄生蟲滋生的溫床。不論是何種動物的肉,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都可看到細菌或寄生蟲。有些使動物患病的細菌,進入人體之後,同樣能使人類致病,而且是難以醫治的傳染性疾病,如SARS及禽流感病毒就是,瘋牛病、狂犬病等等也很可怕,又如霍亂菌中有一種叫豬虎列拉的,就是從吃豬肉得來的,真是舉不勝舉。
除細菌之外,動物體內還有大量的寄生蟲:水牛的頸部裏面幾乎都寄生有旋毛蟲,豬肉和牛肉中有不少條蟲。據美國醫師協會的一份報告指出,平均每6個美國人就有一個人有旋毛蟲,而人的條蟲病從吃牛肉得來的,居然占90%。這些病菌和寄生蟲,都存在于肉類中,而且要煮很久才會死。
由于肉類所含的成分,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疾病:吃肉常被稱爲吃食物連鎖鍵的末端,在自然界中,食物有一個很長的連鎖鍵,植物吸收陽光、空氣、水、和肥料,動物吃植物,大動物和人吃小動物。現在全世界的農田,都用有毒的化學物品,像無機肥料及農藥來處理,這些毒物,特別容易停留在吃植物的動物的身上,毒物保存在動物的體內便很難破壞。在一個現代化生産的牧場中,牲畜所吃的飼料,在種植的時候,噴灑了大量的農藥來殺蟲,因爲是給牲畜吃的,所以幾乎沒有經過安全的采收期,就把它采收作爲飼料給畜吃了。經過幾個月的喂食,動物體內所累積的農藥殘留,經美國愛德華州立大學所作的研究顯示,竟比蔬菜、水果的殘留量要高13倍之多。當你吃肉時,你就把職聚在動物體內的化學物品,都吃進你的體內。由于吃的是食物連鎖鍵的末端食物,所以人類自己就變成有毒物品,高度結晶的最後吸收者。
當動物被殺之後,屍體中的蛋白質就會凝結,並且産生自我分解的酵素,很快就會形成一種叫屍毒的變性物質。由于在死亡後就會立刻釋放出這種屍毒,並且動物的肉、魚類以及蛋類都有這個共同的性質,素食者就不會中這種毒素。
由于肉類的成分及所含廢物的作用,食肉者易患下列病症:
心髒血管病
許多調查報告及醫學研究表明,肉食是心血管病的根源。在世界上肉類消耗量最大的國家美國,因病死亡者中,每兩個人就有一個死于心髒病或血管病。而這些病在肉類消耗量低低的國家,卻很少見到。美國醫藥學會會刊早在1961年就曾經指出:“素食至少可以預防90%~97%的心髒病”。
經研究,其原因是動物脂肪中的膽固醇,不會在人體內好好地分解,這些脂肪會附著于肉食者的血管壁上。由于年複一年不斷的累積,血管的內部會變得越來越窄,能通過的血流量也就越來越少,這種危險的情況叫做心髒病變。它給心髒很大的負擔,迫使心髒極爲用力地將血液送到緊縮受阻的血管之中,結果高血壓、腦溢血、心悸等毛病都發生了。
癌症
據統計,我國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數,排在人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僅次于心血管疾病。而癌症中的消化道癌,特別是腸癌多發生在肉食爲主的地區。英國與美國的科學家,曾以肉食者與素食者腸內的微生物做過比較,結果發現兩者有明顯的不同。肉食者腸內所含的微生物,與消化液發生作用時,所産生的化學物品則被認爲會導致癌症。日本醫學界曾對胃癌發病率特高和特低的兩地進行了調查,他們經過分析、篩選,以及進行突變原性抑製試驗,分別兩組食物:一種是突變原性爲陽性的食物,即致癌變異高的食物;一種是突變原性爲陰性的食物,即具有抑製變異的食物。結果得出:
屬于陽性食物組的有:煎烤肉類、魚類、鹹辣類、腌菜等,其中前叁項陽性最強;
屬于陰性食物組的有:生蔬菜類、沙律菜類、馬鈴薯、煮胡蘿蔔、牛奶、豆腐、日式點心,其中前叁項抑製性最強。
這裏雖然所歸納的食物組有限,但從中可以知道經煎烤的魚、肉類食品,是致癌食物。下面再講幾點簡單而易于理解的原因。
據分析1千克炸牛排所含的“苯基嘌呤”和600支香煙所含相等。實驗證明,老鼠若喂以苯基嘌呤,就會得胃癌及白血病,因而可知苯基嘌呤是一種致癌物質。肉類脂肪熱至高溫,就會形成另一種叫“甲基膽菲”的致癌物質,一般烹調肉類的溫度,就要這樣高。而植物油加熱過度時,則不會形成這種物質。如果用這種物質大量供給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就會患癌症,即使少量的甲基膽菲,也會促使動物對其他致癌物質産生過敏,而增加其得癌的機會。
有些不道德的商販,爲了使存放多天的肉類不變色,就在肉中加了硝酸鹽、亞硝酸鹽以及其他防腐劑,這些東西雖然能使肉類仍呈現鮮紅色,但它含有致癌物質。爲了身體的健康,不能食這樣的肉。
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曾將肉食者與素食者腸內的微生物做個比較,發現肉食者腸內所含的微生物,與消化液發生作用時,所産生的化學物質被認爲會導致癌症,這就可以說明爲什麼腸癌在以肉食爲主的地區,如北美、西歐等地非常普遍,而在以蔬菜爲主要副食之地,如印度則很少發生。
腎髒病、風濕痛、關節炎
肉食者體內所負荷的廢物,最顯著的便是尿素與尿酸。一位美國醫生曾就肉食者與素食者的尿液加以分析,發現爲了排出氮化合物,肉食者腎髒的負擔是素食者的3倍。當一個人還年輕時,他們還能承受這份負擔,所以還不至于受到傷害或有疾病現象的發生。但當年齡漸長,腎髒提前耗損過度,它們再不能起有效的作用,于是腎髒病就隨之産生。
當一腎髒無法處理由于肉食所帶來的過重負擔時,于是無法排除的尿酸就儲存在體內。肌肉就像海綿一樣將它加以吸收,當把水分吸幹之後,它就變成硬的結晶體。當它停留在關節內時,痛風、風濕痛、關節炎等症狀就産生了。如尿酸積聚在神經中,就産生神經炎與坐骨神經痛。現在國外有許多醫生,對于患上述病症的人,不是要他們完全停止吃肉,就是嚴格地限製他們的食肉量。
便秘
由于肉類中纖維素的含量極少,故它在人體的消化道中移動非常緩慢,據研究它比谷類與蔬菜食物要慢四倍,故在以肉食爲主的歐美國家中,慢性便秘的患者很多。有許多研究報告指出,蔬菜、水果及谷類食物不但含有大量的纖維素,還保有較多的水分而易于通過消化道,故多食此類食物可防止便秘。
總之,肉食者較易患病,且死亡率高。而素食則與此相反,不獨生理上較能適應,還可避免中毒、感染的禍害,而且也能得到充分的營養。爲保我們身體的健康,使人人都能健康長壽,吃素確應大力提倡。
素食的營養與健康長壽
素食是漢傳佛教的優良傳統,但有許多人認爲長期食素的人,會産生營養不足,更懷疑素食會導致身體虛弱。我認爲這種顧慮是多余的,也是不必要的,爲消除這部分人的疑慮,有必要談一下素食的營養,及其與人類健康的關系。
人們每天都要攝食與飲水,以取得食物中的營養素,來滿足人體生命活動的需要,食物是人體營養的源泉。但營養從哪裏來呢?科學告訴我們,它是來自土地、日光、空氣和水分。尤其是陽光照在植物上,由于光合作用産生營養成分,土地中的養料,便能被植物直接吸取。因爲素食的人以植物性食物爲食,故可以說素食者是直接接受營養者,而肉食的人倒反是間接接受營養者。我們知道在動物中,牛吃素肥壯而有力氣,馬吃素很會跑,大象吃素很強壯,羊吃素很溫馴,猴吃素很靈敏,可見吃素有充分的營養。又據分析,在肉類中,牛肉的營養價值最高,但牛的營養不是靠吃牛肉和他種動物中的營養而得到的,而是完全從攝取植物中的營養成分所得。我們也知道鹿茸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但鹿所哆的只是草,並沒有吃鹿茸和他種動物。
營養與人類健康的關系的確甚爲密切,根據日本學者對壽命與飲食的調查,以及其他國內外的調查材料表明:偏食或多吃魚、肉而蔬菜不足地區,人們平均壽命縮短;經常吃大豆、蔬菜、瓜果等飲食清淡者多長壽。
日本沖繩人營養平衡就數量而言,較日本其他地區少,但他們的壽命都很長。同樣,在美國出生的日本人比日本國本土出生的營養好,但在美國的日本人第二代比第一代短命。一般被認爲第一代食肉少,而喜歡吃蔬菜、豆腐、紫菜,患心血管病的少;而第二代食肉多,極少吃蔬菜,患心血管病的多。因此,可以認爲長期食用高脂高熱的飲食,不但無助于壽命的延長,而且會比食蔬者短命。
我國的武漢地區及廣西巴馬縣和都安縣,均有調查資料表明,那裏的長壽老人都有良好的飲食習慣。他們飲食清淡,每日叁餐定時定量,每餐僅吃七八成飽,晚餐吃得少,粗細糧搭配,多吃蔬菜水果。
又據英國學者報告,住在厄瓜多爾一個甯靜的小村莊的819個居民,有9人活到一百歲以上,年齡最大的是142歲。該村居民的飲食所含的熱量,僅爲英國人的一半,並且主要是蔬菜、水果和未精煉的糖。
科學研究也表明,老年人的食物中應有適量的蛋白質,尤以豆類蛋白質爲適宜,多吃蔬菜、水果,同時要適當補充無機鹽類食品,如海帶、紫菜等。近年發現,海帶不但含鈣高,而且在藥理上還有補血、潤肺和降血壓的作用。因此,日本人主張老年人應多吃海帶。
實驗研究還證實,食用低脂與低膽固醇食物,對于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不如飲食中含有一定比例的不飽和脂肪酸。因此在食用油脂的選擇上,就應該吃含不飽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油了。
我國人民生活中,南方的主食以大米爲主,北方以小麥和雜糧爲主,是熱量的主要來源,約占熱量來源的70%左右,而且也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谷物也是維生素B族的優良來源。豆類以大豆爲主,是我國産量大,食用方法多而價廉的、重要的蛋白質和脂肪的來源,豆類約有40%的完全蛋白質和15—20%的脂肪。
蔬菜類可供給維生素、無機鹽及纖維素。日本醫學界還經過調查和研究,認爲生蔬菜是極有效的防癌食品。蘆筍營養豐富,食味…
《正在被人們認識的佛教素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