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給澎域人卓頓·南拉孜;卓頓傳給域摩·彌覺多傑,他依教苦修,悟證中觀他空見,被覺囊派奉爲初祖,密教他空見的開創者。他以後,六支瑜伽教授由曲傑旺秋、南喀歐色、拉傑覺奔、賽莫且哇·南喀堅參、嘉央薩瑪·喜饒歐色、更欽曲格歐色等人傳承。根據覺囊派的觀點,這些人主傳密教六支瑜伽教授。從曲格歐色弟子貢邦·托傑尊追(1243——1313)開始,顯密並傳。
托傑尊追曾廣參名師,悉心研究顯密教理,在任江都爾寺法師期間,從曲格歐色聽講熱譯師譯傳的時輪教法和卓譯師譯傳的時輪灌頂法、注釋續及六支瑜伽教授,掌握了六支瑜伽的十七種秘訣,“通過修煉六支瑜伽中的“行風”,使五大氣有力,心中驗證湧現,每只手有十幾人不能抵擋的氣力。其修煉時,凡在臥室的人有些發冷戰抖,有些發熱流汗,站立不穩,感覺臥室晃蕩”。⑶晚年,在日喀則地區拉孜的覺摩囊河谷創建寺院,取名覺摩囊寺,覺囊派因此而得名。他住持寺院長達二十一年,多次講解《時輪根本略續》,撰寫了《時輪根本續釋心要論》,首次記錄了六支瑜伽秘訣,取名《六支瑜伽廣本講義》;彙編了《道果法文書》。當時,從各地來的六百多名僧人聚集在他周圍聽講六支瑜伽法,“他讓他們全部得到了良好的證悟,實踐驗證密乘他空大中觀空樂雙運自性的殊勝方便六支瑜伽”。
托傑尊追的法缽繼承人绛賽欽波嘉哇益希(1257——1320)是覺囊寺第二任堪布,覺囊派第十六代上師,生于西藏昌都地區,早年在噶瑪拔希門下學法,沒有長進。一次,嘎瑪拔希對他說:“你對佛法不要拘泥于某一派,去各修行地尋找,定會遇見一位好上師”。嘉哇益希尋訪來到後藏,跟隨夏爾哇·绛央欽波習法。後來,參谒托傑尊追,改修六支瑜伽,在後藏創建了德慶寺。晚年,接替托傑尊追,管理覺囊寺。他的法位繼承人克尊·雲丹嘉措(1260——1327)生于後藏一個密咒師家裏,從小喜愛密法,廣參名師學習。在覺囊寺,他奉托傑尊追爲上師,頓得契見,“在二十一天時間當中,徹底圓滿了夜脈瑜伽十相。在修煉白晝瑜伽時,獲得身體躍動的體驗,一次能跳躍一箭射程距離及抛出石子的距離”,神通無阻。托傑尊追去世後,他隨侍嘉吐益希,1320年任覺囊寺堪布。
笃補巴·喜饒堅參(1292-1361)不僅是中世紀西藏著名的學者,而且對發展覺囊派,宏揚六支瑜伽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通達顯密合一的真實大中觀唯一的自性般若乘位,使得如來藏與密乘殊勝之時第一佛陀等所講的甚深了義密意,即一界之聖者如是現證的方便因果的各個乘大庫,所以不依賴其他無垢經教之道不退了義輪的妙語在西藏圓滿並廣爲弘傳”。⑷他集顯密他空見之大成,廣參名師,悉心研究,精通經教義理,熟谙修持儀軌。曾仰慕雲丹嘉措的盛名和覺囊寺的六支瑜伽法,離開薩迦寺入住覺典寺,專心修煉,在很短時間內證悟六支瑜伽的收攝、禅定二支,繼修其余西支。擔任覓囊寺堪布後,他把全部心血傾注在發展覺囊派和發揚六支瑜伽以及他空中觀見上,擴建寺院,維修舊寺,攝授徒衆,名聲大振)受到許多人的尊敬和愛戴,前來求法者絡繹不絕。他在佛學界地位很高,布頓非常敬仰他。《覺囊派教法史》說:“他指導無數僧人修行甚深道,使乞丐以上的人也對佛法生起信仰,他在大道、街市、僻靜地爲數千人傳授最上秘密灌頂,不要說是人,就連在路口的狗等生靈也表現智慧降臨的多種儀態”。他功力深厚,從去世前五年開始停止大小便流通,早上猛厲火暖樂擁起,無晝夜時分之差,能長期辟谷。在他的弟子中,喬勒南傑等十幾人在佛學界知名度很高。從覺囊派說,這一時期覺囊派處于創宗以來的最興盛階段,六支瑜伽也隨著得到了廣泛發展,傳遍整個藏族地區。
與喜饒堅參同時代的布頓·仁青珠是西藏最著名的佛學理論家,他的成績不僅表現在其深厚的佛學理論功底和編修大藏經目錄上,而且比較系統地整理和闡釋密教經續,重新確立了《時輪根本略續》的佛教地位,促進了無上密法,特別是時輪教法的發展,使更多的人了解了時輪六支瑜伽教授。他曾向塔爾巴·尼瑪堅參譯師奉獻金曼荼羅,請求傳授六支瑜伽教授。塔爾巴說:“你是有大根器者,思惟敏捷,具有宿緣和敬信,會成爲密咒教法的棟梁,這方面的教法之主即是你自己”。後來,仁達哇·循努洛追、宗喀巴等人都從布頓的《時輪根本略續廣釋》、《六支瑜伽附注》、《六支瑜伽傳承啓白》、《六支瑜伽先行次第》、《六支瑜伽秘訣金剛修行明經所示收攝與禅定指導》、《六支瑜伽秘訣金剛修行明經所示行風與持風指導》和《六支瑜伽秘訣金剛修行明經所示隨念與叁摩地指導》以及其他時輪論著了解並掌握了六支瑜伽教授。噶舉派的曆代高僧都重視六支瑜伽法,象GMB活佛讓雄多傑等人對六支瑜伽有較深的修證。
十四世紀,伴隨著覺囊派向四川藏區的發展,六支瑜伽逐漸在甘孜、阿壩兩個地區傳開,不僅參修者多,獲得成就者也很多。以後,從阿壩地區傳入青海果洛地區。十七世紀以後,雖然格魯派消滅了覺囊派在西藏的勢力,然而六支瑜伽教授並未絕傳,一些高僧繼續參修,四川阿壩和青海果洛兩地區的六支瑜伽法日趨興盛,直至今日。
在覺囊派之外,六支瑜伽廓紮派、絨氏傳規、珀東傳規、桂噶爾·傳規和廓傳規等影響也非常大。廓紮派是由廓紮巴·索南堅參(1182——1261)創立的,他曾以修證大圓滿法而著稱,修建了廓紮寺。後來,從尼泊爾請來毗呼底旃陀羅(或譯毗布底真紮),學習山隱自在傳承的六支瑜伽教授,修得證悟。當時,“新舊教主、宰官顯宦,貴族僧侶,以及霍爾的大人物和官吏、莊園主等都前來座前親近”。
絨氏傳規,由絨·帕洛之子絨·喜饒僧格和多傑堅參開創。
珀東傳規,由聶地方的珀東巴·仁青澤摩建立。他從賽摩且哇學習六支瑜伽教授,刻苦修煉,取得明顯成效。他以後由達德哇·僧格堅參、雄·多傑堅參、邦·洛追丹巴、大譯師绛曲孜摩、紮巴堅參、貢欽久紮欽波等人傳承。
《六支瑜伽及其流傳》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