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外圍是生存圈的六個組成部分,即天、阿修羅、人、畜牲、餓鬼和地獄六道。由六線區劃爲六個等分,每一等分可分示轉生之現象,故稱六道輪回圖或生存圈。六道又稱六界:神明界或天界、阿修羅界或半神界、人類界或人界、畜牲界或禽獸界,餓鬼界或魔鬼界、地獄界。這六界之每一界各有一位菩薩坐于蓮花寶座,以其慈悲心腸,協助衆生靈魂在輪回上競爭,以圖較好轉生。衆生根據他們在與自我鬥爭中相對勝利與失敗的結果而上升或墮入生死輪回圈內。當在新生中獲得一種惡業時,就會有一次墮落;當在新生中清除惡業或獲得功德時,便會有一次升級。總之,一切衆生都要在六道中輪回。
輪回(或生存圈)的最高界爲神明界,藏語稱“拉玉”,天堂之意。神明界的神由于修善積德、履行宗教行爲與堅守宗教信心,而達到這一高境界。神明界顯示飄蕩如乳汁與蜜糖之景象,仙谷自然生長,不用勞務,生活很美滿。但神明界並不十分平靜,與阿修羅界不和,原因在于爭奪一棵“寶樹”上的果實,“寶樹”之根生于阿修羅界,而結果之枝長入神明界,善果被神界獨享,爲此阿修羅界嫉妒並對神界發動戰爭。
神明界右下側(生存圈右端)是阿修羅界,藏語稱“拉瑪因吉域”,境內有一大廈,布滿衆人,其領導者正在作戰計,其軍人往來于大廈與戰場之間,結果阿修羅軍隊大敗于神明界手下,武器破碎,傷亡慘重。
阿修羅界之下是俄鬼界,藏語稱“域達”,餓鬼們變態的裸體,腹大而凸,頸長而細,強吞食物下腹,遭受巨大疼痛,因腹大而其細頸供不應求,還要忍受饑餓,故稱餓鬼。另外,無論食物或飲料,一至其腹即變質;食物變爲利刃,刺破髒腑,清水化爲烈火,其疼痛無法言語。
神明界左下側(生存圖左端)是人類界,藏語稱“木域”,能轉生到此界是一大幸福之事,因爲人在此界繼續專心于精神修養,有希望直接達到佛界,離開苦難的六道輪回。圖案中繪有佛陀及其四五個弟子,還有一位喇嘛端坐深思默禱,其他是普通人過日常生活的情景。
人類界之下是畜牲界,藏語稱“都卓域”,轉生于此界的動物,凡家庭馴養之牲畜如馬、牛、犬等,在人類主人的鞭策之下,遭受種種殘暴情形,均在圖案中顯示出來;其它如免、鹿、雀、鳥等爲凶暴動物所攫食,而此等凶暴動物,當其旋轉時,複又爲獵人所射殺;生于水中的動物如魚、蛙、蛇等也爲達到貪婪之欲望,遂追逐其伴侶子女,攫而食之。
輪回(生存圈)的底端是地獄界,藏語稱“聶維域”。有十八層地獄之說;八層寒地獄,八層熱地獄,加上獨一地獄和近邊地獄,共稱十八地獄。在地獄界,一般按照靈魂生前罪惡之大小,而判其受刑之輕重。審判靈魂的主持人是冥王,所有靈魂都要經過他的審訊,判定何者應押入某一地獄受刑。每一靈魂有二冥差相隨,一司看守之責,一司檢察控訴。二冥差及靈魂站在冥王之前,其旁有一猴頭之鬼,手執兩天秤盤,如靈魂之行爲善良,由司看守的冥差往秤盤內置一白色卵石;如靈魂犯有罪惡,由司控訴的冥差往秤盤內置一黑色卵石。經過這一手續後,冥王將陰陽鏡一照,有關靈魂生前事迹,即在鏡中顯示。靈魂受刑期限有數年以至百萬年不等,在火熱地獄中有用灼熱之鋸,鋸靈魂爲碎塊;如捏造謠言者,將其舌拉出口外,用火燒熨鬥炮烙。甚至被禁锢于熱鐵牢中,或投于溶解金屬與烹于火液之內,也有靈魂之肉體,被火鉗拔出,而其手足爲屠刀所切碎。在冰冷地獄中。其肌肉皮膚遭殘酷之冷凍,而分崩離析,直至凍成紅腫膿瘡,痛不可忍,又不允許醫治,任由飛鳥之鐵嘴啄食其肉。此外,地獄中還有如將靈魂沈溺于冰水中等忍無可忍的重重殘酷刑罰,在此不—一贅述。總之,地獄給人一種恐怖的印象。
六道圓形外圍圈是十二目轉生因果的圖案,其詳釋如下:
一、無明——盲者引導另一盲者。
二、覺悟(或行)——二陶工正在工作。
叁、品嘗善與惡(識)——二猿猴采摘樹果。
四、名與形(明色)——一人正在渡衆人過河。
五、六種感覺(六處)——一所房屋有六個窗戶。
六、接觸——擁抱在一起的一對夫婦。
七、樂與苦——一人之眼爲一箭所射穿。
八、愛——一男子正在飲酒,而爲一女人所注視。(欲産生了更多的愛)
九、取——一人摘果以饷他人。(愛産生了取。)
十、有——一名懷孕的女子。(取産生了有的持續性)
十一、生産——一婦女正在分娩。(生産生了老生)
十二、老死——一老人背負一屍體。(老生産生了新的死和相繼的生死輪回)
以上第一、第二兩目是爲第二至第十目已往之因,而第叁至第十目之轉動,致成爲未來第十一與第十二目之果。如果這十二轉生因果中,損壞其一,則整個系統將被推翻。所以,無人能夠希望超脫此永遠轉動之圓輪與無窮鏈索之因緣。
人們觀想以上所述一切象征物是大量功課之源,尤其是把善行功德積累起來而又不引起心的真正發展的瑣事之源。大家通過善行功德而可以獲得的最佳成果是爲了有資格在六道輪回中的最高一類神明界獲得短暫的享樂。但在神明界仍然容易受苦,因爲它不能提供永久解脫苦難的方法。六道輪回中的每道輪回均有自身的致命弱點,也就是生活沒有大覺的標志,如神明界的弱點就在于對人世間幸福所具有的使人産生錯覺的暫時性質沒有認識,而心懷敵意則是在地獄裏生活的基本原因。如嫉妒是阿修羅界的區別特征,極度無知是畜牲界的特點,因爲動物不會思維,沒有理智,僅僅是憑本能支配著自己。最具強烈的欲望統治者便是俄鬼,而驕傲和自私則是人類界的特征。
根據藏傳佛教的有關論著,六道輪回中的所有衆生,只有觀世音菩薩經才能拯救。爲了幫助各界衆生克服各自的弱點,觀世音菩薩以恰如其分的形象出現。神明界的衆生由于他們上一世積累的功德,而得到了今天的地位,但他們卻不明白他們生活的真正本質,而開始以爲他們今天的生活是永恒不變的,實際上這種生活只是暫時的,一旦他們所積的功德消耗殆盡,這種生活就會完結。由于神明界的衆生過著舒適幸福、毫無痛苦的生活,所以他們完全喪失了精神上的進取性,這樣就會逐漸地降格,跌入其它的境界。故神明界並不是追求的真正目標,充其量它只不過是避開塵世苦難的暫時避難所。爲此,觀世音菩薩手持琵琶出現在神明界,奏起那達磨回蕩不息的聲音將神明界的衆生從自我陶醉的愚昧中喚醒。
地獄裏的衆生遭受的痛苦和折磨,實際上並不是冥王的懲罰,而是他們自己作惡的自然結果。觀世音菩薩帶著純化一切的火焰出現在痛苦萬狀的地獄裏,他沒有譴責這些受刑的生靈,而是讓他們在“知識鏡”裏照照自己,以激發他們良心的呼聲,並引導他們上升到高一級的衆生界。“知識鏡”具有將痛苦變爲清化、以烈火純潔它物的功效。
觀世音菩薩佩帶一把劍來到阿修羅界,劍象征著阿修羅界裏的生靈秉性狂暴,刀劍是他們唯一能懂的語言。從另一意義上講,劍也可象征一種知識的力量,這種力量就像利刃一樣斬斷阿修羅那亂麻似的一切嫉妒。
觀世音菩薩來到畜牲界時,手持一本書。因爲畜牲界的生靈沒有思維能力,沒有理智,只有書本才能把他們從本能沖動的一片黑暗中拯救出來。
觀世音菩薩進入餓鬼界時,手裏端的是盛有食物和飲料的器皿。因爲餓鬼界的生靈追求萬物的欲望猶如烈火,難以滿足,致使他們永遠承受著這種欲望的驅使。觀世音菩薩所帶來的神聖的食物和飲料,可以解除他們的饑渴,以便引導他們變物質追求爲精神追求,即追求知識和真理。
人類界是一個具有理智、能夠自覺地做出決定的世界。擁有思維、理智能力的人類能夠認真權衡自己的行爲,並通過自身固有的知識和智慧,便能修成正果,從生死輪回中解脫出來。因此,人類界生靈的任務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的認識能力,並通過克服自私和虛榮,爲達到最終目標而奮鬥。
觀世音菩薩在人類界以佛陀釋迦牟尼的形象出現,觀世音手裏拿著苦行僧的手杖和一個要飯的碗,這兩件東西象征著完全抛棄了自我。所以,觀世音菩薩在西藏每天奉行的宗教活動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正如《王統世系明鑒》中的一段禮贊:
千只眼是一千個賢劫佛,
向具有教化一切法力的
觀世音菩薩虔誠頂禮!
千佛都爲你的誓言作證,
千佛都預言你教化邊地,
用你無邊法力利益衆生,
衆生都要向你虔誠頂禮!!!
總之,生存圈或六道輪回是藏傳佛教以形象的藝術途徑,向人們展示了一般人不易掌握的佛教輪回思想,以便提示更多的人從善修法積德。
C、曼陀羅
曼陀羅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輪集”,或“壇”“壇城”“壇場”等,藏語則稱“集闊”,它是一個奧妙的圖案,其目的用作入教和修禅。實際上,曼陀羅是藏傳佛教密宗修行時必須供奉的一種對象,其形式多種多樣,或方或圓,或立體或平面。就平面而言,又有幾種:大曼陀羅、叁昧耶曼陀羅和法曼陀羅。
大曼陀羅,也稱繪畫曼陀羅。其特點是以青、黃、赤、白、黑五種顔色,繪製出諸佛、菩薩的形象,表示他們前來聚集。這五種顔色分別代表地、火、水、風、空(五大),其意也是指聚集。
叁昧耶曼陀羅,不直接繪畫出某佛或菩薩的形象,而只是描繪象征某佛或菩薩的器杖和印契,如所持寶珠、金剛杵、刀劍、*輪等等,用這些法器組成圖案…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第九章 藏密藝術智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