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郭耀華講《金剛經》▪P4

  ..續本文上一頁沒有定義的,您認爲我是誰就大錯特錯了,您誤會您執著,我不是我,我根本沒有我啊”。佛教的大乘佛法就講無我,做很多事情說有做嗎,沒有啊,誰說我做了。說你這人功德好多啊做了好多好事,有嗎?沒有啊,忘記了,他是這個意思。說你在一百萬年前貢獻好多啊,他說有嗎?我在一千萬年前貢獻更多,他在一千萬年前是誰?不知道。也許他自己知道,佛教講累世靈魂轉世的,一千萬年前的事他還記得,在某個時空某個佛國他做了哪些事情我講給你聽,我以前在那個時代,在幾千劫以前我曾經當過哪個大菩薩當過哪個佛,我做過某些事情。他說我這輩子講了很多道理,你說他叫文殊師利菩薩,他說不是,我叫某某某。爲什麼?因爲一千萬年前我叫某某某,只是這輩子叫文殊師利,你就認爲我是文殊師利,你就大錯特錯。佛說我講法半天,講法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話,記住這是《金剛經》的基本精神。有說法等于沒有說法的意思,你誤會我有說那就錯了,因爲“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是《金剛經》的基本精神。正法最後也要舍,何況不是正法,舍棄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什麼都有了,圓滿了,但是他已經空性了就變成無我了,沒有一個專有名詞可以定義它了,這叫佛,佛的一個精神。

  所以學《金剛經》的空性論就是要先建立起這個觀念,任何萬事萬物可以做,但是是不執著的,都是一個過程,都是像“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他是變化無常的。萬事萬物變化無常,過程中,你也轉變了,所以你不是原來的你,他也不是原來的他。你們趨向宇宙的真善或者說宇宙的最圓滿的狀態。我把他叫圓滿,其實真善有時候很難定義,也許更圓滿,也許智慧更解脫了,也許更不束縛了。再叁強調佛法是追求自由的,追求解脫的,解脫的意思就是自由。追求靈性最自由,個性最自由,這個自由是圓滿的自由,不是你的自由妨礙別人的自由,不是你追求圓滿妨礙別人的圓滿。他是大圓滿,追求一起圓滿、一起成就,這是空性的基本精神。所以叫真空進入了妙有,妙有就是大圓滿。

  剛剛跟大家講了《金剛經》裏的句子,都講過了。但是講得比較快,你們要好好聽這些佛法的基本概念,因爲從這裏面《金剛經》引進來,你們將來讀別的經就容易懂,佛經沒有很難。也許我的緣分就是接觸《金剛經》很早,二十幾年前(注:1981年)就開始接觸。接觸後有時候就翻翻翻,想想裏面的概念是什麼意思。在臺灣地區,《金剛經》一般跟《心經》常常連在一起,後面都附《心經》。所以你去想“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又是那一套,他有一套公式。空色不二圓滿,心物合一圓滿。佛經是一兩千多年前寫出來的,那時候只有到空色不二,以後還會多加一個能量,能量不二,現在新名詞會加進去。不過,講的概念是類似的,從心出發、從物出發、從能量出發、從波動出發都會導致同樣的概念,最後概念說你一定要到無我的狀態才會圓滿,你有我,有執著就會痛苦。佛教是教人解脫痛苦的,要記住這也是重點。他不是讓你依附一個東西,真正佛法不強調你一定要解脫到西方極樂世界,到東方極樂世界,到中天極樂世界,到哪個極樂世界或到天堂地獄,就是你只到天堂這樣的意思,他不是專門解決這個東西。他是讓你圓滿,你到東到西到哪裏都可以去,自由,解脫到自由,解脫所有痛苦,解脫到圓滿,所以哪裏都可以去,可以去救別人。你有能力去佛國做主持人,你可以到其它地方救人,他這一世變成一個救世主。佛經好多這樣的故事,變成救世主的特別多,到另外一個星球變成救世主,因爲他解脫了,它變成光明的代表,沒有執著的代表。我再解釋一下,佛經裏面雖然沒有講到上帝的概念,但佛教講法性的概念,法界的觀念,最高的佛法叫做一個法界、法性的概念,與上帝的概念類似。所以佛法裏面講的上帝有非常多的名詞定義,爲什麼?因爲在欲界天,天界裏有很多天王叫上帝,所以誤認爲是欲界天的上帝還是色界天的上帝還是無色界的上帝。我們的地球一般叫欲界天,就是物質界的,到色界天是能量界的,無色界天幾乎都看不到了。到了無色界天純能量波動微細波動那都是更難理解。在宇宙裏面有這種不同生命現象,事實上現在在科學上講宇宙裏面不但有現象界看得到的,有的紅外線看得到的,有的紫外線看得到的,有的是在X射線看得到的,有的是黑暗物質,有的是反物質,修行的人進入神秘境界慢慢感受這個東西,尤其在宇宙時空裏這個東西太複雜、太多了。佛法講這個東西,這個變異性太大了。那我們的科學在這邊慢慢摸索,因爲科學也在追求真理,一樣的,宗教修煉神秘主義最重要的修行在追求真理。那麼解脫痛苦得到最大的解脫自由,自由實際上也是在追求真理,如果你達不到這個真理,你不會達到完全自由。你的智慧不到那裏,開悟不到那裏,你不會完全自由,一定有束縛。因爲宇宙的自由裏面包含了很多的障礙,我們在地球上就有人情的障礙、生命的障礙、家庭的障礙、國家的障礙,在太陽系有太陽系的能量障礙,你從這個星球到另外一個星球都有能量的障礙。我們以爲靈魂死掉了,靈魂一般脫離不了太陽系的能量,你出不去,修煉不到那裏,只能在太陽系,永遠在著六道輪回。在欲界天,你修半天能量出不去,你說你可以到另外一個西方佛國,或到東方世界,那不是普通人做得到的。一般的修煉根本就不到這裏,永遠就在這裏混日子,就在這轉轉轉,死了靈魂還在這裏,又到了這個國家,又到了另外的國家,這是佛家的講法,轉過來轉過去。有的人不信啊,做了不好的事情轉生到畜生界動物界去了,有的在地獄待很久,把靈魂洗幹淨一點,因他的本性已經蒙蔽太久了,本性壞了,本性很難把它提升,所以要在地獄磨練很久再放出來。其實地獄界是一個教育的場所,爲了教育那個壞的人,教教教教教,你怎麼那麼壞,每天想事情都是壞念頭,想從別人那裏撈利益啊,爲了享受、享樂到別人那裏撈利益,想犧牲別人成就自我,曆史上有些人好像就是這樣子,但這樣子在宗教上不一定是好,而且對個人成長很不好。我只能跟大家解釋正確的宗教對智慧的理解,是我們今天用正確的方法提升自我(注:佛教講八正道),所以我們要勤勞努力,要奮鬥,我們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結果。你不要想著不勞而獲的,想著利用別人的。爲什麼你一生會遇到很多障礙和壞因果?因爲你利用別人,以前別人也利用你,這輩子也還會利用你。你越善良,善良也是要智慧哦,不是善良的人都不要智慧了,佛法講智慧解脫,所以善良的人做事情會很有方法,但他有正道的方法,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爲我們用正道的方法我們可以達到解脫,他用邪的方法他想解脫就很困難,也許他周圍的環境都是黑暗面,宇宙存在一種什麼法則呢,叫物以類聚法則。類似的概念就會混在一起,比如交朋友,你是那樣法則的人啊,你的朋友也是那樣法則的人。你的想法是善良也許你的朋友都是善良的比較多,他都是有一種很奇怪的吸引的力量,物以類聚是宇宙一個很奇怪的法則。當然大家學習科學跟宗教,有的法則有特異性,但那是少數,大部分都是有規律性那樣。大家可以觀察,物理學實際上是宗教學的一種看法、一種延伸。物理學不只是物理的想法,心理學也有類似的概念的,你可以找出很多的規律的。你要把握住規律才能提升自我,我們修行就是找很多規律。我們中國道教的“道”,就是古代講的規律,有的講法是逆的,反的方向反而是順的,中國古代的修行人懂得一套道理,順著走不通都是逆著走,逆著走最後才圓滿。爲什麼事情要想逆的、想另外的角度呢?很奇怪,中國古代就想出來了。他說有陰陽兩面,所以任何事情有陰有陽,從陰的走不動了就從陽走,陽的遇到障礙又從陰的走,然後陰陽再調和。然後八卦,它有不同的卦位顯現,不是簡單的64卦,它也是類似的概念,一個角度走不通,從另外的爻位去走。所以中國是比較有憂患意識的一個民族。古代聖人,做任何事情他知道憂患意識,他們不僅知道憂患意識,並且掌握了一套原則。那麼萬事萬物都有變化變遷,你要掌握住變遷的道理,掌握變遷的道理就是修行。所以我們在人體上做實驗,修行人是在人體上做實驗,從人體上做實驗掌握變遷的道理。真正修行的人說我學佛法,我觀察自己發現智慧有沒有開悟進步,我學禅定我有沒有從禅定中更解脫。那麼開悟和解脫有一個過程,自己慢慢掌握這個過程,然後從古代聖人的話,或從佛經裏去印證,或從不同宗教經典去印證,印證的意思是了解自我,我有沒有提升,了解我的靈性這一段時間有沒有進展,有沒有成長。這是地球人的智慧通過宗教家留下來的,通過科學家利用新的概念來解決,來給大家留下經驗。但是科學家通常都是只能掌握住一小部分,很少有整合性的科學家,什麼都懂,太細了,太多東西了,所以從個人身上修行掌握的速度會更快,從身體上印證科學會更快。科學都是摸索一小部分,所以稱爲某一小部分的專家,整體上他很難掌握。真正修宗教的人,學物理學化學,學科學精神的人也可以把它掌握的比較好,要互相印證會更好。(注:中國的中醫整體整合調整,頗具特色,可以參照)

  今天大家到這裏來研究佛經的道理,但佛經裏邊一些基本概念先弄懂,以後看一些相關的思想會覺得比較自在一點。佛法學習讓大家學習自在,學自由。自在啊,觀自在菩薩不是自在嗎,自在就是你跪著做、盤腿坐、或者以觀世音菩薩自在坐,隨便你怎麼坐都可以。你們要學打坐呢也沒有什麼固定坐,愛怎麼坐就怎麼坐,能提升就好,你自己做實驗。觀自在菩薩的坐姿,如果你看過佛經,菩薩坐姿多的很,這樣坐、那樣坐、觀音坐什麼都有的。所以剛剛有人問打坐是不是要盤腿阿,…

《郭耀華講《金剛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