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藏密叁位一體之秘密修持法
藏傳密宗認爲人體本來就有許多奧秘和潛能,只要通過各種密宗法門的不懈修煉,就可以使每位修行者發揮自身的潛能,迅速與宇宙溝通,天人一體,進而即身成佛,也就是說成爲具有大智大意超功能的人。換句話說,藏傳密宗在解釋人體的奧秘、發揮人體的潛能,以及強體健身方面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方法。在具體的修煉方法上,藏傳密宗尤其強調“叁密(身、語、意)加持”或“叁密爲用”的修煉方法。就具體而言,人們如果依法修習“叁密加持”,即修行者手結印契(特定的手勢和坐法,即身密),口誦本尊真言(咒語,即語密),心觀本尊神(佛),就能使自己的身、語、意“叁業”清淨,與本尊佛的身、語、意相應,即身成佛。這在整個佛教中是一種速成法,對廣大修行者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因爲這種密法使修行者不須經累世修行,即可“佛身圓滿”,而達到“即身成佛”的最高境界。
因爲佛教密宗自稱是受到法身佛大日如來的親自傳授,爲深奧秘密真實言教之最高大法。其教義理論概括爲“六大爲體”“五佛五智”“四曼爲相”“叁密加持”等。其中“叁密加持”在整個佛教中是一種透過身、語、意叁者,達到不可思議境界(即身成佛)的特殊秘密法門,它在藏傳密宗中則成爲基礎性的支柱法門。由此可見,佛教中密宗比顯宗更能吸引人的因素,就在于通過“叁密加持”得到“即身成佛”的效果之上。無論佛教顯宗的任何派別,其修持方法除了采用排定止觀法門作爲憑藉以外,其余教義學說都大體上依靠智慧和思維而得到,這樣,使人難窮邊際,更沒有絕對把握。而佛教密宗則不然,它有“叁密”作爲理論依據,重于實踐,修法具體,使修行者容易快速成就佛果,而且其修習方法多種多樣,以幾乎有求必應、無所不能的姿態出現,在當今世界上贏得不少人的修習或信仰。僅從這一角度看,藏傳密宗是一種在教理與實踐中把神秘主義和象征主義表面化的佛教。
下面針對藏傳密宗的叁位一體之秘密修持法,即身、語、意叁密從理論到實踐作具體介紹。
一、身密
身密爲藏傳密宗“叁密”之一。其主要特性則是“手印”,即手結印契。手印,簡單說來就是指兩手手指相互交叉挽成不同的各種各樣的形狀。手印曆史悠久,但開創者不是佛教密宗,而早在古印度的婆羅門教中就已流行,後來才被佛教密宗吸收並得到空前發展。
目前,藏傳密宗的手印種類繁多,可謂數以千計,而且每一種手印都有特別的涵意和作用。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佛教造像手印》一書中,就收集記載著叁百八十七種形狀、名稱各異的手印。在此不一一例舉,如有興趣者請詳見《佛教造像手印》一書。這叁百八十七種手印,從整個身密來說,只是其中的部分而非全部手印。不過,這叁百八十七種手印已足夠我們以蠡測海了。另外,就一般讀者看來,其中有些手印的名稱是重複的,但其實只是名同而形不同。
身密作爲一種神秘功法,它的最終成就主要通過結手印、坐勢,以及修氣、修脈、修明點和拙火等修持方法來達到或實現。
就一般而言,身密的修持以手印爲主。也就是說,通過人的手掌和十個指頭,結合各種不同的手印,並配合想象的意念,形成某一修法。如此,對外則與宇宙本體的功能相通,對內則與五髒六腑相通。進而,最終能與法界已經成就的諸佛菩薩的身密氣息互相感應,同時自身也就貫通諸佛菩薩的神奇功能。爲此,有人提出:手印像天線,人體像是收音機。這說明了人的手印可以溝通人體與大自然的關系。實際上,身密中的手印的運用,涉及人體光學、電學的奧秘,有待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來加以研究解釋。
藏傳密宗認爲,人的右手代表佛陀,左手代表衆生,合掌的手印表示佛陀與衆生結爲一體。而合掌是藏傳密宗手印中最基本、最簡單的一種手印,另外,如以雙手十指做成火形、蓮花形等的手印,也有將雙手十指相交重疊表示或象征各種物的手印,等等。值得說明的是,藏傳密宗手印雖然種類繁多,但每個特定的手印都有自己的功能和名稱,如左右手掌心朝上,右掌放在左掌上,拇指相接,這一手印稱爲“彌陀印”;又如左右手掌心朝目,左掌放在右掌上,這一手印叫“十方諸佛印”,等等,不勝枚舉。
身密除了結手印外,還有各種坐勢。坐勢也如同手印似的種類繁多,功能齊全。比如,站、坐、臥等樣樣俱全。其中藏傳密宗特別重視坐式,即跏趺坐。跏趺坐大體上又可分爲全跏趺坐和半跏趺坐兩種姿勢。
全跏趺坐,俗稱天盤座、雙盤膝、金盤等,它的特點是將兩足腳背分搭于左右大腿之上。全跏趺坐又有所謂“吉祥坐”和“降魔坐”兩種,如先以右足搭左股,次以左足搭右股,這種坐勢叫“降魔坐”;先以左足搭右股,次以右足搭左股,這種坐勢叫“吉祥坐”。
半跏趺坐,俗稱單盤膝、銀盤等,其特點爲將左足壓在右股下,右足加到左股上,右掌放在左掌上;或將右足壓在左股上,左足加到右股上,將左掌放在右掌上。
全跏趺坐由于底盤鞏固,上體虛靈,健身效果好,但難度較大,初學時不易上坐,片刻即感踝、膝關節酸疼,腿部麻木,年老體弱者似不易掌握。爲此,初學者先以“人盤坐”開始練習。“人盤坐”是一種以兩腿交叉成人字形的自然盤膝坐法,待這種坐法習慣鞏固後,可接練“地盤坐”,即半跏趺坐,待半跏趺坐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再練全跏趺坐。修練全跏趺坐時,要求身體平直,脊柱不要彎曲,也就是說身體要自然安穩地端正而坐。因爲身正則氣正,氣正則心平。兩耳聽而不聞,輕閉口,微閉目,面帶笑容。這樣使全身筋骨舒展。
此外,身密還有氣、脈、明點等修持方法。藏傳密宗認爲人體內有二千七百條“靈熱”流通之脈,而“靈熱”爲保持生命之氣(或風)。根據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廣論》,人體內共有七萬二千條脈,其中主要的有一百二十條,特別重要音有二十四條,最切要者有叁條,即中脈、左脈和右脈,以“叁脈”著稱。叁脈中又以中脈爲人體“靈熱”通過的主要脈道,是最爲關鍵的一脈。
中脈位于人身體正中,說是在人的脊髓中間,形成一個拇指粗的直管,內爲紅色,外爲白色,又說其顔色爲藍色,它由海底至頭頂。海底指肛門前的一片叁角地帶,如果是女性的話,海底就是子宮。
左脈和右脈在中脈兩旁,相距很近,與中脈平行,左脈是內外均爲紅色,下通至右睾丸。右脈內爲紅色,外爲藍色,下通至左睾丸。如果是女性左右二脈則下通子宮。左右二脈與中脈在海底輪、心輪、眉間輪會合,但叁脈在平時不練功時,僅憑肉眼是看不見的,只有那些修煉藏密功法的人在靜坐禅定時,才能看到叁脈。
藏傳密宗還有“叁脈七輪”之見解,“叁脈”已在上面述及,而七輪爲海底輪、生殖輪、臍輪、心輪、喉輪、眉間輪和頂輪。海底輪在脊柱底處,即在生殖器與肛門之間,相當于會陰的位置。此輪爲人體一切能量之中心,可以喚起靈火(即拙火);生殖輪在生殖器的根部,相當于內會陰,主管卵巢、睾丸、前列腺、性腺等;臍輪在肚臍內,相當于下丹田處,主管胃。脾、肝、胰、腎上腺等;心輪在人的胸部內,相當于中丹田位置,主管心髒、肺髒、胸腺等;喉輪在內喉根處,主管甲狀腺、扁桃腺、喉腺等;眉間輪在眉心稍上處的正後方腦內,主管腦下垂腺;頂輪在頭頂的正當中,即百會穴處,主管松果腺,頂輪爲以上六輪之總統帥,即總管人體所有脈輪,叁脈都在此處會合,如拙火從海底輪升起,貫穿各脈輪,在頂輪會合,修煉者可得無比安樂。
藏傳密宗認爲氣是人體各種潛能的總稱,在人體中無處不在,氣可表現爲熱、電磁力、光、能量。藏傳密宗將氣分爲五類:命根氣、上行氣、下行氣、平行氣和通行氣。
命根氣在胸部心輪,其顔色爲黃色,主管呼吸,支撐生命;上行氣在喉部或喉輪,其顔色爲紫色,主管吞咽,還可分隔身體和靈性;下行氣在海底輪,其顔色爲桔紅色,主管解毒、排泄;平行氣在腹部或臍輪,主管消化和營養的輸送;遍行氣主要在生殖輪,遍及整個人體,其顔色爲梅紅色,主管養的分解與吸收。
明點是人體生命能量的凝聚點,指精液、血液或內分泌物,在密宗經典中稱作真精、真水。在宏觀宇宙中存在明點,稱爲外明點;作爲小宇宙的人體中存在明點,則叫作內明點。明點又是産生氣的基地,在人體中明點主要在中脈之中。修煉明點是爲進一步吸收外部宇宙中的能量,以便開發人體的功能。
脈、氣、明點叁者在人體中相互依存,不可分離。從藏傳密宗的角度看,修煉脈、氣、明點,其主要目的是喚醒沈睡在海底輪的靈能之熱從海底輪逐輪上升屋後在頂輪相會合,進入禅定狀態。至此這種熱能就像甘露一般散布全身各部,證得“心靈炒明”之大安樂境界。
二、語密
語密爲藏傳密宗“叁密”之一,這裏的“語”意味著神咒的真言。所以,語密可以稱之爲聲密、咒語,或真言等。其特點是能幫助人産生心的造化物並導致他們的變化,還存在有特殊的辦法以將心集中于一些難以理解的觀點之上。然而,大部分咒語是一連串的真言,沒有本義或至少是沒有大家可以根據咒語(真言)的安排而發現的意義。因此,念誦咒語,只須注重音聲,不必究其意義。也就是說,用不著運用思維,只須堅定信念,專心致志地念誦,即可達到目的。咒語共包括叁種至一百零八種真言,一般都要以叁、七或一百零八的倍數來念誦。
至于咒語的神秘性,這是人類文化史上非常有趣,而且有案可稽的事實,如…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第四章 藏密叁位一體之秘密修持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