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彌及其所傳道果教授
索南才讓(許得存)
卓彌·釋迦益希的生平
卓彌·釋迦益希是藏傳佛教後弘期初期的著名佛經翻譯家,薩迦派教法的實際創始人。公元993年生于後藏拉堆地區的芒喀,今拉孜縣境內。當時,西藏地區的佛教處于恢複階段,魯梅等衛藏十人從多康學經回到西藏後建寺攝徒宏法,從學者十分踴躍。後藏的羅敦·多傑旺秋(金剛自在)在年楚河下遊地區修建了堅貢寺,他的二十四名傳法弟子分布各地建寺傳法,因此而形成了二十四個系統,發展非常迅速。
這時,占據後藏拉堆地區的紮西孜巴王(吉祥王)及其叁個兒子致函羅敦·多傑旺秋,請派弟子來拉堆建寺弘法。羅敦派釋迦循努(釋迦童)和益希尊追(智精進)兩名弟子前往,他倆在拉堆二百多名僧人中選出卓彌·釋迦益希、達洛·循努尊追、朗·益希循努等人,在章巴江寺授比丘戒,爲其他一百五十人授出家戒。經過供施雙方的商定派遣卓彌和循努尊追赴印度留學,要求他們學通翻譯技巧,學到“佛教之根本戒律;佛教之心要般若;佛教之精髓密咒”後回來。《青史》說:
“當西藏佛教後宏期之初,正由來藏的諾敦·多傑旺秋發展教法時,正是阿裏伯柯贊之子紮喜哲(吉祥王)王在“如那”地方撫政的時候,他有叁子即伯德(吉祥軍)、峨德(光軍)、吉德(樂軍)。他們叁昆仲在諾敦座前請求說:“請爲我們給一堪布和一位阿阇黎,以振興佛教,。諾敦于是派遣了堪布釋迦迅魯(釋伽童)和阿阇黎色·耶協准珠(智精進)二人受善地建立僧團的時候,也是大譯師仁青桑波(寶賢)年近五十時。堪布和阿阇黎二師商決派遣卓彌和達諾·迅魯准珠二人攜帶許多黃金前往印度求學。”⑴
卓彌和達洛二人在西藏簡單學了一些梵語,帶著大量黃金赴尼泊爾谒見班智達寂賢,學習聲明學和勝樂、集密、大威德等灌頂法。經過一年的訓練,卓彌的梵語水平提高很快,達到能翻譯簡單經籍的程度,得到了“譯師”稱號。之後,他倆赴印度的超岩寺,從六大守門師學法。藏文文獻記載說,達洛到了印度後注重朝禮聖迹,學法很少,沒有什麼成就。卓彌化了八年時間在東門師寂靜論師跟前學習戒律、般若、集密口訣和其它基本密法,從西門師語自在稱學習明憶真實法;從南門師慧生寂學習伏魔;從北門師那饒達巴學習消除叁苦的口訣;從中門師寶金剛和智吉祥學習護禅定心口訣。建立了法緣,通稱爲“卓彌六門法緣”。
《竹巴教史》說:卓彌譯師從寂賢了解到印度超岩寺有六賢門,其中東門師寂靜論師通曉濁時的一切法。于是,來到超岩寺“親近寂靜八年,遵照阿阇黎教導,學習戒律、般若、《喜金剛》叁續、《勝樂》等多種教法,對于那饒巴等其余六門作法緣;向時輪足和不空金剛聞習了多種密法”。⑵一般認爲,卓彌從超岩寺來到東印度就學于慧王明門下,接受灌頂學習道果教授。
《青史》說:“卓彌在寂靜座前,學習了八年。繼後,他來到印度東方,見著有一比丘以瑪摩(女神名)無形的一只手接收化緣財物,心生驚異,于是向比丘頂禮並繞行多次後,請求攝受。比丘名“般若因陀羅流支”,在藏語爲喜饒旺波色哇(慧王明)。毗哇巴的弟子爲昙毗醯魯迦;昙毗的弟子爲無敵月;無敵月的弟子即此比丘。比丘師爲他灌頂;講授密經;廣大傳授諸教要訣,無本續的道果也傳授給他”。⑶《竹巴教史》也有同樣的記載。
《薩迦教派史略》則認爲,卓彌離開中印度返藏途經東印度的一片茂密森林時,遇見班智達長勝友從南印度普陀洛伽山請往東印度的慧王明論師,受《喜金剛》灌頂,聽講叁部經續。由于當時他所帶的財物已經用盡,于是告辭阿阇黎慧王明回藏籌措資金,吉祥軍、光軍、樂軍和羅敦的兩位弟子等供施雙方帶領多人在芒域的吉隆迎接。
據說:“他們至芒域的吉隆迎接,請求授教,施主叁昆仲求授灌頂。卓彌居拉孜岩洞校對經書,兩年後由供施雙方提供大量財物,再次派去印度。”⑷也有說,卓彌致函吉樣軍等人請求幫助,吉祥軍派人送去黃金作爲他繼續求學的費用。筆者認爲上述諸說中,《薩迦教派史略》的說法較爲符合曆史事實。
卓彌第二次攜帶黃金直接來到東印度阇那迦王管轄的地方谒見慧王明。《竹巴教史》說:喜饒旺波是梵語般若因陀羅流支的藏語名稱,意爲“慧王明”,法號“英勇金剛”,是無敵月的弟子。“以後,他來到娘姑隆,著《寶焰論》,拒受黃金”,在藏叁年。然而,在其他文獻資料中找不到般若因陀羅流支進藏傳法的記載。
在東印度,慧王明連續爲卓彌傳授十叁種灌頂和毗哇巴傳下來的道果教授,以及叁部《喜金剛》方面的經續。《青史》說:“比丘師爲他灌頂,講授密典,廣大傳授諸教授要訣,無本續的道果也傳授給他。此師所傳密法,較之寂靜所傳密法,更能使他生起大決擇”。
卓彌跟隨慧王明四年,受取灌頂和解經修行的教授,並且得到九天道果教授。《薩迦教派史略》說:慧王明用了一年的時間向卓彌講授《喜金剛》叁續及其各種口訣和難點。“四年後,上師向空行護法善行供養。說:我順利地把法交付你,應該善加修持,現在回藏去發展講修事業。
某時,我前往斷戲論,你是瑜伽自在法王,將來會有班智達去送法”。當時,卓彌已經掌握了許多無上瑜伽密法,臨別時又求得多種教授和經續,回到西藏後受到吉祥軍叁兄弟和嘉·釋迦循努、益希尊追、娘·多傑堅參,以及其他僧俗群衆的熱情迎接卓彌向他們講授勝樂和喜金剛灌頂法。1043年,在吉祥軍等人的資助下,修建了芒喀娘姑隆寺⑸,招徒宣講道果教授,並定期隱居拉孜岩洞修行。
1044年,應朗塘噶爾波牧人的邀請,卓彌譯師准備前去講經“接到班智達犍耶陀羅派人送來的他將要來西藏,請前來迎接的信函,即刻趕到貢塘迎接,和班智達一起北上,沿途講了許多教法”到拉孜的娘姑隆寺,約定班智達在五年時間內傳授所有的教授,卓彌願獻黃金五百兩,結果班智達叁年就講完了其所有教授,提出要返回印度,而卓彌以未滿五年期限爲由請求他留下。五年間,卓彌從他學得有關道果方面的全部教授,成爲西藏系統傳講道果教授的第一人。1074年,卓彌在娘姑隆寺圓寂,享年八十二歲。
卓彌·釋迦益希的譯籍
卓彌留學印度十余載,廣參那爛陀寺和其他地方的著名佛學大師,精修顯密教法,尤其從慧王明和來藏的犍耶陀羅學得印傳道果全部教授,譯出大量密教經籍,初開後弘期新密翻譯之規。一般藏史把他和瑪爾巴、桂·庫巴拉孜叁人稱爲後弘期密教的叁大著名譯師。然而,從所譯經典的時間推算,瑪爾巴和桂·庫巴拉孜兩人的譯經在卓彌之後,而且他二人都曾師事卓彌,成爲師徒。“故新譯密法之傳播實始自卓彌譯師”。
卓彌重點翻譯無上瑜伽部母續類經典。布頓說,仲區人氏釋迦益希請來班智達犍耶陀羅,並以黃金五百兩作供養,翻譯了《呼金剛幕桑布紮》、《羅梨》、《阿羅梨》等母續部的修法教義等。⑹卓彌翻譯的顯密經籍,其中屬于《甘珠爾》的有:
《注釋續不共真實相應大本續》十品,每品四節;
《真實相應大本續後續》,它是《真實相應大本續》的《本續》,有廣略兩種,根據自在慧的《釋論》所說的《廣續》有叁十六品;《略續》兩千七百七十五偈;《後續》六百二十八偈零兩句;
《吉祥秘密金剛續》四品;《吉樣秘密決斷一切續王》;《吉祥護輪秘密不可思議續王》;《吉祥等虛空大續王》;《吉祥身語意續空行母網戒》;《吉祥寶鬘續王》;《吉樣大力續王》四品;《吉樣智慧秘密續王》;《吉樣智慧鬘續王》;《吉祥慧焰續王》;《瑜伽母月鬘》;《吉祥金剛空行秘密續王》;《吉祥秘密火焰續王》;《吉祥寒林莊嚴續王》;《吉祥金剛大王續王》;《吉祥智慧思惟續王》;《吉祥貪續王》;《吉祥火鬘續王》;《吉祥空行母秘密焰續王》;《吉祥金剛大威德摧壞續王》;《吉樣秘密甘露續王》;《吉祥大力智慧王續王》;《吉祥金剛成就勝樂續王》叁品;《吉祥勝樂續王殊勝寒林莊嚴續》;《續王無分別續》;《金剛阿羅梨續王》九品;《哩祗阿羅梨續王》五品;《四座本續》一千叁十二偈;《四座略續瑜伽母續王》十六品;《四座注釋續真言分》八品;《聖觀世音自在大悲陀羅尼勝利》;《吉祥叁昧耶續王》;《吉樣日輪續王》;《吉祥智慧王續王》;《吉祥空行母律儀續王》;《喜金剛續第二品〉;《空行母網金剛帳續王》十五品;
收入《丹珠爾》的有:《呼金剛續釋僑谟底釋難》,阿阇黎難習月著;《金剛歌釋》,蓮花金剛著;《金剛歌注疏》,度母軍著;《現觀次第論》,那波巴著;《現觀次第六十四仗釋》,那波巴著;《呼金剛空性分別論》,那波巴著;《呼金剛注釋續相合論》,那波巴著;《金剛空行本品釋》,那波巴著;《聖空行母金剛歌大續王第一品王釋》,那波巴著;《八大寒林論》,著者不詳;《吉祥金剛燈頂教誡》,蓮花金剛著;《吉祥呼金剛菩提羅迦二十頌》,蓮花金剛著;《吉祥獨勇修法》金剛鈴著;《吉祥二臂呼金剛修法》,金剛財源著;《一念呼金剛》,阿阇黎伽毗诃縷波著;《呼百剛修法六支論》無敵月著;《曼荼羅儀軌修法遍持賢論》,阿阇黎難勝月著;《一切部多之施食》,無敵月著;《寶焰修法》,慧王明著;《呼金剛曼荼羅羯摩次第儀軌》,蓮花金剛著;《無我瑜伽母修法甘露光修法》,昙毗醯魯迦著;《無我母修法》,無敵月著;《無我母修法廣論》,吉祥寶生著;《無我母獨雄修法生圓次第論》,阿阇黎羅哲羅著;《秘密金剛續王釋》,昙毗醯魯迦著;《吉祥勝樂輪顯現難釋》,英勇金剛著;《吉祥勝樂輪儀軌如意鬘》,英勇金剛著;《歡喜藏論》,英勇金剛著;《慧生口訣》,犍耶陀…
《卓彌及其所傳道果教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