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第二章 藏傳密宗的興起、發展及其現狀▪P6

  ..續本文上一頁

   瑪爾巴回到師父那若巴住地,向那若巴事告了他到古古熱巴處求法的一切經過,並提出他又要去見麥哲巴大師,那若巴愉快地答應了。然而,麥哲巴大師住在一座山上的小廟裏,其路陡峭難行,但瑪爾巴毫無猶豫地前往求法,當瑪爾巴見到麥哲巴大師時,這位大師正在一棵樹下乘涼,瑪爾巴極爲高興,連忙向麥哲巴大師叩了七個長頭,供上黃金,並獻上贊頌這位大師身語意叁密功德的道歌一首。之後乞求賜于密法要義,麥哲巴大師點頭答應,便爲瑪爾巴傳授全部大灌頂,並賜給他“土吉多傑”(意金剛)的密名。同時麥哲巴大師給瑪爾巴傳授了大手印的法門連同親授,又傳了本續的贊歌連同解釋,還傳了歌謠講解等等。瑪爾巴依據麥哲巴大師所傳之法進行實修,即刻生起殊勝證悟,心中無限歡喜。爲酬報大師的恩德,瑪爾巴舉辦了法會,會上瑪爾巴向麥哲巴大師奉獻供養,並將自己實際修煉所悟到的心得向大師呈報,希望得到指正。麥哲巴大師也爲瑪爾巴作了許多教誨,爲此瑪爾巴心中十分歡慰,對麥哲巴大師生起毫不更移的信仰,隨後辭別麥哲巴大師,返回那若巴上師住地。

   那若巴大師兄弟子瑪爾巴進步很快,十分高興,並爲他計劃新的任務。讓瑪爾巴去印度南方毒海的屍陀林(墓地)索薩嶺,向住在那裏的一位佩戴骨骼裝飾的空行母哲澤頓登請求傳其密法,同時也可向那些藝丐僧請求傳授自己喜歡的密法。瑪爾巴尊從師命,來到索薩嶺屍陀林,尋找那位瑜伽母,她住在一間茅草屋裏,瑪爾巴前去拜見,供上黃金曼劄,並請求傳授其密法。瑜伽母果然應允,很愉快地將稱爲四座法的密法灌頂及其教授等全部傳授給了他;同時,瑪爾巴又參訪該地的乞丐瑜伽師,這些瑜伽師有的住在屍陀林,有的坐在樹下。瑪爾巴在這些苦行僧前求得生起圓滿二次第的灌頂及教授。之後,瑪爾巴回到那若巴上師身邊,向師父頂禮問安,並禀告求法經過及其對灌頂教授生起的極大信心,那若巴大師聽了十分高興。借此機會,瑪爾巴又向上師請求傳授勝樂輪的灌頂和教授。並講解本續的疏釋。那若巴大師答應了徒弟的求法要求,給瑪爾巴廣傳灌頂,講解本續;並傳授了稱爲四大親語教授的那若六法,以及直指本心俱生妙智的大手印法等,還強調密法重在實修。瑪爾巴就依上師所傳密法進行實際修煉,心中便生起許多無上密宗的殊勝證驗,尤其是實修臍輪火法門,便現證樂、明、無分別雙運,于叁業毫不動搖之中,經七晝夜,獲得堅定,起現十種驗相。

   至此,瑪爾巴在印度大約住了十二年之久,經過不懈努力,在密教方面已經達到能夠獨立講修的地位。瑪爾巴在自己心中立下宏願,無論如何,必須在雪域故鄉弘揚佛法,特別要弘揚實修的密宗。于是依依惜別多年培養自己成才的至尊上師那若巴,毅然返回久別的故裏,開始了他那漫長的傳授密法的生涯。瑪爾巴回到家鄉,一面收徒傳法,培養更多的懂得密法的人才;一面到處遊說、籌措資金,准備第二次去印度。由于得到徒弟們的大力支持,瑪爾巴籌措資金的計劃很快得以實現。所以,當瑪爾巴第二次赴印度時,攜帶黃金五十余兩,比第一次去印度時所帶黃金多幾倍。

   這次瑪爾巴只身前往印度,先到達尼泊爾拜見基特巴和本達巴二位大德,供養黃金,二位大德非常高興,並給瑪爾巴安排可靠的路伴,送他赴印度。因此,瑪爾巴一路末遇任何困難,順利抵達印度。瑪爾巴在印度以黃金報答那若巴等對他有深厚恩情的諸位大師,使他們心生歡喜,還在那若巴上師前求得歡喜金剛中、廣、略叁種灌頂,《二觀察根本續》、《不共釋續空行母金剛帳》、《共同釋續桑布紮注釋》及其要門口訣等以前沒能學到的密法。之後,瑪爾巴去拜見麥哲巴大師,供上黃金,讓大師審查自己以前學過的所有密法是否有偏差,如有請大師校正。麥哲巴大師作了認真校正之後,給瑪爾巴還傳授廣密集的灌頂與疏釋、大手印明點等密法,並送了這些法門的經書。

   後來,馬爾巴又遵照那若巴上師之命,先去毒海拜見古古熱巴大師和裝飾骨骼莊嚴的瑜伽母;此後,又前往西印度拉格劄拜見益希甯保和僧格林巴兩位大德.向諸位大師都供養黃金,使他們異常歡喜。然後將以前求得的密法認真修訂;沒有得到的要義法門,給予傳授補充。瑪爾巴把所求得的法本,全部翻譯,筆之于書,帶在身邊。所以,瑪爾巴的求法宏願得以迅速實現。第二次赴印度求法的目的就這樣很順利地達到之後,瑪爾巴又辭別諸位大師返回雪域故鄉。

   瑪爾巴第叁次赴印度求法的情形,大致上與第二次去印度的情況相同。但值得一提的是,當瑪爾巴第叁次抵達印度時,他的上師那若巴等一些大德已經去世。所以,瑪爾巴的心情也十分沈重,而且瑪爾巴在印度還患過一場大病,後來振作精神,不懈努力。學到不少新的密法。最後滿載而歸,完成了第叁次赴印度求法的任務。之後,由于年事已高,瑪爾巴再沒有去過印度。(注:以上瑪爾巴叁次赴印度求法的情況主要依據查同傑布所著《瑪爾巴譯師傳》)。

   根據有關史料,瑪爾巴第一次赴印度求法,在那裏住了十二年,第二次赴印度住了六年,第叁次去印度住了叁年,加在一起,瑪爾巴在印度求法留學達二十一年。由此可見,瑪爾巴大師一生追求佛法,特別是追求實修的密法,爲此不僅耗費了大量的財力,而且也付出了巨大的精力,最終在他所追求的事業上獲得了成功。

   從佛教戒律的角度看,瑪爾巴大師並沒有受戒出家,當他第二次赴印度回來後,也就是瑪爾巴大師四十二歲那年,在家鄉娶達麥瑪(無我母)爲妻,生有七個兒子。據說,瑪爾巴大師除了授徒傳法外,還從事經商、種田,從未脫離世俗社會。所以,瑪爾巴大師在他的有生之年沒有建造寺院,而瑪爾巴大師以普通居民的方式一直在他的家鄉西藏山南洛劄的卓窩隆定居。用佛教的術語來講,瑪爾巴大師是一名在家的居士。由于瑪爾巴大師堅韌不拔的學習精神,使他的佛學功底很深,特別在密法方面取得的實踐成就在當時的西藏屈指可數。因此,在瑪爾巴大師身邊總是圍繞著一大批聽法的徒弟。比如瑪爾巴大師第叁次赴印度求法並返回故鄉時,大多數徒弟已回到各自的修行處,遵循那若巴大師的教誡閉關修持。于是瑪爾巴大師在色卡石堡(這是瑪爾巴的房屋)上層坐修,二層是兒子塔瑪多德的修行處,下層是一些大弟子和其余兒子們閉關修持的處所。在此期間,瑪爾巴大師將獨特的往生奪舍法傳授給自己的大兒子塔瑪多德。往生奪舍法,簡稱奪舍法,是瑪爾巴大師第叁次赴印度求得的一種特異功法。此功法將自身的靈魂進入其他任何動物的屍體之中,使其複活。其具體情形是這樣的,“有一次,在降若祥敦爲首的許多弟子來呈獻良好的酬謝會供法會上,正好在大師靜室附近有一鴿子窩,小鴿子跟隨媽媽在空中飛翔,突然鹞子飛來追趕母雞,母鴿嚇得逃回窩而被駭死,成了鴿屍。于是大師便說:“今天我給你們表演奪舍法的法術吧!”大家便頂禮祈禱,請求表演。瑪爾巴便拿根細長繩子拴在死鴿的腳上,將那只死鴿拴置得遠遠的,自己便作起奪舍法來。忽然那只死鴿站起來,撲撲地拍著翅膀,准備要飛,小鴿子也飛來圍著媽媽,十分感人。這時,降若祥敦回頭一看師父,見到師父呈現屍像,心中不忍,感到驚恐,哭著跑到師父等前祈請道:“上師尊者啊,請不要這樣作法!”但毫無反應。于是越發害伯,又跑到鴿子跟前祈請。鴿子一倒,上師馬上就活轉過來、並說道:

     自身空房般舍去,

     轉入他身鴿子體,

     展翅飛翔天空中,

     鴿兒母子得重逢,

     衆位親見實希奇。

   講完後便笑了起來,當場的人們覺得真了不起,從此奪舍法在藏族地區傳揚起來。” (注:《瑪爾巴譯師傳》漢譯本142頁,查同傑布著,張天鎖等譯,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可以看出,奪舍法將自己的靈魂進人某屍體中後,對方複活過來,而自己卻又死去。說明兩者之間只有一個靈魂,每個靈魂只能帶動一個屍體或軀殼。後來瑪爾巴大師在不同場合多次表演過奪舍法。

   由于奪舍法是一種特殊的法門,需要嚴肅認真地對待,來不得半點馬虎。瑪爾巴大師沒有向更多的徒弟傳授奪舍法,只傳給自己的兒子塔瑪多德一人,而塔瑪多德後來又突然去世,使奪舍法從此中斷。塔瑪多德是在參加一次節會上被馬摔下致死的。本來塔瑪多德在斷氣之前,完全可以通過奪舍法挽救自己的靈魂,但當時沒有遇到好的機緣。正如“弟子們便分頭四處尋找,因爲不經觀修即生成佛的往生奪舍法,在西藏沒有宏揚的緣份,找不到一個沒有傷痕的男孩屍體。” (注:《瑪爾巴譯師傳》漢譯本162頁)。最後塔瑪多德無可奈何才將自己的靈魂進人一只死鴿子的屍體中,把靈魂給勉強保住了,但奪舍法在藏族地區從此銷聲匿迹了。瑪爾巴大師將兒子塔瑪多德的屍體進行焚化,並舉行了隆重的祭奠儀式。

   在瑪爾巴大師培養的衆多弟子中有四位最爲著名,號稱“四柱子”。他們是俄敦卻多、堆•促敦旺額、藏絨•梅頓欽波和米拉日巴。根據他們的不同天賦和特長,瑪爾巴大師給他們分別傳授了不同的密法要義。比如瑪爾巴大師給俄敦卻多傳授本續及其那若六法,並贈送密宗法器圓勺一個和有關經卷等,同時,吩咐俄敦卻多,通過說法去普遍饒益衆生。

   瑪爾巴大師向堆•促敦旺額傳授了如同天窗頓開鳥即飛之教授,這就是所謂的往生法,並賜給那若巴的頭發、指甲、甘露丸(經念咒加持過的一種藥丸)、五部佛冠等等。

   瑪爾巴大師給藏絨•梅頓欽波傳授了如同黑暗之中點燃酥油燈之教授,這便是密教中的光明法。並贈送那若巴的金剛鈴、法鼓、貝殼裝飾的顱骨…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第二章 藏傳密宗的興起、發展及其現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